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对做好档案保护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2020-02-10    28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重要形式以及信息记录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我们对档案加强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如今我国档案工作已完成从以纸质材料为核心的传统档案向数字档案的转变,偏重技术转向技术与管理并重是目前我国档案保护的原则,因此,我国档案保护工作成效有显著效果。随着档案研究理论的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也会有新的转变,如静态管理向动态保护转变,从而促使档案保护的功能也会有一定的变化,由个体记忆向社会记忆发展。

  • 关键词:
  • 保护
  • 档案
  • 档案管理
  • 研究与思考
  • 加入收藏

档案作为被记录对象信息的重要凭证,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辨别被记录者身份、信息演变、功能属性等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档案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档案的共享性和国际性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更加重视档案保护工作,减少档案材料的损害程度,强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与共享性建设,实现档案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1、档案及其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档案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档案历久岁月洗礼,向我们呈现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是还原和研究以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的重要渠道。如徽州文书档案,内容包括合同文书、继承文书、交易凭证、礼簿、账簿、乡俗民约、人情来往、诉讼文案等方方面面的材料,不仅容丰富,时间跨度长,记录信息全面而且档案品相好,是研究当时社会百态的重要历史资料。

其次档案保护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档案的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随着人们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增加和对历史记忆工作的重视。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档案保护工作,很多失落或破损档案得以有效保护。这些档案向人们展现了过去的历史岁月,如民间发现的革命岁月中红军向百姓留下的各种借条;红军的各种工作以及思想记录等;还有在城市建设中发现的各种历史文物古迹等。当地政府将这些档案重新进行收集、分类、整理,以文物展品的形式向社会开放,不仅让人民了解了历史,传承了优良作风,而且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价值。

第三,档案保护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的传播形式有多种,而档案作为可观、可感的真实性历史呈现向人们传递着泱泱中华的伟大历史与良好传统。通过各种档案文字材料以及实物展出让我们了解了峥嵘岁月中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如赵一曼的一封家书,不仅主人公自己用行动证实了中华儿女的坚贞不屈,而且用语言文字敦敦教诲后人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要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如各种红色基地或博物馆中展出的红军历史的史料、资料无不激励着后来人为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


2、档案保护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传统档案保护的重点是保护纸张和附在纸张上的信息,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档案的出现使得档案信息与载体能够相互分离,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档案保护工作的重点,即从载体与信息并重,转为以信息为主体,因此信息保护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

2.1 以纸质材料为重点的档案材料耐用性保护

纸质材料在档案材料中长期占有重要地位,建国后到2000年是我国纸质档案保护的主要时期,据统计这一时期纸质材料约占到全部档案材料的90%以上。档案的耐用性保护主要是对作为信息的载体进行保护,包括纸张、字迹以及各种载体,如光盘、磁带、照片等。档案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档案材料会因为各种摩擦、氧化、虫蛀以及腐蚀等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磨损,材料的耐用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对这部分材料进行保护是当时工作的需要。

2.2 提高对电子档案的保护力度

从2000年到现在,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从根本上弥补了纸质档案的众多弊端,实现了载体与信息的彻底分离,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快速转移、传播、异地共享、无限长期保存以及信息系统性、完整性保存等目的,但是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也日益成为档案保护的重点工作。2013年国家档案局根据工作需要出台了《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用于指导信息档案保护工作的长久持续开展,电子档案的保护工作正式提上议程。期间众多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子档案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广泛研究,包括电子档案的重要性、加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如电子档案安全管理措施、使用共享措施、转移保存措施、电子材料保密措施、电子档案信息防盗措施等等,从理论上指导了电子档案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在档案保护方法上从偏重技术研究到技术与管理兼顾

以前的档案保护侧重于对纸质档案技术进行攻关,如纸张的保存与修复、防蛀虫、防腐技术的研究、档案存储环境的监管尤其是对温度、湿度、防火、馆藏结构设计等,这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确实延长了档案的使用寿命,但只是偏重技术却忽视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有些档案馆(室)管理松懈,如没有制定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保存制度、借阅制度,安全责任制度以及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等,导致档案在使用过程中被随意损坏、丢失、涂抹甚至丢失、篡改档案等事件屡有发生,对档案的真实性造成了重大破坏。因此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提高档案保护工作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学界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了档案技术研究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两手抓,将两者统筹兼顾。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并逐渐趋于完善,入档案管理体系、标准体系、档案保护的法律法规等日趋完善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档案保护的发展趋势


3.1 实现由静态管理到动态保护的转变

在传统档案保护工作当中,档案保护的重点是对已经入库的档案文件进行保护或者修复,是在静态环境中对保护对象采取的各种措施,如前所述防虫害、防微生物入侵、温度、湿度等进行管理,但是随着电子档案数量激增,电子档案在不同的使用主体之间进行传播、转移、共享,因此档案管理逐渐从传统的静态保护形式转向静态、动态相结合的保护过程。对电子档案要从电子文件的产生、信息保存、传播、归档以及销毁等都要进行全程管理。上世纪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克斯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从文件尤其是电子文件的产生到销毁,档案保护不仅要对产生、存在及销毁过程进行研究,还要关注文件自身属性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该理论将动态的档案保护工作从档案本身扩展到了档案与管理者之间,实现了研究对象的重要转变。因此该理论得到了学界的高度关注,档案保护的范畴在根本上得到了改变,这也成为档案保护的最新研究趋势。

3.2 加强对社会记忆的保护与发展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识记、保存、再现的认知过程,在此过程中档案作为历史事物的真实呈现是记忆的重要表现形式。有专家指出档案是构建社会记忆的重要形式,不仅记录过去,还铭记未来,通过将过去与未来相互连接实现社会历史的传承。上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开展了世界记忆工程,主要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通过这种形式来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我们于2000年开始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对通过审查认定的相关文化遗产进行抢修保护,并将其列入中国文化遗产名录。现在中国文化遗产名录与全域旅游相结合,通过对外展览和有效保护实现了保护与效益的双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


参考文献:

[1]肖希明,唐义.信息生态理论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J].图书馆建设,2014(03):16.

[2]李美娣.信息生态系统的剖析[J].情报杂志,1998(04):5.


纪爱芹.档案保护研究与思考[J].卷宗,2019,9(33):1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档案管理

期刊名称:档案管理

期刊人气:100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南省档案局

主办单位:河南省档案局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档案

国际刊号:1005-9458

国内刊号:41-1216/G2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