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2021-04-17    62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是高校健康管理类专业新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启蒙课,开设这门课,旨在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架构体系有深层次的全面认知,激发其对专业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文章从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的设计思路出发,梳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课程隐含的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内容,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

  • 关键词: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导论课程
  • 教学素材
  • 课程思政
  • 加入收藏

课程思政源自于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论述,强调高等院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设计,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2018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特别强调,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1]。“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是高校健康管理类专业新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启蒙课,将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有利于探索课程思政更深层次的协同育人效应。


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设计


(一)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为方针,合理设计课程思政内容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推进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五个层面,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要求结合不同专业与课程特点、思维方法,深入研判教学资源的合理性和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想价值,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课程教学中。根据专业和“健康服务管理导论”课程特点,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中医药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梳理出合理的课堂教学思政素材,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

(二)分析专业与课程属性特点,挖掘隐含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以满足由现代医学模式向预防为主转变的职业需求。由于医学服务和医学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德精神。“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是新生首次接触到的专业启蒙课,课程内容涵盖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架构体系有深层次的全面认知,激发新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学风,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在“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分别从健康服务管理发展历程、重大传染病健康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基层卫生服务管理、健康养老服务、健康服务业相关法律与法规、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以及健康管理伦理规范等章节中梳理出相关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到课程知识的教学实践中。


二、课程思政元素教学的内容与融入途径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融入教育

课程思政作为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制度创新,强调要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要求,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教师在讲授健康服务与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教学中,可介绍中国在健康服务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保障和成就,如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这些政策奠定了中国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基石,促进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相比于英美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中国的健康服务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一系列保障制度和政策的推行,为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其得到了快速有序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引导大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培养大学生树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价值观。

(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精神的融入教育

传染病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特别是面对烈性传染病的防控与健康促进,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非常关注并积极参与全球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理与健康促进活动。如2014年2月西非暴发了严重的出血热病毒疫情,中国政府派出六批医疗队、超五百名医护人员远赴疫情一线,提供了大量的紧急救援物资,为当地疫情的控制和健康促进作出了贡献。2020年1月我国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显著好转而全球疫情流行日益加剧的时刻,再次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了大国责任和使命,派出抗疫专家组前往多国支援,向全球八十多个国家提供紧急物资援助,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健康促进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实例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风范和担当精神,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了大学生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信仰和自信。

(三)中医科技与文化自信的融入教育

在中医健康服务业的教学中,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方》中记载的“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黄帝内经》中描述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论等,这些中医理论思想体现了现代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的理念,较西方健康管理理论体系早上千年。在疾病的预防方面,中国人发明的人痘接种术,开创了人类预防传染病的先河,比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的牛痘预防天花早数百年。在2020年中国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诊治中,中医药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防控技术列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被世界卫生组织采纳和推广,成为中国抗疫斗争的显著特点和优势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医药在医学服务与健康管理中的价值,促进中国传统医药科技的传承发展,树立了中医中药科技与文化自信。

(四)敬业精神的融入教育

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公民个人层面应具有的行为规范的价值要求,也是决定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大学毕业生无论是选择就业或是创业,首要具备的价值观就是敬业精神。健康服务与管理属于大健康领域,不直接涉及患者的临床诊疗服务,不少大学生认为其职业地位低下,职业认可度低。在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教学中,以实例说明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如引起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是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通过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健康管理,能够降低患病率、提高生命质量,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从事医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大学生追求“工匠精神”,培养大学生对其所从事职业的高度认可与发自内心的热爱,调动其学习和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

(五)诚实守信的融入教育

诚实守信教育是古今中外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涉及到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推动国家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时代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在健康服务产业的教学中,可以以分析典型反面案例为切入点,如2017年发生在无锡的用13张重大疾病险保单骗保790万的事件,2018年破获的“健康养老界最大骗子”、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由向社会骗资百亿的恶性事件等,讨论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健康相关问题,启迪大学生自觉形成诚信观念、主动践行诚信行为,培养大学生“以诚立世”的价值观。

(六)法治观念的融入教育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对我国法治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学生在从事医学服务与医学管理时,要全方位地以患者为中心,了解法律赋予被服务对象的各项权利,如医疗服务中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人体标本与健康档案使用权等相关法律问题,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遵法守法思维意识,用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自身的职业行为。一方面,在健康管理策略的教学中,如高血压健康管理、艾滋病健康管理的实例中融入法治意识教育,教育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愿望;在生活方式管理的教学中,如吸食毒品给个人健康、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教育学生远离毒品,遵纪守法。另一方面,在健康服务业涉及的法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讨论宪法、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的基本内容,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多角度了解本职业所涉及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遵法守法思维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七)生态文明的融入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使其形成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4]。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生物圈和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不良影响,不但导致疾病发生,甚至还会危及人类生存。如过渡捕食或挤占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原本感染野生动物的病原可经过一定的方式感染人类,例如冠状病毒、出血热病毒等可通过接触野生动物或节肢动物而引发人类疾病;生活在大于85dB噪声环境中持续超过8小时,或长期接触噪音,可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在健康危险因素评估与管理教学中,教师应分析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与健康危险因素的关系,提醒和教育学生树立“人与环境和谐共生”“人人享有健康环境”的理念,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健康行为。

(八)伦理道德的融入教育

健康管理是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健康或疾病风险管理为重点,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要求健康管理医师尊重人的生命、人格及权利等医学伦理和道德,坚持生命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这同时也是医学伦理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在讲授结核病、艾滋病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教学时,强调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可传播结核病,而日常生活接触、节肢动物叮咬则不会传播艾滋病,提醒学生尊重患者人格,不歧视不诋毁,保护患者的隐私,关心和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使其配合治疗。


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导论课堂教学的实施成效


在将材料力学、野生植物资源利用等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分析调查问卷,表明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育人效果[2,3]。而且,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程度、课程素材的感想反馈及认知度是衡量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109名大一学生课后调查发现:72.5%的学生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框架有比较深入的了解,80.7%的学生认为“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课有助于较快较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91.7%的学生认为其更加理解了实施“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战略政策和要求,88.1%的学生深刻感受到从事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86.2%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施“健康中国2030”战略有重要影响,会带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法制),89.9%的学生对该教学方式表现出浓厚兴趣,认识到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89.9%的学生对“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课中融入思政案例的教学改革满意度较高,初步发挥了“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

总之,从导论课程内容中甄选的思政素材,具有现实性、真实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易懂性等特点,对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的。但是“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是一件新生事物,对“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课程思政的实践尚无可借鉴的经验,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试验性。随着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深入尝试,可以进一步探索出适合国内大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以期最终形成教学规范制度和特色课程规范。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

[2]苏继龙.融合型工程案例在“材料力学”课程思政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8).

[3]马艳萍,陈长友,李玲俐.“野生植物资源利用”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8).


马兴铭,李玲.“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04):71-7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期刊人气:50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黑龙江大学

主办单位:黑龙江大学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2-4107

国内刊号:23-1064/G4

邮发代号:14-329

创刊时间:194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