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生物资源列表
万佛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侯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根据舒城气象站的资料,年平均温度为13.6℃,1月平均气温2℃,7月平均气温为27℃,极端最低温度为-10.3℃,极端最高气温为39.4℃,无霜期220d,年降雨量为1500~1574mm,降雨较多集中于夏季,冬季较少。夏季的实际温度比舒城县城低3~5℃,冬季低2℃左右。
473
0
进入21世纪以来,为贯彻“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施,全球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加,伴随而来的生物入侵现象也更加严重,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生态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不能对此进行合理预防及管理,生态环境、经济以及社会都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559
华北豹体长1.1-1.5米;尾长0.8-1米;重量45-80公斤;身上黑色斑环间隔较宽颜色较深,有斑点落于斑环内部,这个特点有别于其他豹亚种。华北豹栖息于山地、丘陵、荒漠和草原,尤喜茂密的树林或大森林。有领地意识,无固定巢穴,单独活动,昼伏夜出。主要捕食斑羚﹑马鹿﹑猕猴及野猪,亦会捕猎灵猫,雀鸟,啮齿动物等。
500
DHA作为营养强化剂已是一种趋势。无论对畜禽生产性能的促进还是生产富含DHA的动物产品,裂壶藻都是最佳的选择之一。目前发达国家对于DHA的生产和应用已趋于成熟,我国的研究较为落后,还处于市场启蒙阶段,但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会促进裂壶藻在畜禽应用上得到快速的发展,其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952
梭梭是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珍贵植物资源。梭梭集中分布区在准噶尔盆地,约占我国梭梭总面积的68.2%[14]。梭梭植被是农耕绿洲的天然屏障,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15]。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准噶尔盆地天然梭梭林分布面积减小,盖度下降。保护干旱区生态环境,防止沙漠扩展,拯救、保护梭梭已迫在眉睫。
250
小型底栖生物主要分布在底栖表层,其垂直分布也存在季节变化[6],目前我国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线虫和桡足类[7]。海洋线虫和桡足类已经成为海洋环境调查的重要参数[8,9]。小型底栖生物和微型底栖生物是微小型底栖食物网乃至浅海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重要组成成分[10],并且呈现出近岸低、中部高、远海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1]。
367
极地是一个微生物资源库,其中的极端微生物能够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如酶、多糖、多肽等)[1]。极地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活性物质研究已成为现代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极地微生物也是酶资源的重要来源,极地微生物酶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以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产业价值高的酶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240
早期阶段黑水虻分布在南美洲热带草原,由于人们意识到黑水虻具有资源化利用的效益,因而将该昆虫引入美国和日本等地。当前我国华北与华南地区也有黑水虻的分布,黑水虻的资源化利用不仅仅局限于畜禽粪便处理,还可以用在动物饲料、医学药品以及生物石油提炼等领域,从而提升我国资源绿色化水平,为各行业生产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410
柞蚕属食疗同源昆虫,我国养殖利用柞蚕已有2 000多年,柞蚕是我国重要的生物资源[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个巨大的跨膜糖蛋白,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分子量约170 KDa的糖蛋白。整个受体分子可分为三个区域,胞内区也称羧基端区域,含542个氨基酸残基,跨膜区由26个偏疏水氨基酸组成,胞外区也称氨基端区域,含621个氨基酸残基[2,3,4]。
283
我国是海洋农业大国,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面临环境恶化、资源衰退、生态系统失衡、灾害频发等问题,亟需转型升级。海洋牧场是集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资源养护和海洋渔业于一体的海洋农业新业态,是实现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海洋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方式之一。
442
2019年8月,笔者在研究考察山西毒蘑菇资源时,在山西南部沁水县中条山地区栎树林内地上采到一些黄色的鹅膏属物种样本。这些蘑菇样本宏观形态特征类似于黄盖鹅膏菌。黄盖鹅膏菌是一种剧毒蘑菇[1,2,3],含有鹅膏肽类毒素,误食后肝脏损害严重,死亡率很高[1]。该物种在我国分布广泛,但是此前在山西省没有记录[4,5]。
814
掌握当前独龙江现有鱼类资源的基础数据,可为今后更好地监测和保护独龙江鱼类资源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保护当地河流生态系统提供参考。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工作是云南省渔业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科学、合理、可行的管理措施,加强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对促进和推动独龙江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99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在南极地区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能力不断提升,与之而来的是南极海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过度等问题。南极地区的罗斯海海域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后一块保存完好的大型海洋生态区域,生态环境及生物资源依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面貌,出于保护该海域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的目的,2016年10月28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第35届会议讨论通过了罗斯海海洋保护区提案。
282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人为增加自然水域各类生物资源量的一种主要技术手段,主要通过人工繁育苗种,将苗种投放入自然水体,补充野生种群数量。放流种群在自然水体中的存活率和放流后自然水体中资源量的变化,是衡量增殖放流是否有效的主要指标。乌伦古湖是位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的断陷湖,由大小两湖区布伦托海(大海子)和吉力湖(小海子)组成,是新疆的第二大天然渔业基地。
235
在普适化的政策和技术改进的情况下,某一地区经济效益良好的产业进入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短期内可能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撬动点,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外来产业的进入导致人力物力重新洗牌分配,使得本土产业因资本缩减出现萎缩,而由于不适宜的自然禀赋,外来产业呈现高成本低收益的特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无法使得地区的贫困状况得以改善,难以形成内生发展机制。
102
影响因子:2.070
影响因子:4.293
影响因子:1.070
影响因子:0.771
影响因子:0.873
影响因子:0.147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