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小儿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新型伤口敷料的作用

  2025-04-2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究新型伤口换药在小儿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4年2月—8月50例在厦门市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下肢慢性伤口(均为外伤性溃疡伤口)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伤口敷料进行换药,观察组则给予新型伤口敷料换药,比较两组换药总有效率、肉芽组织新生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疼痛程度(NRS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换药总有效率更高(P <0.05)。换药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NRS评分(P <0.05)。观察组肉芽组织新生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更短,且换药次数更少(P <0.05)。结论 小儿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使用新型伤口换药效果更佳,肉芽组织新生及创面愈合速度快,换药次数少,且可减轻疼痛程度。

  • 关键词:
  • 下肢慢性伤口
  • 创面愈合
  • 小儿
  • 新型伤口换药
  • 疼痛程
  • 加入收藏

小儿下肢慢性伤口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持续存在超过6周且愈合过程受阻的皮肤损伤,通常由多种因素如感染、血液循环障碍等引起,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全身性炎性反应,甚至因剧烈疼痛而产生应激反应[1]。小儿下肢慢性伤口具有治疗周期长、临床疗效差等不足,这不仅会对患儿带来身体及心理上的痛苦,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儿家庭的经济压力[2]。敷料是用于覆盖创面的材料,可以包裹或覆盖伤口,帮助创面愈合和减轻疼痛,是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3]。常规敷料吸收渗液的能力不足,当伤口渗液较多时,需要频繁更换敷料,这不仅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会导致患者换药痛苦增加[4]。新型敷料如水凝胶敷料可维持伤口周围湿润环境,有利于伤口的快速愈合,且该敷料可将伤口表面的污染物及坏死组织清除,为伤口愈合创造有利条件[5-6]。为分析新型伤口敷料在小儿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50例患儿展开分组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4年2月—8月50例在厦门市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下肢慢性伤口(均为外伤性溃疡伤口)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组,各25例。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差异甚微,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依据为《中国下肢软组织损伤修复指南(2023)》[7];②3~15岁者;③血管未见明显损伤;④神经组织、肌肉和肌腱不存在断裂损伤;⑤本研究所有参与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器官疾病;②伴有其他传染性疾病;③存在语言、认知或精神功能障碍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

1.2方法对所有患儿伤口状况进行评估,使用0.9%氯化钠溶液对创面进行初步清洗后,以0.9%氯化钠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对伤口进行仔细清理,并对伤口及周围皮肤组织消毒。

对照组:行常规伤口敷料换药,以无菌纱布隔天换药。

观察组:给予新型伤口敷料换药,应用水凝胶敷料(康维德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63145002)敷伤口,换药频率结合患儿伤口情况而定,通常1~2d更换1次。若受伤部位长出新肉芽时连续进行3次细菌检测,直至血常规恢复正常且结果呈阴性后,缝合伤口。

1.3观察指标①换药效果:根据伤口创面评分表(wound-breakingstrength,WBS)对换药效果评估。WBS包括渗出液量、伤口水肿、伤口深度、伤口周边红肿程度、粉红色伤口面积、愈合中的皮缘等内容,满分20分。其中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3~20分、10~12分、5~9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ratingscale,NRS)对患儿换药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总分0~10分。7~10分:疼痛感极为强烈,严重影响睡眠及进食;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0分:无痛。③观察两组患儿肉芽组织新生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

1.4统计学方法以SPSS26.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换药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换药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两组换药效果比较[n(%)]

2.2疼痛程度换药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疼痛程度比较(x-±s,分)

2.3两组患儿肉芽组织新生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比较观察组肉芽组织新生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更短,且换药次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儿肉芽组织新生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比较(x-±s)


3、讨论


日常生活中突发事件致使患儿出现下肢慢性伤口,会对小儿身体及心理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而受组织修复缺陷、血管供应不足、感染控制不当以及患儿全身状况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还会导致伤口愈合过程受到干扰,从而延长伤口愈合的时间。伤口长期不愈合还可能导致感染扩散、伤口周围组织坏死、脓毒症、器官功能衰竭以及全身性感染等相关不良反应[8]。感染扩散是指细菌通过未完全愈合的伤口进入血液循环并开始繁殖,进一步向其他部位传播。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局部或系统性感染,需更强效的抗生素治疗。而伤口周围组织坏死是由于长期不愈合导致局部缺血、缺氧和营养供应不足引起的细胞死亡,需对坏死组织进行清除,以达到预防继发感染的目的[9]。另外,患儿机体内炎症因子持续刺激机体,诱发器官功能衰竭,若未及时发现并控制感染,患儿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还可能会引发败血症,危及患儿生命安全[10]。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换药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肉芽组织新生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更短,且换药次数更少(P<0.05)。这提示新型水凝胶敷料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儿换药的效果,促进伤口愈合。分析原因:水凝胶敷料能够为伤口创造湿润愈合环境,可促进细胞增殖,且可避免伤口渗液粘连创面,防止新生肉芽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水凝胶敷料可吸收伤口的渗液,促使伤口保持洁净,有利于坏死组织自溶性清创,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从而促进伤口愈合[11]。水凝胶敷料吸收渗液的能力较强,可迅速吸收伤口渗出的液体,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可降低由于渗液积聚所致伤口感染风险,延长敷料应用时间,故而可减少换药次数。

本研究中,换药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NRS评分(P<0.05)。这表明与常规传统换药相比较,新型水凝胶敷料更有利于缓解患儿痛苦,提高其治疗体验感及舒适度。这是因为水凝胶敷料可发挥冷敷镇痛作用。水凝胶中含有丰富的水分,接触皮肤之后,水凝胶敷料和伤口处皮肤发生热交换,可降低皮肤温度,发挥持续降温的效果,有利于缓解患儿痛苦[12]。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较为积极的结果,但仍存在一定的欠缺,首先,本次研究中选取范围及样本量均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这不仅会导致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还可能影响该研究的外部推广性。其次,在研究过程中,患者由于年龄较小的原因,导致临床依从性较差,不利于临床相关措施的顺利进展,在后续研究中,可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认知水平,增强其依从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后,还可积极与其他医院进行交流学习,了解本院以外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治疗方式,进一步提高患者实际治疗有效率。

综上所述,在小儿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采用新型伤口换药,可有效提高对患儿的换药总有效率,缩短创面愈合以及肉芽组织新生时间,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患儿疼痛程度,对提高患儿临床配合度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永芳.下肢慢性溃疡病因治疗及伤口护理对伤口愈合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3,5(3):143-146.

[2]朱玲琰.糖尿病患者下肢皮肤慢性感染伤口的护理措施[J].饮食保健,2023(48):85-88.

[3]俞一,蔡蕴敏,戚晓霞,等.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银离子敷料对慢性下肢溃疡患者创面微环境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4,30(9):50-52,64.

[4]张溪.探究新型伤口敷料运用于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护理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22,30(3):69-70.

[5]郭丽,单荣芳,郭正刚,等.含银敷料联合营养支持配合中药熏洗对慢性创面患者创面恢复的应用[J].河北中医,2022,44(8):1322-1326.

[6]潘国莹,张吉傲笛,梁永平,等.刺激响应性水凝胶伤口敷料用于糖尿病慢性伤口修复的研究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54(4):726-730.

[7]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学组,等.中国下肢软组织损伤修复指南(2023)[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3,25(3):193-201.

[8]贾海丽,郭娇,简少霞,等.伤口造口干预对慢性难愈创面治疗效果、炎症因子影响[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4,11(5):509-512

[9]翟巍,屈冰,刘源.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体敷料配合负压引流用于开放性骨折伤口愈合的效果[J].临床医学,2023,43(8):68-70.

[10]王瑞环,贾伟娜,纪宽,等.可注射水凝胶在伤口敷料中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印刷版),2024,87(2):157-163.

[11]施红丽.新型伤口换药在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效果及应用[J].双足与保健,2019,28(17):131-132.

[12]张溪.探究新型伤口敷料运用于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护理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22,30(3):69-70.


文章来源:林园如.小儿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新型伤口敷料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5,23(11):119-12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期刊人气:381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7600

国内刊号:11-5530/R

邮发代号:46-248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