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人工智能影响下高校劳动教育变革的实践路径

  2022-05-24    48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人工智能与高校劳动教育融合使高校素质教育展现出新面貌,随着劳动观念和形态的改变,劳动教育创新的需求逐渐扩展。高校需提升应用人工智能效率,促进全面而有效的劳动教育开展。简述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变革的价值与使命,探究当前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结合劳动教育现状提出“厘清认知,树立新时代劳动意识”“目标分层,发展新劳动能力”“优化过程,提升各环节教育实效”“因材施教,搭建新劳动教育场景”等教学措施,为提升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实现劳动教育变革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
  • 劳动教育
  • 教育变革
  • 素质教育
  • 高校教育
  • 加入收藏

人工智能为高校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提供着丰富的教育工具,拓宽了教育主体实施教育的路径,丰富着劳动教育的内容。人工智能与高校劳动教育的融合日益深入,这为高校转换劳动教育的范式提供着新的可能性。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都应当调整观念,探究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的功能,不断推进劳动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一、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变革的价值与新使命


当前,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向社会各领域延伸,人工智能对社会不同领域的改造是显著的。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劳动观念与形态,激发劳动者对创新性劳动教育的需求。高校是培育高素质劳动者的主阵地,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开展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的身心素质。

一方面,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劳动教育有助于推动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改变以集体劳动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育方式[1]。传统的劳动教育通常采用班级授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个性,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人工智能在数据、技术方面拥有显著优势,能够为教师开展精准化的劳动教学提供服务。虚拟现实、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正在开创新的劳动教育模式,各类人工智能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并逐渐形成面向单个学生、独立的监督体系,从而打造良性的闭环教育体系。与此同时,数据作为一种抽象化的事物,其价值在被使用的过程中显现,数据被置于正确的位置,其价值会成倍增长。人工智能使得社会处于大数据环境当中,高校教育主体可分析海量数据探究当代大学生的性格偏好,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并将方案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有助于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改变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在将人工智能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产生变化,教育主体对“学生中心”理念的认可度提升,逐渐将学生置于劳动教育体系的中心,关注学生对劳动教育内容、形式的评价,并明确自身在劳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各类虚拟教育要素,如虚拟教师、团队是对传统人脑智能补充,新事物正在创建新的劳动教育关系,增强不同教育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高校劳动教育因此展现出新面貌[2]。劳动教育的交互性更突出,传统枯燥乏味的劳动教育被有针对性、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取代,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显著增强。此外,大学生可借助多样化的移动终端学习劳动知识、技能,发挥互联网、物联网的作用拓展劳动教育场域,学生和教师都成为劳动教育资源的使用者和提供者。如个体在社交平台中发布的模范事迹可能引发公众关注与讨论,其中蕴藏的良好品质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众,大众讨论的过程也是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看来,人工智能为劳动教育的发展与实践指明了新方向。

如今,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高校教育主体需回应时代呼唤,在新时代承担起育人使命,在教学过程中重塑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他们的劳动能力,引导他们适应人工智能对劳动形式与内容的改造。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生产工具从研发到维修保养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在未来的生产活动中,人们将更多从事人工智能所无法替代的创造活动,与之相对应的,人们的劳动将更富价值。从劳动过程的表面看来,人类没有直接参与到无人工厂运作的过程中,但追究无人工厂运行的起点与根本推动力可发现,人类始终参与着生产的各个环节,无人工厂的劳动依然具有“人化”的特征[3]。高校教育主体应当基于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状况,重塑当代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澄清对劳动价值观的认知。


二、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变革的困境


(一) 劳动理念淡化导致劳动积极性下降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工具冲击着传统的劳动观念,这直接导致劳动者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显著降低。智能机器的应用使传统的体力劳动朝着脑力劳动的方向拓展,需要通过训练、反复练习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大幅贬值,劳动者掌握的传统劳动技能难以创造出较高价值。从18世纪末开始,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拉开了科技革命的序幕,如今,人类已经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历史时期。显然,第三次革命的规模、影响力远超前两次,推动着文化、政治和经济领域的社会变革,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4]。人工智能解放着人类的大脑和双手,使得传统的劳动情感和价值观受到冲击,部分大学生因此受到影响,劳动实践行为出现扭曲。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劳动理念淡化、劳动频率显著下降的问题。大学生劳动观念和意识的淡化体现在不重视劳动上。劳动价值观向广大人民群众阐明了劳动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价值与地位,但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一理念被质疑。大学生群体拥有较强思维能力,对劳动价值有着独立的思考。部分大学生认为人类的劳动正在被人工智能取代,且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会全面取代人类劳动,人类劳动的价值将荡然无存。正因如此,这部分学生对劳动愈加不重视,劳动观念显著淡化。劳动频率下降则体现在多个方面,如自动化劳动工具普及,简单手工劳动的数量减少,即使是简单的扫地和拖地等劳动也可借助扫地机、拖地机等工具完成。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完善正在解放人类,网络中多样化的信息能够为劳动者应对现实困难奠定基础,但也使得劳动者产生懈怠心理,动手能力退化[5]。新时代大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在应用网络工具和信息的过程中,学生的惰性逐渐增强,部分学生开始否认传统劳动的价值。在错误劳动理念的引导下,学生劳动的频率显著下降,劳动能力退化。

(二) 劳动同类本质异化现象严重

人工智能时代出现了劳动同类本质异化的现象,马克思基于其所在的历史阶段阐述经济实施,并明确了异化劳动的表现:劳动者和劳动产品异化,工人和自己生产出的产品形成了异己关系;劳动者和劳动异化,劳动者将劳动视为一种外在的事物;人和人之间的异化,即处于劳动中的人的关系异化。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并不关注自身的全面发展,而是注重维持自身生存[6]。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者的劳动目的从维持生存转变为贪图享乐,这与教育的本质目的相悖。

从高校实施劳动教育的状况看,高校开展的诚信劳动教育中存在劳动异化现象,学习是大学生主要、重要的劳动,学习的过程本身包含着各种类型的劳动,如创造性劳动、诚实劳动、辛勤劳动等。人工智能正在革新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媒介,大学生可借助这些方式和媒介更新学习模式,实现个性化学习,并基于此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利用多样化的学习系统、团建、程序满足自身学习需求,搜集并分析自身学习数据,据此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庞大的数据库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检索资料和文献,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学习有智能工具的支持,整个过程更加便捷,然而,在利用人工智能参与劳动教育的背景下,论文抄袭、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的现象时有出现[7]。便捷、智能的学习工具使学生产生侥幸心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窃取他人劳动果实,但在智能工具的辅助下,这种行为通常难以被发现。学校技术手段有限,管理能力受到限制,难以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追责。久而久之,校园中的不良风气蔓延,劳动教育受到负面影响。

高校大学生的主动劳动也存在劳动异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人民群众建立起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理念,使人民群众认识到劳动光荣的意义。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脑力和体力劳动替代性强,大学生作为输出智力资源的主体,劳动的荣誉感弱化,参与劳动积极性受到打击。

(三) 劳动教育场域窄化

教育生态系统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链,教育生态系统中有着多样化的教育场域,这些场域承担着不同劳动教育任务,是生态链中的关键节点,劳动教育生态链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劳动主体的心智和身体分离,对劳动的认知和实际劳动行为出现鸿沟。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场域不断收缩,这是教育生态体系不同环节连接性不强的主要原因[8]。高校教育主体应当注意到: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并在教育过程中达到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全面发展的教育效果。劳动教育应当突出自身特点,使劳动主体的大脑在实践中变得更加活跃,培育劳动者身体力行的精神。大学生必须在劳动中调动身体和大脑,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现实意义,逐渐形成强烈的劳动精神和扎实的劳动本领。近年来,教育部相关文件提出要构建智慧校园、课堂,这表明未来学校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构建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具体形式将发生变化。在AR、VR、AI等技术的辅助下,劳动教育将以新形式出现,未来的劳动教育将基于上述技术开展,并在智能的环境中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运行的基础,人需要通过交往创造出共同的、本质的思想,智能技术能够通过仿真、模拟等方式给人以真实感受,但始终无法完全还原现实世界,大学生长期处于虚拟的学习环境中会形成自我封闭的情绪,这意味着智能化的环境可能摧毁人的社会性[9]。大学生原本应当在现实环境中成长和发展,一旦劳动教育被困在虚拟的教育场所中,大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感受劳动的意义,也就无法体会劳动之美。劳动教育场景窄化,教育过程与各要素形成恶性循环,教育生态链不完整,改革传统劳动教育便无从谈起。


三、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变革的发展与实践路径


(一) 厘清认知,树立新时代劳动意识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和知识的力量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显现,这也使得劳动主体的意识产生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会在理解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疑惑:在智能工具被应用于社会各领域的时代,人们的劳动还有价值吗?劳动还是社会运行的要素吗?智能工具是否会造成大规模失业?劳动作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这一前提是否会发生改变?为厘清人工智能时代出现的新问题,高校应当引导大学生建立起新劳动意识,转变劳动教育理念[10]。

1.教育主体需使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环境中的劳动将对人产生更强的促进和激励作用,劳动在现在和未来都将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任何时代劳动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智能时代,重复性、机械性强的劳动会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具有较强交互性、服务性与创造性的劳动则不会。高校劳动教育需做到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发挥劳动在育人方面的功能。劳动能够使学习主体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劳动主体的综合素养。正因如此,高校需转变劳动教育观念,教育主体还需引导学生转变观念,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促进个人综合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

2.智能工具对就业的冲击是一种短期现象,大学生应当认识到人类的劳动并不会被单纯的技术进步完全替代。从根本上看,人工智能的发展体现的是人类的自我发展和超越,技术创新的背后依然是人的劳动创新。技术创新会逐渐淘汰传统的劳动岗位并推动新岗位的出现,使新旧岗位呈现波浪式替代的图景。这会在短期内导致部分领域劳动岗位显著减少,但新出现的岗位会填补劳动岗位的空白,并促进新劳动形式的产生。正因如此,高校劳动教育应当适应新时代的客观现实,教育主体应调整劳动教育的方式和具体内容,强化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前景的研究,推动劳动教育的精细化发展。智能化、数字化工具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的劳动方式产生显著变化,但渗透在劳动过程中的奉献、奋斗、创新和勤俭精神不会改变,宝贵的劳动精神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是创造价值精神密码。在高校劳动教育体系中,弘扬劳动精神应当成为整个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育主体需从意识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和创造,使学生认识到智能工具使得负担大、危险系数高的劳动减少,但创造性劳动的需求依然在不断扩张。创造性劳动需要劳动主体付出辛勤努力并诚实作为[11]。劳动主体需秉持协同创新、合作共享的理念,在劳动过程中转变劳动意识,增强劳动积极性。高校劳动教育不断强调劳动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价值,这有助于大学生挖掘潜在能力,形成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并改变世界的动力。

(二) 目标分层,发展新劳动能力

1.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设为整个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鼓励学生在参与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对人工智能的正确认知。教育主体将创新教育、创客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为基础能力有所差异的学生设计个性化劳动教育方案,这体现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大学生在参与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个性化发展,形成能够适应未来劳动发展趋势的人工智能素养,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将培育学生的数字素养纳入现有劳动教育体系中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掌握并熟练应用各类数字技能。大学生要成长为更具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强化实践,在工作中体现较强的数字素养。同时,高校需关注学生情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对劳动教育的束缚,使劳动教育挣脱固有教法的束缚,展现出智能化特征。教育主体需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对未来职业技能认知,围绕劳动智能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丰富劳动教育内容。随着劳动教育内容的丰富,学生的职业技能不断完善,未来职业发展更具前景。

3.高校应当重视高水平劳动教育人员的储备工作,并将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教育要素纳入教育体系中。发挥一流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开设人工智能学科教育方面的优势,促进不同学科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融合。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高校需关注社会学、哲学等学科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并将人工智能元素融入其中,体现学科交叉的新教育特征[12]。在学校教育资源充足的前提下,各高校可积极培育程序开发、编码等领域的人才,提升储备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只有高校人才库不断扩充,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才能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服务高校劳动教育的能力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强。

(三) 优化过程,提升各环节教育实效

1.人工智能工具使得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途径延展,劳动教育的质量实现了新飞跃。在传统劳动教育中,大学生是劳动教育的接受者,接受劳动知识、参与劳动实践的路径单一,方向通常是单向的,大学生只是劳动教育的接受者,在劳动教育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参与性并不强。人工智能时代使得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现实路径增多,大学生既可利用校内教学课堂、学校组织的活动、课下辅导等形式参与劳动教育,也可借助由AR等智能技术,微信、微博等智能媒体平台辅助组织的虚拟劳动实践活动。新时代大学生有着显著的性格特征,大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接受劳动教育的不同途径,获得相应的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文化素养,这与大学生新的劳动学习需求相适应。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途径有许多,这些途径本身并没有优劣的区别,但大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接受的劳动观念有着显著差异,这些劳动观念的内容并不完全统一。主流的渠道通常会传递积极、正能量的劳动观念,此类观念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学生通过主流教育渠道习得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实用性,其质量也有所保障。除了主流渠道,大学生也可能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但这些平台缺乏有力监管,传递的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劳动观念也良莠不齐。教育主体与监管主体需多措并举,抑制消极文化对高校劳动教育的不良影响。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途径越智能化,劳动理念的更新就越快,教育和监管主体要做的便是强化对学生的领导和对智能化平台的监管,使智能化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体现出高效、便捷和智能的特征。

2.智能化的劳动教育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学习便利,大学生碎片化的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智能平台中不同形式的教育资源都能发挥应有作用,这体现着智能化时代劳动教育的进步。如今,许多智能化平台的创作者制作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视频、短文等内容,学生群体中的领导者则通过发布劳模故事等形式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其他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劳动教育逐渐常态化。教育主体借助评论量、访问量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工具挖掘大学生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偏好,为他们打造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内容[13]。教育主体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将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转化为视频、文字和语言,并将素材投放在智能平台,供学习主体自主学习。如此一来,大学生足不出户便可借助智能终端了解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或借助AR技术构建虚拟劳动场景,这对提升他们的劳动能力有着显著帮助。

(四) 因材施教,搭建新劳动教育场景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人工智能新阶段的代表性产物出现,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充足技术支持,并推动高校劳动教育朝着创新方向发展。教育主体应当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在劳动教育中做到未雨绸缪,发挥本校劳动教育资源优势,逐渐搭建起智能化的劳动教育场景,不断创新学习模式,颠覆传统的教育课堂,做到以学定教,使学生成长为主动学习者。现代化、智能化的教育以智能工具为依托,高校可依据学生的社会性特征,发挥本校办学特色构建校本课程,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内容嵌入劳动教育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先进、精准的教育服务。与此同时,创新协同育人模式,使人类教师和智能教师共同工作,服务于构建新教育环境。

人工智能还能构建起智能化媒体的传播矩阵,发挥传媒工具的作用营造良好氛围,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劳动的价值。教育主体需通过教学课堂向学生阐述劳动的意义,学生只有明确劳动的必要性,才能真正投入劳动教育,提升学习效率。教育主体将智能媒体、自媒体和主流媒体联合起来,不断强化媒体矩阵传播的力量,将劳动教育的内容以视频、图文等方式传导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空间。学生在各类传媒的影响下形成自觉接受劳动教育的心理动机,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也变得更加全面[14]。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主体还可将劳动教育转化为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大学生的兴趣推动学生接受劳动教育。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他们参加各类实习或参观工作场所,感受人工智能对当代劳动者的影响。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增进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学习的体验感更强。


参考文献:

[1]陈静.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的三重逻辑[J].中国考试,2021(12):10-18.

[2]王惠颖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三重转向与实施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1(10):156-162,170.

[3]徐蕾劳动精神深度融入创业教育:理念建构与实施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21(9):84-90,158.

[4]詹青龙创造性智慧赋能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内涵与维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7):46-54,83.

[5]贾伟,陈彬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五个统筹[J].中国教育学刊,2021(5):104.

[6]唐烨伟,等.跨界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一内涵、路径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1(5):49-56.

[7]刘映芳,朱志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4):47-52.

[8]陈方舟,卢晓东.倾向、知识与能力: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关系再探[J].教育学术月刊,2021(3):3-11,54.

[9]陈理宣,刘炎欣,李学丽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形态的姐变:特点、挑战与应对[J].当代教育科学,2021(1):3542.

[10]卢晓东劳动教育与创新:从工具视角开敞的意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1):94-106.

[11]王海建.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创新与调适[J].思想理论教育,2021(1):103-107.

[12]张海生高校劳动教育的意涵、价值与实践一一种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21(1):53-59.

[13]王毅,珏飞,吴嘉佳.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内涵、价值与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1(2):97-106.

[14]董婷婷智慧教育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学变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8(10):86-88.


文章来源:周家璇.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劳动教育变革的发展与实践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22,(06):64-6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教育艺术

期刊名称:教育艺术

期刊人气:149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2-2821

国内刊号:11-2632/G4

邮发代号:82-461

创刊时间:199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