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工作室制”实践教学下传媒类专业发展前景的探讨研究

  2020-01-07    28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实践教学,经过改进创新的传统教学形成了嵌入式“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有助于延伸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所以高校传媒类专业对于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显得很有必要,对于提升学生综合专业技能和素养具有良好效果。如果想要在实践中实施起来,就要通过制度管理、软硬件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有机对接与深度整合其他实践教学资源等多方面改革创新。

  • 关键词:
  • 传媒
  • 实践教学
  • 工作室制
  • 应对措施
  • 应用型
  • 加入收藏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转型加速,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不少高校或者专业纷纷引进实施这一制度。实践教学是传媒类专业教学的基础,要应对这一挑战,当下的传媒实践教学就必须从教育理念到培养路径进行全面的变革和转型。目前,包括笔者任教学校在内的不少院校的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无论是从实践教学的形式、层次还是内涵、水平,不可否认地存在着较大问题,具体如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传统滞后,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效专业实践教学比例总体偏低;专业实践中验证性实验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少;实践教学基本上属于“模仿”“演练”性质,与行业标准及就业标准差距较大;实践指导老师数量缺乏、实践指导水平有待加强……必须承认,以上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传媒应用人才的培养。

“工作室制”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强化传媒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也为学生创业和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资源的科学配置、专业教师结构等的优化,对于传媒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笔者所在的海口经济学院下辖的中广天择传媒学院,紧紧围绕“依托媒体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的学院发展思路,突出强调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自2012年以来,先后组建了“声音集市”“V拍”“影石视觉”“新新闻”“海经网播”“朗诵艺术团”“孤岛V影”“那片海”等多个校内专业工作室,内容涉及新闻采访与编辑、摄影、播音与主持、朗诵艺术、视频拍摄与制作、自媒体运营等多个传媒专业岗位。目前,这些工作室已经成为学院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与有力抓手。工作室的建立以及一系列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的有序推进,不仅促进了专业实践教学的综合、深层开展,在取得良好社会影响的同时,也已开始凸显其市场价值。

但不可否认,目前包括我院在内的不少高校“工作室制”嵌入式实践教学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制度建设与运营管理、软硬件建设、与专业课程教学及其他实践教学资源平台等的深度整合、特色培育与品牌建设、指导教师能力提升乃至对接市场、社会化运营等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与发展困境。因此,在工作室已基本完成数量扩张后,如何对现有工作室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做大做强,充分引导、发掘工作室在人才培养、资源优化、师资队伍优化等方面的优势与潜能,使之真正成为实践教学开展的新锐平台与有力抓手,就成为工作室建设面临并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所在学院专业工作室几年来的建设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与应对措施。


一、加强与完善工作室运行管理与制度建设,为工作室良性运转提供制度保障


在笔者看来,作为工作室的直接管理单位,学校或者二级学院应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定位、学科专业建设方向以及学院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制定一定的工作室准入标准。在建设过程中,应着眼于学院与专业发展需要,加强资源整合与合理利用,避免重复建设。如工作室可以采取项目申报准入制度。项目来源既可以是指导教师承担的,也可以是学生承担的;既可以是教学科研中产生的,也可以是来自行(企)业的真实项目。学院教学委员会应对提交的项目申报进行严格审核,符合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需要的项目,才可以立项建设;而那些价值不高意义不大且重复建设的项目,则严格把关,不予立项建设,以避免资源与人力的浪费。学校或者二级学院应根据工作室运行建设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严格考评。对于完成预期目标、获得成果的工作室,应按照制度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考核不达标的工作室,应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效能低下的,经审议通过后,应坚决取消。此外,为保障工作室的正常运行与良性发展,学院对于工作室的设备购置、项目参与者的酬劳及学术交流等费用应规定统一标准;同时建立对指导教师的业务考核与激励机制,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补贴奖励等等。


二、宏观引导,整合资源,努力实现工作室实践教学与其他教学资源的有效对接与深度整合


目前,除工作室实践教学外,普通高校专业实践教学还包括课程实践、校外专业实践、假期小学期实践以及毕业实习等。如何加强工作室与其他实践教学资源、平台的有效对接与深度整合,使其成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色环节与有力抓手,是一个值得思考与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就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课程教学(含实践教学)无疑仍旧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几乎所有的验证性课程实践以及部分综合性设计性课程实践全部在课程教学部分实施与完成。而工作室主要对接项目、相关赛事与专业活动来开展实践教学,尽管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强化了课程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与素养的培养提升。但很明显,其效能发挥还远远不够。笔者建议可以参考国外高校的做法,在师资和设备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将工作室纳入学分管理。如可以以某个工作室作为先行试点,将某些课程或课程的某些内容下放给工作室,学生通过选修这些课程或者内容,在锻炼提升的同时,同时可以获得相应学分。目前,笔者所在的学校的工作室,已经获得素质拓展赋分的权利,但在专业学分上,还需要突破与创新。此外,工作室作为对接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其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最佳平台,必然也应该成为联系、整合课程实践教学与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有力抓手。学校或者二级学院应加强宏观引导,积极整合相关资源,在实现工作室嵌入式教学与其他实践教学资源平台的有效对接与深度整合的同时,逐步构建以课程基础实践教学为“体”、以工作室和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平台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传媒实践教学新体系。


三、积极推进工作室场地设备与师资等软硬件建设,为工作室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工作室的建设和运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包括设备、场地等硬件支持,另一方面,也包括遴选合格的指导教师以及组建学生梯队等问题。笔者以为,在工作室建设初期,学校或二级学院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提供办公场地、设备等基本运作条件和一定的启动经费支持,以保证专业工作室初步建设的正常开展。在工作室发展进入正轨后,为鼓励工作室与行业市场对接,真正实现专业实践教学“真题真做”,可以考虑进行市场化运营与管理,规定工作室在一定期限内(比如2年)如果不能盈利、还需要学校或二级学院继续投入维护资金的,可考虑撤销该工作室或更换负责人/指导老师。在工作室指导教师遴选问题上,二级学院应充分发挥其领导与考核职能。应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与工作室主体工作内容,遴选或组建责任心强、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作为负责人,以及结构合理、专业性强的教学指导团队。在学生梯队的组建方面,可借鉴学生社团纳新模式,以老带新,组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梯队。与此同时,应建立相应的学生管理、考核机制,优胜劣汰,确保工作室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深化校企合作,努力打造“产学研”一体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实行交互式人才培养


所谓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即院校与业界共同培养人才。该模式强调高校要根据业界需求,灵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构建基于行业社会发展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使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零距离。2016年7月,笔者任教的海口经济学院与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成立中广天择传媒学院。学院充分发挥行业平台优势,深度融合中广天择传媒的行业资源,为各专业实践教学开展以及各专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工作室作为实践教学开展的有力抓手,理应成为我院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的先锋阵地。以工作室为切入点,深化校企合作,在充分发挥企业长于实践的优势的前提下,促使企业行业主动深入融进工作室建设与专业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工作室的对外影响力,而且可以激活工作室资源存量,放大工作室资源效能,提升工作室实力,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笔者以为,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制度优势,以专业工作室建设为切入口,一方面积极引进企业方丰富而强大的实践资源,深入参与到工作室教学与项目运作,提升工作室建设水平与质量。另一方面,学院应依托合作方,经常性并制度化地派出包括工作室指导教师在内的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一线学习实践,以提升这些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为开展包括工作室教学在内的专业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工作室作为学院的教研基地,在搞好项目运作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行业与市场嗅觉敏锐度,及时就教学生产中的前沿问题、难题等,联合合作企业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展教育教学以及专业研究,从而将工作室打造成为我院实施交互式人才培养、开展“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基地。


五、以工作室建设为抓手,推动“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水平


建设一支理论扎实、行业媒体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队伍是传媒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也是“工作室制”嵌入式实践教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工作室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制,既围绕所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目标进行设置、同时又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业务专长、兴趣等因素。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延伸拓展平台,特别是与行业市场的灵活、灵敏对接,使得专业工作室也成为教师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良好平台,有利于教师的健康成长。工作室以项目为依托,技能实操为主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强化教、学、做有机结合的运行模式,对于培养与提升专业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其价值与意义不可低估。作为工作室的指导教师,不仅应该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还必须具备突出的实践技能与丰富的行业经验,简言之,只有现代意义上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才能真正对专业工作室进行有效指导,这也是为什么不少高校聘请学界或者行业大师组建工作室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师资的这一特殊与更高要求,已然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目标遴选建设的工作室平台,可以让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在校内就可以得到很好地锻炼与提升,而且这种提升还是长期、可持续的,这一点对于教师的成长而言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工作室对接市场行业这一特性,积极与相关企业或部门达成合作,通过将行业大师“请进来”、将专任教师“送出去”的方式,在与行业市场的良性循环流动中,逐步实现师资结构优化与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工作室指导教师的遴选与培育,并将之纳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范畴,统筹思考,大胆创新,在推动工作室建设的同时,提升师资水平、优化师资结构。


六、结束语


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无疑是一个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实现错位竞争的发展契机,但要充分发挥其对学科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效能,还需要上上下下的通力合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严璇,唐林伟.“工作室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职业与教育,2009(18).

[2]邱源子.工作室模式的新闻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J].新闻知识, 2015(4).

[3]罗迪英.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多维构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8).


佘红云.传媒类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发展思路探究[J].传媒论坛,2019,2(24):20-2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传媒

期刊名称:传媒

期刊人气:69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新闻出版署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出版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新闻

国际刊号:1009-9263

国内刊号:11-4574/G2

邮发代号:2-970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