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

  2021-09-17    7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2019年9月~2020年10月对唐山工人医院确诊为育龄期子宫肌瘤的30例患者(32个肌瘤)行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于术前及术后1、2、3个月行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评分测定检查,比较治疗前后肌瘤体积、血流分级及弹性评分的变化。结果术后1、2、3个月瘤体平均缩小率为(22.67±8.81)%、(36.41±11.38)%、(46.30±12.29)%,瘤体缩小显著;术后各时间点肌瘤血流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肌瘤弹性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3个月较1个月弹性评分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轻微,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女性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 关键词:
  • 临床疗效
  • 子宫肌瘤
  • 硬化治疗
  • 聚桂醇
  • 加入收藏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生殖系统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20%~50%,影响30%~70%育龄期女性[1]。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月经过多、贫血甚至不孕等。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但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恢复较慢。因此,近年来各种微创治疗方法应运而生[2]。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项新技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能使患者尽快恢复,且可保留子宫的生理功能[3]。目前,关于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9年9月~2020年10月唐山工人医院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30例(32个肌瘤),符合中国专家共识诊断标准[4]。患者平均年龄(38.56±5.51)岁,病程1~6年,中位病程3年,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调、月经过多、尿频、下腹部疼痛坠胀、贫血等症状;肌瘤血流分级:I级6个肌瘤,II级15个肌瘤,III级11个肌瘤。治疗前子宫肌瘤平均直径(4.00±1.04)cm,平均体积为(39.49±28.27)cm3。

纳入标准:①经超声或核磁共振诊断为子宫肌瘤;②症状性子宫肌瘤伴月经过多及继发性贫血;③无临床症状,但心理负担严重;④肌瘤剔除术后复发拒绝再次手术治疗或不宜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孕期、哺乳期和月经期妇女;②肌瘤生长迅速或怀疑子宫肌瘤恶变;③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④有未控制的急性盆腔炎症;⑤患有生殖器恶性肿瘤。

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术前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说明手术过程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仪器与方法

1.2.1治疗仪器

采用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E9),腹部探头型号C1-6、频率3.5MHZ,阴道探头型号IC59-D、频率7.0MHz,配有合适的穿刺引导装置。硬化剂:聚桂醇注射液(10mL:100mg,国药准字H20080445,生产批号20190108,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造影剂: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59mg,国药准字J20180005,生产批号20A035A,BraccoSuisseSA)。介入穿刺针采用日本八光20GPTC套管针。

1.2.2治疗方法

术前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于月经干净后3~7d进行硬化治疗;硬化治疗由两位具有5年超声介入治疗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完成。根据肌瘤的位置及类型确定穿刺途径(经腹或经阴道)及布针方法[5],避开卵巢、膀胱、肠道等重要器官,定位于肌瘤后进针穿刺至肌瘤包膜,随后注入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药物在瘤体内的弥散情况,直至药物弥散至整个肌瘤区域;超声显示整个瘤体呈云雾状高回声团,随即行超声造影查看肌瘤血供灌注情况,显示肌瘤为无灌注后退针,边退针边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封堵针道以避免聚桂醇外溢,随后拔出穿刺针,再次消毒。本研究选择泡沫硬化剂,应用Tessafi法制作,液气比为1:2[6]。

1.2.3观察指标

治疗前超声测量子宫肌瘤体积、瘤体血流分级、弹性评分情况,分别于治疗后1、2、3个月超声随访;计算瘤体均径(D)=(肌瘤长径+前后径+横径)/3、肌瘤体积(V)=ABCπ/6cm3、肌瘤缩小率(FSR)=(V术前-V术后)/V术前×1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hapiro-Wilk检验验证正态性,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x¯±s)表示,重复测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或四份位数间距表示;计数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以%表示。


2、结果


2.1治疗前后肌瘤的平均直径、平均体积及瘤体缩小率的变化

本组32个肌瘤术前平均直径为(4.00±1.04)cm,平均体积经对数(lgV)转换为(1.46±0.39)cm3、四分位数间距为(20.98,28.51,60.82)cm3。术后1、2、3个月瘤体平均直径及体积均较术前明显缩小,瘤体缩小率分别为(22.67±8.81)%、(36.41±11.38)%、(46.30±12.29)%,经Kruskal-Wallis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7,P<0.001),且第3个月缩小最为显著。见表1。

2.2治疗前后瘤体血流分级变化

术前子宫肌瘤血供多丰富,术前血流分级Ⅱ~Ⅲ级26个;术后1个月II~III级6个;术后2个月II级4个,无III级;术后3个月II级3个,无III级。术后血流分级情况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23,P<0.001)。

2.3术后肌瘤弹性评分变化

术后所有瘤体弹性评分随时间延长而增高,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弹性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术后2个月评分与1、3个月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评分与术后1个月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4不良反应情况

术后常见不良反应症状为腹痛,疼痛严重程度应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ratingscale,NRS)进行估计[7]。轻度疼痛(1~3分)患者23例,其中3例出现心慌,且1例合并恶心,1例合并低热(体温37.5℃),1d后自行恢复正常。中度疼痛(4~6分)患者7例中4例出现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其中1例合并恶心、呕吐;无重度疼痛病例。14例患者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患者均通过休息后恢复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讨论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引起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贫血、不孕等症状[8],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微创治疗的广泛开展,子宫肌瘤微创治疗成为很多肌瘤患者更好的选择。由于超声介入治疗具有超微创、操作简便、保留子宫等优势,获得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关注。

超声引导下瘤内硬化剂注射法是一种更加微创的子宫肌瘤治疗新技术,主要在超声引导下将硬化剂注射到肌瘤内,利用药物的药理特性破坏肌瘤组织或使其发生无菌性炎症,从而达到肌瘤缩小或消失的目的。与既往治疗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瘤内硬化剂注射法具有操作简便、更加微创、费用更低、无需住院且可保留子宫及其生理功能等[9]优点逐渐应用于临床。

目前,常用的硬化剂是无水酒精、聚桂醇等。聚桂醇是一种新型硬化剂,其药理作用是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同时可引起血小板活化和血小板微粒的释放,形成血栓以阻塞血管,即通过抑制血管生成、阻塞血管发挥作用[10];同时,聚桂醇又是一种醚类化合物,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后局部病灶的疼痛感,提高其耐受性。目前聚桂醇已广泛应用到临床硬化治疗中,特别是在胃底静脉食管曲张[11]、下肢静脉曲张[12]、囊肿[13]等疾病的硬化治疗中疗效显著。

本研究应用聚桂醇作为硬化剂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术后1、2、3个月肌瘤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瘤体体积、直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瘤体缩小率分别为(22.67±8.81)%、(36.41±11.38)%、(46.30±12.29)%,表明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有效缩小肌瘤大小,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肌瘤大小呈逐渐缩小的趋势,但本研究只观察3个月,若延长随访时间应可看到最佳缩小情况。术后瘤体血供较前明显减少,表明聚桂醇硬化治疗能有效地阻断肌瘤血供;阻断瘤体血供可以造成肌瘤缺血坏死,随着时间的延长机体逐渐吸收坏死组织,从而使瘤体缩小。肌瘤血流等级的变化情况可以评估硬化治疗的疗效,在术后随访观察中可以通过血流等级的变化评估是否需要追加治疗。观察术后弹性评分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瘤体硬度较术前明显增加,说明硬化治疗后可提高瘤体硬度,瘤体硬度的改变情况可以间接评估治疗效果。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术后常见不良反应为腹痛,多较轻微,可同时合并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考虑与瘤体内注药后局部瘤体张力增大,且拔针时可能出现聚桂醇泡沫外渗等情况有关,提示术前预估药品剂量及术后封堵针道的重要性。以上充分说明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缩小肌瘤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对其认识广度不足,样本量较小且观察时间不足,随着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认可度增加,未来可以在本领域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可延缓肌瘤的生长,使子宫肌瘤缩小,不良反应小,无需住院治疗,患者耐受性好,为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女性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文章来源:肖爽,黎奇,党磊,陈琦,郭孟欣,王艳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23(05):380-38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期刊人气:291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协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385X

国内刊号:31-1725/R

邮发代号:4-576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