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护理对策及实施效果,为临床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2月天津市永久医院收治的5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满意率、护理前后疼痛及焦虑心理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26,P<0.05)。护理前,两组VA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VAS、S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角色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19,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缓解其不良情绪和疼痛感,加速康复进程,改善其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胃部及十二指肠溃疡为幽门部两侧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全层黏膜缺损。因为溃疡的形成与消化胃酸蛋白酶有关,也称为消化性溃疡,是年轻男性常见的疾病[1-2]。溃疡性疾病以单发多见,直径≤2cm,黏膜下层多见,重者侵犯肌层及浆膜。溃疡很难治愈,且容易反复发作,可发生急性穿孔,有可能恶变,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3-4]。而围术期的有效护理对患者康复十分重要。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5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分析其护理对策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9年3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5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观察组年龄21~72岁,平均(45.81±2.56)岁;男性16例,女性10例;发病时间0.9~13.0h,平均(5.67±1.21)h;疾病类型:胃溃疡穿孔19例,十二指肠穿孔7例。对照组年龄22~71岁,平均(45.68±2.67)岁;男性17例,女性9例;发病时间0.9~13.0h,平均(5.63±1.25)h;疾病类型:胃溃疡穿孔18例,十二指肠穿孔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手术前禁食禁饮和备皮等常规护理,做好患者常规检查,并在术中配合医生全程执行无菌操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手术前护理措施(1)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因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会引起患者腹部剧烈疼痛,需要及时处理,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恐慌。在此基础上,专业护士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病理知识及手术过程的讲解,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应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平息患者情绪,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取信于民,消除其顾虑,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生工作。(2)手术前常规准备;在手术之前,护士应该准备手术用具和物品,例如手术服、医疗手套、无菌绷带、开口器、吸引器以及交叉配合取血。(3)手术前饮食护理:通过给患者胃肠减压来缓解胃肠内积聚的液体和气体,抑制胃肠内容物渗入腹腔,改善局部炎症反应,缓解患者腹胀感觉。
1.2.2手术后护理措施(1)基本护理:当患者手术结束,在麻醉苏醒后就可以回到病房。手术后应保持水平姿势,保证卧床时间,稳定胃管、引流管和氧管,将患者的头固定在一侧,确保呼吸始终畅通。(2)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中密切监测血压,术后5h减低切口张力,缓解患者疼痛,并对其心率变化进行定期观察。测量间隔设为1h,具体取决于患者的情况。并定期检查胃管引流器的形状,性质,颜色和剂量。(3)胃肠减压:给予患者胃肠减压,保持胃内空虚,加快吻合口愈合,查看胃管畅通。如发现食物或血块阻塞胃管,则需用专用注射器注射,然后用15mL生理盐水洗胃。另外,为保证排痰通畅,降低咽压,留置胃管期间患者应2次/d雾化吸入。(4)引流管理引流管道要固定:禁止弯曲、牵引,保持畅通。注意引流袋颜色、数量的变化,定期更换引流袋,以防止逆行感染。(5)饮食护理:患者住院期间需禁食,大出血得到控制后,给予半流质饮食,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病情好转后改为软食,为保持大便通畅,禁止食用辛辣食品。(6)并发症护理: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若术后5d出现高热、局部疼痛等症状,可出现切口发炎,应取下部分缝线,充分引流,每日检查换药情况,加快伤口愈合时间。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满意率:从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并发症预防、服务态度以及操作技能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0分,调查问卷两个选项,满意:≥80分;不满意:<80分,统计每一组满意的人数。(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焦虑评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在一张纸上画出直线,标有0~10个数字,从0~10代表疼痛感从轻到重,无痛:0~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9分;重度疼痛:10分。焦虑症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高表示焦虑症状严重,焦虑症状:50~59分记为轻度,60~69分记为中度,≥70分记为重度。(3)比较两组相关症状缓解时间:包括胃肠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5)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生活质量简表,包括5个维度36个条目,总分100分,得分高的患者说明其生活质量改善较好。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满意率为100.00%(26/26),高于对照组的76.92%(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26,P=0.0092)。2.2两组护理前后VAS、SAS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VA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VAS、S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VAS、SAS评分比较(x±s,分)
2.3两组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7.61±1.01)h、住院时间(5.45±1.21)d,短于对照组的(22.26±2.21)h、(7.41±2.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580、3.9666,P<0.01)。
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26),低于对照组的19.23%(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19,P=0.0187)。
2.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角色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以中老年患者最为常见,大多有长期溃疡史,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如弥漫性腹膜炎,甚至导致死亡[5]。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常采用穿孔修补术,但可出现并发症,护理干预尤为重要[6]。胃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特征是起病迅速、严重、变数多,其临床表现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反跳痛等[7-8]。如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重度感染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及时治疗十分重要。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9-10]。全方位护理以患者感受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负责为患者治疗期间提供检查、治疗、护理及康复等护理服务,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与科学性的特点,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为其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并在手术前、术后进行全面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有效护理,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11-12]。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信任程度[13]。充分的医患沟通,使患者熟悉疾病的相关知识,并逐步主动接受与配合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4-15]。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VAS、S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VA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改善其临床症状,缓解不良情绪,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闫莉莉.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7):216-218,221.
[2]张永梅,吴国云,张雪.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干预性护理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5):119,126.
[3]宁建云.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围术期整体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2):179-180.
[4]张渝.饮食护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患者有哪些影响?[J].人人健康,2020(5):87.
[5]曹艳.无缝隙护理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1):157-158
.[6]申岩.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的干预性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0):113-115,119.
[7]杨琳.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的应用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9):128.
[8]赵加秀.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围术期优质护理体会[J].云南医药,2021,42(4):397-399.
[9]刘芙蓉.饮食护理干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东方药膳,2021(11):163.
[10]李姗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穿孔缝合术围术期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1,27(3):192,封3.
[11]李永飞,石丽杉,赵娜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患者的饮食护理体会[J].东方药膳,2020(20):163.
[12]夏云兰.优质护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特别健康,2020(5):170.
[13]周冬琴,贾蓉.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20(40):103-104.
[14]王珂萌.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中的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5):191.
[15]李萍.饮食护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预后的影响饮食护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1):123-125.
文章来源:王烁.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护理对策及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5,40(03):117-119.
分享:
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情感障碍、思维障碍、感知觉障碍等,具体来说包括思维和语言混乱、妄想、社会性退缩、情绪不稳定和幻觉等症状[4]。目前通过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能较好的控制患者的症状,不过由于受到病情反复、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患者都会出现程度不一的病耻感,导致其无法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影响到生活质量。
2025-04-09在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以及饮食结构得到一定调整的今天,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为了保证治疗的效果与质量,尽快的缓解患者的痛苦,在为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主要的方法为手术治疗,并以提高结石清除率和保证手术顺利、安全完成作为基本原则。
2025-04-07气囊导尿管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膀胱内持续的引流,以维持尿液的顺畅排出,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或手术后的患者。该装置可以帮助患者排尿畅通,并减轻膀胱的压力,减少尿液滞留引起的不适和潜在的感染风险[1],故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但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在留置导尿期间,出现各种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
2025-03-11胃部及十二指肠溃疡为幽门部两侧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全层黏膜缺损。因为溃疡的形成与消化胃酸蛋白酶有关,也称为消化性溃疡,是年轻男性常见的疾病[1-2]。溃疡性疾病以单发多见,直径≤2cm,黏膜下层多见,重者侵犯肌层及浆膜。溃疡很难治愈,且容易反复发作,可发生急性穿孔,有可能恶变,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3-4]。
2025-03-11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越来越得到临床重视,它是通过一系列临床管理路径,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心理创伤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护理作为加速康复外科重要组成部分,提倡精准症状管理,即发现病人不适症状,优化相关护理管理路径及策略,使病人症状得到改善,从而加速病人术后康复。
2025-02-25急诊重症监护室病人多处于创伤、休克、感染等应激状态,机体容易发生高分解代谢、器官功能障碍等生理病理学变化,可致血糖发生波动[1]。临床研究显示,血糖变异性为急性重症病人预后的常见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急诊重症监护室对病人实施管理时,应不断提升血糖管理重视程度,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以有效改善病人预后[2‐3]。
2025-02-25慢性肾衰患者主要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方式延缓患者肾衰时间,稳定病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便于患者多次血液透析,提高透析效率,减少穿刺频率,且使用时长通常为1~2年,但具体使用期限主要依赖于患者的家庭自我护理效果、应对方式、家庭支持情况,而提高自护效果需进一步研究自护效果与应对方式、家庭支持间的相关性。
2025-01-17肠造口术在临床较为常见,通常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对于挽救生命安全、延长生存周期具有重要意义[1]。由于肠造口术会改变正常排便途径和排便方式,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且肠造口术后排便不受控制导致患者易出现自卑、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降低生活质量[2]。
2024-12-09心脏瓣膜病主要是由心脏瓣膜狭窄或/和关闭不全所致,多呈现慢性发展的过程,若不及时诊治,可引起心脏瓣膜及其附属结构发生解剖结构或功能异常,会影响患者心身健康甚至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临床常用的术式之一。
2024-11-20心房颤动(简称为房颤)是指患者心跳频率较快但无规律,心肌丧失正常收缩功能,并表现为快速不协调蠕动和心房受损,无法正常收缩[1]。房颤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引起患者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又会导致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2]。
2024-10-24人气:22489
人气:18568
人气:16691
人气:16040
人气:1559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
期刊人气:1856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8991
国内刊号:41-1235/R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