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中药药浴联合紫草膏涂抹对新生儿毒性红斑的疗效研究

  2024-05-15    1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药浴联合紫草膏涂抹对新生儿毒性红斑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诊断为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患儿176例,随机分为空白组、紫草膏组、药浴组、药浴联合紫草膏组,每组44例。空白组采用常规水浴疗法,紫草膏组采用常规水浴后紫草膏涂抹红斑,药浴组采用常规水浴中加入中药包,药浴联合紫草膏组采用药浴后紫草膏涂抹红斑。干预2 d后评价4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红斑消退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及继发感染情况。结果 空白组、紫草膏组、药浴组及药浴联合紫草膏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27%、88.64%、86.36%、95.45%,药浴联合紫草膏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显著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紫草膏组、药浴组、药浴联合紫草膏组患儿红斑消退时间分别为(38.21±5.43)h、(31.53±4.86)h、(33.49±3.04)h、(29.78±4.1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浴联合紫草膏组毒性红斑消退最快。治疗前4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空白组、紫草膏组、药浴组及药浴联合紫草膏组分别为(1.45±0.28)分、(1.29±0.31)分、(1.26±0.37)分、(1.03±0.22)分,以药浴联合紫草膏组降低最为显著(P<0.05)。空白组、紫草膏组、药浴组及药浴联合紫草膏组继发感染率分别为11.36%、6.82%、9.09%、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药浴联合紫草膏涂抹对新生儿毒性红斑的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还可加快毒性红斑消退速度,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 关键词:
  • 中药
  • 新生儿
  • 新生儿毒性红斑
  • 紫草膏
  • 药浴
  • 加入收藏

新生儿毒性红斑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可能因婴儿机体对来自母体内的某些物质过敏引起的,或者婴儿肠道吸收某些物质时出现毒性反应,也可能与皮肤上共存的微生物有关,最近还有研究指出其可能是一种局部免疫应答,与免疫系统的成熟和发育有关[1,2]。新生儿毒性红斑早期症状多在患儿出生后4 d内发病,少数出生时即有,最迟约2周,主要表现为患儿皮肤表面可见粟粒大、豆大至雀卵大的红斑,界限不清楚,呈椭圆形或不整形,鲜红色,略有浸润,数目不等,好发于胸、背、臀部,很少见于手、足,呈散在性分布,有时互相融合,出现丘疹、风团及脓疱等,部分患儿还可出现发热、精神异常等症状,影响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积极治疗[3,4,5]。近年来国内有研究表明,中医药逐渐在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有擦涂、洗剂等多种干预方式及用药方案[6,7]。本研究旨在讨论中药药浴联合紫草膏涂抹对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用药及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信息,现总结分析相关资料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23年1—6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诊断为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患儿176例,首先按入选顺序进行编号,再从随机数字表中任意一个数开始,对每个研究对象产生一个对应的随机数字,除以4求余数,若整除则分到空白组,若余数为1则分到紫草膏组,若余数为2则分到药浴组,若余数为3则分到药浴联合紫草膏组,每组44例。空白组患儿男23例,女21例;日龄2~5 d, 平均日龄(2.90±0.62)d; 毒性红斑直径2.0~3.1 cm, 平均(2.19±0.53)cm。紫草膏组患儿男22例,女22例;日龄1~5 d, 平均日龄(2.87±0.65)d; 毒性红斑直径1.8~3.0 cm, 平均(2.21±0.48)cm。药浴组患儿男20例,女24例;日龄2~5 d, 平均日龄(2.91±0.60)d; 毒性红斑直径1.9~3.1 cm, 平均(2.17±0.57)cm。药浴联合紫草膏组患儿男21例,女23例;日龄1~6 d, 平均日龄(2.90±0.59)d; 毒性红斑直径2.0~3.3 cm, 平均(2.21±0.50)cm。4组患儿的性别、日龄及毒性红斑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所有患儿监护人均知情同意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研究内容经单位所属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进行。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毒性红斑诊断标准[8];②胎龄满37~42周;③出生体质量2 500~4 000 g; ④无游泳禁忌。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并发症;②皮肤感染破溃;③对治疗药物过敏。脱落标准:干预周期未结束,中途出院或转科。

1.2 方法

1.2.1 空白组

实施常规新生儿毒性红斑处理,即新生儿每天上午先用温水清洗新生儿全身,选用中性洗浴液;再进行温水盆浴,佩戴新生儿游泳圈,水温38 ℃~40 ℃,水量5 L,时间5 min; 沐浴完成后用浴巾擦干身体,脐部用0.5%碘伏消毒,新生儿统一身穿医院经消毒后宽松、柔软、透气的衣物。日常定时监测新生儿体温,保持在36.5 ℃~37.3℃,做好知识宣教,室温冬季保持在20 ℃~22 ℃,夏季26 ℃~28 ℃,勤换纸尿裤,切勿过度包裹,定时更换体位,防止背部和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紫草膏组:在空白组的基础上实施紫草膏涂抹红斑。即常规清洗、水浴之后,用无菌棉签取适量紫草膏涂抹红斑处。药浴组:在空白组的基础上,实施中药药浴。即在水浴之前用本院自制的中药方(马齿苋50 g、石膏30 g、紫草10 g、垂盆草30 g、生甘草30 g、生山栀20 g、生大黄20 g、黄柏20 g、千里光20 g)磨成粉做成袋装,放入浴盆中,水温38 ℃~40 ℃ ,水量 5 L ,药浴时间5 min。药浴联合紫草膏组:在空白组的基础上,实施中药药浴联合紫草膏涂抹治疗。即将袋装中药粉放入浴盆中进行药浴,水温、水量及药浴时间同空白组,药浴完成后用无菌棉签取适量紫草膏涂擦红斑处。以上各组干预时间2 d。

1.2.2 观察指标

干预2 d后由2名课题组成员对两组患儿进行效果评价,以保证结局指标的准确性。(1)临床疗效:①治愈:皮疹完全消失;②好转:皮疹较前减少;③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或出现全身症状。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2)红斑消退时间:显效:<24 h红斑完全消失;有效:24~48 h红斑完全消失;好转:>48 h红斑减轻。(3)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评价主要中医症状红斑积分,无该症状为0分,轻微症状为1分,中度症状为2分,重度症状为3分。(4)继发感染:是否出现脓疱疮,皮肤破损。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EpiData软件录入本研究获得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包分析所得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正态性检验采用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分析

空白组、紫草膏组、药浴组及药浴联合紫草膏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27%、88.64%、86.36%、95.45%,药浴联合紫草膏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显著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P<0.05)。见表1。

2.2 红斑消退时间分析

空白组、紫草膏组、药浴组及药浴联合紫草膏组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药浴联合紫草膏组毒性红斑消退最快。见表2。

表1 4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4组患儿红斑消退时间比较

注:药浴联合紫草膏组与空白组、紫草膏组、药浴组比较,t=11.438、3.779、5.034,均P<0.05;药浴组与空白组、紫草膏组比较,t=6.404、2.852,均P<0.05;紫草膏组与空白组比较,t=7.805,P<0.05。

2.3 中医症状积分分析

治疗前4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以药浴联合紫草膏组降低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4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2.4 继发感染情况分析

空白组、紫草膏组、药浴组及药浴联合紫草膏组患儿继发感染率分别为11.36%、6.82%、9.09%、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4组患儿继发感染情况比较[例(%)]


3、讨论


新生儿由于皮肤娇嫩,皮下血管丰富,角质层发育不完善,过度保暖、化学刺激等都易诱发新生儿毒性红斑,或者新生儿在吸吮母亲乳汁时经胃肠道吸收了某种过敏原,或是吸收了来自母体某种内分泌激素,导致超敏反应而出现皮肤红斑[10,11]。毒性红斑增加新生儿父母及家长的焦虑不安和心理负担,必要时需要使用药物控制病情。中医学认为新生儿毒性红斑是胎中遗热、遗毒,出生后新生儿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处于体弱脾虚、腠理不固的状态,风寒外邪侵入引起新生儿毒性红斑病发,故治疗多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12,13,14]。

本研究考虑到中药外洗治疗一般以2~4 d为1个疗程,且据临床经验患儿红斑消退时间一般在1~3 d, 再加上考虑到产科住院时间短,为了减少脱落样本,本研究干预时间定为2 d, 4组患儿治疗2 d后评估结果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药浴联合紫草膏组>紫草膏组>药浴组>空白组,药浴联合紫草膏的优势还体现在红斑消退快、症状显著缓解,安全性可靠。

紫草膏是一种膏剂,药物成分紫草、当归、防风、地黄、白芷、乳香、没药,除紫草外,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当归等四味酌予碎断,另取食用植物油同置锅内炸枯,去渣,将紫草用水湿润,置锅内炸至油呈紫红色,去渣,过滤,另加蜂蜡适量熔化,待温,加入上述粉末,搅匀,即得。方中乳香、没药消肿生肌;地黄、紫草清热凉血,紫草并能活血;当归养血、活血、止痛;白芷、防风祛风止痛。诸药合用,具有化腐生肌、解毒止痛之功效[15,16]。中药药浴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通过药物与皮肤的直接接触,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直达肌腠经络,从而达到用外治药物治疗疾病的作用,温热效应等物理刺激与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是药浴发挥内病外治作用的基础[17]。有研究提示,中药药浴在不同年龄、不同皮肤病患者中均有一定疗效[18,19],在新生儿中应用的安全性也获得肯定[20]。

本研究采用自制中药配方进行药浴干预,将中药马齿苋、石膏、紫草、垂盆草、生甘草、生山栀、生大黄、黄柏、千里光磨成粉,做成袋装,新生儿每天洗澡时置于单人泡澡桶中进行药浴。以上药物组分中,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在《本草纲目》和《新修本草》中有记载,现代药理研究[21]提示,马齿苋提取物可能通过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实现促进创口愈合的功效;石膏具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之功效,《本草衍义补遗》:“石膏,本阳明经药,阳明主肌肉,其甘也,能缓脾益气,止渴去火,其辛也,能解肌出汗……”;紫草归心、肝经,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能;垂盆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之功效;甘草在中国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甘草不仅是良药,还有“众药之王”的美称,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及调和诸药;生山栀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与作用;黄柏出自《本草纲目》《别录》,苦寒沉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归肾、膀胱经,长于清下焦湿热,现代药理发现,黄柏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增强免疫等作用[22];千里光始载于《本草图经》,归肺、肝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肝明目及杀虫止痒的功效。以上述诸药进行药浴有清热解毒利湿、补益心脾、祛风止痒、敛疮生肌等治疗作用。此外,进行药浴可促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皮肤新陈代谢,加速皮肤排泄功能,而膏药涂抹对皮肤治疗的效果更为直接,减少全身不良反应[23,24,25]。因此,对新生儿毒性红斑患儿采用中药药浴和膏药涂抹相结合的干预方式效果更显著。

综上所述,中药药浴联合紫草膏涂抹对新生儿毒性红斑的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还可加快毒性红斑消退速度,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丁探颖,李娜,封丽娟,等.新生儿毒性红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金银花、甘草、防风水剂擦涂的干预效果分析[J].吉林中医药,2020,40(7):920-923.

[5]谢超宇,郭羽,赵丽亚.新生儿毒性红斑预防与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365-366.

[6]郑丽敏.川百止痒洗剂在新生儿红斑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1):1394-1395.

[7]唐爱华,汪琛琛.艾叶洗剂涂擦配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早期新生儿毒性红斑[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3):92-93.

[8]金汉珍,黄德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79-580.

[9]郑筱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10]卢瑞英,刘桂荣,钟素琴.鱼腥草药浴配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216-218.

[11]黄厚梅.谈新生儿红斑的影响因素[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7):9298.

[12]彭娜,彭良德.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红斑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3):102-103.

[13 张玲.复方苦参洗剂在新生儿红斑及脓疱疹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21,33(7):954-955.

[14]杨蕾.重楼解毒酊外涂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5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20,16(1):73-75.

[15]顾瑶敏,罗宏宾,孟泽彬,等.紫草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21,23(4):536-538.


基金资助: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23ZL543);


文章来源:毛清芬,朱翡翡,李艳平.中药药浴联合紫草膏涂抹对新生儿毒性红斑的疗效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24,39(10):1779-178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期刊人气:343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6-2932

国内刊号:10-1451/R

邮发代号:82-30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