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不同流派头针治疗儿童孤独症临床研究进展

  2024-03-25    1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儿童孤独症(ASD)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及危害患儿的身心健康。头针疗法作为中医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流派众多,在改善ASD临床症状方面有着很好疗效,其主要是通过刺激大脑皮层功能区,调节大脑的血供,增强大脑对外周信号的传递,进而改善患儿行为、社交、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作者通过对近年来不同流派头针治疗ASD的临床研究进行整理概述,旨在为头针治疗ASD提供理论依据,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疗。

  • 关键词:
  • 临床研究
  • 儿童孤独症
  • 头针
  • 流派
  • 研究进展
  • 加入收藏

儿童孤独症(ADS),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发生于婴幼儿期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1],临床上以社会交往与沟通障碍、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该病严重危害患儿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3,4],我国现有大约300~500万的ASD患儿,多集中于2~6岁儿童群体,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目前ASD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病病因与社会环境、免疫系统、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5]。西医治疗ASD常选用行为干预疗法、药物治疗等。行为干预疗法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式,但是此疗法存在操作较为繁琐,疗程较长等问题。药物治疗当下仅作为辅助治疗,持续服用药物会使人体易产生依赖性及耐药性等不良反应。中医学治疗ASD方法多样,其中以头针疗法为代表的针刺法在临床上治疗ASD疗效确切,且无副作用[6],现已然受到广大医家的重视及推崇。鉴于此,笔者通过检索近年来有关头针治疗ASD的文献,综合论述不同流派头针治疗ASD临床研究概况,以期为头针治疗ASD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一、中医学对ASD的认识


现存祖国医籍中并没有直接记载此病的病名,但其症状与历代医家所描述的“语迟”“胎弱”“呆病”“目无情”等相关病症有着很多相似之处[7,8]。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本病病位主要位于脑,与心、肝、脾、肾等脏器存在密切联系[9,10]。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而元神源自于先天,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而成,受元气充养,藏于脑内,为生命之主宰。现代医家王克勤[11]研究发现,“元神”与个体心理、言语、意识活动息息相关,且脑为髓海,当患儿髓海空虚,神失所养,脑的生理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则可能会出现“语迟”视无情”等ASD典型症状。心藏神,主血脉。若心的生理功能失常,则血脉无力上供于脑,脑窍失濡,可能患儿会表现出心神不宁,思维混乱,不辨亲疏等现象。且心在窍为舌,心气不通,则见患儿出现舌僵难言、交流障碍等症状。肝主疏泄,能调畅情志。ASD患儿肝气多失于条达,郁结于内,则多表现为多种情绪问题,如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或急躁易怒等。且肝开窍于目,若肝气不疏,气血运行不畅,肝血无法充养于目,则可能会出现目光闪躲,回避交流等现象。脾主运化,输散水谷精微于周身。若脾胃运化失司,则见患儿精神倦怠、反应迟钝等,再者朱丹溪曾在《丹溪心法》中指出:“百病多由痰作祟”,脾为生痰之源,加之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脾失健运,痰液积聚,上蒙清窍,元神失养,则见思虑不存,交流障碍等。肾主藏精生髓,若母孕期受到不良的外界刺激,从而导致胎儿先天肾精不足,髓无以化生,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患儿则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

因此,ASD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致使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或后天发育不足,导致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异常,进而使患儿在智力、精神、言行举止等方面表现出诸多异常现象。


二、现代医学对ASD的认识


近些年来,学者们经研究发现,ASD是在一定遗传易感基因作用下,由多种环境因素诱发的严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12]。但是直至今日,ASD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形成定论,仍需进一步研究论证。目前对ASD发病机制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基因分子水平、细胞组织水平及机体发育序列等方面[13]。其中,基因分子水平的研究,已获得多数学者的认可。研究表明[14],ASD的发病与FMR1、MECP2、SHANK、NeuroliginsNeurexins、UBE3A等基因存在密切联系。此类大多都表现为基因异常,进而导致中枢神经发生病理性改变,神经元细胞的功能无法正常表达,致使ASD患儿出现相关行为异常等现象。


三、头针治疗ASD的相关机制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上属于脑。”证明了古人早已清楚的认识到,脑是脏腑、经脉气血会聚之所。而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百脉相通,故髓脑内的任一变化,都可以通过经络气血反映于头部。《灵枢·海论》:“头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表明头的经气有其自身的运行通路,且头气街与脑之间存在着特殊联系。而ASD的病位主要在于脑,这都为针刺头部腧穴来治疗ASD提供了理论依据。经长期临床研究观察可发现,ASD患儿治疗时所选用的腧穴大多都位于额叶、颞叶、顶叶[15]。依据现代脑病学理论可知,额叶主要与情感、认知功能相关[16],颞叶及其颞区深部主要与听觉、记忆力与行为相关[17],顶叶主要与视觉、言语功能相关[18]。头针针刺作用于相应大脑皮质层的刺激区,可调节局部的血氧供应,增强大脑对外周信号的传递,当施以针刺手法达到一定刺激量后,可促进神经功能重组,从而改善ASD患儿相应的功能障碍[19,20,21,22,23,24]。


四、不同流派头皮针治疗ASD的研究现状


1 林氏头针

林氏头针是由林学俭所独创,其基于中国传统医学及现代脑部学方面的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发现了人体大脑皮层存在着9个联络区,并对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区与联络区在颅表投影位置进行了准确定位。其治理主要是通过刺激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改善脑部的血氧及营养供应、修复脑内的神经网络,从而来治疗ASD。头针治疗ASD常选用位于顶叶的感觉区上1/5,位于颞叶后部的听力理解区,位于额叶前回的智力情感区,位于视区正下方的小脑新区等作为主穴区。如林氏头针中的颞三针,其大概位置在大脑皮质颞叶联合区在头皮上的投影区,此区与感受性语言及记忆力储存等存在密切关系,故该区病损可能会导致患儿在社交及沟通等方面出现障碍。根据目前最新研究表明[25,26,27],ASD患儿的社交及行为异常主要与颅脑双侧颞区及颞区深部的海马、杏仁核等部位病变密切相关,如病变部位出现脑血流灌注下降与细胞功能障碍。因此,在临床中往往可以看到,针刺上述区域一段时间后,患儿对外界的呼声有了回应,与父母对视逐渐增多。赵勇等[28]将68名ASD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用焦氏头针,治疗组用林氏头针,经过3个疗程治疗发现,2组患儿在情绪变化及个人社交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从整体来看,林氏头针的临床疗效更佳,其能有效改善ASD患儿的社交能力及行为异常等现象,不失为将来临床治疗ASD的新方向。相关研究还表明[29]林氏头针还能改善患儿脑部微循环并激活相关区域的细胞功能的功能。

2 于氏头针

于氏头针由黑龙江名老中医于顺志教授所创,于教授经多年临床观察及教研工作发现,针刺同一个刺激区却能治疗多种疾病,遂提出“针场”假说。即头针刺入后,头针自身与头皮组织、头皮组织被破坏等所产生的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场”,进而会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提高神经细胞兴奋性,通过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来改善相应的临床症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经络学及西医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创立了于氏头穴七区。于教授[30]在针刺操作上,多以透刺、长留针、丛刺和间断捻转等特点为主,在治疗ASD患儿时多选取颞区与额区。廖金生[31]对60例ASD患儿进行观察,对照组选择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选取于氏头针的颞区、额区、枕区、枕下区施以头穴丛刺针法,治疗3个月后予以评估,结果发现,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于氏头针联合康复训练能更为全面的改善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为ASD患儿的康复治疗增效。任婷等[32]将2~10岁的孤独症患儿72例随机分为3个组(头针组、感知训练组及结合组),每组各24例,治疗32周后发现,结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余2组,ASD患儿的情感、认知及语言障碍得到明显改善,证实了于氏头针治疗ASD患儿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3 焦氏头针

焦氏头针由焦顺发教授所创立,以大脑皮层机能定位与头皮的空间对应关系为理论基础,将头皮划分并拟定了16个刺激区,以此作为焦氏头针治疗区域。而临床上多应用语言一区、语言二区等作为ASD患儿的针刺治疗区。侯卉芹等[33]运用头针联合行为疗法治疗ASD患儿40例,头针针刺时选用焦氏头针中的语言1区和2区等穴,分别在治疗前后对ASD患儿进行PPVT、PEP-3与ABC评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PPVT、PEP-3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BC评分恰相反,证实了头针联合行为疗法疗效确切,对患儿的心理、行为能力等方面有着明显改善。俞丽娜等[34]运用焦氏头针联合行为疗法治疗ASD患儿,结果显示联合疗法的疗效明显高于行为疗法组。其有效机制可能是因为通过针刺刺激头部腧穴,增大脑部神经的兴奋性,加大大脑血氧的供应,改善其大脑皮层缺血状态,再配合行为疗法中的功能训练,从而改善患儿孤独症的行为。

4 靳三针

靳三针是由岭南针灸大家靳瑞老先生所创,其选穴是以中医传统经络体系为基础,同时借鉴西医脑病学的相关理论,多选择在颅骨骨缝的连接处以及脑血管分布丰富的区域。取穴原理主要是通过针刺刺激头部相应区域,进而达到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健脑益髓之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脑病及心神病。临床上治疗ASD患儿常选用颞三针、智三针、四神针、脑三针等,如颞三针(耳尖直上2寸及其前后各旁开1寸),三穴主要位于胆经与三焦经交界处,即颞叶在头皮上的投射区,而此部位的主要功能与运动、情感、精神活动等密切相关,故刺之能疏泄肝胆之气,调节脑部气血,改善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智三针(神庭穴、双侧本神穴),两穴都主治神志疾病,且恰好位于额叶的投射区,而额叶的功能主要与语言、记忆和随意运动有关,故使用“智三针”能提高智力,有效改善患儿的躯体运动及社交能力。脑三针(脑户穴、双侧脑空穴),脑空归属胆经,本穴能清脑通窍,脑户隶属于督脉,刺之能通督醒脑调神,两穴合用,能疏通脑络,改善肢体平衡能力。且两者皆位于枕叶的投影区,枕叶主要负责视觉信息处理,还参与语言、动作感觉、抽象概念的加工,故针刺“脑三针”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五官功能及肢体平衡能力。四神针(四神聪、百会穴)位于颠顶之上,有扶阳安神之效。其头皮投影区为顶叶,顶叶是人体的高级感觉中枢,尤其与视觉、语言等活动密切相关,故针刺之可有效的改善ASD患儿交流障碍、认知缺陷等核心症状。汪睿超[35]通过靳三针干预重度ASD患儿,有效率显著高于干预训练治疗,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RS量表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性。吴至凤[36]运用靳三针治疗ASD患儿,并进一步与教育训练进行临床对比观察,证实靳三针疗法对改善ASD患儿的核心症状疗效显著。

5 醒神开窍头针

醒神开窍头针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刘振寰教授所提出,总共由13针构成,具体可分为额五针、四神聪、情感区及心肝区,其中除四神聪外,余诸穴都位于大脑前额部,即额叶的头皮投影区。现代脑病学发现[37],ASD患儿的自闭行为与额叶的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其病理学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38],第一是因为ASD患儿的额叶细胞数量过多,从而导致额叶细胞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第二是因为额叶细胞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与其他大脑细胞的联系过少,致使额叶功能受损。故针刺额叶头皮的投影区,提高大脑神经细胞的活性,改善脑部的血氧供应状况,促使额叶的功能觉醒及恢复,从而改善ASD患儿的临床核心症状。刘振寰等[39]通过对比观察发现醒神开窍头针联合音乐疗法治疗ASD患儿总治疗效率显著高于用结构化教育治疗模式。可以认为醒神开窍头针联合音乐疗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情感障碍、行为异常等核心症状。李诺[40]等对70例ASD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对照组40例应用音乐联合结构化教育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醒神开窍头针治疗,共治疗一个疗程(60次),疗程结束后,发现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经治疗后的CABS、ABC、CARS评分对比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证实了醒神开窍头针疗法在治疗ASD患儿有着不错的临床疗效。

6 方氏头针

方氏头针是由陕西名老中医方云鹏老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所创立,方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头部存在某些穴区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尚未被中医经络学说及西医神经学说所涵盖,遂结合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学说,提出了伏脏伏象理论对其进行补充与发展,使得头针穴区得到不断完善。方氏头针主要是将整个头部划分为4个中枢刺激区和11个皮层功能刺激穴,针刺操作上强调需飞针直刺,直达骨膜,具有安全、有效、无痛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尤其对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李青润等[41]观察方氏头针治疗ASD患儿睡眠障碍的疗效,对照组予以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方氏头针治疗。连续3个疗程的规律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SHQ评分及睡眠时间均得到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方氏头皮针在改善ASD患儿睡眠障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五、小结


综合整理近些年来头针治疗ASD患儿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诸头针流派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脑病学理论、经脉理论、解剖理论之上的,各有侧重,穴区划分也略有不同。但从总的临床疗效上来看,无论是单独采用头针单一因素干预,还是头针联合其他疗法共同干预,结果都较为一致:其临床总有效率都优于对照组,表明头针单一疗法或者复合疗法都能有效改善ASD患儿的核心症状。与此同时,临床研究方法学质量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应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其次,应用头针治疗ASD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易获得患儿的配合及家长的认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然而当前头针治疗ASD患儿的临床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头针治疗ASD临床研究存在单中心、样本量过少,观察指标、针刺手法及刺激量效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等问题,这在极大的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的可信度,故在今后应加强对ASD的研究设计的科学性、严谨性,要以多中心、大样本、评价及操作标准相统一的前提下进行研究,为往后头针治疗ASD提供可靠的循证学依据。其次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关于本病的大多临床研究都未能做到持续的追踪随访,故远期疗效难以评价。并且当下罕有文献运用重复测量设计方法对ASD进行研究,这更不能明确,头针治疗ASD与其远期效应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再者,目前现有的研究文献大多倾向于纵向对比,即只侧重于头针和其他疗法治疗ASD的临床疗效比较或者以单样本头针疗法治疗ASD的临床疗效分析,这些只能表明头针能有效的改善ASD患儿的核心症状。而横向对比的研究就相对较为匮乏,即当下并没有充分的研究数据能证实不同流派的头针疗法在治疗ASD患儿时临床疗效最为突出。结合目前ASD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的现状,那么寻求ASD最佳头针治疗方案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此外,目前仍缺乏头针治疗ASD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这极大的降低了相关临床研究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如何规范研究方案,如何得到可靠的研究数据及最佳治疗方案,如何突显出头针治疗ASD的优势,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头针的疗效,如何提升研究的科学性,这都将是今后临床研究的主攻方向。


参考文献:

[1]于超.头部针刺对孤独症儿童语言沟通能力改善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8):132-134.

[2]周荣易,马丙祥,周正,等.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180例中医证型分布及规律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3):476-479.

[3]李伟,党伟利.俞募穴速刺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临床核心症状的影响[J].中医学报,2022,37(8):1.

[4]刘贤,林穗方,陈文雄,等.中国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4):402-406,429.

[6]曹震.头针五项为主治疗孤独症1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1):37-38.

[7]施茜馨,王军,闫海虹,等.益肾豁痰汤加减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精亏痰扰证35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22,18(5):47-51.

[8]杨慧琳,徐丹,刁本恕.中医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现状研究[J].医学信息,2020,33(16):42-44.

[9]丁一芸,卫利,王素梅.自闭症中西医研究进展及中医研究思路浅析[J].世界中医药,2014,9(6):820-823.

[10]崔霞,白雪,王瀚东,等.王素梅基于五脏-五神-五官辨治儿童孤独症经验[J].中医杂志,2022,63(11):1017-1021.

[11]王克勤.中医心理学应当重视“元神”的研究和开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9):1016-1017.

[13]刘爱军.孤独症患儿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5):2241-2243.

[15]周荣易,马丙祥,党伟利,等.近30年针刺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规律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23,50(2):22-25.


基金资助: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BEG02036);宁夏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自选课题(2018DPG05013);


文章来源:倪江涛,冶尕西,仝珺等.不同流派头针治疗儿童孤独症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4,36(03):588-59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期刊人气:370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8-8830

国内刊号:43-1301/R

邮发代号:42-188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