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诊断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4年09月-2016年03月我院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为支原体肺炎患儿,B组为细菌性肺炎患儿,C组病毒性肺炎患儿,D组为健康儿,对所有患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并比较临床检测结果。结果:A、B组患儿的CRP水平与D组差异显著(P<0.05),C组患儿的CRP水平与D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确实可以有效的鉴别不同类型的小儿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
小儿肺炎在临床上的发生率一直都比较高,病情较轻的患儿主要伴有咳嗽、气急等基本症状,病情逐渐严重后,患儿甚至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此时的治疗难度大大增加。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儿肺炎的诊断率,及时发现发现患儿的病情且给予有效的治疗,就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有关研究表明疾病的诊断中对患儿的CRP水平进行检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儿肺炎的诊断率,因此笔者抽取我院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饿了深入的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09月-2016年03月我院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120例患儿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有30例,其中A组代表的是支原体肺炎患儿,B组代表的是细菌性肺炎患儿,C组代表的是病毒性肺炎患儿,D组代表的是健康儿。A组男孩占14例,女孩占16例,年龄为1至10岁,平均年龄为(5.24±2.35)岁;B组男孩占15例,女孩占15例,年龄在1至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6±2.09)岁;C组男孩占14例,女孩占16例,年龄在1至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4±2.35)岁;D组男孩占16例,女孩占14例,年龄1至10岁,平均年龄为(5.20±2.40)岁。所有患儿经过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后,符合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儿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
1.2 方法
在对小儿病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在观察患儿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对所有患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进行检测。首先,需要在患儿空腹的状态下,通过一定的方法采集其静脉血3ml,并对采集的血液作离心处理,完全分离血清后,再继续利用仪器设备检测CRP水平[1]。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是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体型号7600-020型,同时还需要借助试剂盒,具体型号为西班牙BioSvstems,在这整个过程中使用的检测方法是免疫比浊法[2]。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本次主要是对四组小儿肺炎患者的CRP水平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检测患儿的CRP水平是否能够有效鉴别不同的疾病类型。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一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结果以(x±s)表示,同时采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如果统计结果P值小于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四组患儿进行检查后发现,A、B组患儿的CRP水平与D组差异显著(P<0.05),C组患儿的CRP水平与D组差异不明显(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四组患儿CRP水平的对比情况(x±s,mg/L)
3、讨论
小儿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肺部出现炎症,临床上通常称为小儿肺炎,患儿在临床上通常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不同症状,病情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患儿的机体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各组织器官将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对小儿的成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临床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小儿肺炎的诊断率,争取在早期能够发现病情,从而根据病情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小儿肺炎主要是由细菌和病毒诱发,所以临床医师在对患儿进行诊断的时候,需要选择能够正确鉴别两者的方法。当前临床上主要是借助实验室、病原学等检查方法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诊断,但所有的检查方法中最佳的检测方法是病原学检测,诊断准确率相对比较高,但这种检测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不仅检测时间较长,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试验的条件也非常严苛,检测结果通常滞后于患儿的临床症状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中,临床医师需要进行血培养,通常它都有极高的准确性,但是它的阳性率仅为8%~10%,相对比较低,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小儿肺炎患者都在曾经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患儿的血培养阳性率更低[3]。当然,如果临床医师实施痰培养,就可以获取更高的阳性率,但是痰液的采集方法多种多样,在整个过程中极有可能存在污染问题,所以其阳性率多多少少少都受到影响,从这就可以看出患儿支原体的培养非常不容易。
C-反应蛋白能够与人体内的其他类物质相结合,一方面它可以有效激活补体,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人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机体具有非常好的调理功用,从而将人体内坏死的组织细胞等全部清除,使人体可以保持良好的天然免疫功能。有关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和W BC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所以能够在很大程程度上抑制人体的炎症反应,使人体能够对疾病产生一种非特异性的抵抗力。一般情况下患儿发病时,C-反应蛋白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当人体受到外界病毒感染后,在所有的人体反应蛋白种类中,C-反应蛋白的灵敏度最高[4]。与此同时C-反应蛋白除了不受到小儿肺炎患者自身年龄、贫血等各种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且也不会受到各种药物治疗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人体在发生炎症反应的时候,C反应蛋白基本上都有参与,所以临床医师在对多种疾病类型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都可以将C反应蛋白作为诊断的辅助判断依据[5]。
另外,有关研究报道认为,当小儿发病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细菌性肺炎患儿的CRP水平都会明显上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RP水平也会显著上升,但是没有前者明显,而病毒性肺炎患儿的CRP水平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与健康儿的CRP水平差异不大。虽然以上提到的三种类型都属于小儿感染性肺炎,但是三者的CRP水平变化明显不同,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RP水平与病毒性肺炎患儿的CRP水平即使都显著上升,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小儿发生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时候,CRP的水平变化与个体组织损伤程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是表现为正相关关系[6]。在本次的研究中,A组支原体肺炎患儿CRP水平表现为(14.52±3.20)mg/L,B组细菌性肺炎患儿CRP水平表现为(58.30±10.32)mg/L,C组细菌性肺炎患儿CRP水平表现为(2.41±1.11)mg/L,D组健康儿CRP水平表现为(2.08±1.02)mg/L,A、B组患儿的CRP水平与D组差异显著(P<0.05),C组患儿的CRP水平与D组差异不明显(P>0.05),本次检测结果与以上研究报道的结论相一致。综上所述,在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借助血清C反应蛋白实验可以有效鉴别不同类型的小儿肺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的诊断率,使患儿能够在早期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减少患儿的痛苦,可在临床中加大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玉玲.血清H s-CR P和M CP-1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4):147-148.
[2]吴多池,吴礼循.C-反应蛋白测定在儿童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1,12(11):128-130.
[3]黄爱萍,张林桃.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刊,2013,08(16):99-100.
[4]肖美芳,吴屏,王昌富.血清心肌酶谱及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中的检测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1(17):260-261.
[5]肖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118-119.
[6]王琴,方昕,何成龙.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0(17):109-112.
陶智.血清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0):46-47.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6.30.024.
分享:
目前,现代医学对重症肺炎的治疗首先以常规经验性广谱抗菌治疗为主,辅以氧疗、镇咳化痰等支持性疗法[2];而物理疗法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促进痰液松动与排出,提高肺部通气效率,减轻炎症反应[3]。然而针对部分重症肺炎患者,常规治疗辅以物理疗法效果并不显著。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是在支气管镜指导下,利用生理盐水对肺泡进行清洗,
2025-04-03肺部感染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末气道、肺泡、肺间质的炎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气促,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给诊断带来了困难[1]。早期准确地进行抗病原学治疗,能使医生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提高用药效果,改善病人的预后[2]。
2025-03-25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该病以咳嗽、咳痰或伴有长期反复发作的喘息为特点,严重时可能导致肺功能损伤或呼吸衰竭。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喘证”等范畴,多因外邪侵袭、内脏亏损导致肺失宣降而引发。
2025-03-17肺部感染(pulmonaryinfection,PI)是一类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PI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重症患者死亡率高达20%~70%,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1,2]。PI起病隐匿,一些患者为症状不明显的轻度感染,此类感染发病症状具有一定非特异性,容易导致患者漏诊或误诊,耽误治疗。
2025-03-14采用雾化吸入将药物通过雾化器制成气溶胶颗粒进入到呼吸道,可达到湿化呼吸气道的目的,有利于患者呼吸道的痰液排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恢复周期,促进患者康复。而在患者雾化吸入时,雾化器的管道位置不同,则会造成雾化湿度、温度、气流方式等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对雾化效果存在影响。
2025-03-13既往临床常通过肺炎严重指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等评估患者严重程度,但其涉及多个指标,检测评估过程较繁琐,如APACHEⅡ评分需要收集和计算多个参数,且对于老年或者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导致评估准确率降低[2-3]。
2025-03-04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Cough,PIC),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发展而来,是在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控制后,仍以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病程多在3~8周,按病程分类属于亚急性咳嗽[1]。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得知,多数患者感冒痊愈后咳嗽迁延不愈,并经临床诊断可为风燥伤肺型PIC。
2025-02-28慢性支气管炎(CB)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病变源自支气管肺部,一旦发病,容易造成肺部无法正常运作,加上容易反复发作,从而对患者正常生活、工作造成影响,并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1]。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多,同时全球环境污染加重,导致老年CB发生率有所升高[2]。
2025-02-21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动脉高压诱发的一类心脏病,会出现难以呼吸、咳嗽、气短胸闷等。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易急性加重,可引发肺性脑病、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1]。对于肺心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的病人,机体缺氧状态短时间内若无法获得较好的改善可损伤脑功能甚至死亡,预后极差[2]。
2025-02-12肺炎作为多发于儿童、老年人群体的一种呼吸系统炎性疾病,是由病原菌感染肺组织所形成的。此疾病具有发病急、病程长等特点,如果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引发肺气肿、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对患者身心健康安全产生极大威胁。因此,及时选择和实施科学合理化的治疗方案对改善各项临床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十分重要。
2025-02-11人气:18474
人气:16541
人气:15467
人气:14983
人气:1458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医杂志
期刊人气:4411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1668
国内刊号:11-2166/R
邮发代号:2-698
创刊时间:195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