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探究

  2021-03-12    49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可以从中国传统和当代社会文化中吸取养分,主要包括优越高效的国家制度、智慧蓬勃的文化生态、心系中华的爱国情怀、工业强国的民族追求、居安思危的家国记忆、科技创新的拼搏斗志、环境保护的清醒意识、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锐意敢为的创业精神、精工细作的工匠品质和知行合一的阳明文化。在工科专业课中引入以上元素,对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工科专业
  • 引入元素
  • 德才兼备
  • 新时代人才
  • 课程思政
  • 加入收藏

新时代中国工科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更要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多下功夫,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当前课程思政教学在全国高校推进开展,对于工科专业课程,可以考虑引入与国家制度、民族精神、行业操守、传统文化、时代观念等相关的思政元素来完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大业。


一、优越高效的国家制度


习近平主席在多次讲话中提到我国社会建设应该有充分的制度自信。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集中力量可在短时间内办成大事,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中国“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设计大格局将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连接在一起,各区域之间的联系沟通越发便捷紧密。曾经清晨在草原看日出,黄昏在海边看日落的愿望已然成为现实,朝发夕至的高铁速度体现了我国制度的优越性。除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建设,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是对国家制度的大考验。2019年底在中国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时至今日仍未停止,面对如此严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我国的制度在全局性、高效性、执行力、抗压力、战斗力等多方面体现出了优势。例如,数日之内就调度人力物力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数日之内就从全国各地集结了大批医务工作者奔赴疫情最严重地区。在政府的统一部署调度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作战,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控制住了疫情,给老百姓一个平安稳定的生活环境,也给世界提供了在抗击疫情方面具有参照性的中国模板。在交通、通信、医疗等各领域都可见出我国制度的优越高效性,这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之一。


二、智慧蓬勃的文化生态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传统底蕴深厚,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道家和释家文化为两个支柱的传统文化系统。儒家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究“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种积极入世、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撑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砥砺前行。在行事尺度、利弊权衡等方面,儒家的中庸之道哲学思想是富于智慧的民族文化指路明灯。道家文化重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重视返璞归真的精神内守,为当代诸多争端提供了解决思路。释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了本土化现象,最有代表性的是以平常心为精要的禅宗,“担水砍柴无非是道”,在平常化、平和性的心态中面对生活的变迁。工科专业主要应对的问题在科学技术领域,如果能够恰到好处的以儒释道三家智慧文化为指引,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会对科技进步、难题突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蓬勃发展、充满生命力的,农学、地学、算学、天文学、建筑学、冶金学、化学等诸多领域都涌现出了可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成果,四大发明更是在世界文明史上成为辉煌的一页。中国智慧蓬勃的文化生态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之二。


三、心系中华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中国历代传承的民族品质,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在动力。屈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用生命和人格为后世竖起丰碑,其“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精神强烈感召着世人为国效忠。古代文人士大夫心系民生,忧患意识浓重,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其《岳阳楼记》中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世名句。到了现代,在中华民族处于帝国侵略的危难之际,众多华人华侨心系祖国,义无反顾的支持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爱国华侨陈嘉庚是杰出代表。他创办了集美学校、厦门大学、南洋华侨中学、鳌园、华侨博物院等教育文博机构,为祖国复兴出资出力,被称赞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是具有伟大情怀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同样出身于福建的当代民族工业家曹德旺也心系祖国,创办了民族工业品牌“福耀玻璃”之后尽其所能反哺社会,其个人和家风堪为爱国企业家典范。再如香港企业家邵逸夫,在构建邵氏影视帝国产业的同时,向祖国大陆投入大量财力物力捐资助学,众多所“邵逸夫学校”、无数座“邵逸夫教学楼、图书馆”等拔地而起。心系中华的爱国情怀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之三。


四、工业强国的民族追求


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农业文明是数千年社会发展的基础。进入现当代,中国迫切需要发展工业,铸造工业强国之路,以工业助力农业,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在新世纪发展征程中必须在工业领域奋发有为。在此方面中国军工取得的成就为其它领域树立了典范。在邓稼先等一代又一代军事工业技术专业人才的努力和奉献中,中国陆海空三军科技装备和高精尖端武器制造都在不断取得突破。在2019年新中国70年华诞大阅兵中,我国的先进军事武器装备闪亮登场,展示了强大的军事战争实力。再如不久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投入使用,抒写了工业强国造福于民的新篇章。在中国金属矿藏工业领域,无数专家前辈、青年学者、企业员工日以继夜的奋战在生产研发基层,为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金属矿物资源在开采、提炼、加工、利用、回收、保护方面取得技术突破而默默耕耘。对于稀缺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世界各国都在进行长远谋划布局,在此方面占有主动权的国家必将具有长期的竞争力和话语优势。工业强国的民族追求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之四。


五、居安思危的家国记忆


在中国数千年发展史中,有过安定繁荣,也有过动荡衰退。秦始皇一统六国开启了短暂的大秦帝国时代,不施仁政自取灭亡后,汉家王朝带领华夏民族进入了历史新纪元。在此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江山是李唐王朝,其国力、气度、包容性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唐盛世是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两个辉煌朝代。古代历史的发展在治乱交替中演进。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在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崛起的时期,中国工业等多方面却落后于西方国家。鸦片战争中帝国主义的炮响打开了中国大门,开启了积贫积弱的东方古国备受霸权欺凌的历史。此后中国人民经历了近百年艰苦卓绝的抗争和奋斗,终于在21世纪开启了民族复兴的历程。历史经验给予当代青年的重要启示就是要居安思危,要怀有民族和家国忧患意识,涤除享受安乐的倦怠心理,要不断砥砺奋斗,在和平安定时期对未来进行长远规划,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为个人价值实现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居安思危的家国记忆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之五。


六、科技创新的拼搏斗志


科技创新推动着国家和社会进步。回顾历史,火药、指南针本是中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在近代社会却转而被霸权国家利用来向中国发起进攻,这无疑成为我国历史中屈辱的一页。清朝末期,大批仁人志士对国家命运出路展开了探求,“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成为时代的呼声。清政府被推翻后,中国历史开启了现当代的进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时期,科技进步都成为有志之士的不懈追求。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竺可桢、袁隆平等前辈殚精竭虑,为祖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进入当代,科技创新在我国诸多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铁、通信、智能手机、网络技术、医疗技术等多项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政府设立了“科学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颁布给在科技创新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这是国家授予的崇高荣誉。在企业科创方面,“华为”是自主科技研发创新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企业品牌,其精神对广大青年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科技创新的拼搏斗志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之六。


七、环境保护的清醒意识


世界各国在争相发展工业的同时,对高速高度开发的负面影响评估不够,在预防措施方面出现短板。当今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乃至生存产生了负面影响,成为全球要应对的公共问题。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总是要或多或少的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这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中国来说,经历了早先粗放的发展之后,在新时代多数工业、制造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接下来要重点谋划的是产业升级,向着集约化、智能化特别是环保化方向转型发展。教师应将“绿色企业”的创办和传承观念在当代工科专业学生群体中进行强化,响应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号召,在建设现代工业体系的同时保护好祖国的生态环境,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引领,为后世留下蓝天白云、碧海青山。这也是我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必经之路。当代工科青年学生是后续工业升级人才建设的中流砥柱,肩负着为国家谋发展和为社会谋进步的重要使命。环境保护的清醒意识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之七。


八、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


中华民族具有尚德传统,职业道德是德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中虔敬恭恪的职业敬畏和食禄尽忠的契约精神在当代也有积极意义。广大工科专业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也应接受渗透式的当代职业道德教育,其内涵包括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保守秘密、谨慎细致等方面。对于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冶金工程、采矿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在本专业取得显著成果,必须要具备吃苦耐劳的道德品质,甘于在实验室“坐冷板凳”,甘于深入到艰苦的生产一线,甘于在默默无闻中砥砺奋进。工科专业实验人员应该诚实守信,用真实的原生数据来分析写作,确保科技论文的事实基础和可信度。对于某些国家高精尖技术产业来说,从业人员要牢牢树立保守国家安全机密的意识,在面对各种诱惑甚至胁迫时要能够坚持原则和立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有些工科专业如机械工程、医学工程等则需要谨慎细致的职业道德,任何一个小环节小步骤的失误都有可能给全局工作带来严重影响。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之八。


九、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


当今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工业转型等多方面成就的取得都是由团队的精诚合作来完成的,个人能力放在团队之中能够获得更高远的价值体现。在工科专业学生群体中传达和培养团队精神是专任教师的本职工作,事实上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组建团队。如当代新型的人工智能专业和应用范围极广的材料工程专业,很多学校在本科低年级阶段就已经开始让学生融入到实验室团队中了,这是从高中到本科教育的一个大转变。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在公开演讲、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矛盾处理、领导策划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在专业技术知识方面也可以转益多师,向团队中的师长和队友请教。团队合作能力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必备素质,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在校期间接受的团队实操训练将会为其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提供扎实的前期准备。国家各级教育机构非常重视学生创新团队的组建和发展,这是社会前进、民族复兴的新鲜血液,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人民的寄托。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之九。


十、锐意敢为的创业精神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四十年风雨历程,以广东、浙江企业家为表率的创业精神是改革前行中的巨大动力,为国家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进入新世纪,深化改革的步伐不能停,自主创业的步伐更不能停。工科专业学生在通过自身努力磨练掌握了相关技术以及获得了专利之后,会成为我国新生代自主创业的重要人才队伍。教师在专业课程讲解中可以结合工科专业人才创业成功典范来激励学生为后续创业做准备。此外,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代企业家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步入老年,接下来要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家族企业的维系传递。创业难守业亦难。有些工科专业学生是家族企业的二代甚至三代继承人,肩负着家族的发展使命也面临着市场的巨大挑战,父辈创业精神在子孙后代中的薪火相传关系到家族企业的生死存亡。基于此,教师可在专业课中适当引入创业守业知识理论,引导学生勇于担当重任、科学合理规划。以我国金属矿藏行业的优秀民营企业江西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老一辈创业家的艰辛努力下兴办起来,现今已经开启了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后辈青年企业家接棒继续苦心经营,为当地经济和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锐意敢为的创业精神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之十。


十一、精工细作的工匠品质


工匠品质是推动我国民族工业和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习近平主席在数次讲话中都提到要将其传承下去。在工业化机器化大生产之前,我国的商品有很多是手工制作的,精工细作的手艺令当代人赞叹敬佩。与我国同处于东亚圈的日本被称为工业制造强国,其现代化工业产品同样体现出了可贵的工匠品质,如坚持、极致、精细、善小、传承等。西欧国家瑞士也是如此,其精密机械制造业中的佼佼者是备受市场青睐的手表,背后是数百年企业工匠文化积淀的厚重传承史。当前我国正在努力从工业制造业大国向强国奋进,工匠品质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工科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要特别重视工匠品质的养成,教师在专业课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其构成要素和养成途径,和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将工匠品质和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这对于机械工程、服装工程、汽车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尤其重要。中华民族有着心灵手巧的民族基因,通过合理的教育途径,以鲁班为典范的高级工匠培养模式定能在国家的教育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精工细作的工匠品质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之十一。


十二、知行合一的阳明文化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立德、立功、立言”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阳明文化思想遗产,其中对于工科专业学生非常实用的就是知行合一的思想。王阳明出身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小就怀有精忠报国的理想。进入仕途后不畏险阻,奉行知行合一理念,为朝廷和地方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主政南赣时期,阳明先生平定匪乱、操练兵力、兴办教育、设立崇义县、书写文章,为其生命史留下了最光辉的篇章。当代工科专业学生应该以王阳明为典范,将其知行合一的理念在学习生活中切实践行传承下去。树立高尚的理想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投身到实践中,将理想转化为奋斗的动力,在挫折困难中磨练顽强的斗志和坚韧的毅力,在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教师在工科专业课程中可以引入当代工业领域知行合一的榜样人物,为学生提供积极的人生观引导,提升其将愿望理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执行效力。知行合一的阳明文化是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之十二。

综上所述,从我国的传统与当代文化以及社会国情出发,可以归纳梳理出若干优秀积极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对当代高等教育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将其引入工科专业课程,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才兼备的当代优秀青年学生。


参考文献:

[1]许瑞芳.一体化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20(8):6-8.

[2]温潘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反思和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8):12-14.

[3]翟东升.当代中国体制的优越性[J].IT经理世界,2009(18):111.

[4]周遵波.坚守初心使命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J].中国有色金属,2019(24):58-59.

[5]冯钺.历史经验中居安思危的大智慧[J].人民论坛,2020(9):29-31.

[6]锡权.科技创新面临哪四大桎梏[J].决策探索,2020(8):63-64.

[7]郄江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及发展趋势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4):5-7.

[8]桑东辉.忠于职守与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基于对传统忠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J].武陵学刊,2020(4):20-30.

[9]郭素瑜.关于当代大学生团队意识培养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199-200.

[10]刘晖.家族企业创业精神传承研究[J].时代金融,2019(36):42-45.

[11]杨颖.工匠精神的构成与树立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20(30):336-337.


贺山明,王晓明,廖春发,汪金良.新时代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探讨[J].高教学刊,2021(09):16-19.

基金:2018年度江西省省级研究生教改研究项目“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研究生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探索”(编号:JXYJG-2018-127);2020年度江西理工大学校级“课程思政”课程改革项目“再生有色金属冶金”(理工思政字[2020]3号);2018年度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教改课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研究生人文素养提升模式探究——以赣南地区为例”(编号:YJG201800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新课程

期刊名称:新课程

期刊人气:163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3-2162

国内刊号:14-1324/G4

邮发代号:22-149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周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