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重整生活护理联合适时护理对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2024-12-09    2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分析重整生活护理联合适时护理对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肠造口患者,纳入患者135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68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67例实施重整生活护理+适时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自护能力、心理弹性、病耻感、造口适应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及自护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坚韧性评分、力量性评分及乐观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内在羞耻感评分、经济歧视评分、社会隔离评分及社会排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重整生活护理+适时护理有利于改善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和造口适应度,减轻病耻感,提升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并发症
  • 肠造口
  • 自护能力
  • 适时护理
  • 重整生活护理
  • 加入收藏

肠造口术在临床较为常见,通常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对于挽救生命安全、延长生存周期具有重要意义[1]。由于肠造口术会改变正常排便途径和排便方式,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且肠造口术后排便不受控制导致患者易出现自卑、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降低生活质量[2]。生活质量是临床评估肠造口手术效果及康复效果的重要指标,而自护能力、并发症是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3]。重整生活护理与适时护理是临床新兴的护理模式,其中重整生活护理能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构建一套与个人期望、能力、环境相匹配的生活模式,以提高生活质量;而适时护理能根据科学合适的时机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以改善预后,但关于二者联合用于肠造口患者的研究较少[4]。本研究以135例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重整生活护理联合适时护理的医学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我院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段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总共有135例患者入选本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n=67)中男40例、女27例;年龄范围40~76岁,平均(58.24±9.36)岁;疾病类型:直肠癌45例,结肠癌22例。对照组(n=68)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范围41~76岁,平均(58.73±9.42)岁;疾病类型:直肠癌47例,结肠癌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P>0.05。

纳入标准: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5]作为诊断依据,临床相关检查符合结直肠癌的诊断要求;存在肠造口手术指征,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肠造口术;年龄>18岁;意识认知正常,对拟采取的研究方案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脑肾等严重功能障碍;预计存活期限<6个月;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既往存在消化系统手术治疗史;术后出现造口回缩或肠坏死。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肠造口术后待患者病情计划出院时提供常规出院指导,责任护士耐心讲解术后包括比如饮食、生活、运动等康复注意事项,展示造口袋和造口底盘的更换方法,告知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案。出院后第1周进行电话随访,了解院外康复情况,同时建立肠造口医患微信沟通群,方便及时联系沟通。督促患者分别于出院第1、3、6个月到造口门诊进行复查,或医护人员通过电话随访方式追踪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研究组展开重整生活护理+适时护理。(1)重整生活护理。①第一阶段。a.责任护士通过视频宣教及现场操作示范,详细讲解肠造口的自我护理技能,引导其快速掌握造口袋更换、造口灌洗、饮食注意事项、规律性排便、预防造口周围皮炎等知识。b.鼓励患者主动加入温馨、舒适、安全居家环境的改造活动,提升患者价值感。c.协助患者制订自我护理方案,比如饮食计划表、运动方案、生活作息时间表等。d.引导患者逐渐恢复正常工作的同时,适当兼顾休息,参与积极正面的娱乐活动,为恢复正常生活奠定基础。e.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寻找负性情绪出现的原因,适当调整其情绪,着重传递对重整生活有利的信息,强化其抗压能力,促使其维持积极乐观的心态。②第二阶段。每次完成重整生活课程后需督促患者提前制订下周个人实践计划,计划并落实至少1项能维持愉悦感受或正面体验的活动,责任护士评估计划的可行性、实用性及难易程度,并给出建议确保成功落实计划,尽可能避免计划失败给患者造成的负性体验。通过讲座方式、患者个人报告回复方式等向患者传递对重整生活有利的信息,尽可能扩大其成就感。③第三阶段。患者根据个人时间计划成果进行报告,仔细描述计划实施期间的真实感受、心理状态等,总结并记录10项自感改善的项目,责任护士与其他患者听取报告后给出真实评价,使用激励和赞扬语言肯定其重整生活方面的进步和成果。责任护士与患者按照实际情况共同商讨和制订长远性重整生活实践计划,如重返工作岗位、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发展个人爱好等。

(2)适时护理。①造口护理:术前根据患者体型做好造口定位,以减少造口部位不合适导致粪水性皮炎等并发症发生。造口术后48 h内严密观察造口黏膜颜色变化,有无出血及造口排泄情况,术后第3天通过观看视频及现场教学方式向患者及家属示范造口袋更换,更换造口时需评估造口周围皮肤情况,若造口黏膜颜色变暗紫,或黏膜出血,或周围皮肤发生皮炎等情况需立即报告医师。②认知干预:术前造口定位时,向患者展示造口的形状、部位,造口袋的使用,邀请已行造口的患者进行同伴教育,让患者对即将行造口术有初步的了解,以减少患者的陌生恐惧感。术后第1、2周有计划地安排造口知识宣教,引导其正确看待造口术后生活方式的变化,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造口袋更换方法及造口袋排放技术,明确术后饮食和日常生活管理方法,同时借助图片、视频、PPT等宣教方式并结合典型案例讲解造口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知识点,并现场面对面演示各类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邀请患者及家属加入造口护理微信群、关注胃肠外科微信公众号,每周定期在微信群及微信公众号内推送肠造口术后相关护理内容,对患者咨询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与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包括粪水渗漏、造口肉芽增生及粪水性皮炎。②自护能力。选择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作为评估工具,量表包括自我概念(9个条目)、健康知识水平(14个条目)、自我责任感(8个条目)及自护技能(12个条目),每个条目计为0~4分,分数越高则视为自护能力越强。③心理弹性。利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评价,量表内容包括坚韧性(13个条目)、力量性(8个条目)、乐观性(4个条目),每个条目计为0~4分,分数越低则视为心理弹性水平越低。④病耻感。参照社会影响量表(SIS)评估,量表包含内在羞耻感(3个条目)、经济歧视(4个条目)、社会隔离(9个条目)、社会排斥(8个条目),每个条目计为1~4分,分数越低则视为病耻感越轻。⑤造口适应度。利用中文版造口患者适应量表(OAI)评价,包括接受(5个条目)、持续担忧(9个条目)、积极的生活态度(6个条目)3个维度,每个条目计为0~4分,分数越低则视为造口适应度越低。⑥生活质量。参照造口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toma-QOLQ)评估,总共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计为1~4分,本研究以原分数×1.25换算为0~100分,分数越低则代表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本研究中自护能力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自护能力

干预后,两组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及自护技能评分较干预前均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2 病耻感

干预后,两组的内在羞耻感评分、经济歧视评分、社会隔离评分及社会排斥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2.3 心理弹性水平

干预后,两组的坚韧性评分、力量性评分及乐观性评分较干预前均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2.4 造口适应度

干预后,两组的接受评分、持续担忧评分、积极的生活态度评分均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2.5 生活质量

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2.6 并发症总发生率

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6。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原因[6]。对于早期及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常主张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肠造口术,但肠造口术会改变患者的排便方式,加重其心理压力,且术后并发症较多,使得其生活质量下降[7]。既往临床对肠造口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护理,但干预效果不理想。重整生活护理通过控制患者所处环境及其治疗训练,帮助其构建一套与个体期望值、所处环境、能力现状相匹配的生活角色、生活技能、生活态度、生活意志体系[8]。适时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精准把握科学、合适的护理时机,为患者提供预见性、针对性、阶段性的护理服务[9]。

表1 自护能力(分)

表2 病耻感(分)

表3 心理弹性水平(分)

表4 造口适应度(分)

表5 生活质量(分)

表6 并发症总发生率[例(%)]

研究组经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及自护技能等自护能力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与廖常风[10]研究报道相似。分析原因:适时护理注重在合适的护理时机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护理服务,尽可能满足其患者的护理需求,解决存在的护理问题,通过造口护理与认知干预,有利于丰富患者的肠造口并发症相关知识点,增强肠造口并发症预防意识和处理技能[11]。重整生活护理督促患者制订能感知愉悦感受的短期与长期个人实践计划,刺激其主动学习肠造口自我护理技能,从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研究组的坚韧性、力量性及乐观性等心理弹性各评分,内在羞耻感、经济歧视、社会隔离及社会排斥等病耻感各评分,及接受、持续担忧、积极的生活态度等造口适应度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与周姣姣等[12]研究报道相似。分析原因:重整生活护理+适时护理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调整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加强认知干预,引导其客观正确地看待当前的情况,进而减轻病耻感,提高对造口的适应度[13]。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是:重整生活护理+适时护理有助于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情况,熟练掌握肠造口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使其客观正确地看待肠造口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积极配合完成临床治疗和护理,加快病情恢复速度,提升生活质量[14]。

综上所述,针对肠造口患者,实施重整生活护理+适时护理的效果良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强自护能力,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和造口适应度,减轻病耻感,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邢春晓,孔荷香.标准造口护理流程联合集束化护理在肠造口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2,42(12):49-51.

[2]赖叶琼.肠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对改善并发症及自我护理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9):122-125.

[3]潘海辉,左红群,林小力,等.接纳与承诺疗法对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及造口自护能力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6):794-799.

[4]何彩群,陈玲,钟翠娜.生活重整课程对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23):2827-2830.

[5]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专家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23(6):521-540.

[6]李苗苗.标准造口护理联合情景体验式健康教育在结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5):121-124.

[7]朱小丽,葛军琴,夏海鹭,等.人文关怀联合情景体验式健康教育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22,35(4):131-134.

[8]张彦,李东亮,王玉玉,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管理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9):84-86.

[9]徐玉,李钧,王亚楠,等.家属协同护理联合适时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症状改善、遵医行为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9):130-132.

[10]廖常风.重整生活护理联合适时护理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4):2470-2473.

[11]袁瑞.适时理论应用于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围术期全程护理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3,29(5):189-191.

[12]周姣姣,钱富敏,陆敏媛.针对性护理联合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0):187-189.

[13]崔利红,贺焕,刘晓环,等.基于微信平台的病友互助小组结合银离子敷料对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病耻感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8):118-120.

[14]黄太萍,黄玲芳,汪涛,等.居家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心理状况、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微创医学,2022,17(3):390-393.


文章来源:李富娣,阙永姑.重整生活护理联合适时护理对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34):161-16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护理实践与研究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期刊人气:1602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儿童医院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9676

国内刊号:13-1352/R

邮发代号:18-112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