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2022-07-07    8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在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信息技术成为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增强素质教育信息化建设有着显著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技术要求,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保障整体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故此,本文将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 关键词:
  • 信息技术
  • 学习效率
  • 小学数学
  • 教学效果
  • 重要性
  • 加入收藏

数学作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逻辑性比较强、知识复杂多变的显著特征。信息技术的完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组织中,将信息技术和学科相互融合,发挥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势,保障整体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组织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具象化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动画等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十分重要,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进一步调整数学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为此,教师应认识到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相互融合,降低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为学生日后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开端。


2.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


(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原动力,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为学生构建与学习内容相契合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教学组织中,需要全面考量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规律、学习内容等多个方面,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教学情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表内乘法”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花果山有一群小猴在山上玩耍,发现一棵大树上长出一个神奇的仙桃,令小猴们垂涎欲滴,都想将仙桃摘下来,此时孙悟空走过来,看着它们说道,要想把它摘下来,需要过我这关!”此时,多媒体教学课件显示孙悟空给出的问题24×25+22×25=?和(24+22)×25=?教师向学生提出:“你们能帮小猴子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在趣味情境的引导下,相继做出回答,并发现这个答案非常奇怪,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老师,为什么这两个等式结果一样,算式却不一样呢?”教师借此时机,导入有关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效果。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使教学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让学生快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打破教学重难点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主要运用形象思维,而学习几何知识时,常常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空间意识,并构建起空间思维,但是因学生刚刚接触图形变换、翻转等情况,许多学生无法形成与之相契合的思维模式,容易出现“一转就蒙,一动就错”的情况,长此以往,不但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组织中,为了解决学生想象力低下的问题,会利用黑板绘图的方式,把整个图形的变化过程展现出来,但是此种教学方式容易浪费宝贵的时间,给课堂充实度带来影响,加之黑板画图始终是平面展示,一旦遇到三维图形的变换,黑板画图难以直观展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信息技术可为学生展示图形变化的过程,学生能看到每个线条移动的变化方向,教师只需动一动鼠标,就能对图形变化的速度加以控制,也可通过正向变化、反向复原的方式,克服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时,因少数综合题型涉及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翻转等因素,学生在课堂学习与课下训练中容易出现混淆情况。为此,教师在教学组织中,为学生收集有关图形运动的教学素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反复演示,加深学生对不同图形变换的记忆印象,使学生在多看、多学、多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空想思维能力,克服学习重难点,保障数学学习效率。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教学质量

信息化教育功能不单局限于常规的信息展示,教师还可运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实现对不同画面的随意切换,确保事物在合理范围内展现出不同的角度,不但能让学生掌握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还能提高学习质量。为此,教师在教学组织中,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策划上机训练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当学生一旦遇到学习问题时,可借助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向教师或者计算机系统发出求助,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引导与点拨,有助于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强化整体学习效率。例如,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图形平移、旋转的理解,教师精心为学生设计上机练习题,让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不同的拼接图形,学生在自由训练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的七巧板功能,拼接出不同形状的图形,以便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习体验感。同时,计算机还能对学生的拼接能力加以判定,不同学生可以选取相应的学习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当学生在练习中遇到难题时,点击求助键,教师可通过计算机终端,观察到哪名学生进行求助,从而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保障整体课堂教学效果。

(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趣味性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有着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天性,往往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索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可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借助信息技术,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为学生探索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想象能力激发提供良好的空间,从而改变固有的教育模式,不再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功能,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为学生直观展现出来,加强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相互融合,突出学习内容的生动化、情境化、趣味化特点,以便牢牢吸引学生的目光,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让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学习中,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精心策划合作学习任务,将合作学习任务通过计算机向每个小组进行发送,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学习小组用最短的时间计算出更多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每个合作小组在计算过程中都相互配合,有的学生列算式,有的学生写答案,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活跃。运用此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成员带动下得到激活,能自觉投入小组计算中,强化与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竞争性,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目标。

(5)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注重生活素材的收集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源自实际生活,如若教师在教学组织中,把学科知识和实际生活相互融合,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运用意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收集网络中的各项教学素材,并将教学素材与教学内容相互整合,使其成为教学中的实际案例与习题内容。如此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距离感、陌生感,强化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运用能力,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程度。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时,由于分数的形成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在实际生活中的内在需求,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需要把生活融入分数知识的教学中,但是有关分数的生活案例非常多见,因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不能将自己所收集的教学素材完全展现出来,需从中选取最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精心编写习题内容,使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与基本性质的同时,掌握知识运用的方法,让学生达到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此一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合,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情感认知距离,学生能逐渐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必要性,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6)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练习

数学作为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不同类型的理论知识,其目的都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组织中,习题作为考察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始终以题目内容难以理解,知识点复杂烦琐成为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在过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布置给学生的习题作业,需要教师花费较长的精力与时间,但是在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同章节的应用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同类型习题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决能力,夯实学习基础。例如,学习“简易方程”这一课时,为了强化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效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许多相同类型的习题,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精心策划答题环节,在课堂教学期间,按照相应的题型,为学生展开重点讲解,如“道路问题”“追击问题”“植树问题”等,使学生扫清学习的阻碍与难点,随后把课前设计好的习题,通过作业的方式进行合理布置,以便使数学教学达到课上学习、课下复习的效果。在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期间,教师可通过计算机终端,对学生的答题数据进行观察,以便了解学生的平均答题时间、共同存在的错误、计算准确率等,掌握学生存在的缺陷问题,对关键题型展开针对性教学。经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对“道路问题”存在做得慢、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思考等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开展专项练习,帮助学生厘清用方程解决应用题的学习思路,克服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达到个性化数学教学的目的,保障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3.结语


总之,数学作为思维的体操,掌握好数学知识,对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素养大有益处,为此作为重要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关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有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少兴趣等,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能把抽象复杂的学科知识变得更加简单、直观,契合学生的直观认知规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经实践验证发现,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关键,并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高度认可,值得在课堂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2]董珊珊探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9(22).

[3]王福代.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0(07).

[4]叶晓琛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92).


文章来源:高小花.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及有效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2,(21):38-4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期刊名称: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期刊人气:261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教辅传媒集团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992-7711

国内刊号:14-1307/G4

邮发代号:22-579

创刊时间:201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