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AD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抗感染、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口服维生素A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发热、咳嗽、肺啰音的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15%(56/65)]高于对照组[72.31%(4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RRTIs患儿维生素AD辅助治疗,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因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较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及生长发育。针对病因对患儿进行对症支持治疗。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维生素A参与糖蛋白的合成,对上皮组织细胞的形成、发育与维持起着关键作用,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正常。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吸收及骨骼生长,可避免因钙缺乏引起的免疫力功能低下。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两者联合可产生协同作用[1]。本研究探讨维生素AD辅助治疗儿童RRTIs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0例RRTIs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男39例,女26例,年龄16个月~6岁,平均(3.62±1.47)岁,每年感染5~14次,平均(9.58±3.35)次。观察组男37例,女28例,年龄1~6岁,平均(3.45±1.59)岁,每年感染5~13次,平均(9.12±3.25)次。患儿均存在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制定的有关儿童RRTIs的诊断标准[2]。排除合并呼吸道畸形、遗传代谢、免疫缺陷的患儿。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抗炎(合并有细菌感染时加用抗生素)、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山东益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611)或布洛芬混悬液(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036),根据患儿体质量及年龄给药。止咳化痰药物:肺力咳合剂(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136)或氨溴特罗口服液(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317)或小儿肺咳颗粒(长春人民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7415),根据患儿体质量及年龄给药。在上述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维生素AD[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1149]口服,每粒内含有维生素A1500单位,维生素D500单位,每次1粒,每日1次,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对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
1.3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随访期内呼吸道感染减少2/3以上。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随访期内呼吸道感染减少1/2以上。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随访期内呼吸道感染减少不足1/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患儿发热、咳嗽、肺啰音的消失时间。(3)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IgA、IgG、IgM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疗效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
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3例,无效18例;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27例,无效9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15%(56/65)]高于对照组[72.31%(4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时间
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时间比较(x¯±s,d)
2.3免疫功能
治疗前,观察组IgA、IgG、IgM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x¯±s,g⋅L−1)
3、讨论
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因其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病原体感染。儿童RRTIs的临床表现与一般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体征相似,但发生频率较一般呼吸道感染高,病程较长。RRTIs患儿多伴有免疫功能低下[3]。当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不能有效地产生抗体,对抗原的清除力下降,引起呼吸道反复感染。
维生素作为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维生素A与维生素D均为脂溶性维生素,前者是最早被发现的维生素。维生素A有两种,一种是维生素A醇,另一种是胡萝卜素。胡萝卜素为固醇类衍生物,以VD2(麦角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两种形式存在。维生素A与维生素D均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需从植物性及动物性食物中摄取。儿童多伴有饮食问题,如喂养不当、挑食、消化吸收不良,更容易发生维生素缺乏。多项研究显示,当维生素A缺乏时,免疫球蛋白合成受阻,特别是IgG,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发生鳞状化生,纤毛的清除力下降,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保护作用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升高[4,5,6]。维生素D除了调节机体钙磷水平及促进骨骼生长外,还与机体的免疫调节有关[7]。维生素D可以调节机体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如白介素-2、白介素-6,间接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8,9,10]。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钙吸收障碍,导致纤毛运动功能降低,使得呼吸道非特异免疫功能受损,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RRTIs患儿维生素AD辅助治疗后,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较未接受维生素AD治疗的患儿高,进一步说明了维生素AD的免疫调节作用。
综上可知,给予RRTIs患儿维生素AD辅助治疗,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霞,薛亦男,杨慧,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9):1094-1097.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8-110.
[3]刘改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感因素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9,40(4):873-874.
[4]杨龑,张海艳,宋文仕,等.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与体液免疫水平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8):4205-4206.
[5]李延琪,杨拴盈.维生素A水平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吉林医学,2018,39(1):3-5.
[6]陈洪,韩允,罗勇.维生素A缺乏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22):3415-3418.
[7]杨海军,肖金凤.维生素D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影响[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9,46(2):126-130.
[8]李微娜,郝恒瑞,刘霞,等.维生素D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4(4):470-473.
[9]刘娟,刘永林,刘黎明.儿童呼吸道疾病与维生素D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8):913-918.
[10]耿佳庆,方成志,张丙宏.维生素D在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9,34(21):1674-1677.
王芳.维生素AD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96-2997.
分享:
支气管炎是在物理性刺激、微生物感染等因素下,导致支气管周围组织及黏膜发生炎症反应,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科学有效的呼吸训练能缓解患儿症状,临床已广泛应用,但患儿理解能力有限,对呼吸训练内容及操作方法难以完全掌握并配合,影响肺康复效果。4E模式包括参与、教育、执行和评价4个环节。
2025-04-18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属于儿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一般多发于6周岁以下的儿童群体中。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潜伏期为3-5天,病毒复制的初始部位在咽部和回肠末端,病毒血症让病毒经血液传播至全身淋巴组织后导致病毒传播至全身各个脏器,导致病变。
2025-01-13吸入疗法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通过不同的装置把药物以气溶胶的形式输出并随呼吸进入体内。药物直接到达靶器官,起效迅速,疗效佳,应用方便,安全性高。目前临床常用的吸入装置包括便携式吸入装置[压力定量气雾剂(pMDI)、干粉剂(DPI)、准纳器、都保装置]和雾化吸入装置。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病情选择适当的吸入装置及药物。
2025-01-07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物理干预及支持治疗,多数患儿治疗后症状缓解,但仍有部分患儿可发生气道痉挛,导致呼吸困难和哮喘发作,加重病情[3-4]。 近年来,RSV 感染的发病机制研究逐渐深入, 涉及免疫反应、基因易感性及微环境调控等,病情严重程度与患儿的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及基因特征密切相关。
2024-12-18目前,百日咳治疗主要依赖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药物,但随着耐药性的增加,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迫切[3]。磺胺嘧啶具有广泛的抗菌谱,结合其在组织中的广泛分布,为百日咳的治疗提供了新视角[4]。异丙托溴铵为抗胆碱能药物,能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5]。
2024-12-09疾病发生后,会严重阻塞患儿的气道,从而导致低氧血症、打鼾等症状出现。鼾症患儿会出现明显的夜间反复惊醒、张口呼吸、憋气等表现,部分严重的患儿甚至可能发生呼吸暂停[2]。临床发现,鼾症的出现会导致患儿晚上的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导致白天注意力分散,伴有疲劳、犯困等表现,对其生活学习和生长发育都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3]。
2024-12-09喘息是儿童常见呼吸道症状之一,研究表明,约34%的儿童在3岁之前至少出现1次喘息,近一半的儿童在6岁之前会出现喘息,喘息性支气管炎即哮喘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炎伴有喘息发作,病毒感染为常见诱发因素。近年来,婴幼儿喘息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目前尚未发现有效药物能明显改变其疾病过程。
2024-12-05目前对于小儿心脏病的手术治疗,通常采取的是在全身麻醉下,通过胸部入路的方式进行精细操作。鉴于小儿患者年幼且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相对较弱,这一阶段的手术恢复显得尤为重要。在手术后的康复期内,小儿患者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1]。
2024-11-27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UACS)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因素之一,国内多中心研究显示,该疾病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排名第二位,在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排名第一位。引起UACS的病因包括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其中鼻炎、鼻窦炎是儿童UACS最常见的病因。
2024-11-23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原核微生物,能够独立存活的最小病原菌,可经空气飞沫传播导致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幼儿是肺炎支原体的易感人群,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重症患者会出现血液系统损伤,甚至威胁其生命[1]。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和病情评估能够有效抑制病情进展,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升临床疗效。
2024-11-08人气:16738
人气:16096
人气:15362
人气:14961
人气:1410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期刊人气:397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8-8830
国内刊号:43-1301/R
邮发代号:42-188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035
影响因子:1.188
影响因子:0.607
影响因子:0.711
影响因子:0.515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