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从音乐学视角分析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艺术差异

  2021-07-03    7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根据演唱风格,音乐可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三种类型。这三种唱法有不同之处,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本文从音乐学的角度分析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艺术上的差异性,可以发现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演唱技巧、语言文化、审美观念、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 关键词:
  • 民族唱法
  • 美声唱法
  • 艺术差异
  • 音乐学视角
  • 加入收藏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唱法风格,本文从音乐学的角度入手,对两种不同的演唱方法以及音色的差异进行理论分析,为后期创新和发展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奠定基础,以期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效地结合起来。


一、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呼吸技术差异


(一)民族唱法的呼吸技术

演唱者在利用民族唱法唱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呼吸技巧。在远古时代,民间歌唱者的基本理论是,要想完美地歌唱,必须首先调节好自己的呼吸。使用丹田进行歌唱时,还需要确保单词和字符足够清晰、准确。这也阐明了民族唱法对呼吸的基本要求:注意使用丹田气。歌唱者在吸气时,不仅要确保呼吸力度适当而完整,而且合理使用下腹部力量也是重点,以便确保发声的进度和准确度。简而言之,演唱者在唱歌时要注意合理使用呼吸技巧,并在歌唱之前注意休息。

(二)美声唱法的呼吸技术

研究可知,BelCanto(美声唱法)专注于唱歌时自然呼吸的调节。在BelCanto中,主要重点是:演唱者要伸展腰部和腹部,然后在吸气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在发声中,有必要在吸气时支持声音的发声。歌手呼吸的整个过程是胸部和腹部肌肉收缩和膨胀的过程,这也为演唱者呼吸提供了一定的动力。

简而言之,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呼吸技巧上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是气与词的结合,主要采用提高气的基本技巧;而后者是气在共鸣中的运动,主要是以下沉气为基本技术。但是不难发现,为了促进歌唱的完美进行,无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要合理调节呼吸,并且都基于自然呼吸而进行歌唱,这样才能促使民族唱法及美声唱法得到合理运用。


二、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共鸣技术差异


研究发现,演唱的共鸣点是演唱者声音、话语和情感的对话框。良好的共鸣点将增强演唱者的声音,是咬合和情感的主要表现,可使得演唱效果事半功倍。一个好的歌手能毫不费力地唱歌,其中共鸣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谐振点必须跨整条线连接,以便将每个位置的谐振点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以产生和谐的谐振点。民族歌唱共鸣点的音质是一种清晰、松散、明亮、柔和的音质,这也是民族歌唱的“清晰发音”,具体特点如下:

第一,民族唱法注重高音,声音的应用相对先进、柔和、有力,颇具金属感和穿透力。例如“Luhua”的结束语,调高了一个八度,完成了辉煌而令人惊叹的高音。只有合理运用出色的演唱技术,实现头腔共鸣的应用,才能产生出色而令人惊叹的演唱效果。

第二,民族唱法非常重视口头共鸣。由于口声共鸣在民族唱法中被广泛使用,因此无论是北方地区的清脆,还是南部地区的柔和,都充分发挥了口声共鸣在唱歌中的优势,但要注意合理运用极具特征性的歌唱共鸣点技术。

第三,民族歌唱法消除了胸腔内的共振,相对改善了口腔和喉腔内的共振点成分,使得演唱者的声音开阔明亮。BelCanto的共鸣点与民族唱法有明显不同。具体来说,BelCanto是整个共振点的应用,着重于左右连接和声音的统一性,且BelCanto非常重视谐振腔的优化和调整。

总而言之,美声唱法共鸣腔体的运用其实就是总体共鸣的运用,在具体的演唱当中,演唱者不可以把每一个局部分离,更不能只应用某一个局部的共鸣。民族唱法从技术上注重局部共鸣,而美声唱法注重的是总体共鸣。民族唱法留意字与共鸣的融合,美声唱法则更加重视气场与共鸣的有效融合。二者在共鸣的部位、共鸣的聚焦点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且在基础理论见解上也有一定的区别。


三、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语言技术差异


演唱是用歌曲化的语言来触动观众的,民族唱法在歌唱中注重多音字精确,咬字吐词清楚,让人闻其音解其义。在咬字的过程中,民族唱法对声、韵音标发音都具备严苛精确的姿势要求。民族唱法历来注重咬字、吐词,明代的魏良辅在《曲律》中强调“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一绝,板正为一绝。”他在明确提出的三绝法中,将“字清”摆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见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民族唱法的行腔吐字上,更重视语言的风韵与语感、语调的应用,注重字、词、感情、演出的合理结合,行腔吐字靠前,咬字边角较大,有时候在提升语言重音、拖腔、喷管等实际效果时,一些字头字尾不但不减少正值,反而有意识地增加,发音的迈向横中有竖,并非固定不动,吐字真实,以字行腔,最终做到字声相谐,是“口齿清晰”的基础规定。根据“口齿清晰”的语言形象化,用美丽的响声来表述语言的细微转变,从而组成民族唱法的体系。口齿清晰在民族唱法中贯穿始终,仅有语言的正,才可以在寄情传意的基础上产生行腔的美。而行腔的圆滑顺畅是字正的审美提升,如此才不容易丧失字的原意,只有二者极致地融合起来,才可以真正做到“口齿清晰”。

美声唱法始于国外,语音结构特点不同于我国,再加上元音和辅音的组成简易、便捷,声调都以元音末尾,没有众多英语语法中的鼻化音。因此,美声唱法的语言技术,不如民族唱法语言那么繁杂。

美声唱法高度重视元音的发音技术,从声线训练管理体系及技术便能窥得一二。演唱者在使用发声技巧时,全是用单元音进行训练,如:1、2、3、4、5,十分重视元音部位的统一,强调响声的连贯性,以达到元音圆滑、温和、光亮、穿透性强的效果。假如说民族唱法的语言技术与“行腔”的融合密不可分,那么美声唱法的语言技术则与共鸣点和气场融合得更加极致,更重视元音与泛音的关联,以强化高泛音的训练,寻找到理想化的元音振峰。


四、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审美价值差异


(一)民族唱法的审美价值

民族唱法的审美观价值主要是以风韵、言辞及设计风格为主导的,这也表明了民族唱法的审美观念是以民间音乐文化艺术为发展前景的,拥有丰富多彩的色彩。从而在歌唱中会出现多种多样的规定,以促使民族唱法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优秀的民族唱法,更为重视造型艺术及科学研究的组成,而且往往以丰富多样的语言为依据,进而融入现代化的民族演唱风格,使得民族唱法的审美价值凸显,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水平。

(二)美声唱法的审美价值

基于美声唱法的审美观,演唱者更为重视发声的科学研究,对声与气的链接也给予关注。因为只有这样,他们在演唱时才能确保声线清楚。一个恰当的音色与客观因素有关联,进而产生精确的美声唱法,而这里所说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声带闭合的水平、气场冲击性的水平、低喉的部位、软腭的提高、口腔内部全身肌肉的相互配合、嘴巴发声的技巧、下颌及嘴型的释放压力以及在开始歌唱时的心态。这种客观因素能够决定美声演唱的最终结果。


五、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策略


第一,从音乐学视角出发,要想实现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有效融合,我们应该将美声唱法渗透到民族唱法发声中,将美声唱法的混合共鸣点方法应用到民族歌曲演唱中,注意纠正传统民族唱法中出现的卡、挤、压、咬的发声问题。

第二,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在歌曲中抒发中华民族感情。每训练一首民族歌曲时,歌唱者都应当清楚掌握歌曲所要展现的观念和思想,带着主题思想,应用情感和传统式民族唱法独有的特点,围绕全首歌曲来完美地演唱。

第三,要想实现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有效融合,我们必须在演唱中扬长补短,有效发挥美声唱法的优势,合理运用咽喉开启方式、科学发声方式等。

总而言之,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存有着一定的差别,我们要学会在民族唱法的基础上,效仿美声唱法科学规范的发声方法,这对于民族唱法的创新发展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六、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这两种演唱技巧各有千秋,尽管在审美观价值和观念上面有诸多差异,但二者也存在相同点。不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追求完美的音乐表达是最终目的。此外,两者都必须在演唱的基础上抒发浓郁的情感。民族唱法可以借鉴美声唱法科学的发声方法,进一步增强发音的科学性和技术性,让民族音乐演唱体系能更为系统和完善,实现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紫璇.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有机结合[J].戏剧之家,2020,(31):103-104.

[2]梁婧宇.探究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发展[JJ.北方音乐,2020,(19);211-213.

[3]黄询.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对比分析[J].艺术教育,2020,(10):58-61.

[4]何莎莎.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发展[J].大众文艺,2020,(18):104-105.

[5]武潇.声乐教学中关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相互借鉴与融合之探究[J].北方音乐,2020,(16):187-188.

[6]刘立新.高师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J].戏剧之家,2020,(17):147-148.

[7]呼钰.民族唱法演唱实践中借鉴美声唱法的技艺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文章来源:刘孔烨.从音乐学视角分析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艺术差异[J].戏剧之家,2021(19):75-7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北方音乐

期刊名称:北方音乐

期刊人气:114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002-767X

国内刊号:23-1062/J

邮发代号:14-98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