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疾病护理期间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采用抽签的形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及情感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0,P<0.05)。结论 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护理过程中采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可以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子宫肌瘤属于严重威胁女性人群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通常情况大部分子宫肌瘤都属于良性,需要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1]。目前临床中治疗子宫肌瘤通常选择手术治疗,但是因为手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较大。因此,临床在开展手术治疗期间,需要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身体恢复[2]。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作为临床中近几年以来比较认可的高质量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影响[3]。在子宫肌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人员从患者的实际角度出发,不断改进护理服务,充分做到以患者为本,提高关怀力度,利用自身专业水平以及技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4]。本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以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采用抽签的形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35~54岁,平均(42.4±6.9)岁;子宫肌瘤直径2.6~10.3cm,平均(6.6±3.7)cm。研究组年龄35~55岁,平均(42.7±6.2)岁;子宫肌瘤直径2.8~10.1cm,平均(6.2±3.3)cm。纳入标准:患者年龄>30岁;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前的体温水平全部正常;患者手术期间未出现大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排除标准:存在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以及黏膜下肌瘤等相关并发症者;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严格遵照医生的医嘱以及护理标准,为患者提供生命体征监测和用药指导,考虑到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为患者和家属介绍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5]。
1.2.2研究组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手术前,患者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其中比较多见的为惶恐、焦虑以及高度紧张等,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具体心理表现,为患者提供相对应的心理疏导,第一时间安慰患者,同时介绍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告知患者手术治疗之后的各类注意事项,同时告诉患者不良情绪会对疾病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帮助患者建立自信,缓解手术治疗之前所产生的各类负面情绪,使患者可以保持从容并且平静的心态接受治疗,进一步加快身体恢复速度[6]。护理人员需要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严格遵照相应护理流程进行配合,为医生能够顺利完成手术打下基础。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照医嘱执行护理操作,把握患者的具体需求,完善护理前期工作,开展手术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带领患者接受各项常规检查,同时对患者的子宫情况进行检查,排除怀孕风险,做好手术前的胃肠道准备工作以及营养干预,减少手术期间风险以及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7]。手术前8h指导患者保持禁食与禁水,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手术前1d需要为其放置导尿管,排空膀胱,针对身体情况相对不佳的患者,手术前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管理,减少手术期间出现风险的概率。患者来到手术室后,首先需要核实患者的身份,护理人员配合麻醉医生完成麻醉工作,手术期间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时刻关注患者的身体指标改变情况,并详细记录,倘若患者出现心率以及血压水平异常,需要立即汇报医生,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护理[8]。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室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避免患者产生低体温现象,针对手术操作相对较为复杂的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准备完善的输血设备。手术后,需要确保患者所在病房内部的环境舒适,按时更换床单与被褥,每天进行通风换气。护理人员需要按时帮助患者调节体位,防止产生压疮等术后并发症,部分患者在手术后,易产生便秘、阴道出血以及腹痛等表现,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帮助缓解患者的内心负担,使患者能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依照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制订饮食方案。手术后,患者需要严禁食用脂肪含量过高以及辛辣食物,多选择五谷杂粮,同时患者需要严格禁止饮酒与吸烟,从而加快身体康复速度[9]。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选择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于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水平进行判定,包含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以及情感健康,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10]。(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选择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及情感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
2.2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3、讨论
子宫肌瘤在临床比较多见,一般出现在>30岁的女性人群中。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是非常明确,患者通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白带增多、阴道出血和躯体疼痛等症状,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也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临床对于子宫肌瘤通常会开展手术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提升,为了确保手术治疗能够顺利完成,临床需要完善围术期的护理[11]。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完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已经在临床疾病的治疗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开展,能够帮助护理人员保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依照患者的具体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并且细致的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使临床整体护理质量水平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以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但需要做好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使其可以充分满足当今护理需求,为临床患者提供更加具有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还需要做好护理管理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在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患者身体恢复,并且积极探索新型护理管理措施,充分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同时还能提高科室管理效率以及管理质量[12]。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婷.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智慧健康,2022,8(6):157-159.
[2]陈曾丽,蒋运兰,林玉珠,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影响的Meta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2):16-21.
[3]王夕文,杨继梅,岳东瑞.中医整体护理结合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价值[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2):118-120.
[4]于文君,鲍柳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护理模式对行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手术认知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4):4458-4461.
[5]杨娟,韩均红,朱晓丹,等.PDCA循环模式联合细节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0):62-64.
[6]柏璐,白淑芳,卓娜,等.换位思考护理对微创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10):1255-1258.
[7]张健,孙智明,赵杉杉,等.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心理护理加疼痛护理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J].新疆医学,2021,51(6):722-724.
[8]纵秋菊,王宗云,张红,等.时间管理护理程序对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1,34(6):131-134.
[9]罗秋莲.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2):65-67.
[10]占晓芳,盛丽琴.知信行护理模式对子宫肌瘤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8):224-227
.[11]徐小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联合中药脐敷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8):86-89.
[12]许巧英,黄慧娟,许祖娟.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20,40(8):835-838.
文章来源:杨爱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5,40(04):215-217.
分享: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M)是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增大和异常子宫出血症状的一种良性疾病,可导致低出生体重和前置胎盘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目前主要以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盆腔磁共振成像诊断为主,由于缺乏相关的诊断标准,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漏诊率,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2025-04-29子宫肌瘤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妇科疾病,属于良性肿瘤,一般中年女性发病率较高,而且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子宫肌瘤主要症状是阴道经常性出血、分泌物明显增多、腹部包块、不孕、贫血等[1],如果患病后长期不治疗,病情持续发展,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日常生活质量。
2025-04-25子宫肌瘤患者主要表现为白带异常、腹部不适、阴道出血等,目前多采取腹腔镜切除术治疗[2]。腹腔镜切除术治患者易受到机体应激反应、负性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增加术中应激反应,不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和手术的顺利开展[3]。舒适护理是以改善患者舒适度,减轻患者不适感以及负性情绪为目的的护理模式[4]。
2025-04-21子宫肌瘤多见于40~50岁围绝经期人群,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大多认为可能与性激素有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临床常用术式,但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肌瘤复发,而影响肌瘤复发的因素尚未明确。据此,本研究选取13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的危险因素。
2025-04-15子宫肌瘤属于严重威胁女性人群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通常情况大部分子宫肌瘤都属于良性,需要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1]。目前临床中治疗子宫肌瘤通常选择手术治疗,但是因为手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较大。因此,临床在开展手术治疗期间,需要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身体恢复[2]。
2025-04-07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属于良性肿瘤,可导致患者出现月经紊乱、腹部胀痛、出血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还可导致不孕、流产等,给患者带来身心双重负担。 目前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切除子宫肌瘤,可保留子宫,但手术属于侵入性治疗,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使患者产生负性情绪,进而影响术后恢复进程。
2025-04-03子宫肌瘤为妇产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导致,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腰背疼痛等。当肌瘤体积增大时,可能会进一步干扰子宫的正常结构,进而增加不孕或流产的风险,因此,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2025-03-10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polypoidadenomyoma,APA)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1%,最早于1981年由美国医师Mazur发现[1-2]。APA的组织结构复杂,由非典型腺体和鳞状化生细胞组成,这一组织结构与分化良好的浸润性腺癌、恶性混合型米勒管肿瘤相似,因此认为其具有低度恶性潜能。
2025-03-05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黏膜下肌瘤占子宫肌瘤的10%~15%,早期患者无特异症状,随着肌瘤的不断生长,患者会出现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影响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1-2]。特别是对于绝经后的妇女,生长较快的肌瘤有极大概率发生癌变。在临床中对于该类型子宫肌瘤的患者,早发现早干预是保证患者预后的基础[3]。
2025-02-18子宫肌瘤(uterine fibroid,UF)是女性子宫平滑肌形成的良性肿瘤,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为20%~50%,其致病因素复杂,受年龄、种族、激素、生活方式、家族史、遗传因素等影响。相比手术的有创性,药物保守治疗是大多数UF患者更倾向的治疗方式,常用治疗药物包括激素和中药。
2025-02-15人气:18568
人气:16691
人气:16041
人气:14880
人气:1405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国际护理学杂志
期刊人气:15324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351
国内刊号:22-1370/R
邮发代号:12-116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