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水平、睡眠质量及护理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放疗者实施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乳腺癌作为肿瘤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有调查表明,在各类诱发女性死亡的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处于第二位,主要发病群体为45~56岁的女性,且农村地区患病率高于城市[2]。近些年,乳腺癌患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也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如今,乳腺癌临床治疗缺乏特效药,手术成为临床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方法,患者通过相应的治疗,形体会发生明显改变。放疗是乳腺癌手术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使患者出现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对治疗工作的配合度及依从性,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3]。基于此,为预防患者出现上述不良情况,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给予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干预的有效性,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肿瘤分期Ⅱ期12例,Ⅲ期4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52.13±4.97)岁;病程0.5~4.0年,平均病程(1.73±0.61)年。研究组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2.48±5.01)岁;病程0.4~3.0年,平均病程(1.69±0.5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晓此次研究相关内容,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诊断为乳腺癌;(2)意识清楚,能够正常与他人交流;(3)手术治疗后接受放疗。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者;(2)合并精神疾病者;(3)远处转移者;(4)免疫或血液系统出现异常者;(5)合并其他肿瘤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通过专业护理人员向患者普及乳腺癌相关知识,定期检测患者相关指标,对患者放疗情况进行记录,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等。
研究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1)创设人文关怀氛围。护理人员要以温和的态度与患者沟通,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关爱每位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组织治疗成功患者分享自身的治疗体会,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及依从性。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未得到患者允许条件下不可将患者病情及检查结果透漏给他人。(2)健康教育。通过专业的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文化水平等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乳腺癌相关知识,包括放疗、注意事项等内容,有利于规避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错误认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3)心理护理。患者当得知自身患癌后,极易出现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放疗治疗,患者极易出现恶心等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及负面情绪,对于病情恢复带来不良的影响。加之不同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疾病阶段等有所不同,心理特点有所差异。基于此,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患者特点开展针对性疏导。老年患者由于缺乏关心,自身封建思想比较严重,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护理人员应多关心、问候患者,生活上多多照顾患者,鼓励家属及好友多探视患者,减轻患者的孤独感。青年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鼓励他们与同龄患者交流,表达自身的顾虑,彼此之间相互安慰、鼓励,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4)生活指导。乳腺癌术后实施放疗期间,要为患者创设舒适的住院环境,在患者活动范围之内摆放一些绿植。进行治疗中重视保护患者的隐私,各项护理操作要保持轻柔,耐心、热情与患者沟通。(5)饮食护理。患者接受放疗期间要注意加强营养,告知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及容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机体抵抗力。患者接受放疗期间可能出现味觉、食欲减退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做好饮食调配工作,重视患者所用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从而增强患者的食欲。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多饮水。(6)康复指导。人文关怀最重要的一环在于康复指导,护理人员要注意结合患者认知情况,向其介绍康复期间必须注意的内容。向患者讲解乳腺癌发病机制、预防方法等,对乳房切除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向其讲解乳房再造术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如何开展护理。放疗期间对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及处理,尤其做好皮肤护理工作,确保皮肤干燥、清洁。(7)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家庭护理方法,叮嘱日常注意保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定期入院复诊,如果出现问题,及时向医师咨询。
1.4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采用赤峰市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护士服务态度、护士责任感、护士业务水平等维度,满意为70~100分;一般为40~69分;不满意<4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2)睡眠情况。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患者睡眠情况展开评估,总分21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不理想[4]。
(3)心理状态。采用焦虑(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展开评估,SAS评分标准:<50分为正常、51~60分为轻度、61~70分为中度、≥71分为重度;SDS评分标准:<52分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63~72分为中度、≥73分为重度。每一个量表涉及20个项目,每项分值1~4分,分值越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越严重[5]。
(4)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主要包含心理、社会等功能维度,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6]。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软件对相关数据展开研究,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2.2两者睡眠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者睡眠质量比较
2.3两组不良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
2.3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
3、讨论
乳腺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病症,直接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安全。虽然乳腺癌患病数量日益增多,但其病死率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分析发现,可能与医疗水平提升、人们健康意识提升等因素有关,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早期筛查,使乳腺癌患者及早得到治疗[7]。现阶段,临床主要通过手术对乳腺癌患者予以治疗,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并不全面。基于此,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辅助放疗,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采用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还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8]。
3.1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由于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当患者发现自己患病后,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及负担增加,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不佳。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中重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行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引导、鼓励,有助于消除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及治疗依从性[9]。多数患者对乳腺癌相关知识认知不足,这种背景下,易激发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而放疗后患者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易出现孤独及无助感,导致患者治疗信心下降。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其对护理要求不断提高,人文关怀护理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运用,并获得满意的效果。人文关怀护理重视以患者为中心,多关心、多理解患者,为患者提供针对性、人文化的护理服务。人文关怀护理涉及健康护理、生活指导等内容,其中,对乳腺癌术后放疗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规避患者的错误认知,提升患者对治疗工作的配合度;乳腺癌术后放疗者接受生活指导,有利于预防各类不良事件发生,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0-11]。周巧玲[12]研究指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予以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能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3.2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阶段,手术作为临床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方法,手术治疗会切除女性的乳房,女性由于体态改变认为自身已丧失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夫妻的和谐生活。加之,乳腺癌术后接受放疗,极易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乳腺癌术后接受放疗因疗程长、照射范围大,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基于此,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恰当的干预,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计划,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3]。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重视依据患者病情开展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4]。此外,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进行干预,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其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通过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使患者生活质量随之提升。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也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滕飞.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5):256-257.
[2]高佳.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J].临床护理研究,2023,32(6):97-99.
[3]龙瑶瑶,谢绍菊,李乔,等.沃森人文关怀理论对乳腺癌患者主观幸福感、自我护理能力及状态自尊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6):157-160.
[4]高萌桧,杨汉霞.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161-163.
[5]王黎,申文荣,景剑,等.人文关怀在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21,43(10):1592-1594.
[6]李晓娟,张娟.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2,28(2):43-44.
[7]李艳华,梁微,周珍珍.层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6):69-72.
[8]张海霞,刘爱胜,施静,等.人文关怀护理结合情绪释放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1):110-114,137.
[9]王雪.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自护能力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191-192.
[10]汪奕.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3):201.
[11]陆明贝,李静丹,方珍.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与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6):172-175.
[12]周巧玲.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压力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868-2869.
[13]连奕娟,黄梅玲,王秀春.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1):1961-1962.
[14]周文娟.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9):3140-3142.
文章来源:吴欣宇.人文关怀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J].中华养生保健,2024,42(22):110-112.
分享:
KANO 模型是一种广泛用于服务质量及顾客 满意度评估的定向分析工具,而人文关怀护理作为 一种新兴的护理理念,正逐渐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 和认可。研究[1]发现,KANO 模式能够协助医生对 患者的具体需求进行识别,而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 十分人性化,使患者在护理中得到充分的尊重,给 予患者更多的关怀。
2024-12-2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有感觉、情感、思维、行为等异常表现,可损伤认知功能,影响日常生活[1]。精神分裂症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患者情绪状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护理依从性。因此,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与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归属感,有益于改善其精神症状及情绪状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4-12-05乳腺癌作为肿瘤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调查表明,在各类诱发女性死亡的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处于第二位,主要发病群体为45~56岁的女性,且农村地区患病率高于城市。
2024-11-28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该疾病近年来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结肠息肉患者多伴随便血、便秘、息肉脱出等临床症状,这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手术是其常用且有效的干预手段,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但患者对于疾病及手术的认知程度有限,导致该疾病患者往往伴随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
2024-10-28护理职业的工作特征可能危害妊娠护士的孕期安全。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早产等与孕期过度劳动显著相关[1],不规律的轮班、工作任务烦琐、工作时间长、经常站立奔跑、提举重物、职业压力大等加剧了妊娠护士的身体疲劳与心理负担,进一步影响了护士的职业生活质量[2]。
2024-10-24晚期肿瘤患者是肿瘤疾控领域的特殊群体,症状困扰、剧烈持久疼痛折磨会严重损及其身心舒适度,摧毁其求生意愿。安宁疗护以为生命末期患者供给全人照护,助力晚期肿瘤患者有尊严、较完满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为主旨。伴随安宁疗护理念的持续发展,医护患皆迫切渴求构建起高品质、高适用性的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模式。
2024-10-14结直肠癌(CRC)照顾者因目睹亲人经历癌症疼痛、放化疗副作用、造口后体象改变导致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导致自身出现心理、生理、社会、灵性方面的整体痛苦,希望获得其他人的支持、理解、关爱和帮助。Rocha等[2]通过半结构访谈调查20例癌症病人的照顾者,发现其灵性需求包括灵性为生命基础、照顾者升华的灵性需求、灵性照护需求。
2024-09-25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骼或骨骼附属组织的肿瘤病变,骨肿瘤具有多个分类,有良性与恶性之别。一般来讲良性的骨肿瘤其病情可控,治疗难度不高,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佳[2],通过有效的治疗和干预可以防止和控制其恶性病变。但对于恶性骨肿瘤,其病情较为严重,病情发展速度快,会快速出现转移,恶化程度高,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预后较差。
2024-08-27牙科恐惧症是一种特定恐惧症类型,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约为15%,在未成年人中的发病率约为5%~20%。据相关研究显示[1],牙科恐惧症会增加嶠齿和牙龈炎的风险,也会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2]。对此类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效果不佳。人文关怀护理基于常规的人文主义,其内在要求满足人性及人权方位的需求。
2024-08-27《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护士总数达到550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人。截至2021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为3.56人,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4.45人。甘露等研究显示,2016年1月—2020年12月某医院护士离职率为1.56%~4.82%。护士短缺和高离职率导致医院出现护理人员紧缺和流失现象。
2024-07-12人气:15880
人气:13676
人气:13096
人气:10677
人气:1023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养生保健
期刊人气:9538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8011
国内刊号:11-4536/R
邮发代号:80-266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