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开展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2020-06-02    146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新时期教育根本任务,提出了切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改革、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与针对性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开展初中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围绕合理界定德育价值定位、实施学科渗透管理方法、创设多元德育实践活动、充分运用家校合作机制等几个层面,探讨了初中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具体途径,以供参考。

  • 关键词:
  • 初中德育
  • 教育教学
  • 核心素养培育
  • 立德树人
  • 加入收藏

立德树人作为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有效契机。因此,各初中学校务必要明确认识到德育工作实施的重要性,围绕定位、管理、活动、实践等层面实现德育创新,更好地深化德育实效。


一、开展初中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一)改善初中生思想道德问题

在当前全球一体化与“互联网+”环境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多元文化思想的涌入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认知层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由于初中生处于由儿童时期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阶段,在思维观念、认知结构、理解能力等方面仍未发育到成熟阶段,缺乏正确的“三观”与坚定理想信念,在叛逆心理、独立意识的影响下不愿与父母、教师及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且抗压能力较差,极易被错误思想引导而产生极端心理、消极的人生态度与冲动行为。基于上述因素,学校有必要在日常开展知识性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推进德育工作的融合渗透,实现对学生思维认知、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综合素养的培育[1]。

(二)适应学生终身发展需要

传统德育工作的开展缺乏针对性,未能切实考虑到初中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征变化,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脱节,德育内容较为陈旧、空泛,缺乏前瞻性与预见性,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且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无法实现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均衡建设。通过开展初中德育工作,能够改变传统德育在学科教育体系中的弱势地位,重新建构德育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联度,拓宽德育工作实施的渠道,更好地发挥其引导与教育功能,将德育工作提升到核心素养培育高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初中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具体途径探讨


(一)合理界定德育价值定位,细化课程设置原则

1.树立德育工作理念

要想切实推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应基于管理层面完成工作目标的创设,为德育工作的开展规划具体方向,进而围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五个层面完成分项目标的细化落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执行力。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三观”的重要形成时期,在此过程中学校务必要正视德育工作的价值定位,审慎界定德育与核心素养培育间的内在关联性,加强对学生知识、品质与核心能力的全面培养。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学校领导人员需确保接受先进教育工作理念,基于“德育为先”原则将其与学校现有教学目标相结合,联合家庭、社会组织力量为德育工作创设良好的实施环境,完善学生道德素养评价机制建设,配合奖惩制度实现对学生行为举止的管理,同时借此发挥对德育工作人员的约束与激励作用,更好地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与基础条件。

2.强化德育课程定位

由于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在潜移默化中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认知与道德观念,因此应以初中阶段的整体学科课程体系作为切入点,推动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基于课程定位强化德育内容的安排与渗透,为德育工作的实施创设坚实的平台载体。在德育课程定位层面,基于德育内容角度可大体分为理想信念、道德法律两方面,基于德育阶段角度可分为基本目标、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基于德育功能视角可分为幸福、意义、正义三部分,同时要求德育教学彻底扭转以往单纯说教模式,注重引导学生基于个体体验生发对德育内涵的思考,便于更好地提升德育工作实施成效[2]。在德育课程的实施层面,教师需从学生现阶段存在的焦点问题、普遍问题层面入手,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到有效解决路径,深化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沟通深度,并借助专题性活动的创设实现德育成果的延伸与检验,更好地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实施学科渗透管理方法,发挥社会辐射功能

1.实行学科渗透策略

德育工作的开展需牢固把握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德育渗透渠道,发挥学科教育功效。通过观察初中阶段课程教育体系可以发现,任何一门学科都融入了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思想内容,旨在针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与意志发挥教育功能,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模式的选取上,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也需推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技巧、小组合作学习规范的指导,进而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形成集体主义精神与团队协作意识,既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还能够深化德育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功效。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在运用课堂教学实现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教育的基础上,德育工作还应围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层面入手,贯彻素质教育要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服务。在此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定期邀请知名心理专家来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保障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时长充足;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教育工作,使其掌握与学生间的正确相处方式、树立端正的工作态度;选取学业水平测试、中考等重要节点,加强对重点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备考心态,避免学生产生自闭、焦躁、抑郁、偏激等不良情绪行为,更好地引导其保持平稳心态、增强自我控制力、提升自觉素养[3]。

(三)创设多元德育实践活动,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1.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学习生活环境对于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情感态度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需围绕以下两个环境入手:一方面是硬环境,主要指学校的办学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对此学校需利用资源配置手段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后勤保障与校园卫生条件管理,加强校园绿化与隔音设施建设,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是软环境,主要代指校园文化氛围,对此学校应围绕教室、操场、走廊、活动中心等学生常用活动场所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选取学生优秀作品在校内设置展示平台,以此发挥榜样示范与激励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时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应渗透“以生为本”理念,引导教师构建“人本”课堂,运用小组合作法、项目教学法等深化学生的主体参与度,更好地培养学生建立主体性意识,发挥环境育人与文化育人功能。

2.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在将德育工作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学校还应借助课下活动的创设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施载体与针对性,实现教学育人功能的有效延伸,通过搭建实践活动平台实现德育内容的有机渗透,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实践操作与竞争意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可以以月为单位开展校园之星评选活动,为每一项活动创设特定主题,引导学生正确审视传统文化美德、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深化德育工作的内涵与深度。同时,综合运用主题班会、迎新联欢会、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资源,将其发展为德育工作的实施载体,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化情感体验,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吸纳他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与闪光点,促进其从内心层面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审视与自我教育,更好地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充分运用家校合作机制,提供媒体支持手段

1.推进家校共育建设

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也成为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平台,对此学校应充分运用家校合作机制发挥教学辅助功能,将德育工作的覆盖范围由校园学习生活扩展到日常家庭生活中,更好地依托家校联动作用发挥对学生的教育与监督功能。学校应完成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定期举办家庭教育专家讲座、家庭教育经验分享等活动,为家长提供专业经验指导,推动家庭教育走上正轨。学校还应定期创设家访机制,深入学生家庭给予其关怀、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为其提供针对性帮助与指导,并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家校互动平台,利用校讯通、微信群等新媒体手段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为德育工作的实施创设顺畅渠道,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身心健康成长[4]。

2.拓展媒体德育渠道

当前“互联网+”教育已在中小学得到陆续推行,在此学校还应向学生普及科学上网、绿色上网知识,引导学生自觉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学会利用网络渠道扩充学习资源、拓宽知识获取渠道,并基于自律意识合理调节身心压力,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互联网工具的正确利用方法。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带领学生集中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节目、纪录片等,在寓教于乐中渗透德育功能与价值,将媒体渠道作为德育工作实行的载体,结合校情、生情选取易于学生接受的德育工作方式、教育内容,从而更好地营造中学德育工作特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智力支持。


三、结语


不同社会阶段的教育发展水平均会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新的要求与挑战,初中德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顺利开展还需依靠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协调配合,共同为德育工作提供驱动力。在此基础上,基于新型理念、管理策略、活动方法推进德育工作的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龙小军.落实有效的初中德育管理工作之我见[J].新课程(中学),2017(8):218.

[2]张雪琴.浅谈创新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6):34.

[3]王丽平.网络化背景下初中德育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7(81):31.

[4]周雨,陆天婧.以公序良俗为载体推动农村初中公德教育实践[J].考试周刊,2018(46):32.


唐忠运.论初中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途径[J].学周刊,2020(18):161-16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思想政治课教学

期刊名称:思想政治课教学

期刊人气:181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2-588X

国内刊号:11-1589/G4

邮发代号:2-78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