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2022-03-22    7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道德和法治是现代初中思政教学中的重心,其中情感教育的培育是重中之重。要加强初中学生的德育素养,还需从学生主体出发,寓教于乐,建立科学的学习观是关键。本文从当前大环境出发,以初中学生为分析对象,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部分针对性意见,以期推动初中生情感教育的深入渗透。

  • 关键词:
  • 初中学生
  • 思政课
  • 情感教育
  • 课堂教学
  • 道德与法治
  • 加入收藏

思政课是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的根本课程,是引导青少年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良方。做好道德与法治课堂要从基本的情感教育做起,树立正确的宏观观念,坚定理想信念,正确引导学生立德成才,立志成才,用理论充实他们,用行动影响他们,要树立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辩证地看待未来世界发展之趋势,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关键、找准重点,精准发力。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1.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背景


健康的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一部分,包含为自己国家和人民付诸努力的深情大爱,是人生的理想追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的未来是国家的未来,少年的情感健康是助力国家发展的本源。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种高尚的情怀一直大力鼓舞、凝聚和激励着所有人。整体来说,新时代背景下,初中教学强调了道德与法治中对情感教育的培育,鼓励各方面积极支持青少年形成健康的情感培育工作的开展,整体环境非常有利。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日益改善的社会生活品质给人们的情感教育带来了物质基础,同时,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给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建设增添了强有力的文化后盾。因此,在道德和法治教育中,健康的情感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是教师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当前世界各地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高速运转的环境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情况,出现新的任务,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健康情感教育,以国家、社会、集体荣誉为根本,端正学生价值观,建立科学、正确的青少年发展观。新的形势下,初中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工作刻不容缓,培养工作必须越早越好,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标准化教学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不断去影响初中学生的认知和行为,确保他们思想端正、情感稳定,给他们的行为方式提供有效的标准。对初中学生思想政治培育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不仅要认识到当前的困境,同时还要结合当下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从思想和行动上同时保证青少年健康情感教育的一致性,既要思想统一,又能积极作为。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1)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与其他文化学科不同,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基础较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概念阐述居多,学生对概念的把握不深入,基本以背诵记忆为主,对实际的理论意义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道德和法治教育在授课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通常以照本宣科的方式来阐述,整体上教学氛围不足,学生容易失去耐性,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对情感教育的认同感并不能在课程中体现。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对道德法治课程的兴趣,对课程实际内容逐渐忽略,容易出现开小差的情况,不重视思政课程,甚至出现思政课程上学生学习其他文化学科的情况。此外,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认同不重视,对课程方式改革缺乏动力,忽略学生培育的初衷,按部就班的教课,对当前新型教学环境把握不准确,与社会环境脱节,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不能以身作则,这就意味着学生没有可以学习的榜样,直接导致初中道德和法治教育有缺失和遗漏。

(2)缺乏互动交流

很多情感教育是在课程中通过实际案例阐述出来的,通过被动精神的折射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情感教育。但大部分道德和法治课程经常缺乏互动,教师和学生不互动,它在思想上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学生想要的、能够接受的教学内容被教师一笔带过,未能在情感教育话题上深入研究,给以学生一个具体全面的分析,学生不能理解、不会分析,内容也不够丰富,重要话题不能体现出情感教育的精神,影响了情感教育的建立,不利于情感教育在学生底层思维的建设。

(3)教师水平不足

思政教师严重不足,在教师队伍中教师对教学理念缺乏研究,大部分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比较大,观点基本来自书本中,学生通过阅读书本便能掌握,教师的价值发挥不全面。同时,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助较少,共同努力的事情合作不灵活,信息源并不多,接触面不广泛,所以很难适应新时代下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关于情感教育培育与先进技术的融合,对社会发展变化不能积极融入,难以适应初中道德和法治教育要求,对情感教育思想的建设更是少之又少,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初中生情感教育的建设需求。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1)新教育新思路,巩固教师团队

首先,优化工作机制,完善顶层设计。积极加强教师理论建设,发挥校党支部作用,明确教学目标和责任主体,形成责任联合指导制度,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加强所有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确保教师思政水平。

其次,发挥带动示范模范作用。挖掘校内先进人物实例,通过塑造教师先进人物鼓励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再反射于学生道德与法治建设。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建立教师模范,提高教师模范示范能力,鼓励学生学习典型案例精神。

最后,建立互助交流平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进行资源整合,打造理论学习平台,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通过教学探讨创新思政教师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案例探究能力,以此来推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展,建立与学生互助关系,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性,形成情感教育学习的良好氛围。

(2)改善新环境,提高教学内涵

第一多学科融合教学法。以多学科融合的方式创新教学方式,用优秀的文化内涵来滋养学生。将思政课融合其他学科来阐述,创新教学方式,深入学习历史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历史中烈士英雄无畏牺牲的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情感教育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历史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比如,可以举办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政演讲比赛,把历史革命精神通过故事讲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讲出来,教师做出点评,合理的挖掘出学生的情感教育。

第二案例分析法。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讲述情感教育,在新的发展时代,讲一讲中国近代历史和新中国发展史,看一看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再看一看现代中国的国际地位,用历史发展来激发情怀,用先进时代楷模来鼓舞学生,以此来激励学生,通过讲述时代楷模故事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情感积累。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电影,通过线上资源获取更加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增强学生的感受。

第三教学情景创设法。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情境教学。校园情感教育的文化宣传不能少,如在走廊、过道、操场、黑板报等地方做好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等方面的宣传,结合课程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情感教育话题探讨,改变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借助先进教学工具做好与学生的互助交流,增加学生课堂讨论频率,应用信息载体传输正能量,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思想。

第四构建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是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梳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前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知识架构,有目的的让学生理解思政课程整体脉络,将情感教育要素理解通透,树立学习信心,体现情感教育要素的重要性。可以采用图形板书,梳理每堂课的思维逻辑,对应教材资料形成问、学、答、练一体的教学方式,形成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可。

(3)开阔教育新视野,扩宽教学空间

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是有限的,情感教育是无限的,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对初中学生情感教育的影响,也要认识到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在初中进行道德与法治培养时,必须积极整合各项资源,接受互联网互动开放的教学,让学校“小班级”连接社会“大班级”,积极组织开展情感教育活动,通过联合家长、社会组织和公共事物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培训。比如,开展革命历史游览活动、红色文化之旅等,让学生看一看祖国的强大,看一看中国的国际地位,实现“互联网+外部互动教学”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和巨大变化的根源,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感教育基础,建立民族自信、个人自信,树立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贡献的思想。

(4)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传播者,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导和启发学生的重要使命。为了更好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必须良好树立榜样,积极地学习,以使自己能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课程教学之中,以此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示自身品德。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理解,保持乐观,积极向上,能给学生力量的榜样。其次,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将情感融入自己的学生和生活之中,认真学习道德与法治,好好体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最后,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需要展现良好的举止和修养,成为学生的榜样。在课堂上,教师必须认真负责,以诚实、友善、热情的心对待学生,始终表现出良好的老师形象,并在与学生父母打交道时表现出热情和礼貌。教师还必须用言语和行为来巧妙地影响学生,教师优秀的教学精神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并引导他们朝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迈进。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良好引导,认真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并以此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5)着力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渗透情感核心价值观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这也是实现情感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良好渗透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并进一步在实践中形成的正确价值观。例如,老师可以带学生到养老院,向老人表示慰问,以及鼓励学生照顾老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环境保护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维持环境的整洁和美化环境而行动;参加交通劝导队,为安全有序的文明出行做出贡献;了解特殊时期“逆向而行”的白衣天使,进而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完善情感态度,为自己的城市增添一份美好。帮助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的良好心态,保持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真正的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教育奠定基础。


4.结语


总之,初中道德和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情感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巩固自身思想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策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路径,必须保持目标一致,有计划、有方法的组织教学活动,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拓宽素质培育路径,扩大学生社会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建立正确的发展观,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引发他们健康的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冬燕.家国情怀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渗透培育与文化引领[J].教育(周刊),2019(47).


文章来源:刘丽玉.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09):161-16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北京教育(德育)

期刊名称:北京教育(德育)

期刊人气:161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0-7997

国内刊号:11-1129/G4

邮发代号:81-482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