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并发症强化管理在垂体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垂体瘤术后患者,选取时间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纳入患者100例。以盲选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均分入50例。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干预+并发症强化管理。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100的6个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并发症强化管理在垂体瘤患者术后护理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垂体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的颅内良性肿瘤,发病位置一般在垂体前叶、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1-2]。由于该病发展速度快,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但术后患者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3-4]。因此,对垂体瘤术后患者,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并发症管理。基于此,本文选择垂体瘤术后患者100例,探究实施并发症强化管理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自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垂体瘤术后患者,选取时间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纳入患者100例。以盲选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均分入50例。观察组男:女=30:20;年龄24~47(34.54±4.97)岁;病程6~17(9.37±1.86)个月。对照组男:女=27:23;年龄25~49(34.97±4.64)岁;病程5~16(9.88±1.94)个月。以上一般资料两组比较,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患者知晓本研究内容;能正常沟通,认知清晰;女性患者非经期。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研究过程中疾病恶化。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术后常规监测病情,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术后恢复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监测患者内分泌和影像学,关注钠、钾、钙等电解质变化,必要时补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家属及时反馈患者恢复情况。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并发症强化管理:(1)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运动能力,确保无神经功能损害。采用标准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进行评估。定期检测患者激素水平,评估其内分泌功能。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有无渗液,白色液体可能提示脑脊液漏,通过棉球测试进行确认。保持术后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清洁伤口,更换敷料,留意伤口是否出现红、肿、热、痛及渗液等症状。注意输液管道和其他医疗器械的无菌使用,预防医院感染。(2)给予雾化吸入。第一次雾化治疗后,若患者口、咽的不舒服感消失,可每隔2~6h进行一次雾化,并选择无菌蒸馏水,以缓解口咽部位不适。(3)实施经皮穴位电刺激。选择足三里、合谷、外关等穴位,将电极贴在对应的穴位上进行刺激。主动询问患者感觉,调节电刺激强度。(4)术后实施早期锻炼指导。①从术后4h开始锻炼,可下床活动、按揉四肢腓肠肌,顺序为从上至下;同时旋转肘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关节,频率为每次10~20min,每日2次。②主动泵动:从术后第2天开始运动,指导患者进行床上主动踝泵运动。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绕环训练,包括前屈、内翻、后伸和外翻等,按照顺、反两个方向交替进行。(4)术后疼痛管理: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分值最低0分,最高10分。给予4分患者药物治疗;针对4分以下患者,使用移情法镇痛,可根据患者喜好挑选视频或音乐,或采用“音乐+呼吸调整”的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
1.3观察指标(1)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脑脊液鼻漏、尿崩症发生情况。(2)生活质量:评估工具为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简表(WHOQOL-100),由6个维度组成,总分均100分,分数高则生活质量好。(3)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评估,百分制,分为非常满意(分值超过90分)、比较满意(分值60~90分)、不满意(分值未超过60分);非常满意率与比较满意率之和即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14.00%,两者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并发症发生率[n(%)]
2.2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后,观察组WHOQOL-100的6个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WHOQOL-100评分(x±s,分)
2.3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护理满意度[n(%)]
3、讨论
调查显示,垂体瘤发病率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8%~15%。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肿瘤,基本上属于良性肿瘤,可引起头痛、视力下降等临床症状[5]。临床针对垂体瘤采取的最佳治疗方式为切除手术,通过切除肿瘤,消除或减轻神经系统等受到的压迫[6]。但术后患者易出现脑脊液鼻漏和尿崩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既往临床针对垂体瘤术后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7]。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100的6个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可见,对垂体瘤术后患者应用并发症强化管理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显著效果。分析原因在于,通过并发症强化护理,护理人员能更为密切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如脑脊液漏、感染、电解质紊乱等。通过进行系统的疼痛评估和管理,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8]。另外,通过对垂体瘤术后患者进行并发症强化管理,还可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对垂体瘤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并发症强化管理不仅有助于防止并发症发生,还可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闫琛,崔娟,姬兰霞.垂体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7):1205-1207.
[2]刘欣.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西藏医药,2020,41(6):125-126.
[3]赵颖.研究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在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9):241-242.
[4]史洪涛.阶段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垂体瘤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影响[J].中华养生保健,2023,41(14):95-98.
[5]赵杰.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干预对垂体瘤患者术后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8):1400-1401.
[6]苏亚丽.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程序对脑垂体瘤术后患者护理体验及康复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2,16(1):61-63.
[7]石赞华.阶段性护理对脑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5):94-96.
[8]孙蓬菊.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垂体瘤患者术后高热的影响[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1):152-154.
文章来源:常秀珍,陆蒙蒙.并发症强化管理在垂体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生命科学仪器,2025,23(04):245-247.
分享:
在治疗四肢骨折时,由于手术导致的局部肌肉血管损伤及长时间卧床,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疮等,若临床护理不当,则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而影响预后。手术全期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其主张将护理流程分为四个阶段,多维度分析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2025-04-24随着手术难度的增加,缝针使用数量及频率也逐渐增加,一些精细操作需使用持针器前端夹针,容易发生针刺伤、跳针、缝针丢失等不良事件,因此手术室缝针管理尤为重要[1-3]。传统的缝针固定效果差,且将缝针别在纱布或绿色手术巾上,缝针容易没入纱布网眼中,不易清点,一旦丢失,寻找困难,难以达到现代外科高效的缝针管理要求。
2025-04-22先天性气管狭窄(congenitaltrachealstenosis,CTS)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气管软骨环或纤维组织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种致命的气道梗阻性疾病。婴幼儿期即可发病,常表现为反复的肺部感染和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50%~80%[1]。先天性气管狭窄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治疗。
2025-04-21肛周脓肿是指肛门周围组织发生感染并形成脓液集聚的疾病,通常由肛门周围的腺体感染引起,会造成局部疼痛、红肿及排便困难等症状。关于肛周脓肿的治疗,临床上可采用抗生素、中药及手术等进行治疗,其中较为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但术后创口需要一段时间方可愈合,此时患者要进行适当的自我护理以促进创面愈合并预防感染。
2025-04-19垂体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的颅内良性肿瘤,发病位置一般在垂体前叶、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1-2]。由于该病发展速度快,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但术后患者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3-4]。因此,对垂体瘤术后患者,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并发症管理。
2025-04-15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为该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案,可纠正心肌供氧状态,进而控制疾病发展、保证患者安全。但针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加之患者生理机能有所衰退,术后康复时间较长,这就凸显出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1]。
2025-04-09膀 胱 癌 发 病 率 位 居 恶 性 肿 瘤 第 9 位,在 男 性 恶 性肿瘤中居第 7位(9.5/10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 10位以后(2.4/10 万);膀胱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 13 位,男 性 死 亡 率 为 3.2/10 万 ,女 性 死 亡 率 为 0.9/10 万。在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2025-04-07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病导致胸膜腔内堆积病理性液体,发病后患者表现出发热、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影响,临床较为重视,需积极给予患者治疗和护理[1-2]。目前,临床多通过胸腔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可较好消除患者胸腔积液,改善患者病情[3]。
2025-04-07手术治疗能快速切除病变、修复损伤或移植器官,但也会给患者带来创伤,导致其生理和心理压力大,可能诱发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因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传统护理虽能提升患者舒适度,降低应激水平,但其心理干预不足,缺乏针对性。
2025-04-02目前治疗主要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已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因手术较为复杂,多数时需开展体外循环,患者术中易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脑缺血,还会因其他原因而诱发代谢性酸中毒、再灌注损伤等,且术后受药物、疼痛、不良心理、睡眠中断等的影响易引发谵妄[2]。
2025-04-01人气:16686
人气:15312
人气:14039
人气:13451
人气:1176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期刊人气:16026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儿童医院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9676
国内刊号:13-1352/R
邮发代号:18-112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