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关于大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受以论辩促思辨的协同机理议会制辩论影响的实例探究

  2020-05-14    24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影响因子具体包括论辩训练的有无、英语和非英语专业、母语和二语测试语言以及逻辑推理类别,通过论辩教学实验对影响因子进行实证考察,CTA量具锁定于思辨技能维度的逻辑推理能力。结果表明,论辩训练对英语专业CTA促进更加显著,对大学生CTA产生显著影响。论辩训练之前,非英语专业的母语CTA显著高于英语专业,英语两专业组间的二语CTA并无显著差异;论辩训练后,英语专业的二语CTA显著高于非英语专业,而母语CTA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趋于拉平,而且各组间和组内均产生交互效应。通过实证,论辩教学可多元化课堂学生的专业结构;可加强教师的调整类元思辨意识;以辩促思的二语教学模式应受到广泛推广。

  • 关键词:
  • 协同机理
  • 大学生
  • 思辨能力
  • 批判调整
  • 议会制辩论
  • 论辩
  • 逻辑推理
  • 加入收藏

在国际人才竞争极其激烈的背景下,中外国家对大学生思辨能力(CriticalThinkingAbilities,简称CTA)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日趋重视。美国政府于1993年开始将CTA培养列为大学教育目标,强调高等教育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推理能力以及论据评价能力的培养[1]。中国高等教育也尤为重视对大学生的事物判断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分析演绎能力、提出见解能力等进行培养[2,3,4],因而诸如“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高等教育理念,高频次地出现在我国不同层次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报告中,其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并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旨在实现以创新思维能力和整体思辨素养为特征的现代社会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

论辩是一种集启发、探究、讨论、参与和辩论为一体的思辨路径,人类许多最有意义的和最具批判性的交流就是以论辩的形式进行的。具体来讲,论辩是人类对某一事物本质认知的理性论证,主要体现为冲突性争端碰撞,是二元对立矛盾思维的对峙,是CTA运用最集中、最典型、最广泛的平台。因此,以论辩促思辨是促进创新、提升思辨的最佳路径,其本质特征便是以在激烈的争端对抗中彰显辩手理性思辨的深度和广度为主要任务,以让听众为之怦然心动并为之心悦诚服为目标,以论辩的逻辑成分及其推理结构的应用为实质内容。基于上述辩论平台、论辩实质与思辨目的的关系,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标准化考试对大学生辩论课堂进行多次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在辩论课训练中不仅能够习得思辨原则在研究会议上的学术论辩能力,而且能够习得其在时事新闻辩论中的即兴论辩能力,实验结果还表明选修辩论课的学生较之未选修的学生,其CTA测试结果具有显著领先的效果[5,6,7]。


一、文献综述


(一)CTA量具的逻辑思维能力概念

CTA又称批判性思维能力,国内对其研究肇始于20世纪末期,并借助于西方对CTA的研究与实践,在21世纪得以深入发展。基于美国哲学联合会于1990年提出的六种核心思辨技能(即阐释、分析、推论、评价、解释和自我调控能力),文秋芳和林崇德于2006年提出CTA六因素论,即思维目的、思维过程、思维材料、思维自我监控、思维品质、思维中的认知和非认知因素。他们批判性地认为思辨技能是依据标准对事物或看法做出有目的、有理据判断的能力,具体包括分析、推理和评价三大技能,其中分析技能又由归类、识别、比较、澄清、区分、阐释组成,推理技能由质疑、假设、推论、阐述、论证组成,评价技能由评判预设、假定、论点、论据、结论组成[8]。而仅对CTA中的思辨技能而言,思辨现象即批判性思维现象,是指对事件、问题、决定、情景等信息进行辩证性认知的处理方式,具体包括识别假设和论证其准确度和有效性,多维角度审视分析问题与决策,并基于上述思考判断而决定支持或反对某一特定行为的实施,主要涵盖论辩、断言、结论、前提、假设、连贯、立场、因果、条件、谬误、立论、驳论、推理等认知范畴化过程,而CTA是指能够进行上述批判性思维的主观判断事物、决策思路、分析谬误、选择排序、识解意图、建构语篇、说服策略、评估效果、识别态度等能动性认知能力[9]。

(二)辩论手段、论辩内容与思辨目的

辩论能够最集中、动态、即兴地实现对CTA尤其是逻辑推理能力的挖掘与应用。比较成熟的辩论模式包含议会制辩论、法庭辩论、时事辩论、教学辩论等[10],其中,议会制辩论是一项在全世界大学生中享誉盛名的辩论活动,主要模仿借鉴西方议会法案辩论模式对国际政治、法律宗教、人文科学等领域内的重大且热点议题进行正反方对抗争辩[11],其中英国议会制辩论(BritishParliamentaryDebate,后称BPD)模式为英国议会成员参与法案通过过程的浓缩版,各位议员辩手都有各自明确的职责,而八个职责正是对人的逻辑推理能力的最大化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辩论的激烈性和对抗性,把逻辑推理能力在论辩中的应用推向了极致。中国自21世纪初开始对辩论教学[12]尤其是BPD课程对CTA的影响进行研究[9],主要考察BPD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多维思考能力、推理能力、立论、驳论、争端、扩展、立场化思维模式、多元化思维模式、谈判化思维模式、国际化思维模式、社会价值观思维模式等逻辑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和协同效应,这种教学模式实质上即是以论辩促思辨,即在辩论平台上通过有逻辑的展示论辩内容,从而彰显甚至提升思辨能力的教学方式[5]。

已有研究在CTA本体范畴的层次论证较多,而对具体逻辑推理类型及其例证进行阐述的较少,所以在可操作性上有待进一步提高。笔者根据对GMAT逻辑课程的辅导与培训经验以及对各种辅导书中的GMAT逻辑分类及其推理演算研究[12],将考察高级管理人才逻辑思维能力测试的数理、类比、归纳和演绎等静态性形式推理以及假设、支持、反对和谬误等动态性辩证推理,作为逻辑推理能力的基本考察对象。同时,为加强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对以下概念进行限定:(1)数理推理是指从基于数理公理对某具体事物进行演算的推理范式;(2)类比推理是指基于概念相似性,从已知结论演算新结论的推理范式;(3)归纳推理是基于概念延展图式,从已知具体概念演算新的一般概念结论的推理范式,具体包括完整归纳、枚举归纳和因果归纳三种子模式;(4)演绎推理是指基于概念浓缩图式,从已知一般事物的结论演算新的具体事物结论的推理范式,具体包括直言推理、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三种子模式;(5)假设推理是基于前提假设或预设,演算结论的推理范式;(6)支持推理是基于特定的立场,为其提供支持性论据的推理范式;(7)反对推理是基于对特定的立场反对,为其提供反对性论据的推理范式;(8)谬误推理是基于推理论证中的论点、论据、假设、论证方法的错误应用,而达到推翻反对对方论点的目的的推理范式,在本次试验中仅涉及假性因果推理的一种子模式(表1)。

表1逻辑推理能力的测试类型与分值


二、研究问题


本文通过BPD课程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旨在研究如何利用BPD提升英语专业大学生的CTA,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BPD课程训练,是否对学生辩论逻辑能力产生显著影响?(2)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专业类型不同,母语和二语测试语言类型不同,是否对BPD课程训练前后学生辩论的辩论逻辑能力产生显著影响?专业类型和测试语言类型之间是否对学生的辩论逻辑能力产生交互效应?(3)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专业类型不同,归纳、演绎、假设、类比、数理、支持、反对、谬误等的逻辑推理类型不同,是否对BPD课程训练前后学生辩论的辩论逻辑能力产生显著影响?专业类型和逻辑推理类型之间是否对学生的辩论逻辑能力产生交互效应?


三、研究方法


(一)实验设计

本研究涉及四个变量,分别是BPD课程训练、专业类型、测试语言类型和逻辑推理类型,因变量为BPD课程训练前后的辩论逻辑能力成绩。考虑研究重点和研究问题要求,本研究需对同两次实验数据展开三项实验分析,分别考察BPD课程训练对辩论逻辑能力的影响,BPD课程训练中的学生专业类型和测试语言类型及其交互效应对学生辩论逻辑能力的影响,以及学生专业类型和逻辑推理类型对辩论逻辑能力的影响。由于多因素方差分析要求数据方差齐性,故在不能确定实验材料方差是否齐性的情况下,对所有实验均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其中单因素方差中显示方差齐性的,均采用LSD方法检验,显示方差不齐的,则采用Dunett3方法检验。第一次实验分析中,BPD课程训练变量设置有无两个类型;第二次实验分析中,专业变量设置为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两个类型,测试语言变量设置为英语测试和汉语测试水平,而专业变量和测试语言变量的交互效应变量相应分为英专汉测、英专英测、非英专汉测和非英专英测4个类型;第三次实验分析中,专业变量设置不变,逻辑推理变量基于前期研究基础设置为数理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假设推理、支持推理、反对推理和谬误推理8个类型,由此推出专业变量和逻辑推理变量的交互效应变量为英专数理、非英专数理、英专类比、非英专类比、英专归纳、非英专归纳、英专演绎、非英专演绎、英专假设、非英专假设、英专支持、非英专支持、英专反对、非英专反对、英专谬误和非英专谬误16个类型。

(二)受试

本研究受试均来自华南农业大学BPD公选课学生。要求学生自我评估英语口语能力较好、擅长英语辩论、喜欢比赛式教学模式。由教务处系统随机选取百名选课的学生,最后确定50人。由于退补课、缺课等因素,符合具有BPD课程前后测档案和全程参加BPD课程训练的学生共40人,具体如下:英语专业13人,其中男生2人,女生11人,大二学生10人,大三学生3人;非英语专业27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2人,大二学生17人,大三学生9人,大四学生1人。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在BPD课前的辩论逻辑推理能力测试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为方差齐性(F=0.30,P=0.864>0.05),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辩论逻辑推理能力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t=-0.222,P=0.826<0.05)。

(三)实验材料

本研究实验材料来自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逻辑能力考试真题、GMAT逻辑能力部分历年真题和MBA基本逻辑知识例题。基于实验设计中所确定的辩论逻辑推理类型及其演算依据,整理出前后测两套平行试题,其中汉语语言测试分值为18分,英语语言测试分值为10分,逻辑推理类型在每套试题测试中“汉语分/英语分/总分”的分值分布为:数理推理4/0/4分,类比推理5/0/5分,归纳推理1/1/2分,演绎推理1/0/1分,假设推理1/2/3分,支持推理3/2/5分,反对推理2/4/6分,谬误推理1/1/2分(详见表1)。

(四)实验程序

1.辩论逻辑推理题目选取程序。

根据课程设计步骤,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环,但研究表明,教学评估可以作为课程设计的第一环,指导整个课程设计,即考什么教什么。本项试验采取以评促教的理念,先分析要测试什么能力,再进行课程大纲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考虑到BPD课程训练的宗旨为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根据二语习得研究中的拉平效应实验结果,本项实验选取致力于拉平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到MBA程度。因此,在BPD课程训练前后测试题目中,首先,根据本项实验量具选取汉语版的典型逻辑推理题目,题目主要来源于中国公务员逻辑能力考试题目、MBA基本逻辑知识题目和新东方GMAT逻辑翻译题目。再选取英文版的相应典型逻辑推理题目,题目主要来源于美国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考试GMAT的历届官方指南逻辑题目。要注意简化中英文语言,尽量减少由于语言晦涩或词汇量不足而导致的逻辑能力测试信度问题。然后,由两套水平相当的题目形成BPD课程训练前后测两套试卷,各项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分值分布一致。最后,由两位BPD教师(女32岁,男34岁)进行先导实验,其中一位教师连续开展过三期的GMAT逻辑课程培训,两位教师均参加过多次BPD赛事培训,并多次担任BPD赛事辩手及裁判,实验过程中感觉后测试卷无论是汉语语言还是英语语言都比较冗长和晦涩,需要更加耐心细致的推导和较宽裕的时间(前测40分钟,后测60分钟)才能完成,虽然后测最后得分较低,但前后测试卷的逻辑能力测试指向力度和推导难度基本一致,测试结果也无显著差异。

2.BPD课程设计程序。

首先,课堂教学基于使用的语言教学方法,教师利用QQ平台上传BPD基础文本资料和视频资料,并提前一周发布BPD辩论题目,同时根据前次学生BPD辩论表现安排下节课的BPD组队和职位情况,而学生在课堂全程中充分使用英语,每周3课时分配0.5课时进行时事梳理和辩论,1课时为BPD辩论视频规则、结构、内容、启示讲解,1.5课时为BPD辩论实战训练,促使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相应论点、论据、论证方式、假设、预设和结论统统用自己的语言按照BPD职位职责要求讲解出来。其次,严格按照BPD职位分配训练和评价辩论逻辑推理能力,以保障教学方法的信度和效度。其中,课堂辩题均来自以往的BPD国际或国家赛事热门话题,而课堂BPD模式严格按照英国议会制职位分为上议院的首相、副首相、反对党领袖、反对党副领袖和下议院的内阁成员、内阁党鞭、反对党成员、反对党党鞭,共8位辩手组成,全班每次课堂均会组成7支辩论队伍,辩手按照各自的政策陈述、观点陈述、总结陈述、驳论陈述、论据陈述等立法职责,分别做出支持本方立场或反对对方立场的立论、驳论、争端梳理、视角扩展等符合逻辑推理的英文陈述,而各队裁判或是教师,或是校辩论队成员,或是本班辩才突出的同学,按照BP辩论评分细则图式,为各位辩手及各自队伍记录要点和打分。

3.BPD课程训练前后的测试程序。

前测程序:在学期的第一节课堂上,邀请学校辩论队的优秀辩手组队,按照正常的比赛时间规则和赛事规则为选课学生展开生动的BPD训练体验。1小时后BPD演示结束,选课学生在对BPD训练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发下BPD课程前逻辑推理试卷,强调本课程的训练方式为BPD模式,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试卷测试的是目前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请学生在1小时之内认真独立地完成测试题目。

后测程序:在课程的最后,即进行至少15次全程BPD训练的基础上,请学生在1小时内完成逻辑推理能力后测试卷,旨在考察BPD是否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产生显著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BPD课程训练对学生辩论逻辑能力的影响

对第一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由于实验为组间设计,即BPD课程训练有无的经历分组本身能够完全体现自变量的全部水平,因此,以BPD经历组别为自变量、以学生逻辑推理成绩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便更好地观察同组被试间的成绩变化。方差齐性检验结果(F=0.25,P=0.874>0.05)表明方差齐性,结果为t=2.627,P=0.01<0.05,表明组别对逻辑推理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即同批受试在BPD课程训练前后的逻辑推理能力表现具有显著差异。然而上述差异产生促进或抑制影响以及参与BPD课程训练的学生专业类型、能力测试语言类型以及所测的逻辑推理类型等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需要对第一组实验数据进行重新分配和整合后继续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分析。

(二)BPD课程训练中的专业类型和测试语言类型对学生辩论逻辑能力的影响

第二组实验旨在分析BPD课程训练中的专业类型和测试语言类型对逻辑推理能力是否产生影响。表2为专业类型和测试语言类型对逻辑推理能力影响的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专业组间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无显著差异(P前测=0.924,P后测=0.153),但是经BPD课程训练之后,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组间逻辑推理能力差异加剧(F专业后测=2.086>F专业前测=0.009),而且母语和二语组间的逻辑推理能力在BPD课程训练之前具有显著差异(P测试语言前测=13.000),而BPD课程训练之后产生拉平协同趋势(P测试语言后测=0.153)。

表2专业类型和测试语言类型对逻辑思辨能力影响的单因素方差检验

(三)实验结果

1.通过对大学生的BPD课程训练,发现训练后的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与训练前相比差异性显著,表明BPD课程训练对于大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具有显著影响。

2.通过进一步对受试专业和实验样本测试语言的变量分析,发现专业组间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无显著差异,但是经BPD课程训练之后,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组间逻辑推理能力差异加剧,而母语和二语组间的逻辑推理能力在BPD课程训练之前具有显著差异,在BPD课程训练之后产生拉平协同趋势。

3.BPD课程对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促进作用受专业因素和语言因素的影响,其中英语专业逻辑推理能力的促进协同效应较非英语专业更为明显,具体表现为,BPD课程训练前,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二语水平并无显著差异,而非英语专业的母语水平显著高于英语专业,BPD课程训练之后,英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水平和二语水平均有促进效应,其中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二语水平产生显著差异,而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母语水平出现拉平协同效应。

4.经过BPD课程训练,英语专业学生的逻辑推理平均能力有显著促进效应,而逻辑推理组间具有拉平协同效应,其中的演绎推理、假设推理和谬误推理能力产生促进效应,具体来讲,BPD课程训练对于英专假设、英专谬误、英专类比、英专归纳和英专反对具有促进效应,对于非英专演绎、非英专假设具有促进效应。

5.BPD前测中,英语专业的归纳、演绎、反对推理能力比非专业强,BPD后测中,英语专业的类比、归纳、支持、反对、谬误能力比非专业强。BPD课程训练前后,具体逻辑推理能力组间具有不同的交互效应,其中数理、类比、支持和反对推理之间基本无显著交互效应,而归纳、演绎、假设、谬误推理之间亦基本无显著交互效应,但前后两组之间任意两两推理之间均产生显著交互效应。


五、讨论


(一)教师裁判的元逻辑推理能力的协同作用

人类使用语言最自然最基本的方式是社交互动对话活动,互动需要相互合作,合作需要相互协同,协同是对话互动的一个重要机理,就像水位高度不同的独立容器,在撤去挡板与其他容器中的水进行互动融合的时候一样,对话交互主体之间会自动激活某种方面某种层次的协同效应,包括二语习得的拉平协同、社会认知的拉平、喜好情感的互动,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互动,各种层次的通达联动意味着协同是全方位的效应机制。这也是以BPD训练提升逻辑推理能力的根本机理。

教学性辩论的评判员有双重职责,他们既是裁判员又是评论员。作为裁判员,他们必须能够辨别哪一支辩论队更为出色并给出为何出色的理由;作为评判员,他们必须能够给以各位辩手充分的优缺点提示,并给予发挥优良逻辑能力和提升低劣逻辑能力的建设性策略。上述两者的结合便是处于元思辨地位的调整性CTA的实质,是由充当裁判角色的教师或优秀辩手实现的辩论职责之一,旨在实现辩手与裁判之间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协同拉平效应。具体来讲,作为评判员,应当做到在内容和讲演之间更注重内容,在材料和技巧之间更注重材料;作为评判员,应根据辩论记录对各位辩手及组别的逻辑思维呈现进行总结归纳和评估评价。记录单由首相、反对党领袖、副首相、反对党副领袖、内阁成员、反对党成员、内阁党鞭和反对党党鞭八部分信息块组成,记录内容按照各自职位的辩论职责和技巧进行空间拆分,记录方法可采取类似思维导图的方式处理成横向树状图式语篇,如对于展开论证可用射线连接等,重点评判信息可对树状语篇进行多模态标注,如对于创新信息可用圆圈凸显等,为调整能力的展现提供既精简又丰富的评判资源。

(二)多专业辩论对逻辑推理能力的协同作用

传统上辩论主要在法律专业盛行。在美国,辩论课和校际辩论的参与是训练法律预科学生的传统基础。在对98位法律学校校长的调查中,Swanson发现69.9%的人建议法律预科学生选修一门辩论课,70.3%的人建议学生参加校际辩论。校长们也表示,法律预科学生需要公共演讲技巧的训练(81.9%),需要运用研究技巧的实践经验(84.2%),需要逻辑推理原则运用的训练(89.6%),需要驳斥和反驳斥技巧的训练(75.8%)。所以,法律专业,毋庸置疑,由于对于逻辑推理能力的专业性基本要求,在辩论课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协同其他专业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作用。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各个知识结构互通有无、协同论证,所以学生的多专业化已成为辩论的基本指导方针,这为解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外语教学思辨缺席弊病,提供了多专业学生同堂辩论的路径。例如,在进行“禁止生育试管婴儿”辩题论辩中,英语专业学生为专业术语英语语言的正确性和地道性保驾护航,法律专业学生为全球法律体系的现状与预测详尽列明,生科专业学生为试管婴儿培育技术和原理正本清源,信息专业学生为各种资料的快速优胜劣汰提供检索技能。此外,基于二语辩论的诸如英语语言水平、法律知识体系、社会认知水平、辩题专业领域等多维度的专业性综合要求,二语辩论的生源走向应该是多专业背景。

(三)教学启示

本文的实证研究数据对外语教学具有启示作用,具体表现为:

1.辩论可以提高大学生逻辑推理能力,BPD可以全面激活学生的逻辑CTA,而采用中外工商管理硕士逻辑推理量具亦可拔高学生的逻辑推能力到社会高级管理人才水平。

2.多专业之间辩论实践可促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英汉语言水平的拉平效应,多专业协同教学已成为当代通识教育的主旨理念,主要方式是集全校辩才开设辩论公选课程。

3.继续发扬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逻辑类型长短板交互效应,增大各类内部的知识结构、逻辑推理、语言应用等拉平协同效应,以实现全方位的拉平协同效应。

4.对于高等教育教师来说,开设全校辩论公选课既能成就其得全校辩才精英而教之的机遇,也能修行其自身的辩论素养深度和广度,但最为可贵的是,能够利用各种课堂、校级、省级、国家级、亚洲级甚至国际级的辩论培训和比赛,积累各种辩题的多重视角辩论经验和技巧,使得教师本人以及历届的辩论课程选修学生均受益受惠,从而提升高校师生的整体思辨素养,加快高等教育思辨人才的培养步伐,发挥其在思辨提升中的调整能力元思辨功能。


参考文献:

[1]文秋芳.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9.

[2]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1-16.

[3]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改革[J].外语界,2010(1):2,18.

[4]何其莘.培养21世纪的外语专业人才[J].外语界,2001(1):4-8,27.

[7]盛新华.辩论与批判性思维[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14-18.

[8]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9]淮艳梅.《议会制英语辩论》课程的交互理据与效应——国会议员角色协同对思辨能力与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J].外国语文,2013(4):153-157.

[10]袁庆锋,淮艳梅.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模式探索——英国议会制辩论模式的图式建构分析[J].科技信息,2011(21):446-448.

[11]刘航,金利民.英语辩论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5):24-28.

[12]吴新民.论静态与动态博弈中的逻辑推理[J].求是学刊,2008(2):51-55.


袁庆锋,淮艳梅.以论辩促思辨的协同机理:议会制辩论对大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3(01):136-14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逻辑学研究

期刊名称:逻辑学研究

期刊人气:125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山大学

主办单位:中国逻辑学会,中山大学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674-3202

国内刊号:44-1649/C

邮发代号:46-376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