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总结并分析痛风不同临床分期主要超声特征,探讨肌骨高频超声在痛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74例痛风患者行肌骨高频超声检查,对比分析痛风不同时期的超声表现(双轨征、痛风石、聚集体、骨侵蚀、关节积液、滑膜炎)。结果 除双轨征外其他超声征象发生率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痛风性关节炎(GA)急性发作期关节积液及滑膜炎发生率较高(84.16%vs. 89.11%,P<0.05),GA间歇期聚集体及痛风石的发生率较高(51.65%vs. 39.56%,P<0.05),GA慢性期痛风石及骨侵蚀的发生率较高(53.33%vs. 51.11%,P<0.05)。结论 痛风不同时期的肌骨高频超声特征各异,通过检查分析患者关节中的单尿酸钠晶体沉积、滑膜炎及骨侵蚀等特征,评估关节病变情况,对痛风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变化,高尿酸血症已与传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并驾齐驱,成为第四高,控制不佳可发展为痛风。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血清尿酸升高所致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urate,MSU)结晶沉积引发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性反应,长期反复发作可形成痛风石,引起关节功能障碍及骨侵蚀[1-2]。痛风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asymptomatichyperuricemia,AHU)期、痛风性关节炎(goutyar-thritis,GA)急性发作期、GA间歇期及GA慢性期4个阶段[1]。肌骨高频超声无创、便捷,在痛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3]。痛风不同病程的肌骨超声表现尚缺少系统性研究,本研究依据痛风诊疗指南对痛风患者进行分期,对不同病期患者的易受累关节进行系统观察,分析痛风不同病期的肌骨高频超声表现,以深化肌骨超声在痛风诊疗中的应用。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1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检查发现尿酸升高患者374例,其中AHU期(A组)患者92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0±6)岁;GA急性发作期(B组)101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0±7)岁;GA间歇期(C组)91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39±5)岁;GA慢性期(D组)90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8±12)岁。4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年版)》关于AHU和GA的诊断标准[1];②行肌骨超声检查;③同意配合本次诊断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有其他骨关节炎;②近期关节外伤和(或)手术史;③由于其他疾病和(或)治疗而引起的继发性痛风。
2.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sEPIQ7超声诊断仪检查,探头的频率5~12MHz,采用肌骨超声模式。对双侧膝关节、踝关节、趾跖关节进行系统检查。观察指标为双轨征、痛风石、骨侵蚀、聚集体、积液、滑膜炎等。由2名高年资的医师对患者进行双盲超声检查,综合得出诊断意见。
痛风超声特异度表现[4]:①双轨征:血清中尿酸水平升高,MSU结晶沉积于透明软骨表面,并与软骨下方高回声骨皮质平行,呈“双轨征”(图1a);②聚集体:痛风各个时期均可出现,表现为关节积液或周围软组织内聚集的点簇状高回声,无明显声影;③痛风石:痛风病程较长患者关节内、外或肌腱内可见不均质强回声团块,多伴后方声影(图1b);④骨侵蚀:慢性炎症病程晚期出现关节内和(或)关节外骨质破坏,2个垂直切面均出现骨表面连续性中断,可评价痛风的严重程度(图1c)。非特异度表现[4]:①关节腔积液:关节腔内无回声区;②滑膜炎:滑膜增厚并滑膜内血流信号增多(图1d)。
图1痛风超声图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临床资料比较
4组间发病年龄、肝功能、血脂水平、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尿素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D组尿素氮水平增高,见表1。
表1痛风患者临床资料
2.肌骨超声特征发生率比较
痛风临床各期的主要超声征象各异,除双轨征外其他超声征象发生率差异在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中双轨征和关节积液的发生率高于本组其他征象;B组中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的发生率较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中痛风石的发生率较高,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痛风石及骨侵蚀的发生率较高,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各组肌骨高频超声特征发生率比较
三、讨论
AHU的定义是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同时无痛风发作和皮下痛风结节形成,但不排除已经有MSU晶体开始沉积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等处[5-6]。Stewart等[7]研究发现AHU患者中双轨征最常出现在第一跖趾关节,虽然此阶段患者无明显关节炎症及结构改变的超声征象,但其检出双轨征的概率却与痛风其他期相似。本组数据显示A组患者的双轨征和关节积液的发生率高于本组其他征象。与B、C、D组比较,双轨征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研究结果相似[7]。本研究中A组有部分患者出现双轨征,说明长期持续的高尿酸血症可引发关节改变,与严青等[8]研究结果相符。
GA急性发作是由于MSU晶体沉积或已经沉积的MSU晶体释放引起滑膜的炎性反应。间歇期是急性发作完以后的过渡阶段,间歇时间长短不一,此阶段MSU晶体进一步不断沉积,形成聚集体,生成痛风石。随疼痛反复发作病情逐渐进展,进入慢性期,慢性炎症加上痛风石中MSU晶体侵犯骨质,形成骨侵蚀[9]。本研究中急性发作期由于关节腔内MSU晶体沉积,滑膜增厚充血水肿且血管丰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关节腔积液,C反应蛋白增高,炎症反应明显,故GA急性发作期关节腔积液、滑膜炎征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GA间歇期MSU晶体进一步增加,逐渐形成痛风石,其痛风石的发生率高于A、B组,略低于D组,与陈敏[10]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GA慢性期中反复发作的痛风关节炎可引起关节面损伤,导致骨侵蚀及痛风石形成;同时尿酸盐在肾间质中堆积可引起肾脏损伤,尿素氮升高。本研究中GA慢性期尿素氮水平高于其他组,且痛风石和骨侵蚀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组,与姚霞飞等[11]的研究一致。尤其是骨侵蚀明显高于其他阶段。上述结果表明,肌骨高频超声不仅可以发现特征性MSU晶体沉积的征象(双轨征、聚集体、痛风石),还可检测到无症状期的双轨征、急性炎症期的滑膜炎和慢性期的骨侵蚀。因此,肌骨高频超声在诊断痛风的同时,还可以评估不同临床分期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
指南中明确指出AHU患者如影像学检查发现关节存在MSU沉积和(或)痛风性骨侵蚀,可开始相应治疗[2]。肌骨高频超声检查在痛风的诊断和监测中具有诸多优势。首先,超声检查便捷、无创、价廉,适用于多数人群。其次,超声可以动态、双侧对比观察,可重复性强,能够实时反映关节内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判断MSU晶体沉积情况及骨质被侵害的程度。此外,超声的微血流和能量多普勒可以观察早期滑膜的血流情况,有助于评估关节炎症的严重程度。近年来,肌骨高频超声还可用于关节穿刺和药物注射治疗,为痛风的诊疗提供了新方案。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纳入的痛风患者资料均来自同一医院,对结论的可靠性存在一定影响;②属于回顾性研究,存在一定的信息偏倚;③未对痛风不同时期滑膜炎微血流征象进行比较。今后应增加样本量、联合多个中心进行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肌骨高频超声不同影像特征对痛风各阶段的诊断价值。
四、结论
痛风不同时期肌骨超声特征存在差异,超声表现联合临床特征能较好地评估患者的病变部位及病变程度,为临床医师对前期痛风发生的预防、早期诊断、后续炎症治疗、尿酸水平的控制等提供较好的参考,可有效减少MSU结晶对骨质造成不可逆的侵蚀,减少持续性高尿酸血症可能诱发的肾脏、肝脏及心血管系统损害,在临床诊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重症代谢疾病分会,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共识专家组.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6):461-480.
[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1):1-13.
[3]陈晔,倪雪君.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4,40(4):459-462.
[4]屈亚锋.痛风性关节炎的高频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6):131-133.
[5]周智超,王凌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2,45(7):657-661.
[8]严青,林禾,高飞.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关节超声对比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11):1037-1040.
[10]陈敏.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肌骨高频超声表现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3,7(10):112-125.
[11]姚霞飞,林世德.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肌骨高频超声表现对比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8(2):50-52.
文章来源:张汀,王丁一,魏晓伟,等.痛风不同临床分期的肌骨超声特征及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5,41(04):462-465.
分享: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效果。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痰浊和瘀血阻络而导致,因此,治疗原则以益气养阴、化瘀祛湿、补肾健脾为主[2]。而肾炎康复片的组方正好符合上述治则,具有益气养阴、清解余毒、补肾健脾之功效。
2025-04-28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血清尿酸升高所致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urate,MSU)结晶沉积引发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性反应,长期反复发作可形成痛风石,引起关节功能障碍及骨侵蚀[1-2]。痛风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asymptomatichyperuricemia,AHU)期、痛风性关节炎(goutyar-thritis,GA)急性发作期、GA间歇期及GA慢性期4个阶段[1]。
2025-04-18SHPT对ESRD患者骨骼肌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还可致使关节软组织发生无痛性可活动性包块的发生,皮肤溃疡、组织坏死等;同时可下调红系肝细胞促红素(EPO)受体的表达,红细胞生成减少、寿命缩短,使贫血加重〔2,3〕。加重营养不良、促进全身微炎症状态。
2025-04-11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一个新的疾病定义,用于取代之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MAFLD 是肝细胞脂质过度堆积为特征的慢 性 肝 病, 全 球 总 患 病 率 为32. 4%,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病。 MAFLD 正以前所未有的趋势席卷而来,已构成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025-03-31特发性性早熟(idiopathiccentralprecociouspuberty,ICPP)是指未明确病因的性腺过早活化,导致<8岁女童或<9岁男童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常伴有生长加速和骨龄提前[1]。此症状会导致成年后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影响患儿的心理和社交发展[2]。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提前发育的第二性征、加速的生长速度和骨骼成熟,以及潜在的成年矮小[3]。
2025-03-19代谢综合征(MS)是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等为主的聚集性病症。神经调节 蛋 白4(NRG4)、镍 纹 样 蛋 白(Metrnl)分 别是棕色脂肪及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新型细胞因子,在能量代谢、糖脂代谢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研究多以探讨 NRG4 或 Metrnl与 非 酒 精 性 脂 肪 性 肝 病(NAFLD)、冠心 病、2型 糖 尿 病(T2DM)及 慢 性 并 发症等疾病的 相 关 性。
2025-03-18糖尿病肾病(DN)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病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尽管传统治疗方案如控制血糖和血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难以完全阻止肾脏病变的进展。因此,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迫切[1]。
2025-02-21矮小症是儿童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 主要与内分泌系统紊乱、 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有关, 又以生长激素缺乏最为常见。 矮小症的诊断通常需要检测生长激素水平, 但随机生长激素水平并无实际价值, 通常将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激素峰值变化作为诊断依据, 包括精氨酸、 左旋多巴、 可乐定等。
2025-02-14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约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患病数量可达6.43亿,占人口数量的46%。而在中国,2021年糖尿病发病数量超过400万,且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大部分患者多为体检时发现,这主要由于糖尿病早期并无明显的病症表现,
2025-02-05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为 HS常 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合并AKI可增加患者死亡及遗留 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危害[1],早期发现AKI高危人群并 及时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HS患者的预后[2]。已有 研究发现横纹肌溶解、凝血功能障碍、心肌损害等是 HS并发AKI的危险因素,但尚无普遍适用的评分工 具用于预测HS并发AKI的风险。
2025-01-22人气:18575
人气:15600
人气:15107
人气:14884
人气:1306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期刊人气:359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6699
国内刊号:31-1282/R
邮发代号:4-413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388
影响因子:0.021
影响因子:0.279
影响因子:0.140
影响因子:0.02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