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初中数学教学做到因材施教的策略探讨

  2022-07-06    6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新型的教育理念开始运用在了现代教学中。比如,逐渐开始提倡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愉快教育等。面对新的教育理念,初中教师应该正确运用,从而让那些学习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简单的题目,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作为教师,有义务、有责任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尤其不能丢下任何一个学困生。为此,本文探讨了教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做到因材施教,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 关键词:
  • 初中数学
  • 因材施教
  • 教育理念
  • 数学教学
  • 素质教育
  • 加入收藏

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所长,不断进行自我成长。在现代的教育中,这一教育理论依然受用。在教育事业大力发展的今天,传统教育弊端尽显,而要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实施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论,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是传统教育不能实现的,本文将围绕因材施教展开详细论述。


1.优化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不具有新意,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低下,进而影响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基于这一情况,教师要正视传统教学的弊端,优化课堂教学。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因材施教的落实。例如,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而思维能力较弱,那么,教师就可针对这部分学生围绕实践操作开展教学。借助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让其在实践中理解相应的定理、公式,在此期间,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按照正确、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实践,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此外,教师也可开展合作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处一个小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这样还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诞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实施分层教学


在实践中,为了满足学生的差异,多数教师会选择分层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会被按照数学成绩的高低,分配到不同的学习小组或不同的班级中,再由任课教师根据整体学情进行授课。然而这种显性的分层方式无疑会给成绩不佳的学生贴上“学困生”的标签,进而加重其心理负担,甚至可能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教师应改变这一做法,选择隐性分层模式。在此种模式下,教师不对学生进行分组或分班安排,而是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分档,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分层教学。如此,学生的尊严得到照顾,其自信心不会受到影响,在教师“暗中施加”的隐性分层教学活动中取得进步。隐性分层与显性分层也有一定的相似性,都需要对学习目标、作业等进行分层,不同之处在于隐性分层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目标和练习目标,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也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知。在上课开始前,教师采用口述、板书或投影等形式呈现层次性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选择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当前目标可按照实际而定,但要注意每个人的选择应是动态的。例如,把日常课堂练习目标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设计出如下内容要点,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对学困生进行巩固练习;中层的学生进行提高练习;成绩优秀的学习进行拓展练习。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当前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和完成。例如,在教初中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为学生展示了一道习题,要求学生至少完成一步。第一,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能发现什么?2.4∶1.6=60∶40;第二,能举一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吗?第三,能得出什么结论?第四,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完成的步骤。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和实现自我提高,还能使中等生和优等生有提高的学习能力的空间。


3.培养学困生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引导学困生从培养好习惯做起,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判断、推理,逐步让他们将已有的知识形成网络,让他们习得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并注重个别辅导,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逐渐形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能力。学习自觉性强的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能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投身学习,在困难面前表现顽强,并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此相反,学困生往往缺乏自觉性,需要教师花费精力,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采用强化双基训练的方法,把弥补基础和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得以提高。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优秀的品质,它决定着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久程度。学习是一个艰苦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顽强的学习意志,学困生就会半途而废。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强迫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数学学习,逐步培养学困生克服自身心理障碍和外部困难的能力,培养意志的独立性。


4.努力探寻潜在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一般来说,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调整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虽然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初中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思考、发现、应用、创造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是否一致,如有不同,哪种方法更好;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教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做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才会做到以一贯十,触类旁通。当然,如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给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帮助,那么学生都能学会并达到正常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数学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弥补缺陷,转变学生的状况,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数学知识,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增加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6.开展教学要从实际入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全体学生都需要学习的一门课,它是实现人人学且有价值的学科。当然,不同的人学习了数学知识后会有不同的发展。而如今传统的教学方式大都为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导致在班级里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智力发展水平、潜在能力以及学习动机和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他们在接受教学内容时的表现也有所不同,由于班级里的人数较多,为了照顾大多数人,教师必定会选择按照中等生的水平进行授课,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一部分学习好的尖子生没有学习兴趣,而另一部分学困生没有掌握好相应的知识点,连最基本的知识点都无法掌握,也就失去了学习信心,每个学生都无法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入手,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步一步地激发出来,发挥每名学生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看到自己的成绩逐渐得到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7.规划练习时间,合理布置学习任务


数学的学习也很重视对练习的规划以及任务布置的合理性,练习是学生不断对新知进行巩固的环节,能让学生具有更扎实的基础功底。例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不同学习进度,给他们安排适度的基础知识题目,而这对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合理的练习任务的布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第一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对他们严格要求,让他们在完成课本习题以及配套参考书上的习题后,要学会自己总结解题的方法,并且将相同类型的习题整理到本子上,这对他们日后的深入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在此基础上,也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数学竞赛方面的习题,帮助他们不断地进行提升,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而对第二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只需鼓励他们完成对知识的总结与思考即可,争取早日进入第一层次。对第三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当安排他们完成课本上的习题,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让他们找到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即可。


8.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在生活中不断运用,在具体实践中提高感悟,学生在校所学的数学知识才会得到巩固,从而促进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宁.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

[2]史虹中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J]试题与研究,2019(19).


文章来源:孙诗一.初中数学教学做到因材施教的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2,(21):22-2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数学学习与研究

期刊名称:数学学习与研究

期刊人气:180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吉林省数学会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7-872X

国内刊号:22-1217/O1

邮发代号:12-377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