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诊断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4年09月-2016年03月我院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为支原体肺炎患儿,B组为细菌性肺炎患儿,C组病毒性肺炎患儿,D组为健康儿,对所有患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并比较临床检测结果。结果:A、B组患儿的CRP水平与D组差异显著(P<0.05),C组患儿的CRP水平与D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确实可以有效的鉴别不同类型的小儿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
小儿肺炎在临床上的发生率一直都比较高,病情较轻的患儿主要伴有咳嗽、气急等基本症状,病情逐渐严重后,患儿甚至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此时的治疗难度大大增加。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儿肺炎的诊断率,及时发现发现患儿的病情且给予有效的治疗,就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有关研究表明疾病的诊断中对患儿的CRP水平进行检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儿肺炎的诊断率,因此笔者抽取我院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饿了深入的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09月-2016年03月我院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120例患儿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有30例,其中A组代表的是支原体肺炎患儿,B组代表的是细菌性肺炎患儿,C组代表的是病毒性肺炎患儿,D组代表的是健康儿。A组男孩占14例,女孩占16例,年龄为1至10岁,平均年龄为(5.24±2.35)岁;B组男孩占15例,女孩占15例,年龄在1至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6±2.09)岁;C组男孩占14例,女孩占16例,年龄在1至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4±2.35)岁;D组男孩占16例,女孩占14例,年龄1至10岁,平均年龄为(5.20±2.40)岁。所有患儿经过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后,符合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儿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
1.2 方法
在对小儿病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在观察患儿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对所有患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进行检测。首先,需要在患儿空腹的状态下,通过一定的方法采集其静脉血3ml,并对采集的血液作离心处理,完全分离血清后,再继续利用仪器设备检测CRP水平[1]。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是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体型号7600-020型,同时还需要借助试剂盒,具体型号为西班牙BioSvstems,在这整个过程中使用的检测方法是免疫比浊法[2]。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本次主要是对四组小儿肺炎患者的CRP水平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检测患儿的CRP水平是否能够有效鉴别不同的疾病类型。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一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结果以(x±s)表示,同时采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如果统计结果P值小于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四组患儿进行检查后发现,A、B组患儿的CRP水平与D组差异显著(P<0.05),C组患儿的CRP水平与D组差异不明显(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四组患儿CRP水平的对比情况(x±s,mg/L)
3、讨论
小儿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肺部出现炎症,临床上通常称为小儿肺炎,患儿在临床上通常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不同症状,病情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患儿的机体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各组织器官将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对小儿的成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临床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小儿肺炎的诊断率,争取在早期能够发现病情,从而根据病情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小儿肺炎主要是由细菌和病毒诱发,所以临床医师在对患儿进行诊断的时候,需要选择能够正确鉴别两者的方法。当前临床上主要是借助实验室、病原学等检查方法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诊断,但所有的检查方法中最佳的检测方法是病原学检测,诊断准确率相对比较高,但这种检测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不仅检测时间较长,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试验的条件也非常严苛,检测结果通常滞后于患儿的临床症状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中,临床医师需要进行血培养,通常它都有极高的准确性,但是它的阳性率仅为8%~10%,相对比较低,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小儿肺炎患者都在曾经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患儿的血培养阳性率更低[3]。当然,如果临床医师实施痰培养,就可以获取更高的阳性率,但是痰液的采集方法多种多样,在整个过程中极有可能存在污染问题,所以其阳性率多多少少少都受到影响,从这就可以看出患儿支原体的培养非常不容易。
C-反应蛋白能够与人体内的其他类物质相结合,一方面它可以有效激活补体,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人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机体具有非常好的调理功用,从而将人体内坏死的组织细胞等全部清除,使人体可以保持良好的天然免疫功能。有关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和W BC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所以能够在很大程程度上抑制人体的炎症反应,使人体能够对疾病产生一种非特异性的抵抗力。一般情况下患儿发病时,C-反应蛋白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当人体受到外界病毒感染后,在所有的人体反应蛋白种类中,C-反应蛋白的灵敏度最高[4]。与此同时C-反应蛋白除了不受到小儿肺炎患者自身年龄、贫血等各种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且也不会受到各种药物治疗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人体在发生炎症反应的时候,C反应蛋白基本上都有参与,所以临床医师在对多种疾病类型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都可以将C反应蛋白作为诊断的辅助判断依据[5]。
另外,有关研究报道认为,当小儿发病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细菌性肺炎患儿的CRP水平都会明显上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RP水平也会显著上升,但是没有前者明显,而病毒性肺炎患儿的CRP水平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与健康儿的CRP水平差异不大。虽然以上提到的三种类型都属于小儿感染性肺炎,但是三者的CRP水平变化明显不同,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RP水平与病毒性肺炎患儿的CRP水平即使都显著上升,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小儿发生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时候,CRP的水平变化与个体组织损伤程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是表现为正相关关系[6]。在本次的研究中,A组支原体肺炎患儿CRP水平表现为(14.52±3.20)mg/L,B组细菌性肺炎患儿CRP水平表现为(58.30±10.32)mg/L,C组细菌性肺炎患儿CRP水平表现为(2.41±1.11)mg/L,D组健康儿CRP水平表现为(2.08±1.02)mg/L,A、B组患儿的CRP水平与D组差异显著(P<0.05),C组患儿的CRP水平与D组差异不明显(P>0.05),本次检测结果与以上研究报道的结论相一致。综上所述,在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借助血清C反应蛋白实验可以有效鉴别不同类型的小儿肺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的诊断率,使患儿能够在早期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减少患儿的痛苦,可在临床中加大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玉玲.血清H s-CR P和M CP-1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4):147-148.
[2]吴多池,吴礼循.C-反应蛋白测定在儿童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1,12(11):128-130.
[3]黄爱萍,张林桃.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刊,2013,08(16):99-100.
[4]肖美芳,吴屏,王昌富.血清心肌酶谱及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中的检测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1(17):260-261.
[5]肖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118-119.
[6]王琴,方昕,何成龙.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0(17):109-112.
陶智.血清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0):46-47.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6.30.024.
分享:
ICU是医院重要的科室,其收治的患者多为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为了确保患者维持有效的呼吸多采取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用以机械通气辅助治疗[1]。但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容易损伤到正常的生理功能并引起痰液淤积而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同时也会增加VAP等并发症。
2025-06-18肺炎主要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数患者积极治疗后病情转归良好,但部分患者病情呈进行性进展,发展为重症肺炎,增加患者病死风险[1]。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有效手段,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滥用、多重耐药菌出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抗菌药物选择难度增大[2]。
2025-06-14重症VAP患者普遍存在呼吸功能障碍,如果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或治疗不当,甚至会诱发全身性炎性反应,致使其他主要脏器功能受限,最终导致患者死亡。以往临床常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VAP,但重症VAP患者使用常规广谱抗生素治疗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2025-06-05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在职业环境中吸入各种有害生产性粉尘,并在肺部沉积,导致肺组织发生广泛性纤维化的一类职业性肺病的总称。通常,在尘肺病的早期阶段或尚未并发其他疾病时,患者往往缺乏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然而,随着病情逐步恶化,尘肺病的症状会逐渐显现并加剧,尘肺病患者主要展现四大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胸痛,并可能伴有喘息、咯血及全身症状。
2025-06-05肺炎患者一旦出现呼吸衰竭、低血压、休克等循环衰竭表现即可认定为重症肺炎[1]。目前,国内对于重症肺炎患者以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为主。常规抗感染治疗受限于多种因素,局部药物浓度无法达到理想水平,治疗效果不佳。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在解除气道堵塞的同时促进患者排除痰液,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2]。
2025-06-03下呼吸道感染(l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LRTI)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医院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支气管扩张感染等。调查显示,下呼吸道感染在全世界总死因、总伤残病因中均居第四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25-05-21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患病率与死亡率,研究[1]显示,入院时体温较低、既往慢性肺病、B型脑钠肽与血乳酸水平异常均是诱发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发热、咳嗽、胸痛与寒战等均是该疾病的典型症状,若是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加重疾病,诱发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进而导致其呼吸衰竭,所以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19肺炎属于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病情若未得到良好的控制,很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与普通肺炎相比,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重,病理状态更加复杂,病情变化更多、更快,可诱发脓毒症、休克等更加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引发心力衰竭,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治疗的难度也明显增加[2]。
2025-05-15肺炎是临床常见且高发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类型有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等,严重威胁到人类身体健康。大部分细菌性的肺炎是因为致病菌造成的,比如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链球菌等,疾病发生后,患者通常具有咳痰、咳痰、高热及胸痛等症状,有些甚至出现休克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1]。
2025-05-12肺部疾病主要包括各种病原菌感染、间质性肺疾病、癌症等。谷氨酰胺(Gln)是一种α-氨基酸,是核苷酸合成的重要前体之一。Gln广泛参与机体各种生物活动,是体内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对于中间代谢、通过组织之间氨(NH3)运输的器官间氮交换和pH稳态具有根本重要性。
2025-05-09人气:18703
人气:17327
人气:15830
人气:15285
人气:1524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医杂志
期刊人气:4668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1668
国内刊号:11-2166/R
邮发代号:2-698
创刊时间:195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