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见习或实习阶段临床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01-31    1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调查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见习或实习阶段临床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中西医临床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借助“问卷星”对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临床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学生各维度临床能力自评得分最高为临床职业精神,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自评得分相对较低。学生认为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其临床能力最重要的因素,此外,教师的主导作用、科学的课程设置、思政教育等也是各维度临床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见习或实习阶段临床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从教育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及加强思政教育等方面多措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

  •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
  • 临床能力
  • 教学改革
  • 现状及影响因素
  • 见习或实习阶段
  • 加入收藏

中西医结合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工作方针,在国家政策的长期扶持下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暴露出诸如中西医结合人才数量占比低,基层医务人员临床能力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等问题[1,2]。为了更好地改善上述情况,更好地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提高中西医结合本科生的临床能力[3,4]。本研究以自拟评价量表多维度评估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见习或实习阶段临床能力现状,旨在为中西医临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五年制中西医临床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全日制五年制本科中西医临床专业大三至大五的学生;(2)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者。调查时三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三个月以上的临床见习;四年级学生已完成九个月的临床见习,五年级学生已完成临床见习和实习。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依据中西医临床五年制本科生培养目标并参考相关文献[5],编制成《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见习或实习阶段临床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包括:(1)一般资料:包括年级、性别、年龄、见(实)习时长、生源地、从业意愿、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父母是否从事医疗相关行业等。(2)临床能力评价部分:包括五个维度十个条目,具体见表1。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非常满意=6分、比较满意=5分、有点满意=4分、有点不满意=3分、比较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总分60分,该维度所有条目的总平均分记为此维度得分,所有维度总均分记为综合临床能力,为便于比较将所有数值转换成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学生自评临床能力越强。(3)各维度临床能力影响因素:对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沟通能力及思维能力这四个维度的临床能力,从学生自身努力程度、实践课程、课外培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及教材更新度等方面,请学生选出最关键的一个影响因素(即单选);对于职业精神这一维度,以多选形式设置了课程思政启发、个人责任心、专业满意度、社会因素影响及其他几项备选项,计算所选人次总和。

表1 临床能力评价调查问卷设置 

1.2.2 资料收集方法

以自愿和不记名方式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线上问卷填写。一般资料明显错误、实际作答时间过短、数据前后明显矛盾、选项有明显规律者判为无效问卷。共回收调查问卷119份,最终有效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94.1%。

1.2.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112名学生中女生占优势,年龄以(21~23)岁为主,约一半学生见习时长介于(3~6)月,绝大部分学生具有从事临床工作意愿,有担任学生干部经历者占比较少,见表2。

2.2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见习或实习阶段临床能力现状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见习或实习阶段综合临床能力自评得分(82.61±16.29),各维度自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职业精神(92.92±20.08),沟通能力(85.17±18.58),基本知识(80.00±18.83),思维能力(79.83±17.58),基本技能(76.78±17.94)。见表3。

2.3 不同特征学生综合临床能力自评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担任学生干部经历者的综合临床能力自评得分显著高于无担任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P≤0.01)。其他特征比如性别、年龄等可能对综合临床能力自评得分的影响不明显,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学生综合临床能力得分比较(N=112)  

表3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见习或实习阶段临床能力自评得分(N=112)

2.4 学生视角下各维度临床能力影响因素

学生认为自身努力程度和实践训练对多维度临床能力产生较大影响,教学方式主要影响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对另外三个维度的临床能力的影响较小,意外的是,在学生视角下教材更新度对这四个维度的临床能力几乎没有影响,见表4。

如图1所示,课程思政启发对学生临床职业精神的塑造发挥了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作用,其次学生个人责任心和专业满意度也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的是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职业精神塑造。

表4 各维度临床能力影响因素分析(N=112)

图1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见习或 实习阶段临床职业精神的影响因素   


3、讨论


3.1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见习或实习阶段临床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见习或实习阶段综合临床能力自评得分为(82.61±16.29)。经过几十年的专业建设,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见习或实习阶段综合临床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6]。其中临床基本技能、临床思维能力自评得分不足80分,提示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相对较低。另一方面,随着年级升高,见习或实习时间延长,学生中西医结合综合临床能力有所提升,表明通过多临床反复临床可有效提升中西医临床学生综合临床和思维能力,因此为中西医临床本科培养提供更多有效的临床实践机会,有望打破现有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临床能力培养困境。

3.2 学生视角下影响临床能力的因素

3.2.1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其临床能力的关键环节

学生认为自身努力程度多维度影响自身的临床能力,这与刘思溟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主观能动性能够促使学习者主动汲取新知识,积极参与实践过程,从而实现自身临床能力的提高[8]。调研结果提示中西医临床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充分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可能是提高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临床能力的关键环节。

3.2.2 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师主导作用是增强学生临床能力的重要策略

科学合理的中西医结合课程设置是达成中西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9]。学生认为临床实践课程及课外培训活动是影响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沟通能力的最主要因素。冯君君[10]研究发现,临床实践课程和课外培训活动模拟了一个较为真实的临床环境,反复的操作机会以及试错后教师的及时反馈,为学生提供了将基础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的机会,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因此加强临床实践课程建设、丰富课外实践培训可能是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生见习或实习阶段临床能力的有效路径之一。

教师主导作用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整个教育活动的领导组织作用[11],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学生视角下中西医临床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有限,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待优化和调整。信息化时代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如姜希娟等[12]研究发现翻转课堂、PBL、CBL等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度和临床思维能力,优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因此积极推动现代化、信息化和特色化教学模式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主导动力、主导本领与主导魅力是增强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临床能力的重要策略。

3.2.3 思政入课堂助力培育临床职业精神

临床职业精神受多种因素影响[13],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被调研学生均认为课程思政启发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毋庸置疑地说明思政融入课堂对于医学生找准角色定位、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强化责任担当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担任学生干部经历者的临床能力得分显著高于无担任学生干部经历者,这与吴思雨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与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的选拔方式有关。


4、建议


4.1 探索中西医临床医学长学年制培养模式

中西医临床五年制本科教育不仅要完成并达到“西医”和“中医”的本科水平,而且要求将这两种完全不同医学体系相结合并能初步指导临床实践[15],对于中西医临床五年制本科生而言,实现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十分艰巨[16]。借鉴较成熟的中医临床专业和西医临床专业长学年制培养模式,探索中西医临床长学年制医学生培养模式,可能是打破目前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生临床能力培养困境的最有效途径。中西医临床长学年制医学生的培养建议着重关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及中西医结合思维和临床能力等方面。

4.2 深化“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加强临床实践训练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能有效把握教学本质,形成师生的“对立统一圈”[17]。以加强中西医临床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打造具备扎实的中医学、西医学基本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双师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师队伍,重视提升教师中西医结合临床一体化思路与方法的教学水平。此外,注重引进和灵活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采用LBL-PBL-CBL相结合教学方法,辅以角色扮演、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增加互动频率,调动学生积极性。课下注重教学反馈,布置开放性作业以引导学生在探索、讨论中巩固基础知识。

实践训练是临床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18,19]。要将课程实践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加强本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见习、实习质量监控,提高临床实践水平。同时贯彻医学生早接触临床、早接触患者和早接触社会的“三早”实践教学模式,坚持床边教学。在实践活动组织中,依然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重视指导工作的启发性、持续性和前瞻性,从而引导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明确理论指导,强化临床思维,实现中医、西医思维的结合和应用,强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为主的中西医临床思维,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水平。

4.3 加强“思政入课堂”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德医双修的素质能力培养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增强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方法[20]。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中西医临床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中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融入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与专业素质的融通,丰富课程思政内涵,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思政特色,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协同育人的目标,培养知识更全面、能力更突出、素质水平协调发展的中西医结合全方位人才。


5、结语


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推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革、增加实践课程比例、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加强“思政融入课程”建设,为培养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仝小林,朱向东,赵林华,等.加强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医药应急防控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9):1087-1095.

[2]叶同乐,焦楠,胡鑫悦,等.中西医结合人才社会需求现状调查[J].中医教育,2023,42(1):5-9+23.

[3]简翔,胡芝芝,张媛媛,等.综合性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开展同质化西医临床技能课程的思考[J].中西医结合研究,2023,15(3):210-212.

[4]蔡嫣然,胡镜清,董继开,等.“十四五”我国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未来态势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3):820-825.

[5]姜芬.八年制医学生通科实习阶段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6]徐喆,王怡杨,周会芳,等.中西医结合发展人才为本——中西医结合专家谈人才培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42(12):1418-1423.

[7]刘思溟,矫璐璐,刘莉莉,等.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J].中医教育,2020,39(5):49-52.

[8]杨宗凯,王俊,吴砥,等.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探析及应对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7):26-35.

[9]王聪慧,冯哲,尹智炜,等.新形势下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21,23(2):169-174.

[10]冯君君.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22):139-143.

[1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12]姜希娟,李虎虎,张云莎,等.基于CBL和数字切片构建整合实验教学模式——夯实病理学桥梁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8:66-67.

[13]王小文,刘春晓,姜兆磊,等.课程思政视域下对专硕医学人文教育的理解与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23,37(3):133-136.


基金资助: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2-ZD03;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2-ZC01;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2-YB11;天津中医药大学校级教改课题,课题号:2020JY055;


文章来源:王相玲,韩双双,郑纺等.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见习或实习阶段临床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6(01):97-10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基础医学教育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教育

期刊人气:208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1450

国内刊号:14-1364/R

邮发代号:22-285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