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析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急救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2019-12-27    26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观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急救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资料选取在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心血管急诊科接受急诊治疗的192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的是对症急救护理路径,作为试验组;其余1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的是传统急救护理流程,作为传统组。分别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和治疗效果的不同。结果:两组结果比较,试验组在急诊室滞留时间、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方面都要比传统组明显要短,均有P<0.05,说明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心肌梗死复发率9.23%明显小于传统组22.83%(P<0.05);试验组再行PCI率明显小于传统组32.28%(P<0.05);试验组病死率为4.31%,传统组病死率为15.74%,试验组病死率远小于传统组(P<0.05)。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与患者实行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最大化的为患者争取前期治疗时间,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患者的心肌损害,是临床值得加以应用的方法。

  • 关键词:
  • 传统护理流程
  • 急性心肌梗死
  • 急救护理路径
  • 加入收藏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多见心脑血管急症,发病突然,病情危笃,死亡率较高。该病主要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持续性急性梗死,造成的严重心肌缺血甚至坏死。所谓急救护理路径,即有别于传统急救流程,针对病人具体情况,在急救“时间窗”内采取的一系列既定的急救护理程序。节约时间,采取最优急救手段,拯救濒死患者是其根本目的。为了探究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采用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本次资料选取在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心血管急诊科接受急诊治疗的192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资料选取在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心血管急诊科接受急诊治疗的192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的是对症急救护理路径,作为试验组;其余1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的是传统急救护理流程,作为传统组。试验组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小者36岁,最大者83岁,平均年龄为(62.12±11.23)岁;传统组中,男性心肌梗死患者85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小25,最大者有84岁,年龄平均在(63.12±13.5)岁,合并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有110例,患有高血脂的患者有19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51例,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9例,同时患有高血脂高血压患者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症类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较的统计学价值。

1.2 临床诊断标准 (1)压榨性胸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持续时间大于0.5小时;可有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症状;(2)心电图可显示有心肌梗死特征性的ST段抬高,病理性Q波以及ST-T段的改变;(3)实验室检查示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及CK-MB可有升高,血浆白细胞数异常,血沉加快等。(4)排除其他如急腹症、肺部疾病以及动脉瘤等。所有192例患者均符合急性心梗的诊断标准[]。

1.3 急救护理方法 全部1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采取的急救护理方法的不同,划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传统组。传统组127例,采用常规传统的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并配合医嘱进行被动化急救抢救护理。试验组65例,采取既定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抢救。根据国内外先进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护理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本院制订了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我院急诊科急诊室专门配备了施行急救护理路径的急诊护士,采用轮班制,24h轮流在岗,其中护士组长7名,均经过16学时急诊及心血管方面的专门培训并合格。进而,在接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第一时间,值班急诊护士通知值班医生并立即对其进行病情评估进入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一般在40min内完成对患者的急救护理路径。在前5分钟内,迅速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放气道高流量供氧,给氧速率在每分钟2~5L为宜,速度建立静脉检测通路,对其生命指标如血压、血氧、心电图等做好监测。在随后的5分钟内,护士长安排做好床旁心电图、血液标本采集,并配合医生给予患者舌下含服0.5mg硝酸甘油,嚼服0.3g一片阿司匹林,观察患者情况并做好记录。之后再5min内取回心电图报告,并配合医生进一步控制病情。务必在之后15min之内办好患者住院所需的各种手续,然后对患者及其家属组好心理辅导,以利于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严密监视心电等患者生命指标,做好处理突发状况的准备。最后,医生和护士配合之下在10min之内将患者送进心导管室。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急诊室滞留时间、进入心导管室首次行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期间心梗复发率及再行PCI率、病死率、住院总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诊室滞留时间、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两组结果比较,试验组在急诊室滞留时间、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方面都要比传统组明显要短,均有P<0.05,说明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诊室滞留时间、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x±s)

2.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梗复发率及再行PCI率、病死率的比较  试验组心肌梗死复发率9.23%明显小于传统组22.83%(P<0.05);试验组再行PCI率明显小于传统组32.28%(P<0.05);试验组病死率为4.31%,传统组病死率为15.74%,试验组病死率远小于传统组(P<0.05)。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梗复发率及再行PCI率、病死率的比较(n,%)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多见的心脑血管急症,其发病突然,病情危笃,死亡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疼痛,一般在心前区或胸骨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心脑血管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伴随而来的,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急性心梗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已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由于饱食、寒冷、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引起冠状动脉主干或分支闭塞,心肌缺氧缺血,引起心肌坏死。有临床研究表明,如果冠状动脉闭塞时间 超过18min,则位于心内膜下的心肌细胞开始出现坏死;如果超过3h,则心肌坏死可达全层三分之二;如果超过6h,坏死可扩展至全层,呈透壁性坏死。因此,在心肌梗死越往前的时间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心肌损害也就越小。这就充分显示了急救过程中时间观念的重要性。所以本院进行此次研究,来探究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采用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两组结果比较,试验组在急诊室滞留时间、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方面都要比传统组明显要短,均有P<0.05,说明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心肌梗死复发率9.23%明显小于传统组22.83%(P<0.05);试验组再行PCI率明显小于传统组32.28%(P<0.05);试验组病死率为4.31%,传统组病死率为15.74%,试验组病死率远小于传统组(P<0.05)。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进行有条理的护理急救路径的抢救效果要比传统抢救效果要好(P<0.05)。给与患者实行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最大化的为患者争取前期治疗时间,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患者的心肌损害,是临床值得加以应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姜明霞.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1-3.

[2]植秀珍,陈锦坚,刘超群等.急救护理路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现代医院,2013,13(3):72-74.

[3]刘贤玲,闫加兴,刘贤宝等.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1):6145-6147.

[4]孟彦红.观察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5):2495-2496.

[5]程宝珍,张小红,牛娟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11.

[6]吴月英.急救护理路径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10):219.

[7]舒永平.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的运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0):2269-2270.

[8]樊莉.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的运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4):216-217.

[9]白志华,付平,王艳春等.对心梗患者建立急救护理路径、宣教和指导运动、饮食知识可降低死亡率[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99-99.


郑丹蓓,许润珍,黄红霞.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6):145-147. DOI:10.16458/j.cnki.1007-0893.2017.06.07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名称: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人气:329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0893

国内刊号:44-1419/R

邮发代号:46-167

创刊时间:199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