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网络药理学列表
细菌性肠炎是一类常见的动物肠道疾病,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肠道炎症,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长,导致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并造成肠道菌群紊乱,严重时会导致动物大面积死亡,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1]。
76
0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其肾脏损害持续超过3个月[1]。全球范围内CK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4.8%人患CKD,而CKD相关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5%,居全球主要死因第14位[2]。
28
菟丝子属旋花科植物,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治白癜风等功效。中医药主要通过辩证论治疗白癜风,以中药复方或单味中药为多[3]。中药复方的成分复杂,疗效显著,但具体是哪些成分起作用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可能通过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刺激黑色素细胞增殖和生成黑色素等参与白癜风的治疗[3-4]。
52
原发性肝癌是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各类癌症中排第6位,死亡率排第3位。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但这些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药方剂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整合调节人体内部机制,调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
37
耳鸣是一种疾病,同时也是多种疾病可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症状。随着现代社会模式的变化、现代工业的出现,社会压力、环境噪音及无线电刺激等日渐增加,耳鸣患者越来越多,以年轻患者居多,且常常伴有心理疾病的症状,如烦躁、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3]。
51
耳科常见三大症状:耳鸣、耳聋和眩晕,是现代临床的三大难题,其中耳鸣的治疗效果不佳。耳鸣指患者在安静环境、外界没有任何声源刺激的情况下,耳部主观感知到的一种异常声音。特发性耳鸣是耳鸣的一种特殊类型,指不存在任何外源性的声或电刺激下的一种声音感觉,于 2021 年全国耳鸣专家共识研讨会提出。
34
类风湿性关节炎 (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慢性炎症, 可引起滑膜增生和血管翳形成, 导致成骨与软骨损伤, 表现为掌指、 腕等的小关节肿痛、 畸形和功能障碍。 现今 RA 发病机制仍不清, 影响全球 1% 的人口, 我国人群患病率 0. 4% , 其致残率高, 严重降低患者生 活 质 量。
49
网络药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通过研究药物活性成分和对应目标靶点以分析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常被用于研究“成分-靶点-疾病”间的关系[5]。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药网络药理学方法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如探究中药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解析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促进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进展[5]。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COPD)中老年人频发,特点是呼吸道异常(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 / 或肺泡(肺气肿)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导致持续、反复恶化的气流阻塞。COPD 患者常由于肺部感染而加重,各类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
3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其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和黏液分泌过多等特性,哮喘患者往往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咳嗽、喘憋、气促[1]。有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下人群中哮喘的患病率约为7.5%[2]。
41
轮状病毒性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RE)也称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发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程较短、传染性强,发病人群主要为6~24个月龄的婴幼儿,4岁以上的儿童发病率相对较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胀、腹痛,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等症状。
29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及其以上部位所引起的[1],临床常见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咽喉不适等一系列症状[2],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该病属中医学“吐酸”“食管瘅”“嗳气”等范畴,病位在食管和胃,与肝胆脾相关,基本病机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25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及环境污染的加重[3],卵巢早衰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且发病率逐年增长[4],其继发疾病亦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防治女性卵巢早衰具有重要意义[5]。现代医学中以激素替代治疗(HRT)作为卵巢早衰治疗手段[6],但该疗法停药后易复发,不能有效恢复卵巢功能,且罹患乳腺癌、子宫癌、脑卒中的风险升高[7]。
45
“血瘀证”是一类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等病症。 中医学认为,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除和消散,停留于体内,或血行不畅,阻塞于脉道之内或瘀积于脏腑组织器官之中,均称为瘀血。
26
影响因子:1.207
影响因子:1.428
影响因子:1.000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0.333
影响因子:0.34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