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孕期补充铁剂对孕妇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福清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早期孕妇80例,依据孕期补充铁剂意愿分为两组,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未接受铁剂补充治疗,试验组接受铁剂补充治疗。比较两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记录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在孕早期Hb、血清S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孕早期,对照组孕妇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明显下降(P<0.05);相比孕早期,试验组孕妇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孕妇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相比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0.00%),试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00%)更低(P<0.05)。结论:孕妇孕早期补充铁剂,利于提升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还可避免出现产后出血、产后贫血,降低早产发生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孕期作为女性生命周期中的关键阶段,面临着特殊的营养需求以及生理变化。孕期营养状况对孕妇身体健康、胎儿生长发育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铁的摄入,孕期对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母体血容量增加的需要。然而,孕期铁缺乏是导致孕妇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孕期贫血会导致孕妇出现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多等不良症状,贫血还会降低孕妇的抵抗力,使其容易并发会阴、腹部刀口感染或愈合不良等问题[1]。产后,贫血的孕妇子宫复原速度较慢,恶露常常持续不净,增加子宫滋生细菌感染的风险,进而引起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2]。同时,贫血还容易导致孕妇发生产后感冒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常见病,严重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3]。孕期贫血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与健康,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低出生体重等不良结局[4]。因此,孕期铁剂补充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故而,本次研究重点探究孕期补充铁剂对孕妇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福清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早期孕妇80例,依据孕期补充铁剂意愿分为两组,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纳入标准:①均为初产妇,且单胎妊娠;②在本院接受定期产前检查;③年龄20至28岁;④孕早期Hb波动范围115~125g/L,血清SF<30μg/L;⑤孕妇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血管、肝肾疾病者;②患有恶性肿瘤者;③既往铁剂过敏者;④患有地中海贫血或其他血红蛋白病者;⑤难以配合完成调查者;⑥孕妇基线资料信息不完整。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对照组年龄为20~28(24.90±2.70)岁;体质指数(BMI)为20.15~24.20(21.42±1.34)kg/m2;孕周为10~13(11.62±0.52)周。试验组年龄为20~28(25.70±2.40)岁;BMI为20.20~24.25(20.83±1.62)kg/m2;孕周为10~1(11.55±0.43)周。两组孕妇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孕妇孕早期产前检查中Hb波动范围115~125g/L,血清SF<30μg/L。其中对照组拒绝口服铁剂治疗,采用膳食补铁的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膳食补铁方式基础上联合铁剂补充,即口服给药琥珀酸亚铁片(成都奥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003,规格:0.1g/片),0.2g/次,2次/d;持续补充铁剂,每月检查Hb及血清SF水平,当Hb>125g/L、血清SF>35μg/L,则可停止补铁[5]。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评价时间孕早期(10~13周)、孕中期(16~20周)及孕晚期(28~32周)。抽取孕妇不同时期外周静脉血样,送至实验室检测Hb与血清SF。
(2)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记录产后出血、产后贫血、早产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0.0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n(%)(x±s)描述,组间以x2、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当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
两组孕妇在孕早期Hb、血清S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孕早期,对照组孕妇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明显下降(P<0.05);相比孕早期,试验组孕妇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孕妇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
2.2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相比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0.00%),试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00%)更低(x2=4.114,P=0.043<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
3、讨论
缺铁性贫血(IDA)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营养缺乏病,对母亲及胎儿健康带来重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中,妊娠期女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52%与23%,尤其突出的是亚洲地区妊娠女性的贫血问题[6]。在国内,孕妇中IDA的患病比率为19.1%,并且这一比例随着妊娠进程呈现出上升趋势[7]。鉴于此,依据循证医学制定并执行孕期补铁指导原则显得极为关键。IDA根源在于机体内铁元素缺失,进而限制Hb的合成,引发贫血状况。其不仅威胁到母体健康,还能增加诸如妊娠期高血压、羊膜早破、产后抑郁症等多种风险,同时,对胎儿及新生儿的负面影响包括生长受限、氧气供应不足、早产、新生儿窒息等多方面问题[8]。
IDA的临床症状与其贫血的严重程度紧密相关,轻微情况下或许并无显著体征,而典型的病症则涵盖疲乏、面色苍白、体力减退、心跳加速及情绪烦躁等[9]。具有贫血病史、多次妊娠经历、一年内连续怀孕以及坚持素食生活方式均为IDA发病的高风险因素。通过血液检查,可发现Hb水平下降。而血清SF作为衡量体内铁储存状况的特异生化标志物,其浓度低于30μg/L即可确诊为铁质缺乏[10]。借助血常规与血清SF检测手段,能够及时识别铁质缺乏及贫血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
Hb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缺铁会导致Hb合成减少,从而引发IDA。孕早期是孕妇体内血容量开始显著增加的阶段,同时胎儿和胎盘的发育也需要大量的铁来支持。因此,孕早期及时补充铁剂可以有效增加孕妇体内的铁储备,促进Hb的合成,从而提升孕中期、孕晚期的Hb水平。血清SF是体内储存铁的主要形式之一,缺铁时血清SF水平会下降。孕早期补充铁剂后,孕妇体内的铁储备得到增加,血清SF水平也会相应提升。这不仅有助于预防IDA的发生,还可以为孕中期、孕晚期胎儿的快速发育提供充足的铁元素。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孕早期,对照组孕妇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明显下降(P<0.05);相比孕早期,试验组孕妇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孕妇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果说明孕妇孕早期补充铁剂,利于提升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上述结果反映试验组采纳的循证医学指导下的孕期铁补充策略,在维护及增加孕妇Hb与SF水平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此策略涵盖适当铁剂剂量的确定、最佳补充时间的选择以及定期的监测与调整计划。这些综合措施的联合作用,保障试验组孕妇在妊娠期间能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铁储备量与Hb水平,有效阻止IDA的出现。相反,对照组当Hb正常,铁缺乏时不给予铁剂补充,其Hb与SF水平却明显降低,原因在于孕期孕妇的铁需求量增加,但未得到充分补充,从而导致孕中期、孕晚期Hb与SF水平下降。妊娠过程中,随着母体血容量逐步上升,伴随血液稀释,对铁元素的需求量亦随之增加。尤其在妊娠中期至晚期阶段,胎儿的快速成长与胎盘的构建均高度依赖于铁的充足供应,如若此期间铁质摄取不足,易引发孕妇IDA。
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0.00%),试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00%)更低(P<0.05),说明孕早期补充铁剂可避免孕妇出现产后出血、产后贫血,降低早产发生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产后出血是孕妇分娩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IDA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孕早期补充铁剂可以有效提升孕妇体内的Hb水平,增强子宫肌层的收缩功能,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此外,铁剂还可以促进孕妇体内凝血因子的合成,提高凝血功能,进一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产后贫血是孕妇分娩后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一,主要表现为Hb水平下降。孕早期补充铁剂可以有效增加孕妇体内的铁储备,为分娩后的身体恢复提供充足的铁元素,从而预防产后贫血的发生。早产是孕妇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孕早期补充铁剂可以有效提升孕妇体内的Hb水平,改善子宫肌层的血液供应,增强子宫肌层的收缩功能,从而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孕妇孕早期补充铁剂,利于提升孕中期、孕晚期Hb、血清SF水平,还可避免出现产后出血、产后贫血,降低早产发生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勇,邓慧玲,王朝晖,等.早产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2,33(2):5-10.
[2]王颖,周静文,杨烨耀,等.缺铁性贫血孕妇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1(1):21-26.
[3]代愉恒,高畅,梁新袖,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4,27(2):156-162.
[4]杨坤.孕妇对铁剂的补充现状及其干预对孕产妇贫血的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5):60-61,66.
[5]张一妙,朱丽红.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对子代大脑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23,51(3):412-416.
[6]张予,许晓琴,林宗秀,等.黔南地区妊娠期妇女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23):4468-4472.
[7]黄月霞,谭月英,黄品华,等.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与铁剂补充对围生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3,21(24):16-19.
[8]高淑蓉.妊娠初期富铁食品营养摄入联合叶酸补充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8):3078-3080.
[9]张倩倩,王思茹,王昭萱,等.5种口服铁剂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网状Meta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4,44(7):833-841.
[10]李丽敏,唐石伏,李烨华,等.益血生联合铁剂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对铁代谢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20(3):102-106.
文章来源:陈彩英.孕期补充铁剂对孕妇血红蛋白、铁蛋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5,38(01):138-141.
分享:
有研究指出[2],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营养支持干预,不仅能够增加机体营养吸收,还可以提高患者手术后免疫力,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对于胰腺癌患者开展赋能护理干预,可帮助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促进改善预后,赋能理论护理能通过充分利用资源,对患者的自身需求进行识别,并解决与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此提高护理质量[3]。
2025-04-24数据[3]显示,30%~65%的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脑出血患者存在VAP,是术后第一个月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VAP还可导致急诊ICU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和住院时间延长。而常规标准化术后护理措施的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VAP发生率,但仍旧没完全解决危险因素。
2025-04-16高原环境因基础条件与平原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初入高原人群发生应激反应,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 既往研究[2]指出,通过营养干预能有效增强骨骼肌功能,改善蛋白质代谢,改善运动员在高原环境的适应及运动能力。 精准营养干预是精准医学分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针对个体化差异制订干预方案的特点,已在辅助临床治疗上取得突出效果。
2025-03-29CKD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进展至终末期并发症多,预后不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延缓CKD发展,减轻社会负担至关重要[3]。营养治疗是CKD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4],合理的营养管理能提高CKD整体诊治水平,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病人预后,减少医疗费用支出[5]。
2025-03-26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通常由交通事故、跌落、暴力等外力冲击引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约有5 000万人遭受颅脑损伤,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占相当比例,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型颅脑损伤不仅会直接造成大脑损伤,还会引发一系列全身性反应,如应激性胃肠道功能障碍、免疫抑制和代谢紊乱等。
2025-03-25目前,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采用利巴韦林、阿奇霉素、喹诺酮类等药物治疗,但是存在耐药性增加、药物副作用明显,难以从根本上改善病情的发展,此外,常规治疗手段忽视个体差异与营养状态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导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营养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促进康复的基础,且良好的营养状态可提升患儿的免疫功能,缩短康复时间[3]。
2025-03-25食管癌作为消化科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疾病早期特异性症状缺乏,疾病早期就诊率较低,患者多在明显吞咽不适、障碍时就诊检出,应依据病情诊断情况酌情开展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1]。手术治疗作为食管癌临床主要治疗方案,可在依据患者术前诊断情况设计合理手术方案、切除范围后,实现对疾病进展的有效控制或根治[2]。
2025-03-13重症肺炎(severepneumonia,SP)是危害全球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其死亡率高,可引起多种肺内外并发症[1-2]。营养不良是SP的并发症之一,SP发生后,蛋白质和能量代谢加快,受疾病影响患者难以及时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易导致营养不良,加重感染病情[3]。
2025-03-05孕期作为女性生命周期中的关键阶段,面临着特殊的营养需求以及生理变化。孕期营养状况对孕妇身体健康、胎儿生长发育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铁的摄入,孕期对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母体血容量增加的需要。然而,孕期铁缺乏是导致孕妇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2025-02-21胃肠手术是治疗各种胃肠疾病常见的方法。然而,术后患者常常遇到胃肠功能恢复缓慢、营养吸收不足和营养不良等问题,可致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增加、住院时间的延长以及康复的受阻。过去,术后的营养支持主要是通过肠外营养(PN)或肠内营养(EN)来提供。然而,这些传统方法存在一些限制。
2025-02-17人气:16686
人气:16028
人气:15587
人气:15314
人气:1487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期刊人气:4498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妇幼健康研究会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5293
国内刊号:61-1448/R
邮发代号:52-135
创刊时间:199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390
影响因子:2.408
影响因子:2.012
影响因子:0.254
影响因子:1.3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