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于新型城镇化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2020-12-15    15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针对中国城市发展、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国家战略。文章通过从城镇化动力、质量、规模和城乡关系四大方面解析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指出城市地理学教学有待优化更新的方面,并基于新型城镇化要求和中国城镇化现象提出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路径。分析结论如下:1.城市地理学教学需更新城市发展观念、更加重视城镇化质量、丰富案例城市、优化城乡板块和革新教学模式;2.对城市地理学提出四大教学改革路径,分别为培育科学发展观念、加强多元聚落认知、推崇开放交互学习和实行差异特色教学。

  • 关键词:
  • 城乡规划学
  • 城市地理学
  • 教学改革
  • 教学模式
  • 新型城镇化
  • 加入收藏

一、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速城镇化,但其速度过快,导致新城市居民未融入城市、阶级分化、产业粗放、环境污染等城镇化质量问题随之凸显。党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概念深远影响了社会与学界,其强调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1],是适应新时期发展、合理规划城镇、统筹城乡关系、确保人地和谐的重要战略举措。

作为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的核心课程,长期以来城市地理学肩负着引领高校学生认知城市空间布局与发展模式的教学重任。然而近年出现的城镇化新问题新现象给城市地理学教学带来新挑战,升级优化城市地理学愈发重要。

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结合新时期城市地理学的教学任务和现存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教学改革路径,为涉及城市地理学的各高校与相关专业提供教学参考,以期为祖国培养更具专业素养、广阔视野、人文情怀的城乡建设与管理人员。


二、新型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解析

新型城镇化是2000年城镇化成为国家战略后新一轮的城镇化战略,其与过去中国城镇化为比较,充分吸取粗放发展、数量城镇化、城乡二元化等问题,提出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模式。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强调了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指出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进人口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可从城镇化动力、质量、规模和城乡关系四大方面了解新型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的新内涵

1.动力:多元驱动力

充分吸取工业化带来粗放发展的惨痛后果,新型城镇化倡导结合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多元驱动力,以服务业为重要驱动产业,强调城市新产业的绿色、集约和可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化、空间园区化、重点在各级城镇中心集聚,实现土地集约增长,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2.质量:重视市民化

注重已城镇化人口获得均等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制度等,通过升学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异地城镇化等强调质量的人口城镇化形式,解决市民特别是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平等问题。在新城镇化地区推广城市文化、生活方式等观念价值,充分带动农民融入城市生活和享受城市服务。

3.规模:大中小协同

近年来同城化、都市圈、城市群等城市协同发展现象愈发明显,新型城镇化顺应城市群发展趋势,强调城市群整体统筹发展和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以特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实现以大带小、由点即面、发展协同,培育世界级城市群[2]。挖掘不同规模城市的区位、资源、市场等相对优势,因地制宜谋划城市职能定位和区域分工。

4.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较于过去的“以城统乡”,新型城镇化强调乡村建设维度,从城市、乡村两角度双管齐下推动城乡一体化。城市继续充当城乡发展的统筹者,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户籍、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制度,消除城乡分割和城市中心主义,但也不等同于“城乡一样化”。同时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呼应,以推动乡村产业、生态、生活、行政、乡风等发展加强乡村竞争力与吸引力,带动人才和要素回流,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城市地理学教学


(一)城市地理学教学任务

城市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重要与最具活力分支,其通过揭示各国各类城市现象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国情为国家建设提供大量发展依据与战略建议,同时为各行各业培育具有人文情怀、城市规划管理能力的国家栋梁。在教学内容中,其以城市与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传授经典研究范式与理论,主要教学板块为城镇体系、城市空间格局、城市职能单位和城镇化机制,其中城镇化机制是核心内容。

(二)传统城市地理学的教学问题

长期以来,城市地理学教学主要以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等学者主编的《城市地理学》为教材,有完善知识体系与经典城市案例,但由于其出版时间较久远,经典研究范式与理论存在时效性不足、技术方法较旧、研究内容有待丰富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地理学提出的新历史使命,其主要体现在动力、规模、质量、愿景与认知方面:

1.城市发展观念亟需更新

学者认为工业化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罗斯托指出食品、饮料、水泥等非耐用消费品制造业、铁路运输业、重化工业等使城市经济起飞,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集聚[3]。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对中国城镇化的巨大贡献,进一步让“工业化是城镇化首要动力”的观念深入课堂,学生在不经意间将工业化默认为最理想的城镇化动力。

然而这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持有该观点的学生、学者、政府人员在地方发展过程中以产业发展为第一要义,纷纷上台产业引进、产业园建设等政策,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城市之间产业同构、零地价内耗式竞争等恶性问题,发展粗放、空间破碎、非正规经济等严重影响城镇化的质量,部分城市更是出现城中村[4]、半城市化[5]等非理想城镇化现象。

2.城镇化质量应更受重视

城镇化是城市地理学教学的重要主题,对其类型与机制已有较为深入的剖析,然而近年愈发突出的城镇化质量问题给城市地理学提出新要求。一方面,大量新城市居民未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社区、社交、文化、心理等维度未能融入城市[6],社会矛盾引发社会与学界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学界也探讨城镇化质量多样化综合评价的最优途径。因此城市地理学需进一步丰富城镇化质量相关内容,“以人为本”研判新城市居民的城镇化质量,摒弃简单的城镇化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等评价方式。

3.案例城市有待丰富

在城市地理学教学中,结合芝加哥、广州等经典城市展开的相关研究,使学生对城市发展与治理有了充分认识。但这也间接使学生将“城市”理想化等同于首位城市体系的中心大都市。

可是,蓬勃的民营经济推动乡村城镇化,自下而上形成大量非首位城市、城镇,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政策也推动不同规模城市的差异发展。这些城市在规模、空间结构、产业、公服设施等与经典大城市存在明显差异,城镇化机制、城市发展模式等难以用经典大城市以一概全,面对现实多种规模聚落时学生难以进行问题剖析与方案研讨。

4.城乡板块有待优化

城市地理学沿用城市、乡村为不同聚落的定义,在教学中乡村内容较少,与此同时未开设乡村地理学课程,导致乡村相关教学欠缺。一方面,往往基于城市角度论述城乡关系与城乡人口迁移,受建国初期“以城统乡”深远影响,以及城市具有行政等级与社会关注热度两大优势,长期以来只重视城市的“城市中心主义”使行政决策、资源配置、设施配套等侧重于城市[7],同时资金、资源、劳动力等乡村资源被城市虹吸,城乡发展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城乡关系理论与教学仍需完善,如今城市地理学中关于城乡关系与一体化发展的论述较少,部分学者认为城市发展最终能通过极化-涓滴效应带动乡村发展(尽管在初期乡村处于资源、劳动力极化的劣势地位),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尽管乡村人口生活水平确实有较大提高,实际上城乡差异拉大,城乡二元化已严重挑战城市地理学课堂与经典理论,应当在城市地理学中着重提升乡村板块重要性。

5.教学模式有待革新

多数高校在教学中依靠《城市地理学》教材与经典文献,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研究范式成为学生认知城市的主要范式,为学生塑造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不过由于新版教材已有十年之久,内容无法把握学科前沿进展[8],学生难以通过课程学习GIS新技术与城市研究新角度。另外,部分高校采取纯课堂式教学,较少有城乡调研、课程设计与定性定量结合的综合作业[9],学生无法亲临案例城市感受规模尺度、风貌设计、职能单位,空间分离使学生难以对城市形成更真实、系统的认知。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地理学教学新路径


针对经典理论局限、城市现实变化和新型城镇化需求,对城市地理学的优化更新尤为重要。

(一)科学发展观念

1.更新城市发展观和增强生态文明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廉价劳动力、低端污染产业和粗放型工业化驱动城市发展的观念已不再符合城市发展要求。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采用教学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消除学生脑海中“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城镇化思维,强调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对经济勃兴、产业升级、城镇发展的巨大作用。基于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在教学中增添硅谷、淘宝村、生态旅游小镇等成功案例,以成功经验拓宽学生对城镇化模式的认识。同时狠抓生态文明理念,以人地和谐为核心要义,在教学中可深化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等城市规划新思想,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大背景,加强学生对城市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可恢复力的认识,梳理当下与未来、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等关系,形成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观念。

2.培育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理念

十三五规划指出新型城镇化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中国已迈入新的城镇化阶段,教学内容也应随之更新。针对过去唯数值论的笼统城镇化,需要抛弃单一机械的指标评价,在教学中更新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可借鉴联合国等知名机构的评价方式,引入UNRISR、PQLI、HDI、GCI、DSD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培养学生从居民生活质量、公共服务质量、产业可持续水平等多维度综合评估城市发展。杜绝单一以城镇化率评判城镇化水平,引导学生从人的角度出发,注重对人口市民化、社会服务覆盖、社会制度保障等城镇化质量。

随着城市社会愈发多元,在城市地理学教学中也应倡导多元包容的价值取向[10]。可增加激进主义地理学、女性主义地理学等学派思想,将社会公正、社会融合、弱势群体等思想传授给学生,增添相关政府政策、社区活动、群体行为等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不同阶层、族裔、文化的人怀有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之心。

(二)多元聚落认知

1.拓宽各类聚落认知

十三五规划强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需在传统城市地理学教学中除首位城市体系的中心大都市以外,增加不同地域、更多规模尺度大城市的案例剖析,丰富学生对不同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变化、文化习俗的了解。同时增添区域空间结构、分工理论等知识板块,探讨如何顺应新型城镇化背景,形成以点带面、以大带小、发展协同的区域发展认识。

同时随着城市进一步后现代化与全球化,也需要在原有工业城市基础上增添新城市发展趋势。20世纪中后期许多学者对城市模式进行新的思辨,索亚为代表的洛杉矶学派提出的后现代城市模式,霍尔、弗里德曼、萨森等学者从资本权力、信息权力、文化权力等维度对全球城市进行探索,斯科特、霍尔等学者提出全球城市区域、超大城市区域、世界城市网络等构想,这些城市地理学最新研究成果都十分有利于提高城市地理学前瞻性、广泛性、专业性。通过丰富城市模式有利于学生结合案例,在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等背景下思索各类城市、城市群未来发展趋势。

2.提升乡村情怀

长期以来人文地理学对乡村的研究较少,现状乡村地理学仍未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也很少在高等教育中开设该类课程。城市地理学应分担乡村地理学教学的重任,在教学内容中增添乡村地域综合体、乡村重构等成熟研究成果,关注空心村、乡村人口迁徙、农业现代化等乡村话题,加强学生对乡产、乡民、乡俗、乡风等认知,让学生明乡情、忆乡思、谋乡景,提高对乡村话题的研究热情,培育有乡村情怀与治理能力的人才。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除培育乡村情怀外也要着重破除只重视城市的“城市中心主义”,在教学中增添与城乡一体相关的政策解读、城市案例与制度改革思辨,使学生对城乡一体化有思考、有觉悟、有办法。

(三)开放交互学习

1.翻转课堂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打下坚实基础

城市地理学经典理论多、前沿成果丰富,课堂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学会理论应用。但受制于传统课堂模式束缚、学生专注力不足等问题,多年来基础知识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未来可通过引入翻转课堂模式[11],让学生课下自学基础知识和自主拓展内容,课上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学习,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又能通过课上分享引发思维碰撞和绽放学习火花,使学生能自主学习知识,摆脱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

2.重视课堂与实践结合

城市地理学教学应充分将理论与城市相结合,因此需格外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可在教学中增添课外实习板块,或联合社会调查研究、城市总体规划等课程,让学生走出课本、亲临城市实例,亲身体会城市空间格局、产业发展、人口变迁等,也有利于对城市尺度、风貌有更真实认知。另一方面,也可搭建借助例如AR、VR、街景地图、谷歌地球[12]等新技术,在课堂中突破时空制约、模拟城市建成环境,打造课堂与虚拟实践结合的在线教学模式。

(四)差异特色教学

城市地理学的教学对象多种多样,针对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管理学、农学等不同学科学生,应结合不同学科背景、专业技能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使城市地理学融入专业培养体系,形成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另外,办学层次有具有差异,针对部分院校出现的知识难理解、记忆不深等情况[13],应优化教学内容来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也需注意城市地理学的区域性特征,在教学内容中增添具有特色的当地人文现象,以地方化城镇化模式、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趋势作为教学内容补充,增强城市地理学经典理论的说服力,同时也为当地培育城市规划与管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束语


城市地理学作为治国经邦、营城振乡的重要课程,必然要服务于新型城镇化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培育具有丰富城市知识、生态文明观念和多元包容情怀的复合人才。本文分别从城镇化动力、质量、规模和城乡关系解析新型城镇化战略,同时指出传统城市地理学教学有待改善的教学问题,对城市地理学教学提出基于现有教学体系、符合新型城镇化要求的教学改革路径。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生观念改变和知识拓展,强调培育生态文明、以人为本、乡村情怀等观念,实现城乡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丰富学生对大中小城市和乡村的认识。同时注重教学方式与内容的变革,可通过翻转课堂、课堂与实际结合等途径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群体、办学层次、地方特色等角度优化调整城市地理学教学内容。

城市地理学教学与改革并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纸上谈兵,随着中国与各国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仍需结合新时期发展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利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强化城市地理学的科学性与现势性,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群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培养国家栋梁和贡献地理学力量。


参考文献:

[1]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2]方创琳.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调整与城市规模新格局[J].地理研究,2014,33(4):674-686.

[4]闫小培,魏立华,周锐波.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J].城市规划,2004(3):30-38.

[5]郑艳婷,刘盛和,陈田.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3(6):760-768.

[6]杨高,周春山.深圳不同类型农民工聚居区的社会融合及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9,38(2):297-312.

[7]曹卫国.城乡环境正义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2019(10):143-151.

[8]吴希媛,安娟,宋红丽,等.科研论文作为案例分析的高校教学改革研究———以《城市地理学》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2):42-43.

[9]张守忠,王兰霞,胡囡,等.新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0(6):80-84.

[10]杨高,周春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高教学刊,2020(17):126-128.

[11]杨晓楠,王林申,赵静,等.翻转课堂理念下城乡规划专业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25):245-246.

[12]邵靳,施程,李树广,等.运用谷歌地球渗透地理实践力的培育———以城市地理教学为例[J].地理教学,2018(15):47-48.

[13]李甜甜,耿莎莎.独立学院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8):91-92.


王少剑,莫惠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刍议[J].高教学刊,2020(36):138-141.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重点培育项目“多尺度建成环境对城市居民出行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及调控路径研究”(编号:19lgzd0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城市地理

期刊名称:城市地理

期刊人气:70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重庆市规划局

主办单位: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地质

国际刊号:1674-2508

国内刊号:50-1192/K

邮发代号:78-138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