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24-01-21    1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依达拉奉右莰醇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5例。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依达拉奉右莰醇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患者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PR)]水平,以及不良预后情况。结果 依达拉奉右莰醇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8.57%(χ2=7.652,P=0.006)。治疗14 d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依达拉奉右莰醇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常规治疗组(P均<0.01);2组患者血清PCT、hs-CP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依达拉奉右莰醇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1)。依达拉奉右莰醇组不良预后总发生率为5.71%,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8.57%(χ2=6.437,P=0.011)。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用于治疗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促进认知功能恢复,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减少偏瘫等不良预后的发生。

  • 关键词:
  • 依达拉奉右莰醇
  • 炎性因子
  • 神经功能
  • 脑梗死
  • 认知功能
  • 预后
  • 加入收藏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本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1]。脑梗死的发生是由于局部脑血管循环障碍,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故各类治疗方案均以恢复血供,减少脑细胞坏死为基本原则[2]。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在脑梗死进展的过程中可持续产生神经毒性代谢产物,而这是加重神经功能损伤的根源之一[3]。因此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还需清除氧自由基以减轻局部炎性反应,保护神经功能[4]。近年来依达拉奉在保护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中发挥较为突出的作用,而为了提升保护神经细胞的功效,复方依达拉奉在单药基础上增加右莰醇,继而发挥协同作用,增强保护神经细胞的功效[5]。本研究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依达拉奉右莰醇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5例。依达拉奉右莰醇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2~76(63.31±6.58)岁;合并症:高血压23例,糖尿病14例,高脂血症13例。常规治疗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51~77(63.14±6.64)岁;合并症:高血压24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4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完善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6];初次发病;年龄<80岁;患者家属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易过敏体质者;合并脑外伤、脑肿瘤疾病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患者;发病前存在认知障碍、精神疾病等患者;重要脏器器质性损伤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接受脑梗死指南推荐治疗方案,予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同时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控制颅内压等治疗措施,并开展吸氧、纠正酸碱平衡治疗。依达拉奉右莰醇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 ml混合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于30 min内滴完,每天2次,持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价,该量表总分42分,≥3分为有神经功能缺损,随分值的增高神经缺损越严重;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价,该量表总分30分,得分30分智力认知正常,得分越低智力认知受损越严重。(2)血清炎性因子: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后以酶法检测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PR)。(3)不良预后:包括偏瘫、认知障碍及运动障碍等。

1.5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NIHSS评分降分率进行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NIHSS评分降分率>91%,且无并发症发生,影像学检查、实验室诊断结果基本正常;有效:治疗后NIHSS评分降分率为60%~9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无效:治疗后NIHSS评分降分率未达到上述标准,且出现严重并发症,生活受限严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依达拉奉右莰醇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8.57%(χ2=7.652,P=0.006),见表1。

表1常规治疗组与依达拉奉右莰醇组治疗效果 比较

2.2 NIHSS、MMSE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NIHSS、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依达拉奉右莰醇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常规治疗组(P均<0.01),见表2。

表2常规治疗组与依达拉奉右莰醇组治疗前后NIHSS、MMSE评分比较

2.3 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依达拉奉右莰醇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1),见表3。

表3常规治疗组与依达拉奉右莰醇组治疗前后血清 炎性因子比较

2.4 不良预后比较

依达拉奉右莰醇组不良预后总发生率为5.71%,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8.57%(χ2=6.437,P=0.011),见表4。

表4常规治疗组与依达拉奉右莰醇组不良预后 比较[例(%)]


3、讨 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受到多种机制的综合影响,其发病过程涉及到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演变,如能量代谢障碍、梗死区周围缺氧去极化、氧自由基生产等多种通路[7]。这些通路在脑梗死的进展中相互交联,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加重患者病情。由于涉及的生理学过程复杂,通路较多,故在治疗中采用单一类型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8]。虽然当前急性脑梗死急性期病死率已得到控制,但其并发症风险仍较高,对后期开展二级预防及患者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因此目前治疗脑梗死的原则是在控制病死率的同时,降低致残率。再灌注治疗被临床认为是治疗脑梗死最为重要的手段,在恢复灌注后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使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尽可能恢复[9]。但即使在发病后2 h内恢复灌注,也难以完全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还需联合其他治疗策略。神经保护治疗被认为是继再灌注治疗后最具潜力的治疗策略,但临床关于神经保护治疗却始终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依达拉奉右莰醇是我国最新批准的一种神经保护类复方注射剂,在单纯依达拉奉的基础上增加右莰醇结构,形成配比为4∶1的复方注射剂[10]。临床应用显示,依达拉奉右莰醇相较依达拉奉在保护神经功能方面更有效果,可抑制缺血损伤中炎性反应相关蛋白的表达,在病情进展过程中通过保护受损神经细胞改善患者的预后[11]。该药物作为自由基捕获剂可抑制次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等活性,清除缺血缺氧产生的高度细胞毒性羟基自由基团,减轻继发神经功能损伤。同时依达拉奉还可抑制单线态氧的合成,使单线态氧所诱导的细胞凋亡,改善细胞损伤程度[12]。除上述治疗机制外,还可对神经血管单元产生保护作用,对氧化应激状态下海马HT22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这项作用有利于对神经元血管单元实施整体性保护。近年来临床研究则显示,依达拉奉右莰醇还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蛋白的表达,在脑梗死后炎性因子、蛋白会大量合成,参与到疾病进展的过程,其中PCT、hs-CRP是进展过程中的促炎因子[13]。PCT是降钙素前体,正常血清中含量<0.5μg/L,而在机体赶下后,其血清浓度迅速升高,继而引发多条炎性因子通路的级联反应,加重细胞毒性损伤,加重凝血障碍;而CRP是急性时相蛋白,可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使神经细胞损伤加重,导致不良预后风险增加。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明显控制PCT、hs-CRP的水平,使其诱导的多条炎性通路中断。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依达拉奉右莰醇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依达拉奉右莰醇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MMSE评高于常规治疗组,说明依达拉奉右莰醇在脑梗死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同时预后结果显示,依达拉奉右莰醇组不良预后总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证实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右莰醇用于治疗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促进认知功能恢复,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减少偏瘫等不良预后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颖楠,姜扬,任莉,等.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开通良好患者脑损伤的改善作用[J].山东医药,2021,61(18):76-79.

[2]姜飞,王东玉.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对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水平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2,51(1):88- 91.

[3]马冬娇,陈国芳,冯尧,等.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早期急性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临床研究,2022,35(4):522-525.

[4]董同忠,李玉岭,郭学义,等.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3):494- 497.

[5]乔秋博,韩春玲.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1,45(11):1722-1723.

[6]张圣琼,余丹,杨国帅,等.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20,40(6):494-500.

[7]张雄智,丁彦博,贾燕燕.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对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Hcy、CXCL16和TGF-β1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29(8):695-701.

[8]张芮娟.依达拉奉+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11):1728-1729.

[9]王小刚,叶少君,禹冬菊.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预后的影响[J].西部医学,2020,32(6):900- 903.

[10]张仪,魏欣,王博,等.超早期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6):980- 982.

[11]王鹏,海澜.依达拉奉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及其与血清D-二聚体总胆红素水平的关系[J].河北医学,2020,26(9):1469-1472.

[12]欧阳葵,张勇,陈尼卡,等.银杏酮酯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4):160-162.

[13]丁桂兵,吴岩峰,陈亮,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应用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21,35(3):301-305.


文章来源:张洁倩,陈欢,叶懿.依达拉奉右莰醇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02):1-3+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人气:243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5110

国内刊号:41-1381/R

邮发代号:36-178

创刊时间:1998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