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亚低温环境下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用于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

  2024-12-05    4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亚低温环境下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用于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4例按抽签法分为对比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2例。对比组给予亚低温环境下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另予以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清检测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各血清检测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不同时段预后效果评分均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 亚低温环境下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用于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关键词:
  • 亚低温环境
  • 危重症
  •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 脑外科
  • 重症颅脑损伤
  • 加入收藏

重症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的危重症。亚低温环境对脑部血流状态具有调节效果,可降低脑代谢,从而保护脑组织。本文探讨亚低温环境下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用于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6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均符合《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1]中的诊断标准,基线数据齐全,评估意识障碍分数为3~8分,患者及家属知晓并签订协议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血液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心肝肺肾等严重病变、丧失自主呼吸能力、双侧瞳孔散大、凝血机制异常、精神障碍疾病、药物过敏史、中途退出或转院者以及孕期、哺乳期女性。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比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2例。对比组:男26例、女6例,年龄20~68岁、平均(35.16±2.7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9.2 h、平均(6.31±1.82)h,致病原因:车祸伤16例、钝器损伤9例、高处坠落7例;试验组:男24例、女8例,年龄21~69岁、平均(35.24±2.6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9.4 h、平均(6.35±1.85)h,致病原因:车祸伤18例、钝器损伤8例、高处坠落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通过亚低温治疗仪调控患者体温,使其保持体温在32~35℃的情况下接受治疗。对比组给予抗感染、调节颅内压、对症处置、机械通气、氧疗、营养神经、调节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另予以盐酸纳洛酮注射液静脉滴注,剂量为0.3 mg/(kg·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随访3个月。

1.3观察指标

(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两组的血清蛋白(S100-B)、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指标。(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平稳,意识障碍等症状消失为康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但存在中度残疾为显著;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存在重度残疾为好转;患者处于植物状态或死亡为无效。总有效率=(康复+显著+好转)/总例数×100%。(4)采用格拉斯障碍评估表(GCS)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1、2、4周及3个月的预后效果,满分为15分,分数与预后效果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清检测指标比较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比组的S100-B分别为(2.32±0.63)、(2.36±0.51)μg/L,MMP-9分别为(93.31±11.18)、(93.07±11.37)μg/ml;治疗后,试验组和对比组的S100-B分别为(0.75±0.26)、(0.94±0.23)μg/L,MMP-9分别为(28.14±4.78)、(31.27±4.46)μg/ml。两组治疗前的S100-B、MMP-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S100-B、MMP-9均低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6、2.708,均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胃肠不适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比组:肾功能损伤2例、胃肠不适6例、肝功能损伤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康复12例、显著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对比组:康复9例、显著7例、好转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5.63%。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1,P<0.05)。

2.4 两组不同时段的预后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前、治疗1、2、4周及3个月的GCS评分分别为(6.45±0.86)、(9.86±1.15)、(11.79±1.27)、(13.02±1.31)、(13.86±1.05)分,对比组分别为(6.32±0.92)、(9.15±1.24)、(10.13±2.43)、(12.18±1.43)、(12.97±1.12)分。两组治疗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2、4周及3个月的GCS评分均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5、3.425、2.450、3.279,均P<0.05)。


3、讨论


当颅脑出现严重损伤时,脑中阿片肽指标会升高,且循环会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全身处于低灌注状态,继而造成其他系统与器官损伤,加重病情。亚低温环境能够调节脑部血流状态,抑制机体形成氧自由基反应,可保护脑功能。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可穿透血脑屏障与阿片受体结合,抑制β内啡肽刺激脑部中枢神经体系,改善脑部缺氧症状;该药物还有抗脂质过氧化、控制氧自由基合成的效果,可保护脑组织细胞功能。有研究指出,亚低温环境下常规治疗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可有效控制颅内压,减少血压及呼吸异常等事件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各血清检测指标均优于对比组,说明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能够降低炎症反应,抑制病情恶化。分析原因为盐酸纳洛酮能够拮抗阿片受体,抑制β内啡肽毒性,保护APT酶的活性,发挥稳定脑组织细胞膜、促醒中枢神经、改善兴奋呼吸循环的效果。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分析原因为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对人体损伤小,可降低颅内压,在亚低温环境下使用该药物,可更好地保护脑组织功能,提高临床疗效。试验组治疗后不同时段的GCS评分均高于对比组,说明亚低温环境下应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的效果佳,前者可阻止脑损伤进展,后者具有修复脑损伤的作用,两者联合能够刺激脑神经体系,减轻意识障碍。

综上所述,亚低温环境下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用于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抑制病情恶化,改善预后,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高亮.美国第四版《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解读[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7,3(6):321-324.


文章来源:王春鹏.亚低温环境下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用于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41(06):639-64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期刊人气:176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9141

国内刊号:11-9360/R

创刊时间:201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