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2023-12-19    1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就业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互联网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展开全面分析,并从学生就业观念、网络就业平台和体系、就业创业指导、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 关键词:
  • 互联网
  • 大学生
  • 就业
  • 就业信息
  • 就业创业
  • 加入收藏

当前,互联网技术已深度融入社会生活各领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受众之一。鉴于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科技与信息的接纳程度相当高,且多个领域已成功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提供了优秀的示范经验,因此大学生就业突破互联网背景下的困境具备了优秀的内在条件。有理由相信,通过高校、国家及社会的相互配合,定能成功解决当前的就业困境,并利用互联网的契机为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1、互联网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提升了就业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以及将信息进行传递和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获取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和要求,在对就业信息进行收集与筛选的基础上,了解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并根据就业信息进行精准的简历投递,提高了就业质量和就业效率。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对人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影响,而且引发了各个领域的变革,许多传统行业中的旧体制、模式被淘汰,但是淘汰并不意味着消失,互联网的介入使原本的旧体制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后焕发出新的生机,甚至催生出了更多岗位。除此之外,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新兴产业,创造了多元化的就业岗位,且岗位的技术性、潮流性、年轻化等特点也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对大学生有着极高的吸引力,因此互联网的兴起,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缓解就业矛盾。

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平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催生了许多就业创业平台,这些平台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的载体。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方式逐渐由线下求职转向在线应聘,依托互联网平台,由高校和企业牵头的网络招聘活动已经十分普遍。相对于传统的线下招聘来说,在线招聘降低了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对接难度,节省了因为线下场地布置、位置差异等产生的成本,方便了学生进行就业信息的搜集和企业间的沟通,实现了应聘者与招聘方的跨时空交流,扩大了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和范围,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中巨大的资源优势,学习各种创业知识与技能,以便为开展创业工作奠定基础。不仅如此,还可直接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进行创业,例如直播、开网店等都是依靠互联网的创业形式,而这些新型的商业模式逐渐成为许多大学生创业的首选。


2、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困境


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观念不足当前,大部分高校和家庭为在校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部分学生在长期轻松、安逸的环境下对家庭和学校习惯性依赖,没有形成明确的就业目标和职业规划,只是按部就班地根据学校的安排进行学习,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就业准备工作上,因此在毕业期很难实现高质量就业。此外,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也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清晰,未能选择与自己能力适配的工作岗位;有的大学生只考虑职位的薪资,忽视了职业的成长性;甚至有些大学生盲目从众,只是盲目跟随就业潮流和熟人推荐进行就业,这些错误的就业观念,不仅在就业初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而且对大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网络就业平台和体系建设不完善第一,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不足。互联网以其信息量丰富、信息传播迅速、信息获取便捷等技术优势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对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提出了高要求。高质量的就业需要应聘双方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实现精准对接,但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低成本、高速度与信息浏览的低门槛,使得网络就业平台上充斥着各样的就业信息,而平台管理者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很多虚假的、低质量的就业信息在平台上传播,影响了大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互选;第二,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网络就业平台监管的缺失体现在两个层面。制度层面上,当前关于网络就业平台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对其约束能力有限,大学生的权益很难得到保证,例如有不少平台存在违规收费的现象;管理层面上,就业管理部门对市场上的各类就业平台和软件等缺乏统一监管,导致其职能和内容有所重叠,此外,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也得不到保证,还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总之,相关监管制度的缺失,提高了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就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第三,网络就业体系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有限。当前网络就业体系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平台建设上,忽视了大数据等技术在信息处理与反馈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将其应用于网络就业体系的建设中。

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不健全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最重要环节。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都根据教育需求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其就业指导体系存在许多问题,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首先,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完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一般只安排在临近毕业时期,并且课时量较少,难以实现对学生深层次的就业指导;其次,就业指导的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宏观化。教师只是机械化的向学生传递较为笼统的就业理论知识,未能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进行具体化地就业指导,导致学生获得的就业知识十分有限,很难为学生的就业选择与职业规划提供指导;再次,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者没有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对其价值的挖掘和利用有限;最后,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一般多由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来兼任,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能力,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高校缺乏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以传授就业理论知识为主,主要包括对就业政策的解读、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信息的传达等,未能对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而且大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可以将理论用于实践。在这种就业能力培养的模式下,会导致大学生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偏差,在具体的就业实践活动中无法熟练地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路径


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与观念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观念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基础。为此,高校和家庭在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就业意识与就业观念的培养。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可以依托丰富的网络就业信息资源,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站、公众号等传统与新技术手段的结合,广泛宣传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就业的重要性,增强其对就业创业知识的理解,树立就业意识和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学生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使其明确自己的职业追求,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就业教育不是独立的,双方需要通过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就业观念。根据某网站对2022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态度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态度对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完善网络就业平台与体系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网络就业的监管制度。国家要完善关于网络就业平台的法律法规,用明确的制度,规范各平台的运行,维护企业和就业者的权益,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就业工作服务。另外,就业管理部门要发挥监管职能,对市场上的网络就业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制定符合法律要求和市场规范的管理制度,监督各平台的运营,还可以发挥市场的调控功能,促使网络就业平台进行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降低因职能的重复性和结构的相似性等问题,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管理困难;其次,要加强信息技术在网络就业体系中的应用。除了进行最基本的平台建设外,高校或者平台建设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数据模型,对各种网络就业信息进行分类与筛选,在过滤掉垃圾信息的同时,让大学生和企业可以根据数据模型的条件选择,选取符合自己要求的就业信息,这可以极大地增加招聘双方的工作效率,提高网络就业平台的实用性。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功能,对大学生在网络就业体系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整理,进而精准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以便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岗位推荐和信息推送。

构建完善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高校要从整体出发,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就业形式,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首先,要优化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高校要将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适当增加就业指导课程的课时量,同时根据内容的深度,有层次地安排课程,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够获得就业教育,并且随着年级增长,教学内容也应随之扩充,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其次,优化就业指导的内容选取。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要重视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就业指导内容进行细分,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传授就业知识与理论,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可以通过选取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可以对就业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增加就业指导中的实践性内容,使之与理论指导形成互补;再次,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互联网在就业指导中的技术优势,对其功能进行充分挖掘和应用。例如,可以通过录制就业视频或者直接利用名校网课,进行就业指导,既节省了教育资源,又可以让学生能够随时学习;最后,要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高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并通过各种培训提升教师的就业指导能力,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此外,高校也可以定期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但是相较于校内的团队建设来说,这种方式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也不利于教师资源的循环利用。

加强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实施的措施有:组织各种就业实践活动。在教师的组织下,可以通过模拟招聘会、简历撰写、模拟面试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各种就业技巧;开展校企合作。高校可以与地方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以实习或参观的形式,让学生走进真实的职场,感受就业氛围,并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三是依托信息技术打造就业创业实践平台。可以通过让学生以课题的形式开展就业实践活动,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


4、结语


在普及互联网技术的时代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与困难,国家、高校、社会等要不惧挑战、迎难而上,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来解决就业问题,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新的发展路径,缓解社会就业矛盾。


文章来源:张婷婷.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与突破路径[J].中国就业,2023(12):43-4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大学生就业

期刊名称:中国大学生就业

期刊人气:153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9-0576

国内刊号:11-4028/D

邮发代号:82-631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