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2020-06-24    216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必修二中的部分知识点举例,进行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活动设计,使得思政知识进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力求实现课程之间的融合。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学习能力
  • 思政教育
  • 教学活动设计
  • 高中地理教学
  • 加入收藏

一、高中地理教学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再加上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在适当的课题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使得这一观念更加根深蒂固,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更深远的影响[1]。

1.实现学生个人价值

本世纪初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试图改变传统课程中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和灌输的倾向,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进一步探讨学生的价值观培养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个体不断构建自身的价值观体系。

2.实现学生社会价值

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服务国家和社会、对个体进行思想宣传的手段,它更是一种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育人功能。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社会中个体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和认可[3]。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不仅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


二、高中地理教学渗透思政教育的部分教学活动设计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有效方法是在教学中进行体验,即在具体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观点,潜移默化的构建学生的个体价值观。下面以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必修二中的部分知识点为例,围绕渗透思政教育话题展开教学活动设计。

1.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结合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在必修二中,给学生讲授人口容量这一节时,通过对区域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讲解,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人口超过地球的最大承载能力之后,会引发哪些社会问题,进而让学生知道万事万物的发展都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而我们人类应该顺应其发展规律,否则,人类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此外,在学习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要知道城镇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当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的限度,城镇环境质量就会下降,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一系列,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所以人类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定然不能忽略大自然发展的规律,否则,在超过大自然的承受限度后,最后祸及的一定是人类自己。

2.人与自然、社会需和谐共处

在必修一中,给学生讲授自然灾害中的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等气象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等这些地质灾害时,让学生充分挖掘引发这些灾害的人为因素,了解各种形式的自然灾害,认识这些自然灾害之间的关联性,比如一个地方出现旱灾,那么由于干旱引发火灾、淡水资源短缺、农作物病虫灾害爆发,最后引发人类的饥荒这一连串的潜在灾害。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人类的种种行为,并为减灾抗灾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促使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坚持走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整体的利益观

在必修一海水的运动这一节,在讲授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挟带到其它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这一影响时,可以向学生传达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对立统一的,此外还可以引用“蝴蝶效应”,即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引发同学思考我们微不足道的一个举动,或许就会酝酿成一个很大的错误,比如,我们在太平洋的西岸,造成一系列的生活垃圾,那么这些垃圾可能就会顺着洋流漂向大洋的另一端,造成整个大洋的环境污染,也给整个大洋沿岸的国家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共享着同一片蓝天,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认识到守护地球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样这一思想也可以运用于必修一中大气的运动这一节,让学生认识大气污染及其危害,分析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原因,进而讨论何时“蓝天”常在,激发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从而树立整体的利益观。

4.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

在必修一教材地球上的水这一章中,使学生认识水是生命的摇篮,具有丰富的水,是地球不同于其它行星的重要特征,同时,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生命之源,而地球上的水97%都储存在海洋中,只有3%的淡水,而这3%的淡水资源中绝大部分的水都是冰川水,因而可供人类食用的水是少之又少的部分,进而警醒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水要一水多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除此之外,在必修二教材中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这一节中,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景观和城镇景观,比如,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北京老城的四合院,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等,都体现着城镇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要尊重不同的习俗,入乡随俗,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发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

5.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在必修二教材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中,运用红河哈尼梯田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以及我国南方聚族而居、共御外敌的传统土楼,使学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底蕴,懂得尊重当地文化意识,进而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同样在必修二问题研究“实体商店何去何从”这一主题中,让学生感受到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日常购物模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实体商店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举步维艰,如今,面对“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服装业发展必须面临转型,因此,要向学生灌输无论各行各业都需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俱备时代精神,才不会在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淘汰。

6.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在必修二教材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为了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比如,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而对于海洋,在分析我国的海洋国情之后,提出了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维护海洋权益,这些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在给学生讲这些涉及国家发展的知识点时,要让学生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因此,一个国家的蓬勃发展,与本国的经济是密不可分的。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物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需要不断培育和增强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意志和行为于一体的社会意识,是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巩固起来的一种团结、凝聚国力和民族并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鼓舞民族志气,凝聚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力量,是全国各族,人们共同的精神支柱。除此之外,世界大国无一不是海洋强国,并且维护海洋权益,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环境,已经历史地、客观地摆在我们面前,这是捍卫我国根本权益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一名公民,一名学生,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与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行为作斗争,为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做贡献;同时改善海洋环境,增强维护海洋安全的意识。维护海洋权益不单单肩负着科技和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是对祖国领土的一种保护,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4]。

7.小结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活动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狭隘的学科束缚,使思政知识进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科目的同时塑造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未来的生活里,学会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感受到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这些伟大的词语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代名词,而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肩负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石家锐.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系列活动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9):47-49.

[2]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姜晨,尧雨晴.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J].新西部,2018(27):137+156.

[4]李飞.维护海洋权益的战略意义[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8(05):152-155.


谢思婷,杨霞.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J].才智,2020(17):195-19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学教学参考

期刊名称:中学教学参考

期刊人气:94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

出版地方:广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4-6058

国内刊号:45-1372/G4

邮发代号:48-12

创刊时间:2009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