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提升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建设水平的路径

  2021-12-24    7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网络思政工作室是高职院校推进网络育人的重要载体。由于网络思政工作室尚处于发展初期,在主体结构、文创水平、传播平台和建设特色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网络思政工作室建设应立足高职院校办学实际,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构建双核驱动、搭建多维平台、发挥职教特色等路径,激发主体参与度和创造性,持续推进工作室的健康发展,提升网络育人成效。

  • 关键词:
  • 立德树人
  • 网络思政工作室
  • 网络文创作品
  • 网络育人
  • 职业教育
  • 加入收藏

网络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网络思政工作,推进网络育人也成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题。网络思政工作室在激发师生主体参与度,提升网络文创水平等方面作用明显,成为高校推进网络育人的有效载体。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也逐步推进网络思政工作室建设,但在路径与方法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特色模式。为此,探索既符合网络育人规律,又能彰显高职特色的网络思政工作室创建模式,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青年成长成才所需。


1、网络思政工作室是高职院校网络育人的重要载体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是由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主导创建,由学生参与的文化工作室。其目的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创作文化产品,借助网络平台持续推送,进而丰富网络文化内容,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和思想疏导。目前,高职院校积极落实上级政策要求,鼓励教师和学生创建工作室。

1.1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创建网络思政工作室提供可能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改变着信息传播机制和媒介形态,引发社会深刻变革。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这一概念并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1]。此后“互联网+”迅速深入各行各业,跨界融合效应明显。高校的思政教育也被深刻影响,交互、共享的网络育人方式在“互联网+”融入中逐渐成型。同时,青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互联网也成为学生思想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场所。因此,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思政教育有良好的技术基础,也易于被学生接受,依托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思政工作室便应运而生。

1.2 创建网络思政工作室符合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3]可见,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加强网络思政工作也成为党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要求。高职院校结合实际,创新“互联网+思政”的路径,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政教育规律使然。

1.3 网络思政工作室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深度契合

当前,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基本采取“师生工作室”模式,而该模式与职业教育的理念及人才培养方式深度契合。当前,高职院校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学校教师、企业师傅联合培养青年学生,在场域上实现“学校+企业”的资源共享,在主体上呈现“教师+学生”的传承,从而实现工学结合。“师生工作室”的创建与运行,符合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的紧密融合,学习过程与创作过程相互促进,从而事半功倍。同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事迹,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也可以为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深厚滋养。


2、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创建及运维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鼓励支持网络思政工作室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作为新生事物,网络思政工作室的创建及运维仍处于探索时期,众多工作室百花齐放,进行各种尝试,既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网络思政工作室的主体结构不合理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采取以一名教师为核心,多名学生参与的“单核”模式。受困于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教师必须承担多项任务,如策划、文案、制作、技术保障等,学生只能做辅助工作,很难有效参与。而网络文创需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良好的创作性,假如教师在知识素养和网络技术等方面均擅长,工作室尚能维持运转;如教师的网络技术水平一般,思政素养较弱,政治敏锐性不强,则很难完成文创任务。因此,部分网络思政工作室在创建初期相对活跃,但进入瓶颈期后,作品数量减少,学生成员流失严重,工作室很难维系。

2.2 网络思政工作室的文创水平有待提高

文创产品是网络思政工作室的名片,没有优质的文创作品,网络思政工作室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当前,从网络文创的作品类型看,“视频类”和“摄影类”占比较大,这也符合当前网络传播的潮流。但作品设计水平不高,后期制作粗糙,而网评类、漫画类等作品数量少,质量差,传播力不足。此外,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创建及运维缺乏统一管理、规划,学校对工作室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不足。

2.3 网络思政工作室的传播平台受限

网络文创产品需要有稳定的传播平台。当前,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的传播平台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学校自有平台,二是网络公共平台,三是工作室自主平台。高职院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严格审核作品,只有合格作品才能在平台推送。因此,多数工作室为避免作品出现问题,选择依赖学校平台进行推送,很少创建自主平台。由于学校平台需要推送的内容过多,部分工作室部分作品与平台需求不符时,不得不延期推送。受制于时效性原则,延期作品丧失了传播的合理性,造成了资源浪费。即使部分工作室依赖微博、抖音等公平平台开设账号,成功创建自主宣传平台,但在平台的运维方面缺乏经验,加之未能与学校媒体进行良互动,其平台受众人群数量有限,作品点击率低,影响力弱。

2.4 网络思政工作室缺乏职教特色

为完成育人任务,部分网络思政工作室采取转发思政重要文件,转发学校相关学生活动资讯等方式开展创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未能充分发挥。同时,部分网络思政工作室困于自身经验,在内容选取上照抄照搬,作品制作模式僵化,看似坚持自己风格,实则缺乏讲故事的技巧,既没有人文温度,也没有思想深度。虽然有些网络思政工作室有利用高职教育特色进行网络文创的自觉性,但缺乏对高职育人元素的深入挖掘,作品设计缺乏针对性,未能将专业教育与思政工作紧密融合,作品呈现“内卷”状态,同样的镜头或照片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反而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3、提升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建设水平的主要路径


聚焦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思政工作室建设发展方向,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建设必须根植于高职院校办学实际,充分整合学校师资资源,强化思想引领,加强机制创新,搭建传播平台,引导开展网络文创,逐步培育出具有高职特色的优质作品,从而担当育人使命。

3.1 持续强化网络思政工作室思想引领

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强化思想引领,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展开。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开展的一系列理论研究、实践创作、宣传教育、成果培育等工作,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牢牢把握和长期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做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队伍应该注重理论学习,着力加强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与素养,才可能真正实现强化思想引领,主动适应网络环境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和规律,保持理念常新,不断推进网络育人从内容到方法、从理念到手段等一系列的创优。

3.2 创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双核心”

在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团队建设中,要注重突出思政工作者这一关键核心,优化人员结构配置。思政工作者的优势在于政治理论素养,可充分胜任网络思政作品的立意选题及价值定向,但思政工作者的专业技术不强、网络创作经验有限,很难在技术上指导学生群体开展文化创作。而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则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通过深化课程思政改革,育人理念得到提升,与思政工作者形成有效互补。因此,网络思政工作室应支持“思政工作者”与“专业教师”联合,形成自身内部的“双核”。专业教师负责提供文化创作的技术支持,并融合专业发展,深挖专业课程的育人资源;思政工作者注重策划作品内容和作品创作方向。同时,网络思政工作室应选拔基础扎实、技术素养较好、创作能力较强、创作视角敏锐的优秀学生参与作品创作和传播,以学生视角丰富作品形式和内容,提升作品针对性,进而形成“1+1+N”的模式。思政工作者、专业教师和学生团队在工作室建设中共享共融、在创作实践中互联互通,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成员间的协同作用,形成优质师生团队。

3.3 搭建促进资源深度融合的多维平台

融媒体技术迭代更新,为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以“平台建设为驱动”[4]的新特征正在网络思政工作室建设中逐渐凸显。为破解网络思政工作室作品发布平台类型单一、传播效果有限的困境,高职院校可以工作室自营平台为基础、学院媒介平台为核心、主流媒体平台为亮点搭建多维平台,多层联动、同频共振,促进资源深度融合,放大文创作品声量。高职院校通过鼓励网络思政工作室开设自营平台推送文创作品,同时盘活资源,借力院校融媒体中心等媒介平台,运用“一次采集、多次分发”的“中央厨房”模式,以学院官方媒介为核心平台,结合文创作品类型进行针对性推送。一方面,文创作品搭载了更高效的传播模式、更广阔的媒介平台。另一方面,文创作品为融媒体中心等媒介平台提供内容供给,推动平台自身改版创新。优质网络文创作品经由学院平台多点推送至主流媒体平台,展示网络育人亮点。

3.4 打造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创品牌

针对网络思政工作室创作缺乏系统性、特色不明显等问题,高职院校应构建科学的机制,支持和引导工作室打造文创品牌,推进思政教育在理念、手段、基层工作层面持续创新。高职院校可构建项目导向机制,对网络思政工作室进行科学管理。通过项目立项阶段院校层面的整体统筹与科学规划,每个网络思政工作室都能实现作品创作系统性与稳定性,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各自特色,实现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在项目推进和实施的过程中,网络思政工作室要发挥“双核”优势,立足专业、职业,贴近办学实际,深挖高职院校育人资源,创作具有“职教”味道的文创作品。同时,高职院校要完善督导检查机制和交流机制,定期组织检查,及时调整和终止工作室创作;定期开展交流和培训,为各工作室提供分享平台。各网络思政工作室也可以采取横向联合,共同策划、创建、传播网络文创作品,不断提升文创作品的影响力。


4、结论


总之,网络思政工作室是高职院校推进网络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是网络育人的有效途径。高职网络思政工作室的创建及运维必须立足高职院校办学实际,通过整合高职院校师资资源,联合思政工作者和专业教师形成“双核”,选配优秀学生参与工作室创建,形成“1+1+N”模式,持续深挖高职教育的育人资源,推动职业教育汇入师生生活、融入校园文化、渗入受众人心,彰显文创品牌中的职业教育特色,提升网络育人成效,始终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EB/OL].2015-03-16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21-07-12.

[4]熊钰.从"以体系为驱动到以平台为驱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的时代延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8(4).49-51.


文章来源:崔晨秋,王浩文.网络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室的建设路径[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1,19(04):79-8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职教研究

期刊名称:职教研究

期刊人气:43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教育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