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高校德育视域下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能力的培养

  2021-05-20    14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亲社会行为培养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是维护和谐社会、良好社会关系的建立基础,对大学生自身而言也有深远意义。高校德育视域下需要强调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可更好的定位大学生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同时能缓解甚至消除大学生消极心态和行为,确保身心健康发展。高校调查结果表示,我国高校对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且部分大学生对急救方面知识了解甚少,大多情况下均是被动接受相关知识,主动意识淡薄。通过加强校内非医专业学生的现场急救技术训练水平,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使其获得更多的生命意义感和尊重,从而提高其亲社会行为的能力,实现自身价值。

  • 关键词:
  • 亲社会行为
  • 大学生
  • 现场急救
  • 生命意义感
  • 社会支持
  • 课程思政
  • 非医学专业
  • 加入收藏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课程思政对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的有积极作用。课程思政是将课程与思政相互融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形成协同效应,坚持“立德树人”。目前课程思政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宗旨,在大学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亲社会行为培养是目前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能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立,做出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对未来的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

针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研究显示,现场急救常用技术有利于其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现场急救是救护人员未到达事故现场时,“第一目击者”在现场进行救助,能为患者抢救争取更多时间,有利于改善病情,缓解痛苦,同时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有积极影响。现场急救训练能在一程度上提升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因此高校应重视《现场急救常用技术》课程的课程安排。本文为探寻高校德育视阈下,现场急救常用技术训练中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方面改变的作用路径,现开展如下研究。


1、研究开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17级非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我校2017级非医学专业本科生共706人,其中观察组为被动划定参加第一轮次《现场急救常用技术》课程的学生,共计300人。在剩余的406人中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0人作为对照组。该样本数量大于研究所需最低样本数量要求。

1.2 研究方法

第一次现场急救技术培训时,课程开始前,安排专业调查员向观察组学生依次发放网络调查问卷,让学生签署知情同意书。技术培训结束后,分别请两组学生填写问卷。问卷调查填写前,调查员需对问卷内容以及评分标准进行统一讲解,此次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以消除同学们在填写问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顾虑。填写问卷后当场回收,并进行资料录入及相关统计分析工作。

1.3 研究内容

训练方法。《现场急救常用技术》课程由创实中心教师共同完成,结合此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内容,课程内容大纲包括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和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

1.4 研究工具

(1) 一般资料问卷

研究小组根据研究项目自行设计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性别、年龄、学校、专业、居住地址、家庭情况等多方面内容。

(2) 亲社会行为量表

亲社会行为量表(ProsocialTendenciesMeasure,PTM)由美国心理学家Carlo编制,问卷项目共26个,主要包括利他、公开、依从、匿名、情绪性和紧急等六个维度的性社会行为。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亲社会行为越佳。

(3) 社会支持量表

选择1986年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共包含3条客观支持、4条主观支持、3条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评分采用1-4级评分,总评分0-60分,评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越强烈。

(4) 生命意义感量表

该量表于1964年由Crumbaugh和Maholick两人以弗兰克林的意义治疗理论为编制基础,共同编制出20个条目的问卷,用于测试个体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的感知程度,包括个体是否在朝着某一目标努力这一过程的觉察。目前该量表已成为测量生命意义感最常用的量表,已被社会各界广泛应用。量表采用7点计分的方式,在每个问题下方均设置一对反义形容词,被调查者根据自身直观感受作答。之后次量表经过尹美琪(1988)、宋秋蓉(1992)等多位台湾学者进行重新修订,皆证实生命意义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包括内地的肖蓉(2009)也验证了此量表PIL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内部结构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研究结果分析


2.1 亲社会行为、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对比

2.2 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2.3 现场急救技术训练与其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由以上统计数据可看出,受训后,对照组亲社会行为、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明显优于观察组,观察组受训后亲社会行为、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明显优于受训前。

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各维度呈正相关。生命意义感与亲社会行为各维度呈正相关。

现场急救技术训练水平与非医学专业学生亲社会行为各维度呈正相关。


3、研究结论


课程思政是在教人育人的基础上,关注课程本身内容和价值,结合思政教育内容,课程与思政相互融合,充分利用多种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文化素养、道德品质以及政治觉悟等方面。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型教育理念,是目前我国教育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及亟须付诸实践的内容。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敢于担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亲社会行为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内容,研究显示,急救是提高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途径之一,尤其针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还能学到急救知识,维护自身和其他人利益,实现自身价值。

在许多发达国家,急救知识的普及率高达10%~40%。美国法律更是要求18岁前需要掌握全部急救知识。我国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的技能掌握率均低于6%。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相当缺乏,同时自身急救意识缺乏,大约90%的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来学习并知晓急救知识,而听专业人员讲座的大学生较少,因此大部分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相关研究表明,提升急救技术能力的提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亲社会行为,现场急救技术是现代社会重要且基础的一种重要救助能力,可通过急救技术训练提升其急救能力,进而提高其亲社会行为。

此次研究对600例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受训后,对照组亲社会行为、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明显优于观察组,观察组受训后亲社会行为、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明显优于受训前。说明现场急救技术训练能提高非医专业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现场急救常用技术训练主要包括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和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通过急救训练,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急救措施,更加懂得生命的重要性,思想能得到进一步升华,进而培养其亲社会行为。

由表2、表3可知,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现场急救技术训练水平与非医学专业学生亲社会行为各维度呈正相关,说明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越强烈、现场急救训练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培养。提示在非医专业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现场急救训练水平,重视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的建立,能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的效率与效果。

本次研究以现代教育改革为背景,能满足目前我国学院教育的改革要求,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要求,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课堂教育中。此次研究过程发现,选择的学生较多,问卷回收率得不到保障,另外调查问卷采用由学生自己填写,他人不能干预,且量表的内容较多,所以其调查结果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为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需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项目组拟邀请心理学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统一的培训,在问卷发放前由调查员宣讲隐私保护说明和填写注意事项,从而保证问卷填写质量;同时问卷当场回收,从而保证回收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急救技术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提升效果可作为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手段,是教学实践上的一个创新。现场急救技术训练能帮助培养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且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的提高也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培养,具有实施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琳,孙妍,田悦,等.理工科大学生之间亲社会行为倾向差异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168,179.

[2]宋丹,田悦,李伟,等.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差异分析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8):179,190.

[3]陈海丽,郑佳莹,耿楠楠,等.医学专业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8(5):397-400.

[4]胡苏珍,常金兰,陈燕,等.宁波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院前急救知晓水平及其培训效果比较[J].护理与康复,2017,4(16):28-31.

[5]罗春艳.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医学基础知识公共选修课的开设需求及意义[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7(1):117-118+145.

[6]商士杰,白宝玉,钟年.家庭社会阶层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7(6):1108-1111.

[7]安连超,耿艳萌,陈靖涵,等.大学生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9(25):95-97.

[8]蔡頠,吴嵩,寇彧.权力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及相关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120-131.

[9]向思雅,魏绮雯,郑少丹,等.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8(4):522-526.

[10]黄金银,陈井芳,徐金梅,等.急救技能培训对大学新生急救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59-61.


文章来源:刘坡妮,周丹.高校德育视域下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6):49-5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高教研究与实践

期刊名称:高教研究与实践

期刊人气:367

期刊详情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教育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