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内外合邪理论在咳病治疗中的应用举隅

  2020-11-10    17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内外合邪理论源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发病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指疾病常由人体内外邪气共同作用引起。本文运用内外合邪理论认识亚急性、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以外清六淫邪气及饮食杂气,内调脏腑气机,兼及痰饮瘀血为治疗大法治疗亚急性、慢性咳嗽,从理论和临床对《内经》内外合邪理论进行解读,以弘扬仲景学说,服务临床,服务患者。

  • 关键词:
  • 中医发病学
  • 内外合邪
  • 医案医话
  • 咳嗽
  • 致病因素
  • 加入收藏

内外合邪理论源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发病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指疾病常由人体内外邪气共同作用而引起。所谓内邪,指伏留于人体内的致病因素,如痰饮、瘀血等,邪自内生,伏着体内,如果不能及时祛除,成为致病因素,常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内有伏邪,说明人体正气本身不足,或原本失调,其御邪抗病能力必然下降。而外邪致病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内有伏邪,正气不足,外邪就成为发病的重要条件,内外合邪,胶结难解,其势归一,难以解除。咳嗽按病程一般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1]。不同类型的咳嗽具有不同的病因分布特点,亚急性、慢性咳嗽病因复杂且涉及面广,以内外合邪理论认识本病,对于其治疗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内经》有关咳嗽论述尽在《素问·咳论》之中,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咳嗽虽发于肺,与其他脏腑亦有关系,强调他脏功能失调及肺脏自身病变均可导致咳嗽的发生。“皮毛先受邪气”是其外因,“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说明各脏腑功能失调皆可成为其内因。《医门法律·咳嗽门》中就认为内外合邪四字抓住了咳嗽的主要成因,内外合邪同样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道而上行。”[2]外感寒淫或进食生冷,寒气上逆于肺,而致肺寒,这是伤人皮毛的风寒之邪,乘虚伤肺的内在病因和发病依据。《仁斋直指方论》指出:“感风伤冷,挟热受湿,瘀血停水,与夫肺实肺虚,皆能壅痰而发嗽也。”[3],对于久咳,瘀血既是外邪侵袭人体导致的病理产物,作为内邪又成为致病的重要因素,同样符合内外合邪的发病观。对内外合邪所致咳嗽,治疗上应以外清六淫邪气及饮食杂气,内调脏腑气机,兼及痰饮瘀血为大法。以下对运用内外合邪观治疗咳嗽的两个典型案例进行论述。


1、慢性咳嗽


梁某,女,54岁,2018年1月14日以“反复咳嗽半年,再发1周”为主诉就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单声咳嗽,以夜晚为主,有少量白痰,无发热,余无不适,自行服用多种药物,症状时轻时重,每因天气变化或进食寒冷致咳嗽反复。1周前因受凉致咳嗽加重。刻诊:阵发性咳嗽,少量白痰,质黏,晨起痰量较多,痰出咳平,伴咽痒不适。无发热,无鼻塞流涕,无胸闷胸痛,纳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舌根苔略厚,舌底脉络略迂曲,脉弦细。诊断为风邪犯肺,痰瘀阻络之咳嗽,治宜疏风降气,理肺止咳,方用止嗽散加减。处方:荆芥15g,杏仁15g,紫菀15g,白前15g,桔梗10g,陈皮10g,姜半夏10g,前胡10g,桃仁10g,地龙10g,甘草6g。5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温服。药尽二诊,诉咳嗽减轻,仍有少量黄白黏痰,伴口干,咽痒,无咽痛,无胸闷胸痛,纳差,眠可,大便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舌底脉络略迂曲,脉弦细。处方:姜半夏10g,杏仁15g,紫菀15g,白前15g,陈皮10g,前胡10g,桃仁10g,地龙10g,桑白皮10g,木蝴蝶10g,灸甘草6g。5剂,煎服法同上。三诊时患者偶有咳嗽,余无他症,纳食可,二便畅,舌淡红、苔薄,脉细。调整处方如下:姜半夏10g,杏仁15g,紫菀15g,白前15g,陈皮10g,桃仁10g,白术10g,党参10g,茯苓15g,炙甘草10g。巩固5剂而愈。续服5剂而愈。

按:慢性咳嗽患者,常因为外感风寒或进食生冷致病情反复,咳嗽加重,这是慢性咳嗽病情反复的最主要因素,符合“肺脏本弱”的特点。本案患者病程半年,同样因为多次外感风寒病情反复,伴畏寒肢冷,痰液少量。本案用止嗽散加减治疗,方中以紫菀、百部为君,两药味苦,均入肺经,其性温而不热,润而不腻,皆可止咳化痰,对于新久咳嗽均可使用。桔梗味苦辛而性平,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性平,长于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为臣药。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陈皮理气化痰。两者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本案患者咳嗽半年,肺气已伤,年已五旬,瘀阻肺络,复因外感,致咳嗽加重。故初诊以止嗽散合祛瘀化痰之品,并配地龙搜肺络之风。二诊时患者出现口干,考虑为邪积化热之象,故加用桑白皮清肺热。继则以调理肺脾,以母子兼治善后,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本案体现了慢性咳嗽内外合邪的发病特点,肺阳不足为内因,风寒、食寒为外因,兼之肺脾久亏致痰饮积肺,内外合邪加剧各种病理机转。故在治疗上先以荆芥等性平轻清之品散外邪,桔梗、白前等宣调肺气,继合四君子汤健脾化湿以固其本。考虑肺朝百脉,滞则易生瘀血,加用桃仁化瘀止咳。《素问·咳论》指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胃阳虚则肺阳亦损,需温肺止咳。脾为肺之母脏,肾为肺之子脏,慢性咳嗽日久,患者肺、脾、肾之阳均渐虚,故在治疗上需重视调补肺脾,尚应温肾以滋化源。温阳常用干姜、细辛,调补脾肾常用党参、白术、淫羊藿等。在平常生活调适方面主要是顾护阳气,不食生冷,注意保暖,不伤脾肾之阳。久咳,由瘀血停水作祟,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契合“肺朝百脉”的生理特点,可提高临床疗效。


2、肺炎后咳嗽


汤某,男,72岁,2018年3月21日就诊。患者1月前受凉后出现恶寒发热,咳嗽,渐至胸痛,咳吐黄脓痰。曾被某院诊为“左下肺炎”。住院接受头孢类药物、切诺等治疗2周,热退,胸痛消失,复查胸片炎症吸收出院。出院后仍有咳嗽多痰,自服复方甘草溶液、切诺等效果欠佳,遂来就诊。诊时症见咳嗽,痰白质黏,晨起量较多,痰出咳减,纳食一般,大便偏干,舌淡暗、苔白腻,脉沉滑。诊断为咳嗽,证属痰湿蕴肺。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处方:姜半夏15g,橘红10g,茯苓15g,冬瓜仁15g,桃仁15g,苏子30g,莱菔子10g,枳实10g,白术15g,甘草5g。5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温服。药尽二诊,诉咳嗽明显减轻,痰量减少,伴神疲倦怠,纳食一般,大便正常,舌淡暗、苔薄白腻,脉沉。守上方去枳实、冬瓜仁,加党参15g,白术加量至30g。5剂,煎服法同前。药尽三诊,诉偶有咳嗽,无痰,胃纳一般,口稍干,二便通畅,舌淡暗、苔薄白,脉细。嘱患者用党参、五指毛桃等煲汤饮食调养以善后。

按:肺炎后咳嗽,是临床常见的亚急性咳嗽类型,患者常苦于咳嗽不愈,临床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患者行伍出身,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但毕竟年已7旬,肺脾已弱,痰湿难去,咳嗽不止。先给予温胆汤合养亲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加用冬瓜仁加大痰液外排之力,桃仁化瘀止咳,消肺滞之瘀血,助止咳之功。药进5剂后,痰湿已去大半,脾虚之象渐现,继以健脾祛湿之剂,此时虽大便由干转调,但考虑肺和大肠相表里,大便通,肺之气机才能调,故二诊时加大了白术用量,一取其健脾燥湿,以减少生痰之源,二取其量大可通便,以保证大便通畅。此与肺为娇脏,易为邪气损伤,土为金母,子病则补其母之中医理论完全一致。药进10剂,患者基本咳止,后以饮食调摄善后。

本案患者,为肺炎后咳嗽,呈亚急性病程,同样体现了内外合邪的发病特点及其治疗指导作用。患者有吸烟史,年已7旬,肺脾已弱,素有痰积;复因感寒,外寒内痰,发为肺炎。在治疗上,初住院,西医仅应用抗生素等以清外邪,外邪虽去,但内痰不除,且又加重了脏气虚损,致使疾病迁延不去。现以温胆汤合养亲汤燥湿化痰,复加活血化瘀之品以利肺朝百脉之功,最后以广东特色的汤水调摄善后,而收全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5):323-354.

[2]张馨.中医四部经典[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143.

[3]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1989:276.


张保平,范萍.内外合邪理论在咳病治疗中的应用举隅[J].国医论坛,2020,35(05):62-64.

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41号);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4号).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人气:240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药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890

国内刊号:11-5442/R

邮发代号:82-302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