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及其预期寿命的延长,全球对老年人长期护理机构和养老机构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但有调查发现,养老机构环境中普遍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致病菌甚至多重耐药菌并广泛传播,老年人易发生感染 。以往大多数研究关注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感染 ,对肠球菌研究较少。
14
0
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 BCG)和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HepB)属于免疫规划疫苗, 主要在儿童出生时接种(HepB 首剂次建议在出生后 24h内接种), 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 oralpentavalent reassortant Rotaviru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RV5)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 首剂最早在儿童 6 周时接种。
3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可引起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病变。 2019 年全球约有 2. 96 亿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每年新增约 150 万例感染者,导致约82 万人因 HBV 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死亡。大蒜含有一种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大蒜素(alli⁃cin),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等多重作用。
22
排卵障碍性不孕(ovulatory disorder infertility,ODI)是指女性无法正常排出卵子,或排卵后卵子数量、质量异常,致使无法受孕。本病发病的诱因诸多,如卵巢疾病、内分泌紊乱、饮食因素、体质量因素、月经周期因素等,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息基础体温(BBT)异常、月经失调或闭经、肥胖等。
21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有锐器伤、皮肤或黏膜暴露等,其中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最易传播的血源性病原微生物。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更多的侵入性操作得以应用于临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也随之增加。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杭州市某县域医共体2021—2023年上报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数据。
随着放射诊疗、核工业等行业中放射性核素应用的增加,放射性水污染问题日渐突出,水中放射性水平受到关注。武汉市饮用水总α、总β放射性监测已有几十年。目前,随着生活饮用水新标准的实施及日本核污染水的排放,有必要对武汉市2022年及以前的武汉市生活饮用水放射性水平进行总结分析,探明武汉市目前生活饮用水的放射性本底水平。
心理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公共健康安全问题。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其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既往的心理问题研究主要关注精神症状、累赘感知、神经质等个体因素或家庭氛围、同学关系等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10
稽留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但长期稽留于宫腔内,可导致孕妇感染、大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目前稽留流产的诱发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且缺乏有效的预测手段,已有研究表明其发生与基因缺陷、母体疾病、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是一种在创伤愈合、胚胎发育及免疫功能中起关键作用的高分子量糖蛋白。
11
婚前及孕前保健服务是生育全程服务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生殖健康、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婚育质量和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自愿婚检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生育相关观念及行为的改变,亟需优化完善婚前孕前保健服务以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婚孕保健一体化服务在此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即对婚前孕前检查进行有效整合。
5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机制是链球菌产生的热原性外毒素刺激大量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从而导致机体出现发热和咽喉疼痛等症状。此外,少部分猩红热患者还可能发生咽后脓肿、鼻窦炎、中耳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急性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传染病,简称乙肝。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含乙肝),全球新增HBV感染须降低90%以上(相比2015年)的战略目标。中国曾是乙肝高发区,尽管实施一系列措施后,防控效果显著,发病率明显下降。
7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学龄前儿童的视力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视力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学龄前儿童的成长发育和学习生活质量;因此,探索有效的视力保健措施,提升学龄前儿童的视力保健行为,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6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属,可以通过刺突蛋白S结合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进入并感染靶细胞,极易发生变异,目前已经陆续出现5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主要变异株[1-2]。其中Omicron变异株在毒力和传播力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迅速在全球爆发大流行并成为目前为止全球新冠疫情的主要毒株。
以公众的社会活动需求为根据,由人工所建的公共设施,提供公众工作、学习、经济、文化、社交、娱乐、体育、参观、医疗、卫生、休息和旅游的场所称作公共场所,人群复杂多样、流动性大,公共设施或物品重复使用,易造成交叉污染。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状况和疾病传播、流行密切相关,微生物是衡量环境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2(SARS-CoV-2)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对既往SARS及MERS的研究表明,肺纤维化是严重病毒感染后的并发症,其病死率高、预后差、医疗负担极大,因此需广泛关注。吡啡尼酮是目前一种获批的抗纤维化药物,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证实了其对COVID-19后肺纤维化的潜在作用。
8
影响因子:0.110
影响因子:0.750
影响因子:0.420
影响因子:1.651
影响因子:1.433
影响因子:1.14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