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艺术理解在历史教学中的美学视野分析

  2020-11-26    14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进行艺术理解是建构历史理解和解释的重要途径。艺术理解的美学视野是基于对历史美学特质的把握和艺术本质的认识,建立历史与艺术的深度关联,探索在历史教学中进行艺术理解的美学理论与方法。历史本体充满美学旨趣,艺术具有历史属性和审美属性,应该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等视角对艺术理解进行审美建构。历史教师应该重视艺术史理论和图像学的研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审美素养。

  • 关键词:
  • 历史教学
  • 历史文化
  • 美学视野
  • 艺术图像
  • 艺术理解
  • 加入收藏

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符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艺术理解是指基于历史研究的目的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度解读,再现艺术产生的时空语境,以实现对往昔历史的全面了解。艺术理解是建构特定时代历史理解和解释的重要途径。当艺术作为文献出现在历史研究中,它确实具有比文字文献更强的表现力,可以直接、形象地表现出其所呈现的历史内容,更直观地反映出历史的原貌。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有着丰富的艺术图像史料,这些艺术作品是各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展现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生动的社会实践和创造,是打开人类历史奥秘的窗口。遗憾的是,这些艺术作品在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历史教师对艺术与历史的关系缺乏深刻认识以及对艺术理解能力的欠缺,艺术史料并未在历史教学中发挥应有作用。本研究以历史研究中的艺术理解为中心,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基于对历史美学特质的认识和艺术本质的认识,建立历史与艺术的深度关联。在此基础上,运用艺术史的理论,探索在历史教学中进行艺术理解的美学理论与方法,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中开拓历史教学的新境界。


一、历史本体的美学向度


历史本体的美学向度旨在探求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与美的本质的一致性,为历史研究特别是历史教学中艺术理解提供理论基础。美是历史的本体特征,历史本身蕴含着审美旨趣。人类历史本身的审美性赋予了艺术美的真谛,历史之美通过艺术这一外在形式得以敞现。因此,历史研究视域的艺术理解需要从人类历史本体和艺术的本质中去寻找依据。

历史本体的美学向度表现为人类历史总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地向前发展,对美的追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的宏大视野,对人类历史的美学特质做了深刻分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这一观点,他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1]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旨在说明,人的劳动本质是人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要的活动,也就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这个过程就是美的创造过程。李泽厚对此评价到:“(人类)依照客观世界本身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主观的需要,这个改造了的世界的客观现实存在的形式便是美,所以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马克思完全不是从审美、意识、情趣、艺术实践而是从人类的基本实践——人对自然的社会性的生产活动中来讲美的规律。”[2]艺术正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艺术所反映的对象是人类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的产物。“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按照美的规律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创造活动。而在这种生产实践活动中,对象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肯定,或者说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便体现了美的本质。”[3]82人类通过劳动,把客观的原始的自然改造成今天展现我们面前的人化的自然,这正是人类存在的确证。人类的历史进程是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并实现自我改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目的、观念、理想、愿望不断变为现实,将人的主观的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客观实在,实现人的对象化。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实质上就是人的正当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形成自己的对象化世界,这个对象化的世界就是人的实践的结果,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历史的发展是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理性活动,是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人们改造世界、完善自身的进程就是人类历史进程本身,这一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时要克服重重险阻,面临无比艰巨的困难挑战。但人类以其无比强大的意志或精神力量维系自身的前进动力,牵引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如人类与自然斗争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增强人类生存的能力;人类也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制定法律,完善制度,规范礼仪,创造艺术,让人类社会更加和谐有序,等等。这种推动人类前进的动力和人类的活动就是人的生命本质的彰显,体现人类对美的追求。人类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对美的追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历史本体的美学向度体现在人类对外在世界的不断改造并获取自由的过程,历史的前进表现为人类自由的增长。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是人通过对规律的运用,实现更大限度的生命自由的活动。审视人类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其进步性就体现在人不断地从“困扰着人类的物质与精神、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巨大对立中解放出来了”,[4]这一历史进程伴随着人类对自由的渴望与创造。因此,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就是人通过物质生产劳动不断创造自由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存在和本质、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社会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彰显的过程。“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对美的追求,这本身就说明人类从不放弃对自身个性的自由发展的追求。[5]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以不同方式同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目的就是为了摆脱侵略,推翻专制统治,取得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获得自由和解放。人们与战争、灾荒、疾病作斗争,同样体现了人类对自由的追求,这样的斗争也贯穿人类历史的全程。因此,美的本质就是人对自由的追求,这是人类全部历史进程的内在向度。


二、艺术的历史属性与审美属性


历史“既包含既往的事件与行为,又包括对既往事件与行为的认识与理解,”[6]历史研究视域的艺术理解不同于纯粹艺术专业的视角,纯粹艺术专业视角的艺术理解更多地从艺术的手法、表现形式等角度来分析艺术,重在研究艺术本身。而艺术理解则从艺术史的理论出发,探寻艺术与历史的关联,重在研究历史本身。艺术的历史属性体现在艺术一方面反映历史本体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人们对历史本体世界的理解。艺术从根本上说是历史存在的反映,艺术的审美属性源于历史本体的美学内涵。

(一)艺术的历史属性

艺术的历史属性是指艺术对客观历史的承载以及艺术对历史反映。从艺术史的角度说,艺术本身就是历史的重要组成,艺术是历史中的艺术;从艺术的本质说,艺术是人对自身对象化世界直观,艺术反映丰富的历史文化。《现代汉语词典》中“艺术”词条的解释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7]这一解释的关键是阐明了艺术是现实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历史的产物,属于历史范畴。一个时代的艺术只能是一个时代的反映,来源于这个时代,而不能是其它任何内容。马克思关于艺术有三个命题:“艺术是一种‘掌握世界的方式’(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艺术是一种‘精神生产’(见《资本论》),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8]马克思关于艺术的三个命题,深刻阐释了艺术对人类历史反映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在马克思的三个命题中,第一个命题“艺术是一种‘掌握世界的方式’”显然是最根本的,这种掌握不是通过别的方式,只能是基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艺术的对象实质上就是人创造的世界,艺术表现的是人类历史本身。

不仅艺术反映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具有历史性,人类创作艺术和欣赏艺术的心理机制和能力也是人类历史实践的产物。人类面对自然束缚和社会阶级压迫进行艰苦斗争的过程,就是人类为了获得自由解放而奋斗的过程。在这一斗争过程中,总的进程是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人类社会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人类拥有的自由也在日益扩大。在自由的不断实现以及为自由而斗争中人感受到审美愉快,艺术往往就是这种审美愉快的表达。艺术是人的自我创造或自我实现的过程和结果的反映,是人在其所创造的外在世界中直观自身的体现。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不仅实现了对自然的改造,实现了自然的人化,也不断实现着对自身的改造,即内在的自然的人化。“内在自然的人化,是指人本身的情感、需要、感知、愿望以至器官的人化,使生理性的内在自然变成人……使主体心理获有审美情感”。[9]在此基础上,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不断萌生和丰富,艺术正是籍于物质材料把人的主观观念和追求变为可感知的对象。如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玉器,不仅具有实用性的功能,其花纹与造型,也体现出人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世界的理解,体现出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这些都是历史形成的。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

艺术的审美属性是指艺术本体的美学特质,艺术是人对象化的产物,彰显出人类的本质力量,体现人对自由的追求。黑格尔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什么需要使人要创造艺术作品呢?黑格尔对此的回答是,“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10]38-39黑格尔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是人心灵对人自身的复现,是观念的产物。尽管黑格尔认为艺术源于绝对理念的观点需要批判,但其对艺术审美性的分析非常深刻。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在于人能够通过思想观念体现对人自身的思考,我思故我在,而艺术正是对“我思我在”的体现。因此,呈现在人面前的艺术作品是人心灵渗透其中的充满精神性的作品,人在艺术作品中实现了自我的重新塑造,体现出人的更高层次的追求。黑格尔对此进一步论述到:“人这样做,目的在于要以自由人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外在现实。”[12]39可见,艺术的美是人追求个性才能自由发展的反映,是人对自由追求的表现方式。人面对自己创造的“作品”会产生惊奇、满足和愉悦,正是人的满足和愉悦引发了人从事艺术创作的需要,这是一种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人的审美需要。

艺术根源于人对世界的审美追求,人要体现自身创造的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克服困难,去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满足和愉悦,艺术的创作正是对这一需要的满足。“艺术所反映的生活是极其广阔的。不论任何生活现象,只要它表现了人改造世界、创造自身生活的力量,只要艺术家善于把它作为人的生活的创造的表现,作为人自身的‘作品’去加以感受、直观,进而在直观的形态中揭示出人的生活的本质,那就可以成为艺术的对象”。[4]169这里所说的艺术的“直观”,是指主体对自己创造的外部世界的直观,是人对自身创造的世界的审美活动。因此,艺术所反映的对象只能是人运用自己的客观力量(大脑不断发育完善,身体的机能的增强)和主观的精神创造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美不仅仅靠外在形式所呈现的外在美,更在于其精神性,艺术靠形与神、意与象、情与景的相互结合、渗透,是由其形式与精神共同构成的审美意象。总体上说,艺术的审美性是基于人创造艺术作品并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从中获得艺术的熏陶、审美的感受和精神上的愉悦,其本质正是人对自身力量的欣赏。


三、历史教学中艺术理解的三个维度


艺术表达着人类对自由的追求,体现出人类对世界的依恋和超越,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无法逾越艺术理解的视角。历史教学的美学视野是基于历史本体的审美性和艺术美的本质,让历史教育彰显美学精神,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层关照,以建构基于艺术理解的历史美学。具体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

(一)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理解,艺术反映了历史的自然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人类在对自然界的改造中彰显生命的本质,人只要存在,就无时不刻地不与自然发生关系。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始终伴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演变的历程。艺术表达的思想观念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人与自然互动的关系。人受到自然的制约,同时也运用规律、通过劳动改造自然,把自然变成人期待的人化的自然,艺术总体上表现出人与自然的统一。首先,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民族的艺术风格。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将自然环境作为重要因素来分析古希腊艺术风格的成因。如在分析希腊的雕塑艺术成因的时候,丹纳认为,正是艺术家们“所注意和特别喜爱的,是表现力量,健康和活泼的形态和姿势……三四百年间,雕塑家们就是这样地修正、改善、发展肉体美的观念。所以他们终于能发现人体的理想模型是不足为奇的。”[11]58希腊人为什么具有“健康和活泼的形态和姿势”呢,对此,丹纳认为,希腊人面向大海,天空蔚蓝,浪花朵朵,生活在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下,“所以希腊人有那种欢乐和活泼的本性,需要强烈的生动的快感,是毫不足怪的。”[15]289不仅古希腊地区是如此,历史上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都可以充分说明环境对艺术的影响。其次,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影响特定阶段的艺术形式。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自然条件与人的生存质量高度相关,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必须不断地与自然抗争,同时又对自然充满了依赖、敬畏,产生原始的图腾崇拜。与此相适应,与巫术礼仪相关的原始歌舞则是人们表达对原始自然敬畏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又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李泽厚认为,“1973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纹饰中的舞蹈图案,便是这种原始歌舞最早的身影写照……它不像今天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随意自在。它以人体舞蹈的规范化了的写实方式,直接表现了当日严肃而又重要的巫术礼仪,而绝不是大树下、草地上随便翩跹起舞而已。”[12]14这些反映原始歌舞活动的图案实际上是人们当时的观念意识的表达,舞蹈的姿态、歌唱的旋律,各种仪式的设计等等,代表着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和艺术。“身体的跳动(舞),口中念念有词或狂呼高喊(歌、诗、咒语)、各种敲打齐鸣共奏(乐),本来就在一起”,[1]13这些艺术形式当时组合到一起,代表着当时物质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状态下人们观念的一种自发性、自然性、混沌性。最后,艺术的审美性来自于人与自然的亲和程度。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并不是指人战胜自然的功利性追求,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断实现更高水平的统一的愉悦性。我们对都江堰这一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人类文明遗址会升腾起对祖先智慧的敬佩之情,长征的艰难险阻在毛泽东笔下却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些“主体情感与对象形式之间的共鸣,乃是人的目的与自然规律统一的体现,是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相容的体现。”[3]84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恰恰体现的是人在自然面前自由实现的程度,人对自然的直观实际上是对人类自身创造的直观,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从人与社会关系的维度理解,艺术体现出历史的社会美,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如果要真正了解艺术品或艺术家,离不开对艺术品和艺术家所在的社会状况的了解,对艺术精神的理解总是经由个体来理解群体。这是因为个体的观念和理想是社会群体的反映,个体又总是受群体的社会制约。首先,个体性的艺术是社会群体情感的反映。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来说,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个人的感情、愿望、认识等,绝不仅仅是属于艺术家或者艺术家所反映的个体的感情、愿望、认识,它包含着特定群体或整个人类的共同的情感追求,是个体与社会的统一。艺术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往往以个性化特征为表现手段,仿佛表现单个人的情感,如艺术家创作的美术作品中的人物往往鲜明地表现个人的喜怒哀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大卫的《马拉之死》、梵高的《向日葵》等著名画作,以个性化的艺术表现让人印象深刻。如果对这类艺术图像的解读仅仅从其个人出发,那就忽略了个人所承载的普遍性。恩格斯曾指出,“单独的个人会以为他的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其实他的情感和观点是由他所生活的社会关系历史地决定的”。[13]恩格斯的观点说明了这样的道理,艺术中的个人所代表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群体的情感面向或价值取向,受制于社会整体发展的水平。其次,个体性的艺术动因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绘画艺术达到顶峰,这一时期艺术繁荣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西方的整体气象。之所以一夜之间诞生那么多传世的经典作品,贡布里希认为这是因为“各城市之间相互竞争,都想把最伟大的艺术家拉来为自己服务,美化自己的建筑,创作流芳百世的作品”,“接踵而来的是伟大的发现时期,意大利艺术家开始求助于数学去研究透视法则,求助于解剖学去研究人体的结构。”[14]贡布里希从城市发展、自然科学进步等角度来分析意大利艺术复兴的原因,丰富了我们对文艺复兴时代的认识。个体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社会对个体来说既是个体存在的条件,也制约着个体的自由。从具体的作品看,无论是古希腊的人体雕塑,还是中国魏晋以来莫高窟的雕塑和绘画艺术,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还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人画,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社会群体对自由的渴望,是人对幸福和自由的追求的表达。因此,我们理解艺术所表现的个体内心深处的真正渴望和外在行为的动因,不能仅从个体身上的点滴和琐碎的孤立的因素去考虑,需要从个体所处的时代的潮流中去把握,理解艺术是人类对自由的渴望,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最后,要从艺术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价值来理解艺术。艺术是艺术家对生活理想的审美表达,归根到底,艺术是表达人类的理想的。艺术的品质在于他高于现实生活,将要表达对象的特征进行艺术加工,“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得越占主体地位越好,越显明越好。”[15]36因此说,艺术是一种创作,而艺术创作的形象、表达的理想经过人们的欣赏、领悟,转化为人们为真理而斗争的强大力量的时候,艺术便实现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体现历史的社会美,人类通过艺术彰显生命的力量,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三)从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维度理解,艺术深刻地反映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

首先,从艺术理解中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传统史学注重政治史的叙事以为统治者提供鉴戒不同,艺术史的视野可以呈现各民族历史更加丰富多姿的一面,反应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审美观念。艺术是文化的承载,对艺术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留存至今的艺术图像或艺术作品来呈现的。如唐代艺术史家张彦远将艺术的地位提升到“有国之鸿宝,理乱之纲纪”的高度,深刻论述了艺术(图像)的文化意义:“故鼎钟刻,则魑魅而知神奸;旂章明,则昭轨度而备国制;清庙肃而罇彝陈,广论度而疆理辨。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列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15]这些根植于中华文化精神的艺术符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的至今发挥着民族精神文化标识的作用。对集中表达人生命活动和精神境界的中国艺术的鉴赏,需要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生的价值主张。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道并举”,儒家思想的“人伦之道”和道家思想的“自然之道”,同时又融合佛教思想的“轮回之道”,形成了积极有为、刚健不息的“入世”的人生路向和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出世”的人生选择。中国士人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一方面具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价值追求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使命担当;另一方面,中国文人雅士包括士大夫,也有一种道家退隐的情结,一旦在现实中遭受打击,往往会转而寄情于山水之间,享受渔樵之乐,以笔墨诗歌表达对理想人生和社会的向往,同时又与现实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唐以来的文人画、山水画等艺术作品的理解,不仅需要从当时的个人经历、社会背景来考察,还需要从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内涵来把握。中国古代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是中国人精神文化世界的反映,在这些作品中传递着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其次,通过艺术理解世界多元文化,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加强文明互鉴。我们对各国文化艺术的理解也必须了解各国历史文化的传统,从各国社会发展的情境去理解各国艺术。比如,如果我们不深入了解19世纪俄国面临的民族忧患和农奴制背景下俄国劳动人民的苦难,我们无法理解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所表达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比如,19世纪末以来西方艺术家重视色彩、线条、光线等艺术风格,印象画派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刘纲纪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层危机来分析转向的原因。刘纲纪教授认为,19世纪末以来,除了俄国等少数国家外,“资产阶级的艺术家很少再有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其中很多人看不到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如何才能求得解决的现实途径,对这些问题完全失去了兴趣,于是他们的目光就从现实转向了艺术的形式……给人以精神的安慰和解脱的世界。”[4]50刘纲纪教授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艺术与现实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形式转向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信仰危机。可见,真正的艺术理解,必须回到文化的时空语境当中,时代的艺术是特定时代的反映,是艺术家对社会前途和命运深刻思考的表达。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艺术与文化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是我们进行艺术理解的几个维度,也是历史研究视角下艺术理解的方法。上述三个维度共同体现了艺术是人对自由的追求这一本质,彰显了艺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审美关怀,体现出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总方向、总趋势。


四、历史教学中进行艺术理解的教学建议


新课程标准为高中历史教学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即“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人类古今中外创造的艺术承载着不同文明的密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历史教学中要重视艺术理解,让艺术传承文化、涵养价值。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要努力开拓新的视野,以美学精神统领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师应该重视中外艺术史理论和图像学的研究,加强对艺术史的研究。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就史学改造问题谈到:“今日所需之史,当分为专门史与普通史之两途,专门史如法制史、文学史、哲学史、美术史……等等;普遍史即一般之文化史也。”[16]美术史作为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因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精神价值和史学研究价值,受到学者的重视。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讲好艺术史,运用好艺术史料,将文字文献与艺术图像文献相结合,获得对历史的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历史遗迹经过漫长的岁月变得残缺,能够被发现利用的历史遗迹微乎其微,如何让幸存下来的遗迹重现生机并能呈现历史中曾经的生动,这需要我们去小心唤醒。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不同,历史对往昔的理解并非以获取问题的确定性客观性事实为目标,而重在对往昔的理解,通过对往昔遗物、图像解读,理解过去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样态,自然也包括人们情感和精神。正如黑格尔所言,“为绘画的高度完美开辟道路而且使这种高度完美成为必然的正是亲切的情感和身心的苦乐所构成的较深刻的有精神灌注生命的内容意蕴。”[17]这就需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视角去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意蕴,丰富和深化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其次,历史教师要增强学科育人的使命,在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素养。历史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美育工作,提倡以美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的培育不能仅仅依靠艺术学科来完成,更要渗透到学生的全部课程内容中。本研究提出以美学视野来理解艺术,就是要从历史的美学特质和艺术美的本质来进行艺术鉴赏,理解艺术所表达的特定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追求,让学生学会用唯物史观理解文化艺术现象,培养学生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艺术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感和崇高精神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艺术歌颂生命的美好,涤荡灵魂的黑暗,反映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崇高信仰,有助于民族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8]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有着丰富的艺术史内容和艺术史料,教材中呈现的历史本质上是价值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教材的重要内容。”[19]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中的艺术史料,充分挖掘艺术中沉淀的文化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提高文化自觉,“引导学生体会、体悟蕴含在传统文化典籍、艺术等中的优美语言、强烈情感和深邃思想。”[20]教师有责任通过艺术史的教学或者艺术史料的运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青年一代从历史中获得文化滋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光辉照亮人类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2]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62-163.

[3]万斌,王学川.论历史美的本质与特征[J].江海学刊,2007,(4):81-88.

[4]刘纲纪.美学与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刘纲纪.艺术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陈赟.从思辨的历史哲学、批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到文明论的历史哲学[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9-79.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1991:1371.

[8]闫国忠.试论美学的第三次历史性综合——为纪念《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创刊20周年而作[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7,(1):36-47.

[9]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313.

[10]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1]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12]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3-14.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47,178.

[14]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287.

[1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6-10.

[1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40-41.

[17]黑格尔.美学(第3卷·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25.

[18]吴为山.以美育提升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19-02-01.

[19]徐蓝.历史核心素统领下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J].课程·教材·教法,2019,(9):33-39.

[20]纪德奎,张永健.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意蕴、困境与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9,(10):111-117.


马维林,李凯格.历史教学中艺术理解的美学视野[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06):41-47.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家国情怀视域下高中历史审美化教学策略研究”(XHA200287)的阶段成果.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教育艺术

期刊名称:教育艺术

期刊人气:148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2-2821

国内刊号:11-2632/G4

邮发代号:82-461

创刊时间:199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