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析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措施

  2021-07-26    10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学生创新素质和工程应用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是目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双方优势,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达到了更好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 关键词:
  • 创新能力
  • 协同育人平台
  • 实践教学
  • 应用型人才培养
  • 素质教育
  • 加入收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学生创新素质和工程应用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是目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针对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及质量和社会实际需求出现偏差的事实,国务院、教育部等几个部门先后出台了多个相关文件,鼓励高等院校通过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3号)精神指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积极推动国家层面“大学生实习条例”立法进程,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接收高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制度保障。认定一批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布局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为一体的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拓展实习实践资源。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级实施体系,搭建校企对接平台,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改革。”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认识到目前企业对人才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需求与高校培养人才不充分的矛盾。作为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我们也能感受到来自学生的对实践的渴望和对创新的追求。因此,改革现有教育和教学管理模式,积极为学生创造所需的资源和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坚持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服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需求,服务企业基础性、战略性研究需求,鼓励相关企业不以直接商业利益作为目标,深化与高校产学合作,促进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的多方协同,培养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1、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目的与意义


针对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部分教师缺乏一线企业实践经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滞后于社会市场发展需要,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与市场需求脱节,接纳学生实习的企业规模较大,但提供动手实习的职位较少等问题,广油-广东贝洛新材协同育人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不断整合专业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凝炼专业特色。坚持“共建、共享、共用”原则,坚持“学以致用”的理念。基于协同育人平台,不断提高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广油-广东贝洛新材协同育人平台目标上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平台建设为关键,以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以条件建设为保障,把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高分子材料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


2、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措施


2.1 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广油-广东贝洛新材协同育人平台依托广东贝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建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平台,并由材料学院和广东贝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双方主要领导担任实践基地的负责人。协同育人平台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有关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等规章制度。如陆续出台了《广油-广东贝洛新材协同育人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实习生管理制度》《公司导师管理办法》等。

2.2 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将协同理念在方案中明确体现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全国高校及有关院所相同或相似专业在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中的新理论、新看法,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1)成立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和共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的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或修订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源头上企业即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的设计,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统稿、实施、监管。

(2)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前景、用人企业反馈和毕业生信息跟踪进行动态化调整,增强应用性。

(3)在新方案中进一步重视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实践性课程,体现协同育人的理念。如根据用人单位普遍反馈的毕业生创新能力不足,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重视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性课程,体现协同育人的理念。如,创新创业学分从专业2017级的4.36%提升到2019级的5.56%。

2.3 改革校外实践教育模式,建立校外实践课程体系

遵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构建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方案,积极推动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改革,由参与共建的材料学院和广东贝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构建校企产学合作育人新机制。共同建设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加工与高分子性能测试等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材料合成基础、加工技术、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企业实践和管理课程。具体实践课程体系开发模式,如图1所示。

2.4 建设专兼结合校企教学团队

校企教学团队包括广东贝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兼职实践教学队伍和校内专职实践教学队伍,共同组建一支包括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团队。具体包括:

(1)企业人员与专任教师通过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形成紧密型的教学团队,参与项目指导、课程教学,审定课程内容与设置,监督教学的质量和过程,指导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2)实践性、操作性课程主要由校外兼职教师讲授为主,校内专任教师主讲基础性课程,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学院每位专任教师定期走出教室,走进企业,脱产完成一定期限的跟岗实践和实地锻炼,使学校专业教师更懂专业,也更有企业素养。

2.5 探索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校企双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人才协同培养协议,通过明确双方责权利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保障,构建长效机制。建立校企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包括:双方建立高层密切沟通联系机制;双方互派人员不定期走访,确保交流常态化,同时定期召开双方人员参与的座谈会或研讨会,讨论和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双方及时通报相关的重要信息,如双方的重大改革事项、重要政策调整、人事变动,以及行业企业最新发展及人才需求等信息;相互尊重,对方提出的建议和要求要认真考虑并及时反馈。

2.6 协同育人平台评价标准与系统的建立

协同育人平台评价标准与系统也是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育人平台的评价标准除了效率、成效这些直接指标之外,还包括作为主体的学生、校企员工等内容,如学生的认知度、满意度,还有企业员工、高校教工的认识与成就感,以及社会影响、反映等。为使建立的平台能够以协同为导向积极健康发展,在整个环节中及时记录、跟踪、收集不同来源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反应并加以改进。


3、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实践收获


3.1 学生层面

(1)该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将为学生搭建一个接触社会进入实际工作的基地。学生在协同育人平台的实践过程中将使学生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最终将使学生成长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2)从经济角度讲,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直接受益者,除了我专业每年招收的120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类专业学生和接受毕业生就业的企业外,社会则是最大的受益者。高质量的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合理就业和合理流动,减少社会失业等。

3.2 学校层面

(1)该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有利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该协同育人平台从企业岗位课程、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规范、产业发展要求等方面入手,动态构建课程体系,准确定位培养规格与目标,系统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满足企业的最新需求。

(2)该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实现双师结构教学指导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人员与专任教师的相互促进和融合。

3.3 企业层面

(1)该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有利于企业增加收益,节约成本。企业可依托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与高校联合开发培训课程,可利用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

(2)该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利用高校人才、信息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与高校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来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难题,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结束语


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顺应了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是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学生在协同育人平台的实践过程中学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学校在协同育人平台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人才培养方案和双师结构教学指导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了企业竞争力,扩大了企业知名度。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实现了生、校、企的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江名,韦巧艳,覃逸明.协同育人和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山东化工,2020,49(12):191-193.


文章来源:付文,王丽.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7):112-11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考试周刊

期刊名称:考试周刊

期刊人气:325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吉林省舆林报刊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3-8918

国内刊号:22-1381/G4

邮发代号:12-53

创刊时间:2007年

发行周期:周二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