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究孟子类比的不同功能

  2020-05-06    22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几乎所有国内的论著对孟子的逻辑水平评价都很高,但一些西方学者对孟子的推理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本文对孟子类比的研究表明,他的论证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孟子是当时逻辑推理能力最强的儒家学者,大大提高了儒家学说的思辨水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用重要地位。随行文所至,笔者简要探讨了类比论证、类比说明和类比修辞的不同功能,指出现在学者研究中的一些逻辑问题。

  • 关键词:
  • 孟子
  • 类比方法
  • 逻辑学
  • 逻辑论证
  • 逻辑问题
  • 加入收藏

孟子是坚持独立思考、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家,为宣传自己的观点百折不挠。但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难免有自己的历史局限。孟子以“好辩”闻名。他对自己的分析能力很有信心,自称能看穿别人观点的片面、夸大、无理和欺诈:“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11有这样的洞察力,必须有很高的逻辑分析水平。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论著对孟子的推理能力都评价很高。一篇文章写道:“逻辑推理方法的运用不仅让孟子在说理中战胜了对方,而且对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当代人思维过程的严密性和论辩技巧的科学性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2但一些西方的研究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判断。一位美国学者写道:“孟子的逻辑水平落后于他的时代”。“按照他书里的描述,孟子争论时的推理模式是玩弄各种语言花招,含糊其辞,随意改变观点,进行人身攻击,采取高人一等的傲慢态度战胜对手。他常用的手法是用虚假证据、陷阱式的发问和牵强的比喻来羞辱论敌。”3

细心研究孟子的著作,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认真分析。孟子提出自己观点的时候,特别喜欢类比。一位学者说:“纵观《孟子》一书,类比论证共出现了65次,使用频率之高使该书堪称为集类比论证之大成的代表作。”4因此,本文探讨孟子的类比。


一、水流与人性


类比不一定是论证。单独提出一个观点是断言,用证据支持一个主张才叫论证。类比论证是因为事物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相似点,推断它们还有其他相同或相似点。它的基本公式是:(公式1)

许多学者将类比论证的公式表述为:(公式2)

这跟我的公式基本相同,差别是它从两个事物有多个相同点或相似点推出它们还有另一个相同点或相似点。从多个证据得到一个结论会有更强的说服力。但在实际上,人们往往是从不同事物有一个相同点(或相似点)推出它们还有另一个相同点(或相似点)。两个公式各有所长,我的公式可能比较有利于解释,适用面比较广:“四行构成两对相同点或相似点,似乎更有逻辑美感。”

例如孟子对齐宣王的批评。孟子说,有人出国,请朋友照顾妻子儿女。他回来,看到妻子儿女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国王回答,跟他绝交:“弃之。”。孟子又问,如果司法官不能管理下属,该怎么办:“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国王回答,撤掉他:“已之。”孟子接着问,要是一个国家治理得很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齐宣王无言以对,“王顾左右而言他。”5将孟子的论证代入公式:(公式3)

在这个论证的前提中,朋友和司法官跟国王都只有一个相似点:朋友照顾别人的责任跟国王治理国家的责任相似,司法官管理下属的责任也跟国王治理国家的责任相似。在代入公式的表述里,第一和第二句指出这个相似点,第三和第四句推论他们还有另一个相似点:不能履行责任就应该被抛弃。孟子这个论证完全合理,是对统治者的有力批评。

但他也有一些类比不合逻辑,需要具体分析。

宋朝以前,孟子在儒家学派的地位不高,《孟子》一书不过是“诸子”之一,跟各个流派的作品并列。二程、朱熹把儒家的道德规范说成是“天理”,是人的本性。但孔子没有讲过人性善良。他们就以孟子的性善论为依据。南宋后期,皇帝把程朱理学定为正统,于是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实际得到比“五经”更高的地位,孟子的座次飙升到孔子之下,万儒之上。人性善的主张改变了孟子的历史命运。

孟子对人性善的一次证明是跟告子的辩论。6

告子说,人性就像湍急的流水,堤坝东边开口就向东流,西边开口就向西流。人没有善不善的天性,如同水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这是类比,但不是推理,更不是论证。类比推理是从不同事物的一个或者一组相同点(或相似点)推出另一个相同点(或相似点),整个过程包括前后两对相同点(或相似点)。而告子的讲法只是指出他眼里人性和水流的一个相似点:水流可以向东或向西,人性可以向善或向恶。告子没有作进一步的推论,他的讲法无法代入前后两步的类比推理公式。除了推理,类比还用于说明和修辞。告子只是形象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使它容易理解。急流的类比不能支持人性有没有固定趋势的主张。

孟子反驳说,水确实没有朝东或朝西的定向,但难道没有朝下或朝上的定向?人性向善,就像水流向下。人都有善良的本性,就像水都有向下流动的趋势:“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这番话提出了两个大胆的观点。第一,人性有固定的倾向。第二,这是趋向善良。这么重要的主张需要有力的支持,但孟子实际上没拿出任何证据。首先,他的话跟告子的讲法结构相同,不是从一个相同点(或相似点)向另一个相同点(或相似点)推进,而是简单提出他认为的一个相似点:水流总是向下,人性总是向善。孟子没作任何推论,他的话是说明式的,不能代入类比推理的公式。

另外,自然现象跟人类行为的类比往往是摆弄不相干证据,推不出任何结论。且不说水向下流是地心引力的结果,即使那真是水的本性,也不能说明人性有固定的倾向。“因为水流有固定趋势,所以人性也有固定倾向”的讲法没有任何说服力。孟子的类比顶多为他第一个观点起说明作用,使他的断言变得比较形象具体。对于第二个观点,他的类比毫无意义。水流向下跟人性向善完全没有关系。就算水的本性是向下流,人的本性也可以不是向善,而是向恶。

到汉代,孟子的地位还不高。大儒董仲舒完全不顾孟子的讲法,把人总是追求私利比作水永远向下流,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推出统治者要“教化”人民的结论。他对汉武帝说:“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7孟子和董仲舒都用水流跟人性类比,但提出了截然相反的主张,可见用作说明和修辞的类比可以跟观点的真假完全无关。

董仲舒也没有给他的性恶论提供证据。但从百姓总是追求私利到统治者不能不加强“教化”却是从证据到结论的论证,可以这样代入公式:(公式4)

不管是论证、说明,还是修辞,类比的力量都取决于它的贴切。不够妥当的类比会被更合适的类比击败。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善良的行为是“高尚”,恶劣的行为是“下流”,所以董仲舒把人性恶比作水趋向低下,比孟子把人性善比作水往下流更为贴切,因而更容易得到赞同。

如果没有向下的途径,水也不会向低处流。它还是东面开口向东流,西面开口向西流,下面开口向下流。孟子的类比并不比告子的类比更合适。因而有的研究者认为,孟子在这次争论中并没有战胜告子。只是因为现存记载是孟子和他的学生写的,争论以孟子的话结束,好像告子无言以对。如果对调两个人讲话的次序。孟子先讲,水总向下流,人性永远向善。告子反驳,堤坝在哪里开口,水就向哪里流,人没有固定的天性。那也会给人告子得胜的印象。8

本文探讨论证的技术,不研究论证的内容。上面只是说,水流的类比没有成功支持孟子的主张,并不完全否定他性善论的观点。在另外一个场合,孟子说,人人见到小孩要掉到井里,都有惊怕同情的心理:“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以此作为人性善的证据。9那有很强的说服力。但这样的论证不是类比,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


二、白色是不是白色?


孟子和告子对人性问题还有另一场争论。10告子认为,天生的行为模式叫天性:“生之谓性。”孟子不赞成,问道,天生的行为模式叫天性,就像白色叫白色吗:“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告子回答:“对。”孟子问,是不是白羽的白如同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如同白玉的白:“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告子又说:“对。”孟子追问,难道狗性如同牛性,牛性如同人性吗:“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孟子似乎是应用归谬法。这是类比推理的一个重要方式,有特别强大的反驳作用。它用跟论敌相同的思路,得出明显错误的结论,清楚地说明对方推导的荒谬。孟子曾经多次成功地应用这个策略。

例如,宋国大夫戴盈之说,施行十分抽一之类税法,暂时还做不到。先减轻税率,等明年再实行:“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回应,有人每天偷邻居一只鸡,受到批评,于是说,先减为每月偷一只,等明年再停下来:“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停止正在实行征税制度和停止偷鸡,实际难度很不相同。但孟子的推论完全合理,有力支持了他的主张:要是知道错误,就应赶快改正,不该等到下一年。“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11

但关于“生之谓性”的辩论却不是这样。归谬法要用与论敌相同的思路。孟子的第一个问题是“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看上去,这跟告子的思维方式相同。在古汉语里,“性”字确实有跟“生”字相通的用法。但在孟子的时代,这两个字还有不同的含义,并非完全相等。而“白”却百分之一百等于“白”。说“生之谓性”犹如“白之谓白”并不合适。孟子反驳的第一步走错了。

可是,告子没有考虑清楚,对孟子的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

孟子提出第二个问题:是不是白羽的白如同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如同白玉的白?

一篇文章说:“当孟子如此发论,他其实布下了一处常人难以觉察的语言学上的陷阱。‘白’这个共相、概念,在未进入具体的指认因而未被具体的事物所规定时,可以形容任何具有‘白’的性状的事物。‘白’一旦进入具体的指认因而被指认对象所规定,它的内涵、外延就发生了相应的微妙变化。例如,‘白人’之‘白’与‘白雪’之‘白’在语符上完全相同,但语义上的相差却甚为明显。......可见,‘白’这个共相、概念一旦进入具体的指认,不但它的涵义已经有别于原来那个不受制于任何具有‘白’的性状的事物因而对它们均可形容的‘白’,亦即作为初始概念的‘白’,而且,形容此种事物或此一事物的‘白’与形容彼种事物或同种事物中其他事物的‘白’相互之间也各不相同。因此也可以说,此‘白’非彼‘白’。‘白之谓白’不成立”。12

这位作者的语言比较复杂,但他显然不知道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关系。“白色”是一个外延比较大的概念,它所指的范围里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白色,包括了“白羽的白”、“白雪的白”和“白玉的白”。这就像“马”是上位概念,“白马”和“黑马”是它的下位概念。白马不等于马,但属于马。“白”是属概念,“白羽之白”、“白雪之白”和“白玉之白”是在它之下的种概念。这几个概念当然是它们自己。“白”是“白”,“白羽之白”是“白羽之白”,“白雪之白”是“白雪之白”,“白玉之白”是“白玉之白”。“‘白之谓白’不成立”是完全违反逻辑的讲法。罗素(BertrandRussell)指出:逻辑是哲学的本质。13研究哲学,应该懂得逻辑。

说白色不是白色,那是彻底的自相矛盾,跟“孟子不是孟子”的讲法一样荒唐。如果可以说“白”不是“白”、“吃饭”不是“吃饭”,那么人类的语言就变得不可理解,失去所有作用,完全不能用于交流。

“白”的前面没有限定,而“白羽之白”、“白雪之白”和“白玉之白”的“白”分别被“白羽”、“白雪”和“白玉”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它们四个本来就是不同的概念,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孟子提出了一个非常无理的问题。

告子没看出这个错误,又作了肯定的回答。于是孟子提出了最尖锐的问题:那么狗性如同牛性,牛性如同人性?告子无言以对。

这是孟子错误引导的结果。同一律是最基本的逻辑规则之一。它要求在一次讨论或交流之中,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自始至终完全相同。没有限定的“白”是一个概念,加上了限定的“白羽之白”、“白雪之白”和“白玉之白”是另外三个不同的概念。在孟子和告子那一次争辩中,“白”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一直保持不变,“白羽之白”的内涵和外延、“白雪之白”的内涵和外延和“白玉之白”的内涵和外延也必须从头到尾完全相同。孟子把几个概念等同起来,每次发问都改变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严重违反了逻辑的基本规则。

另外,孟子还错误地改变了论题。一开始,争论的问题是: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是否人的天性。到最后,孟子的结论是:人的天性跟牛和狗的天性不同。孟子实际上没有驳倒告子“生之谓性”的主张:告子仍然可以说,尽管狗性不是牛性,牛性不是人性,但狗天生的行为模式就是狗的天性,牛天生的行为模式就是牛的天性,人天生的行为模式就是人的天性,所以“生之谓性。”

孟子对推迟废除宋国税法的反驳是成功的,可以这样代入类比推理的公式:(公式5)

第一二句是两个行为的一个相同点,第三四句是另一个相同点。

然而孟子反驳“生之谓性”的基本思路是:

讲天生的行为模式是天性等于讲白色是白色,等于讲白羽的白如同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如同白玉的白,等于讲狗性如同牛性,牛性如同人性。

这不是两对相同点或相似点,无法代入类比推理的公式,违反了归谬法的规则。根据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任何事物,任何概念都是它的自身。白色肯定是白色,把白色说成是白色完全正确。孟子反驳告子的第一句说,把天生的行为模式说成是天性等于把白色说成是白色:“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这其实已经承认天生的行为模式是天性的观点完全正确,后面说的全是废话。

如果不作曲解,不是想方设法帮孟子把话说圆,就按《孟子》上的记载,在这场争论中,告子并没有被击败。


三、“一曝十寒”与“专心致志”


“一曝十寒”和“专心致志”是现在流行的成语。它们出自《孟子》,但原来的故事跟现在多数人的印象很不相同。有一天,孟子对国王说,您不聪明,这不奇怪。即使世界上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天见太阳,十天挨寒冷,它也不能生长:“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接着说,我很少有机会见陛下。我一离开,寒冷就到来。您即使有聪明的萌芽,我也没办法让它成长:“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接着,孟子作了第二个类比。他说,下棋不过是小小的技巧,但如果不专心,那也学不成:“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是全国最好的棋手。假设他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专心学习,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也听弈秋讲,心里却想着会有天鹅飞来,考虑怎么拿弓箭去射它。那么,虽然一起学习,他的成绩却比不上人家。这并非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4第一个类比可以这样代入公式:(公式6)

类比论证、说明和修辞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在类比论证中,如果前提开列的不是两个事物的相同点,而是相似点,那么相似程度的高低对结论的说服力有很大影响。阳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跟智者对国王聪明的作用相似性不强,从植物需要阳光照射推出国王需要智者指导的说服力有限。孟子这个类比在很大程度上起的是说明和修辞作用,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他的观点,以生动的讲法争取国王的赞同。孟子的第二个类比也兼起多种作用。它的论证可以这样概括:(公式7)

学习下棋的类比为孟子的观点提供了支持,加强了它的说服力。

孤立地说,孟子这两个类比论证都合理。但在具体语境中,它们有两个缺陷。第一,植物要常见阳光和学习要专心致志的类比出现在同一段话里,前后相连。但这段话的开头说“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国王不聪明,因为缺乏高人的指导。结尾是“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徒弟不是不聪明,只是因为不专心。前面说出现了不聪明、“不智”的问题。后面却讲不是不聪明、并非“其智弗若”。这无疑是自相矛盾。

另外,孟子讲这番话,是希望国王对他更加重视,经常听他的意见。在前半段,他用植物不能一天见太阳,十天挨寒冷的类比,说明国王不应该短时间跟他在一起,长时间跟庸人甚至坏人来往。在后半段,他用不专心听讲就学不好下棋的类比,说明听智者的意见要专心。孟子没有注意到,专跟智者在一起和专心听别人的意见不是一回事。完全有这样的可能:国王一天听孟子的意见,十天听庸人或坏人的意见,但都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孟子想国王对他更加重视,经常听他的意见,只要讲前半段,作第一个类比就行。加上后面学下棋的类比,画蛇添足,反而造成逻辑混乱。

现在几乎所有讲中国古代教育的教材都把“专心致志”当作孟子重要的教育理论。其实孟子那段话前后不一致。另外,集中精神对学习有好处,那是非常浅显的道理,即使在孟子的时代也没有理论难度。不管是论证,还是说明或者修辞,类比都应该尽可能简单明白,使表达的意思清楚易懂,给人深刻的印象。正因为“专心致志”的道理童叟皆知,孟子才做那样的类比。把它说成重要的教育理论并不合适。事实上,那段话是孟子争取国王的重视时说的,根本就不是关于教育的主张。


四、余论


孔子的观点比较朴素。孟子把儒家学说的思辨性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上面的讨论表明,孟子的类比有的合理,有的错误。对他的逻辑推理不能完全否定。特别是在儒家之中,他表现了当时这个学派思想家推理能力的最高水平。人人都有缺点,孟子也不例外。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当时人们对逻辑规则普遍缺乏清楚的认识,有那样的缺点并不奇怪。真理是符合事实的认识,不符合事实的观点就是假的。15对于历史人物,不管是过分的贬低,还是失实的溢美都是错误。现在逻辑学已经成熟,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孟子。

论证把证据和结论联系起来。没有得到论证的观点不一定错误,有可能完全符合事实。但因为没有证据的支持,它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稽之谈。类比的三个作用有复杂的影响。类比说明本来应该使观点形象化,变得容易理解。但不恰当的比喻可能让人迷惑,还可能造成孤立的断言得到证据支持的假象。修辞可以动人,在文学上有重要意义。然而感情可能蒙蔽理智,使人看不到观点的谬误。在学术研究中,没有得到论证的观点不可靠。在讨论公共事务时,没有得到论证的观点可能带来危险。每一个学者、每一个公民对此都应该有清楚的认识。


注释:

1.《孟子·公孙丑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232~233页。

2.陈雪:《从逻辑学看<孟子>的推理艺术》,《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4.雷淑娟:《<孟子>类比论证方法分类的理论依据》,《学术交流》,2002第2期。

5.《孟子·梁惠王下》,220页。

6.《孟子·告子上》,325页。

7.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八册,2503页。

8.韩振华:《孟子是个讲“逻辑”的人吗?—基于对西方汉学视角的考察》,《复旦学报》,2014年第1期。

9.《孟子·公孙丑上》,237页。

10.《孟子·告子上》,326页。

11.《孟子·滕文公下》,270页。

12.陈洪杏:《“孟告之辩”再读解—辅以语言学角度论证孟子逻辑的一以贯之》,《哲学动态》,2013年第8期。

14.《孟子·告子上》,331~332页。


袁征.孟子类比的得失——兼论类比的不同功能[J].深圳社会科学,2020(02):121-12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逻辑学研究

期刊名称:逻辑学研究

期刊人气:126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山大学

主办单位:中国逻辑学会,中山大学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674-3202

国内刊号:44-1649/C

邮发代号:46-376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