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二陈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用加味二陈汤治疗,对照组用甲氧氯普胺治疗。结果:试验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陈汤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较好。
呃逆表现为气逆动膈、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1],中药治疗顽固性呃逆安全有效[2]。笔者用加味二陈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共126例,均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男38例,女25例;年龄43~92岁,平均(68.2±14.6)岁;患有消化系统疾病34例,脑血管疾病15例,心脏病9例,原因不明5例。对照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45~90岁,平均(67.3±13.9)岁;患有消化系统疾病35例,脑血管疾病14例,心脏病8例,原因不明6例。两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内科学》呃逆诊断标准[3];(2)呃逆症状持续时间超过48h;(3)辨证为痰湿阻滞,除呃逆症状外,可见身体乏力、呕吐、腹胀、食欲不振、大便黏腻不成形,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滑;(4)年龄>18岁。
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2)伴有严重基础疾病;(3)伴有精神疾病。
研究经成都中医药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2、治疗方法
试验组用加味二陈汤。药用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生姜3片,乌梅10g,厚朴20g,白术10g,枳壳10g。脑血管病及心脏病加丹参15g,三七10g;消化系统疾病加麦芽15g,郁金10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浓汁300m L混合均匀,早晚分服。
对照组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遂成药业,国药准字H41021179,生产批号62112131)10mg,肌内注射,每天1次。
两组均治疗3d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
3、观察指标
呃逆症状频率积分。呃逆频率小于5次/h,且患者耐受好,对进食无影响,评为3分;呃逆频率6~10次/h或小于5次/h,但患者耐受差且伴有轻-中度进食困难,评为6分;呃逆频率大于10次/h或小于10次/h,但患者有重度进食困难,或存在胃食道反流症状,评为9分。
呃逆症状积分改善时间。自治疗方案开始起至呃逆症状缓解、发作间隔时间延长的时间,以h为单位。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4、疗效标准[4]
痊愈:呃逆消失,2周内无复发。有效:呃逆消失,但2周内复发或呃逆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无效:呃逆发作次数减少不足50%或症状无改善。
5、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呃逆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呃逆评分比较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7例出现口干、头晕不良反应。
6、讨论
呃逆是由膈神经及膈肌受到刺激或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从而膈肌、肋间肌群不自主地同步化,突然收缩且伴有声带闭合,从而发生特殊吸气声。呃逆既可是一种生理现象,多与饮食有关。饮食过快、过饱,摄入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饮酒等,过度吸烟或受外界温度变化均可引起。因突然吞气、吞咽过快或腹内压突然增高而引起的呃逆,多为一过性的表现。呃逆也可是一种疾病或病理状态,引起的原因很多,可涉及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横隔或纵隔附近组织病变、药物、心理疾病等[5],呃逆若为器质因素且持续时间较长,持续48h以上不缓解,则为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呃逆会引起进食困难、呕吐、电解质紊乱、睡眠障碍、精神紧张、通气功能障碍,换气功能障碍等,尤其有些患者存在各种基础疾病,而基础疾病预后不佳,加之顽固性呃逆影响进食及休息,更加影响预后[6],
中医认为呃逆基本病机是气逆动膈,《景岳全书·呃逆》谓:“然致呃之由,总由气逆。气逆于下,则直冲于上,无气则无呃……此病呃之源,所以必由气也。”[7]痰为阴邪,为水液代谢失常之产物,朱丹溪认为“百病多由痰作祟”“百病兼痰”[8]。气为病之因,痰为病之标。《素问·举痛论》论及“百病皆生于气”,气机失常是生痰之本,痰与气相互影响,而气的生成与运行与五脏关系密切;脏腑之气受损不足,必然痰浊内生,即为“五脏六腑皆可生痰”,“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脏腑功能受损,肝失疏泄、心主血脉功能失常,故全身气血运行不畅,而津血同源,故成为聚痰之因。痰随气升,可至全身,所到之处气血阻滞,加重痰饮生成。中焦为上、下焦气机升降之枢纽,而痰邪喜中土,中焦不通,气机逆乱,气逆动膈发为呃逆,胃失和降,胃气上行发为呃逆。痰为饮中之稠者,湿为痰之本。《医方集解》指出:“治痰通用二陈。”[9]二陈汤方中半夏为君药,其性辛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本经疏证》认为“半夏主中焦气逆”,其性辛开苦降,斡旋脾肺气机,使痰饮无停留之所[10]。“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随气而顺矣”,调畅气机之本既是治痰之本,治痰先理气,气行痰自消,治痰先补气,气旺则痰运,治痰之剂多加入行气补气之品。橘红为臣药,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佐以茯苓健脾渗湿化痰,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制半夏之毒,且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呕。加乌梅收敛肺气,防其燥散伤正之虞。厚朴味苦,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白术归脾胃经,味苦,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枳壳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痰湿内停。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化痰,共同达到降逆止呃之功。
加味二陈汤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赵绍琴.内科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刘越美,丁淑强.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及中医治疗进展[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22,11(1):22-24.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乔玉萍,柯影,张会证.大剂量柿蒂煎汤口服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1999,27(5):27-27.
[5]李敏,操寄望,罗和生,等.呃逆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策略研究进展[J].中国医刊,2017,52(7):17-20.
[6]王贝,姜淑君.顽固性呃逆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9,11(6):316-318.
[7]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8]朱震亨.丹溪心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9]汪昂.医方集解[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10]陈重阳,张荔.田宗汉治疗痰饮十一法[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1(3):42-43.
文章来源:任燕怡,李霞,何俊余,等.加味二陈汤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4,40(06):1042-1043.
分享:
手足皮肤反应(HFSR)为靶向药物常见的副反应,发生率为9%~62%,多在治疗的2~4w出现,表现为在手掌、足底等受压部位出现黄色、过度角化性斑块,周围伴有红晕,且严重程度常呈剂量依赖性〔1〕,可出现手足麻木、感觉迟钝、疼痛、肿胀,重者出现润性脱屑、溃疡、手足起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025-07-10癌因性疲劳(CRF)是临床常见的与肿瘤或其治疗过程相关的疲劳状态。据统计,约70%的癌症患者出现CRF,其可在癌症的早期或者治疗期的任何时间点出现,往往持续癌症患者治疗的全过程[1]。不同的癌症类型和治疗阶段,CRF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其中乳腺癌、淋巴癌临床症状更为突出[2]。
2025-06-13缓慢性心律失常(bradyarrhythmia,BA)以心率减慢为主要特征,患者心率通常低于60次/min。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BA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随着病情进展,BA可引起脏器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冠心病、心功能障碍等疾病,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心搏骤停、猝死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2025-06-1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临床中属于一种存在高度特异性变化的眼底病变[1]。该病患者会产生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野缺失、飞蚊症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药物治疗为该病主要治疗措施[2]。
2025-06-11骨关节炎易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部位,膝骨关节是最常见的易发部位之一[1]。中医认为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属于“痹证”范畴,以膝关节处的疼痛、麻木、僵硬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2]。目前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原则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为主[3]。
2025-05-19现代医家以桂枝汤治疗便秘,多为发散太阳而设[1-3],而治疗太阳经合并他经或太阴便秘[4-5]的医案比较少见。叶文彬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研30年,重视六经辨证,推崇经方,亦擅用时方,强调“发病有不同节气和时辰”“闽南地区多湿热”“辨体质、腹证→辨药证→辨方证”,三因制宜。
2025-05-14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是指胃中内容物逆向进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引起糜烂等炎症反应[1],属于胃食管反流病。RE常见症状为胸部灼热感、反流、嗳气及烧心等,部分患者也会出现消化不良。随着经济发展,饮食多元化,消化类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
2025-05-13目前,治疗AMD的主要方法是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可极大改善患者预后,然而,其AMD病程长需要多次进行药物注射,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6];维生素A、C、E对降低黄斑变性风险有效,但其无法有效防止视力损伤[7]。
2025-05-07有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预计将有超13.1亿[2]。流行病学显示,我国总体糖尿病患病率由9.7%快速增长至11.7%,同时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1.4亿[3],患者数量居全球第一,占全世界患者的1/4,是糖尿病大国。胰岛素注射是治疗高血糖的重要措施,特别是Ⅰ型糖尿病,注射用胰岛素是必需药物。预计2025年,我国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可达2700万[4]。
2025-05-07ICU重症肺炎患者发生谵妄,不仅会导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还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于ICU重症肺炎患者发生谵妄的治疗主要以去除诱因、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为主,如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氧合和合理使用镇静药物等,但疗效尚不理想。
2025-05-06人气:23147
人气:21091
人气:18791
人气:17780
人气:17478
我要评论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587
影响因子:0.582
影响因子:0.702
影响因子:4.36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