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分析在治疗昏迷患者中应用吡贝地尔的临床效果

  2019-12-31    30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昏迷患者中应用吡贝地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80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采用吡贝地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3周GCS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贝地尔应用于治疗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的减轻患者昏迷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 关键词:
  • 临床疗效
  • 吡贝地尔
  • 急诊
  • 昏迷
  • 加入收藏

昏迷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是急诊科常见病症之一,大部分急危重症患者都伴随昏迷症状,由于患者体征变化剧烈,因此常常预示不良预后。长时间的昏迷不仅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病残和死亡风险,因此需要加强治疗干预,使患者尽快从昏迷状态转为正常意识状态[1]。目前急诊治疗昏迷的常规方法包括药物促醒、高压氧、电刺激等,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并不理想,而且也没有一种特异性的药物可以用来治疗昏迷,因此,探索出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促醒药物对于保护昏迷患者脑组织,促使其早日苏醒恢复正常生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2]。吡贝地尔是一种多巴胺能激动剂,对大脑皮质有刺激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该药物用于急诊治疗昏迷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2013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80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80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经头颅MRI及腰椎穿刺检查确诊为昏迷,符合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断标准,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在3-8分之间。将180例患者按照急诊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在19-75岁之间,平均年龄(43.87±8.75)岁,病程在6-48h之间,平均病程(17.12±6.10)h;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在20-77岁之间,平均年龄(45.02±8.64)岁,病程在8-52h之间,平均病程(15.01±5.93)h。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年龄≤18岁或>85岁;急诊科检查发现昏迷系重度抑郁症等严重精神性疾病所致;GCS评分<3分;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行基础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加强体征监测保持体征平稳,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高热患者及时进行降温处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防止发生压疮、血栓等并发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吡贝地尔缓释片(商品名:泰舒达,国药准字:J20140064,规格:50mg*30s)进行治疗,鼻饲管注入,50mg/d,1-2次/d,连续治疗观察3周(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采用GCS[3]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的昏迷程度进行测定,量表包括睁眼反应、语言运动、肢体运动三项指标,界限分值为14分,>14分为正常,13-14分为轻度昏迷,9-12分为中度昏迷,3-8分为重度昏迷。(2)结合GCS评分结果及生命体征变化判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由昏迷状态转为清醒,有效:治疗后未清醒但对强烈刺激仍有反射性活动;无效:对强烈刺激亦无反射或昏迷程度加重[4]。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文中所涉及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GC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相近,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均逐渐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1周、2周、3周的评分结果均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GCS评分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疗效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昏迷是急诊科常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表现。昏迷既可以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也可以由中暑、急性感染等其他原因引起,所有患者都表现为严重的意识障碍,因此急诊治疗的关键在于帮助患者及时恢复正常的意识状态。研究[5]发现,昏迷的主要原因为大脑皮层的弥漫性损伤,由于大多数患者的多巴胺含量都有明显下降趋势,因此,及时补充脑脊液多巴胺对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多巴胺的促醒机制为:增加脑脊液多巴胺含量后改善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促使患者苏醒。基于上述理论推测使用多巴胺制剂对于治疗昏迷具有显著效果,为此,本文选取180例昏迷患者采用对照试验的方法来评估吡贝地尔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经吡贝地尔治疗后,不仅GCS评分明显升高,昏迷程度显著减轻,而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吡贝地尔是一种多巴胺能激动剂,具有显著的多巴胺效应,可刺激昏迷患者大脑皮层产生皮质电,提升氧分压,从而为昏迷患者苏醒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吡贝地尔可发挥神经递质的作用,解除神经中枢抑制,加速兴奋传导,从而起到明显的促醒作用。

综上所述,吡贝地尔治疗昏迷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昏迷程度,值得在急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芳,杨廷群,钟大奎,等.多巴丝肼联合吡贝地尔治疗昏迷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12,47(7):51-52.

[2]高红梅,路玲,窦琳,等.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重症监护病房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7):770-773.

[3]徐晓霞,康晓刚,蒋斌,等.EEG功率比对脑卒中昏迷患者觉醒的预测价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5,28(1):64-66.

[4]张胜荣.脑电双频指数对重度昏迷患者昏迷程度和预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刊,2013,48(6):74-75.

[5]杨会欣,赵灵敏,张迎春,等.吡贝地尔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所致的肌张力障碍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7-8.


姜永忠,杨文清.应用吡贝地尔急诊治疗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4):92-9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125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153X

国内刊号:42-1603/R

邮发代号:38-347

创刊时间:199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