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对针对性护理在气囊导尿管留置患者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积极寻找患者发生漏尿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让更多患者受益。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CCU收治的208例气囊导尿管留置的患者,患者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漏尿减轻率、漏尿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生理功能、社会保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27,P<0.05)。结论 在气囊导尿管留置患者的护理中,积极寻找患者发生漏尿的原因,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漏尿的次数,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气囊导尿管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膀胱内持续的引流,以维持尿液的顺畅排出,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或手术后的患者。该装置可以帮助患者排尿畅通,并减轻膀胱的压力,减少尿液滞留引起的不适和潜在的感染风险[1],故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但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在留置导尿期间,出现各种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本文就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中的漏尿原因及护理对策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12月我院收治208例气囊导尿管留置的患者,患者知情同意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男性54例,女性50例;年龄20~85岁,平均(52.51±6.56)岁。观察组男性55例,女性49例;年龄20~87岁,平均(52.49±6.0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饮食、运动等指导,在有效的时间内尽可能缓解患者漏尿情况。
1.2.2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1)盆底肌和尿道护理:选择较粗的导尿管,并给予合适的力量牵拉尿管使气囊与尿道内口紧贴,来刺激尿道括约肌功能的改善。(2)膀胱护理:在保证导尿管不会脱出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使膀胱肌肉收缩减慢,增强括约肌的功能[2],并根据膀胱的充盈程度开展间歇夹管和定时放尿的干预措施。(3)心理护理:通过加强与患者的聊天、为其提供书籍杂志、舒缓的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为其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使其放松心情,更好的面对治疗。有效改善部分患者因不良情绪引起的漏尿情况,进而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大大提升。(4)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根据患者疾病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并对患者使用的导尿管气囊进行检查,降低因尿管选择不恰当的原因,对患者膀胱括约肌造成刺激和压迫,减少漏尿现象的发生[3]。(5)正确导尿护理:护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经验,根据患者的解剖特点和生理特点,为患者进行正确的导尿留置。见尿液后将尿管缓慢向外垃,直至不会出现尿液,将膀胱中尿液抽完后注入25mL生理盐水使气囊充盈,并对管道进行固定,防止由于牵拉使管道脱出,引起漏尿。同时,在尿管留置期间,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避免因牵拉造成气囊破裂等情况发生。(6)规范使用气囊:严格按照气囊导尿管规范流程进行使用。(7)适量饮水干预:告知患者每日摄入适当饮水量的必要性,保持在2000mL[4]左右,防止发生尿路感染和尿结石等疾病。(8)卫生护理:导尿管留置期间,每日对患者进行尿道口的清洁消毒护理,整个护理期间注意时刻保持无菌原则,防止发生尿路感染。在导尿期间护理人员需时刻关注患者尿液的颜色、量等,发生任何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师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1.3观察指标(1)恢复效果,通过对漏尿减轻率、控制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评估。(2)生活质量,包括心理状态、生理功能、社会保障的评分情况。(3)护理满意度,依据科室满意度自拟表进行评估。护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恢复效果比较观察组漏尿减轻率、漏尿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恢复效果比较[n(%)]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
2.3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期间发生漏尿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1)尿管堵塞。患者由于疾病影响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从而引发患者发生便秘或尿管堵塞等情况,加之其运动量减少、每日摄水量不足,不能够使机体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极易引起膀胱结石的出现[5]。患者在导尿期间,会有分泌物附着在气囊表面,形成结垢,当患者膀胱充盈时就会引起漏尿。(2)尿管夹闭错误。机体内膀胱反射相应的功能想要获得有效的锻炼,需要定时对尿管进行间歇性夹闭,从而改善膀胱组织。长期尿管开放,会抑制膀胱张力性,等膀胱再次充盈时就会使尿液溢出[6]。(3)尿管固定不合理。当尿管固定过紧时会对尿管进行牵拉,导致气囊发生变形,当机体膀胱张力升高时就容易发生尿管脱出等现象,致使漏尿情况的发生。故需要将气囊导尿管与尿袋的接口予以合适的连接。(4)膀胱肌肉张力过低。由于导尿期间,患者膀胱张力降低和盆底肌肉、韧带的松弛[7],都会引起漏尿的发生。(5)导尿失败。由于尿管插入过深,会向气囊内注水而引发漏尿。(6)气囊注水不足或过多。气囊在尿道口起到贴合、封堵的作用,当注水不足时气囊无法漂浮于尿道口之上,进而引发漏尿;注水过多时,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气囊的压力,会压迫尿管,造成严重堵塞问题[8],进一步引发漏尿。
针对性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根据疾病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有效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身体康复,该护理理念的应用具有显著临床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恢复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总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更加验证了,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加速其康复,能够使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综上所述,在气囊导尿管留置患者的护理中,积极寻找患者发生漏尿的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漏尿的次数,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晶.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8):3.
[2]张爽,姜欣欣,解菲.联合护理在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1):3.
[3]李亚男,李娟.脑病科58例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11):2.
[4]朱林娟.老年女性脑出血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妇儿健康导刊,2022(6):1.
[5]刘思佩,杨小燕,蔡艺辉.留置导尿管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6):3.
[6]李云,尹会.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所致尿液渗漏原因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1):4.
[7]高燕,甘秀妮,龚思媛.2021版《长期留置导尿管并发症的处理》的解读[J].护理研究,2023,37(2):189-193.
[8]岳学敏,周春梅,吕杭州,等.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3):2.
文章来源:冯晓宇.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中的漏尿原因及护理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5,40(03):179-181.
分享:
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情感障碍、思维障碍、感知觉障碍等,具体来说包括思维和语言混乱、妄想、社会性退缩、情绪不稳定和幻觉等症状[4]。目前通过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能较好的控制患者的症状,不过由于受到病情反复、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患者都会出现程度不一的病耻感,导致其无法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影响到生活质量。
2025-04-09在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以及饮食结构得到一定调整的今天,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为了保证治疗的效果与质量,尽快的缓解患者的痛苦,在为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主要的方法为手术治疗,并以提高结石清除率和保证手术顺利、安全完成作为基本原则。
2025-04-07气囊导尿管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膀胱内持续的引流,以维持尿液的顺畅排出,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或手术后的患者。该装置可以帮助患者排尿畅通,并减轻膀胱的压力,减少尿液滞留引起的不适和潜在的感染风险[1],故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但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在留置导尿期间,出现各种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
2025-03-11胃部及十二指肠溃疡为幽门部两侧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全层黏膜缺损。因为溃疡的形成与消化胃酸蛋白酶有关,也称为消化性溃疡,是年轻男性常见的疾病[1-2]。溃疡性疾病以单发多见,直径≤2cm,黏膜下层多见,重者侵犯肌层及浆膜。溃疡很难治愈,且容易反复发作,可发生急性穿孔,有可能恶变,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3-4]。
2025-03-11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越来越得到临床重视,它是通过一系列临床管理路径,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心理创伤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护理作为加速康复外科重要组成部分,提倡精准症状管理,即发现病人不适症状,优化相关护理管理路径及策略,使病人症状得到改善,从而加速病人术后康复。
2025-02-25急诊重症监护室病人多处于创伤、休克、感染等应激状态,机体容易发生高分解代谢、器官功能障碍等生理病理学变化,可致血糖发生波动[1]。临床研究显示,血糖变异性为急性重症病人预后的常见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急诊重症监护室对病人实施管理时,应不断提升血糖管理重视程度,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以有效改善病人预后[2‐3]。
2025-02-25慢性肾衰患者主要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方式延缓患者肾衰时间,稳定病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便于患者多次血液透析,提高透析效率,减少穿刺频率,且使用时长通常为1~2年,但具体使用期限主要依赖于患者的家庭自我护理效果、应对方式、家庭支持情况,而提高自护效果需进一步研究自护效果与应对方式、家庭支持间的相关性。
2025-01-17肠造口术在临床较为常见,通常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对于挽救生命安全、延长生存周期具有重要意义[1]。由于肠造口术会改变正常排便途径和排便方式,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且肠造口术后排便不受控制导致患者易出现自卑、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降低生活质量[2]。
2024-12-09心脏瓣膜病主要是由心脏瓣膜狭窄或/和关闭不全所致,多呈现慢性发展的过程,若不及时诊治,可引起心脏瓣膜及其附属结构发生解剖结构或功能异常,会影响患者心身健康甚至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临床常用的术式之一。
2024-11-20心房颤动(简称为房颤)是指患者心跳频率较快但无规律,心肌丧失正常收缩功能,并表现为快速不协调蠕动和心房受损,无法正常收缩[1]。房颤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引起患者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又会导致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2]。
2024-10-24人气:22472
人气:18560
人气:16029
人气:15587
人气:1531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期刊人气:16686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护理学会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6493
国内刊号:14-1272/R
邮发代号:22-130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