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2021-11-01    6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免疫法应用于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时的临床价值,为肿瘤患者早发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50例临床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纳入观察组,选择50例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收集基本流行病学和临床背景资料,采集静脉血标本。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检测两组人群血液中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antigen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antigen125,CA-125)和糖链抗原-153(carbohydrateantigen153,CA-153)五种肿瘤生物标志物含量,并统计分析各项检测结果及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CEA、AFP、CA-199、CA-125和CA-153五种水平分别为(78.52±76.11)ng/ml、(143.83±157.47)ng/ml、(82.50±74.92)U/ml、(92.64±117.39)U/ml和(55.95±45.70)U/ml,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的(2.46±0.94)ng/ml、(3.27±1.77)ng/ml、(15.64±6.11)U/ml、(19.55±8.84)U/ml和(14.21±6.11)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五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00%(33例)、68.00%(34例)、64.00%(32例)、50.00%(25例)和54.00%(27例),对照组仅在AFP检测出1例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种肿瘤生物标志物在不同恶性肿瘤中均有检出,其中最特异的标志物,肠癌为CEA,肝癌为AFP,乳腺癌为CA153,卵巢癌为CA12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应用于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具有较高准确度,可为临床肿瘤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关键词:
  • 交叉反应
  • 化学发光免疫法
  • 恶性肿瘤
  • 癌胚抗原
  • 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
  • 加入收藏

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同时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相对困难,其死亡率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诊断肿瘤的传统方法有病理组织活检、核磁共振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B超、X线胸片、内镜检查等。但这些检查对于肿瘤早期的检测效果十分有限,部分检测方法不仅价格昂贵,且会给患者带来痛苦[2]。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TM)是指恶性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做出反应或者由肿瘤细胞直接合成、分泌而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正常细胞中含量很低或不存在的特异性物质[3]。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操作便捷、标本易获取、价格低廉、灵敏、特异、易于动态监测疾病等优点[2],肿瘤标志物的筛检对于肿瘤早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4]。众多的肿瘤标志物的发现和临床应用,已成为肿瘤患者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例如,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antigen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antigen125,CA-125)和糖链抗原-153(carbohydrateantigen153,CA-153)作为常规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筛查、诊断、预后和转归等方面有很大的实用价值[5,6]。

肿瘤标志物的种类繁多,检测方法也各异。例如,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虽然灵敏度高、易于商品化等优势,但试剂盒使用寿命短、有放射性污染风险等缺点,目前越来越少用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但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蛋白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虽然能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但检测成本昂贵,目前还难以普遍应用于临床;而化学发光免疫法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氧化形成一个处于激发态的中间体,当该中间体重新回归至稳定的基态水平时,可同时发射出光子,使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对产生的光量子数量进行测定,即可检测出目标检测物质的真实含量。此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快速、无放射性危害等优点,得到不断发展[7,8]。因此,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价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5种肿瘤生物标志物,用于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收治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本文涉及的相关实验研究,经过该单位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核批准,需要入选的病例和健康志愿者,均获得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观察组,经过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等相关检查确诊为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入院时维持清醒意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好,能够有效调整自身情绪,听从医护人员指引并全程配合。②对照组,为在本院接受体检、排除恶性肿瘤、愿意参与本地研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健康志愿者。排除标准:①临床或影像学疑似,但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恶性肿瘤的患者;②合并重症心脑血管疾病,受外力作用导致机体出现伤损的患者;③情绪控制不佳,无法有效配合采样检测者;④对本研究不予认同者。

1.2 方法

1.2.1 样本及资料收集

无菌管采取试验参与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液3~5ml,3000转/min离心,取血清,备用。收集纳入试验者的一般流行病学和临床学资料,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2.2 肿瘤标志物检测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罗氏cobas8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使用罗氏公司提供的原装配套试剂、质控品和定标液,标准化操作技术,检验并统计两组受检者血清标本中的五种肿瘤生物标志物指标水平,分别为CEA、AFP、CA-199、CA-125和CA-153。

1.2.3 结果判断

根据罗氏公司提供的试剂检测说明书,检测值大于参考范围判定为阳性。分别统计五种肿瘤生物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和五种肿瘤生物标志物在不同恶性肿瘤中的阳性检出率,见表1。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产生的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研究共纳入被观察者数量为100例,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女各25例,年龄33~58岁,平均(47.24±4.62)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2~59岁,平均(47.14±4.50)岁。两组人群年龄及性别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年龄=0.627,χ2性别=0.04,均P>0.05)。

2.2 两组受检者的五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

观察组的五种肿瘤标志物均明显超过正常值,对照组健康人群仅在AFP指标中检测出1例阳性,检测值为12.11ng/ml,其余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观察组五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受检者的五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分析

观察组患者CEA、AFP、CA-199、CA-125和CA-153五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00%、68.00%、64.00%、50.00%和54.00%;对照组健康人群仅在AFP指标中检测出1例阳性,检出率为2.00%。观察组五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五种肿瘤生物标志物在不同恶性肿瘤中的阳性检出率分析

五种肿瘤生物标志物在不同恶性肿瘤中均有检出,其中,最特异的标志物,肠癌为CEA;肝癌为AFP,乳腺癌为CA-153;卵巢癌为CA-125,见表4。


3、讨论


目前,恶性肿瘤检查方法较多,在选择诊断方法时,不仅要考虑准确率,还需考虑操作的便捷性和无创性。病理检查通常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金标准”,然而这一方法属于有创性检查,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且部分患者在取材时有一定难度。影像学检查可显示部分肿瘤病灶,但价格较高,受分辨率影响大,在微小病灶诊断中存在困难,且特异性不佳。肿瘤标志物属于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与影像学检查相比,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在癌症中出现的时间更早,且更便宜、操作方便,能够重复操作[9],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肿瘤生物标志物一般指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之中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通常而言,肿瘤标志物在人体内的剂量远远超过正常水平时,便提示机体已经出现恶性肿瘤。例如AFP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肝癌早期筛查及监测标志物,其诊断敏感度为0.600~0.700[10];CA153水平升高能够准确预示80%以上的乳腺转移癌[11]。CEA是在癌、胚胎组织内存在的高分子糖蛋白,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在人体内的最大正常值为5ng/ml,除结直肠外的多种恶性肿瘤(约55%胰腺癌、50%胃癌、45%肺癌、40%乳腺癌、40%尿道癌、25%卵巢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2,13]。

目前,已知的肿瘤生物标志物较多,如果围绕单一标志物进行检测,由于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处于较低水平,无法及时且准确地检出[14]。因此,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检验均认为一次性围绕多个肿瘤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可有效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而及时确定患者机体内的该类物质含量是否异常增多。需要注意的是,肿瘤生物标志物不可单独作为肿瘤疾病是否确诊的唯一根据,必须结合患者症状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高度特异性[15],是公认的快速、精确、重复性好且安全无毒的方法。其用于检测多种肿瘤生物标志物、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时,能够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与常规的放射免疫分析法相比,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具备其所有优势的同时,不会受放射性防护及同位素污染问题的影响,且试剂价格成本较低,可在基层医疗机构普及。

本研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五种肿瘤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观察组患者五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00%、68.00%、64.00%、50.00%和54.00%,对照组仅在AFP检测出1例阳性。由于肿瘤是单一变异细胞多次克隆结果,细胞生物学特性呈现多态性和复杂性,表现为肿瘤细胞表型差异、病理类型差异、异质性等,故同一种肿瘤可含有一种或多种标志物,不同肿瘤或同种肿瘤不同组织类型可有不同肿瘤标志物,亦可有共同肿瘤标志物[16]。本次研究的五种肿瘤生物标志物在不同恶性肿瘤中均有检出,其中最特异的标志物,肠癌为CEA,肝癌为AFP,乳腺癌为CA153和卵巢癌为CA125,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对照组健康受检人群的五种肿瘤指标除1例AFP检测值为12.11ng/ml,轻度阳性外,其余均处于参考范围之内。根据AFP与小扁豆凝集素(lensculinarisagglutinin,LCA)的亲和力,可将AFP分为AFP-L1、AFP-L2和AFP-L3。AFP-L1常见于肝脏良性疾病,AFP-L2常见于孕妇,AFP-L3主要来源于肝癌细胞,也被称为甲胎蛋白异质体[12]。日本肝病学会推荐将AFP、AFP-L3和异常凝血酶原(des-gammacarboxyprothrombin,DCP)同时作为肝癌的筛查指标,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及AFP/AFP-L3/DCP检测,超高危人群及预后随访者每3~4个月进行一次AFP/AFP-L3/DCP检测及影像学检查[17],因此建议此受检者进一步检测AFP-L3/DCP。

综上,观察组肿瘤患者的五种指标均有处于异常状态项目,明显超过正常值,结合病理及其他检测结果,均确诊为早期癌症。由此可见,化学发光免疫法应用于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具有较高准确度,可为临床肿瘤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2]张颖聪.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2018,33(11):1036-1042.

[3]李策,聂彩辉,张力君,等.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及其筛选技术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14,38(1):1-13.

[9]焦鑫,何思春,万绍恒,等.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预后预测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2(39):811-814.

[12]巩晓瑞,马锐.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8,39(12B):48-52.

[16]佟彤,冯―,陈田.郑州地区45~60岁人群肿瘤标志物筛查及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116-119.


文章来源:范艳佳,陈美红,颜林林.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1):1397-140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抗癌之窗

期刊名称:抗癌之窗

期刊人气:95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5757

国内刊号:11-5458/R

邮发代号:80-512

创刊时间:200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