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2021-05-15    13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伴随着智能技术的日益发展,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在此背景下,基于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的概念框架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规模化应用将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职业结构和技能结构,进而提高劳动力在行业和地区之间的流动性,从而优化资源配置。而由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失业冲击将通过劳动力自我技能提高和职业升级以及在行业和地区之间的流动得到有效缓解。长期来看,就业总量将保持稳定。

  • 关键词:
  • 就业市场
  • 技能结构
  • 智能技术
  • 流动性
  • 职业结构
  • 加入收藏

当前,全球信息科技创新已进入密集发展阶段。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脑科学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得以迅猛发展,其所具有的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发和自主操控等特征为现代生产提供了一个更加高效的生产服务模式。

智能技术作为体现“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领域。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据麦肯锡的预测,2025年人工智能的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1]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纷纷布局,如百度、腾讯、海尔等在无人驾驶、人脸识别、智能家居、智能客服以及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快智能技术商业化应用的步伐。智能技术正在使我们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革。

然而,我们在享受智能技术带来的巨大收益和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其存在的潜在隐患的担忧,特别是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回顾历史上每一次标志性的重大技术进步,往往会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巨大波动。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变革,必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工作方式的变化,从而改变产业结构和职位结构,进而重塑劳动力就业形态。由此,关注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能技术对就业影响的争论


智能技术,从本质上讲,其就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变革。因此,智能技术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破坏效应”和“补偿效应”同时发生。但是具体何种效应占优,学者们还存在争论。[2]

持有“破坏效应”占优观点的学者认为技术进步会带来职位破坏。人和机器是竞争的关系,最终机器将会获胜,从而导致劳动力大规模地失业。[3,4]在智能技术进步背景下,技术创新速度不断加快,计算机能以更快的速度接管人类的工作,而不是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因此会造成严重的失业率。[5]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计算机替代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功能簿记员、收银员和电话接线员。[6]FREY和OSBORNE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美国工作岗位中将有47%的比例属于被机器替代的高风险类别,印度和中国则分别为69%和77%。[7]我国相关的实证研究也表明,智能技术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水平产生了负向影响,尤其在制造业领域确实存在挤出效应。[8,9]

不过也有学者指出,这种替代效应是有限的。在过去几十年中,大量被创建出来的新任务,例如编程和数据分析,仍然很难通过机器工作实现自动化。[10]吴清军等的研究也指出,常规性体力工作和基本认知工作比较容易被智能技术替代,而非常规体力和认知工作则不容易被智能技术替代,例如设计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等。那些需要创造力、策划能力、高级管理能力或高艺术性的工作,就是智能技术或智能设备所不能完成的。[11]正如FREY在“2018中国(广州)新一代人工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暨高峰论坛”上的讲话中所提到的,“人类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智能技术的发展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劳动”。

而持有“补偿效应”占优观点的学者则认为技术变革会衍生和创造出许多新的就业岗位[12,13,14],抵消掉因技术进步替代的部分岗位的消极影响。技术进步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利润,进而扩大生产,从而扩大雇佣规模[15]88-89;另一方面新兴产业部门的建立也将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创造新的就业机会[16]。例如,多尔蒂和威尔森通过分析全球1000多家正在使用或正在测试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系统的公司,发现了3类全新的职业——AI培训人员、AI解释人员和AI维护人员。

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虽然许多技术革新用机器代替了工人,但是这种资本——劳动的替代并没有减少总劳动需求[18],而且基于机器的智能技术应用对就业的总体净效应是显著正向的[19]。我国学者的研究结论也支持了这一观点。蔡啸和黄旭美指出,虽然初期智能技术使用提高会降低制造业就业水平,但是当智能技术生产率增幅超过一定数值时,智能技术的应用会促进制造业就业提升[8];吴清军等也发现,在商品流通领域,智能技术对就业的正向促进超过了负向冲击[11]。

综上所述,关于智能技术就业效应的分析基本上还是遵循熊彼特“创造性毁灭”[20]的理论框架3。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智能技术与之前一系列“机器取代人力、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技术革命不同,其是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其不再是简单地替代人做一些繁重、危险的工作,而是能够使机器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因此,智能技术具有更强的行业渗透性、更高的岗位流动性和更深的人力替代性等特点,其发展与应用必然导致劳动力市场结构更深层次的调整。


二、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我国目前虽然仍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但是劳动力供给增速已经放缓,劳动力成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红利式微。智能技术的发展恰好能够通过提高生产力将一些劳动力解放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此外,世界各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中国要想在科技创新上赢得竞争优势,必须加速融合前沿技术并实现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但是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也了解到,智能技术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效果并不清晰。本文将就智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影响和趋势加以分析。

(一)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将改变劳动力市场职业结构和技能结构

技术变革通常会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工作方式发生深刻的改变。例如,基于热能开发利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就是手工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基于电能和内燃机开发利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大批量生产和精确设计、计划的工作方式;基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开发利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推动了小批量差别化生产和更加灵活的工作方式。而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的开发利用则使得规模化、差别化生产和人机协作、辅助机器的工作方式成为可能。而且随着新工作方式不断涌现,职业之间界限的模糊和融合速度不断加快。

领英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中,新媒体运营、前端开发工程师、算法工程师、UI设计师和数据分析师为中国增长最快的前五位职业。这些新兴职业,主要来源于传统职业和新技术的结合。例如现在的新媒体运营人员主要来自于运营、文案策划、编辑、记者等职业;前端开发工程师主要来自于网页设计师、软件工程师、平面设计师等职业;算法工程师则来自于软件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和研究员等。[24]劳动力职业结构的改变反映出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即技术进步的“创造”效应。

但是,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使得重复性高、可替代性强的工作任务逐渐被蚕食,一些原本由人所做的工作被机器所取代。这就不得不逼迫劳动者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提高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因此一些新技能被催生出来。新兴技能预示着各行业的变革和创新,可以显示出前瞻性技术正在推动业务进化,也可以反映出职位的演变。例如相关数据显示,软件工程管理技能需求在2016年处于高位,但在2017年需求排名有所下滑,而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能的需求持续增长。[25]除此之外,风险管理、交互设计、区块链和数字营销等新兴技能在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劲。

除了新兴技能,在智能技术时代,技术能力和软技能仍然是未来企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智能技术的兴起不仅带动了对技术能力(例如编程开发)的需求,也使得软技能(例如创造力、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受到管理者的关注。在智能技术时代,软技能将成为独具“人格”的技能,它可以帮助人们适应变化,从而完成职业升级。因此,可以预见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使软技能成为劳动力个体之间的差异化优势。

(二)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将促进劳动力行业间和地区间的流动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智能技术已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新一代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埃森哲研究所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将对中国制造业、零售业和农业等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使得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变得更具生产力。[17]表1给出了2012—2019年以纺织、服装和皮革制造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以汽车、铁路、船舶和航空航天运输设备、计算机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就业情况4

由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就业人数都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但是两个行业下降的速度不同。与2013年相比,纺织、服装和皮革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人数减少了约47%,而汽车制造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就业人数减少了约15%。由此可以看出,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明显大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而不同行业之间生产力的差异变化必然会加剧劳动力的流动。

此外,我国相关产业就业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9年,虽然我国劳动力人数和就业总量有稳步增加的趋势,但是在此期间产业就业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如表2所示)。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呈逐年减少趋势,第二产业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却在逐年增加,而且增长的数量超过了第一产业就业减少的数量。这说明伴随着智能技术的应用,第二产业生产力得到较大提升,进而促进了就业增长;而随着智能技术应用的深化与普及,其给第二产业带来的负效应正在显现出来。而此时,第三产业中与新技术融合的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因此,从长期来看,劳动力将通过行业间的转移应对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失业风险。

另外,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为代表的经济带。这些经济带中的城市共同发展,互相依托和促进,将原有的点状核心城市发展为区域经济体,让人才的就业,尤其是高新产业人才的就业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此同时,一些中西部城市对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和投入也非常巨大。伴随着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量的劳动力在这里也能够得到施展才华的空间。

同时,这些城市也不断出台优惠落户政策和多种福利措施,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中西部一些二线城市对于高新产业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逐步提升。以西安为例,2018年近80万人成为新西安人,其中拥有博士学历的人数为1253人,硕士为26762人,本科为237543人5

未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加速行业地区性扩散,规模和地域将不再是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将有更多的地域选择,从而促进劳动力的地区间流动。

总的来说,我国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方面使得传统行业与新技术结合改变了原有职位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另一方面新行业的兴起也创造了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进而使劳动力市场的职业结构和技能结构发生改变,并进一步促进了劳动力在行业间和地区间的流动。


三、结论与建议


智能技术,作为新一代技术变革,无论学者对其持消极态度还是积极态度,其必然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为了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我们必须优先发展先进技术,但是先进技术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则会对现有的劳动力就业产生深刻影响。

本文认为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改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职业结构和技能结构,而且在短期内将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长期来看,这种冲击可以通过劳动力自我技能提高和职业升级以及在行业和地区之间的流动得到有效缓解,进而使就业总量保持稳定。而且由于新技术的应用,一些新技能、新职业和新行业也将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为了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在应对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失业冲击时调整过程比较平稳,政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政策设计。首先,加快培养智能技术人才。积极鼓励高校设立智能技术相关专业,为技术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其次,提供智能技术方面的培训。不仅提供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而且要增加软技能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适应能力。

第三,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政府设立专项失业基金来帮助那些受到技术进步冲击而失业的劳动力承担一部分寻找工作的成本。最后,为求职困难者提供就业服务。为求职困难者寻找合适的培训机会,并帮助其制定求职策略,从而促进有空缺职位的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匹配,进而促进劳动力就业。总而言之,我们都应该为智能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麦肯锡.中国人工智能未来之路[R].北京:麦肯锡,2017.

[2][法]皮埃尔·卡赫克,安德烈·齐尔贝尔博格.劳动经济学[M].沈文恺,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8]蔡啸,黄旭美.人工智能技术会抑制制造业就业吗?--理论推演与实证检验[J].商业评论,2019(6):54-62.

[9]金强,尹音频.智能制造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机制及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9,(5):59-68.

[11]吴清军,陈轩,王非,等.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大规模失业?--基于电商平台人工智能技术、经济效益与就业的测算[J].山东社会科学,2019,(3):73-80.

[15][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7]保罗·多尔蒂,詹姆斯·威尔森.机器与人:埃森哲论新人工智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24]领英.中国新兴职业报告[R].北京:领英,2019.

[25]领英.未来技能趋势报告[R].北京:领英,2019.


文章出处:王广慧,吴琦.智能技术时代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趋势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42(05):62-6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就业

期刊名称:中国就业

期刊人气:202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主办单位:中国就业促进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6-8120

国内刊号:11-3709/D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