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人文护理应用于ICU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6例ICU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8例)给予人文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舒适度、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舒适度评分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护理实施人文护理后,有助于患者较少负面情绪,提升护理舒适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ICU是医院极其重要的科室,肩负着重症患者的治疗、康复,ICU患者通常病情较重,需要医护人员良好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应急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医疗意识逐渐增强,ICU病房的医护活动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密切关注。人文护理逐渐应用于ICU患者护理,人文关怀是护理行动中的重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基于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减少医患矛盾[1]。本文将对ICU患者中实施人文护理的效果展开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ICU患者做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48例)包括男26例,女22例,年龄28至79岁,平均年龄(46.2±3.1)岁;实验组(48例)包括男25例,女23例,年龄30至78岁,平均年龄(47.9±2.6)岁。对比两组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就要人文关怀具体为①环境护理,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可使患者心情放松,建立良好的心态。护理人员应随时注意病房的卫生环境,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保证患者的充足睡眠。ICU病房内伴随频繁的警报声,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降低或减少警报的音量,向患者讲解检测设备的作用,舒缓紧张的心理,避免产生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时做到动作轻、说话轻、脚步轻,不打扰患者睡眠休息,入睡后关闭窗帘,夜晚关闭灯光[2]。②心理疏导,患者进入ICU病房时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的态度迎接,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讲解治疗方案和过程,护理人员以高度负责、认真细致的态度开展护理工作。向患者展示相同病情在我院治疗成功的病例,建立治疗的信心[3]。③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疼痛情况的评估,通过三阶梯疼痛护理进行针对性疼痛干预,第一阶梯为轻度疼痛,可采用普通镇痛药物进行镇痛;第二阶梯为中度疼痛,可采用弱麻醉剂进行镇痛;第三阶梯为重度疼痛,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杜冷丁或吗啡等强效麻醉药。在用药过程中还可适当播放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4]。④情感护理,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主动与患者沟通每项护理措施的意义,消除猜疑情绪,以患者角度考虑问题,注意保护隐私,建立良好的信任感。⑤设立临终节哀室,ICU患者病情较急,也是发生死亡最多的科室,死亡和出生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通过临终节哀室的设立,创造患者和家属的情感寄托,体现医院人文关怀理念,可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虽然目前对于临终节哀室的设立存在争议,但在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降低家属医疗费用和提高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等具有积极意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舒适度进行评分,分值越低表明心理状态越好。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 焦虑抑郁和舒适度评分对比。实验组焦虑评分和舒适度评分别为(71.35±3.65)、(13.45±4.14)低于对照组(84.36±5.65)、(19.14±6.04),差异较大(P<0.05)。
2.2 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总满意人数43例,总满意率89.6%高于对照组总满意人数35例,总满意率72.9%,差异较大(P<0.05)。
3、讨论
ICU病房收治的病人普遍为危重症患者,也是医院所有科室中抢救生命的主战场。由于患者具有发病急、发展迅速等特点,对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有过硬的心理素和专业技能。护理人员工作中应随时以患者为中心,改变传统护理理念,充分发乎人文关怀思想,实现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科学合理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在ICU患者的人文护理中,护理人员首先要对病人的需求充分尊重和理解,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协助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然后通过各项关怀措施使患者感受到舒适、人性化护理体验,加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ICU患者需要良好的护理措促进康复,而人文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亚细,王莹,胡洁.关于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389-390.
[2]蒋辛,曾令丹,张艳.人文关怀护理对神经内科ICU患者核心家属生活质量及焦虑的影响[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39(10):685-689.
[3]冯思芳,张佳,崔晓海,等.ICU患者留置导尿管后尿路感染的防护与人文关怀策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7,34(3):310-312.
[4]徐英,胡晓玲,潘玉梅.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396-397.
郭丽娜,郭晋平,王秀丽,等.ICU患者人文护理研究[J].健康大视野,2020,(1):147.
分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3.50%[1]。随着人口老龄化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以及癌症、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将会进一步刺激人民群众对安宁疗护的需求。受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安宁疗护供给的影响,多数接受安宁疗护的终末期病人会选择在家中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2,3]。
2023-12-08鼻出血为耳鼻喉科常见、多发性急症,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发病机制与外伤、局部炎症等关系密切,如若患者大量出血,极易引发贫血、失血性休克等不良事件,影响患者生命安全。鼻出血多是单侧出血,出血量可少可多,因其属于急诊,治疗时首先要保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尽可能迅速止血,然后实施下一步治疗。
2023-12-01隐性护理人文管理模式的显性化是指将护理管理实践中不易言说的管理理念采取某种具体的举措表达出来,即为隐性人文护理管理理念的显性化。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是“知而不能言者众”“高度个人化”并植根于实际情境中的知识。
2023-10-21结直肠息肉属于临床常见肠道疾病之一,患者可伴有间断性便血、便秘、大便次数增多、肛门息肉脱出等症状,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肠息肉患者的常用措施,可有效切除患者息肉,控制其病情。但是,部分患者对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出现恐惧、担忧、焦虑等负面心理,影响其手术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
2023-07-04在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有效的转变患者的治疗态度,同时改变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这对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甚至护理得当还能降低并发症等不良损害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促使患者能迅速的恢复健康。人性化护理属于一种优质护理的代表,可以在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将人放在中心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从患者出发的原则来实施护理。
2022-01-21医院应精心建设温馨的住院病室生活环境,使孕产妇的身心舒适。室内应配有中央空调、电视、淋浴间等基础设备,还可以配置一些树木花草等植物图片,用于分散或者吸引产妇注意力。在走廊内的两侧墙壁上可以粘贴怀孕保健知识阅读图片,为孕产妇提供怀孕保健知识阅读书册,增加其对有关孕产保健知识的深入了解。
2021-12-13血液透析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重要的替代疗法之一,但是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会导致葡萄糖丢失,肾功能下降又会导致外源性胰岛素降解速度减慢,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无法有效清除外源性胰岛素等大分子物质,因此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情况,甚至引起心脑血管事件,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2021-11-18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情形下,对于人性化护理方式患者逐渐给予充分重视,对此针对患者给予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对护理期间安全性、有效性、针对性做出保证,存在显著意义。本次研究将选取骨科患者88例,分别探析采用基础护理+人性化护理方式以及采用基础护理方式完成临床护理可行性,以实现骨科患者有效预后、良好恢复,现报告如下。
2021-11-18基于发达国家与我国试点城市的探索经验,在总结现阶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并从制度发展的财务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两方面入手,针对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筹资、依托和统筹方式以及城乡、地域与代际之间的公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2021-09-17近年来,儿童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新增儿童癌症病人6.0万~28.8万例,癌症已成为导致中国儿童死亡的第3位原因[1]。儿童被确诊为癌症无疑是父母最重大的压力源之一,父母是外界沟通的主体,承担决策者、照顾者等角色,长期处在重压之下,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2],68%的母亲和57%的父亲产生了中重度创伤后应激(PTSS)[3],护理人员将其称之为“隐匿病人”。
2021-06-10人气:12989
人气:12208
人气:11864
人气:11845
人气:1104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期刊人气:2311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6880
国内刊号:11-9297/R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593
影响因子:0.306
影响因子:1.482
影响因子:1.243
影响因子:1.25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