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新时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价值的实现路径

  2021-08-05    9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现状,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对新时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价值诉求进行分析,必须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验性。其实现路径在于:强调多元融合,聚焦学生全面发展;链接生活实际,关注学生深度参与;着意情境创设,唤醒学生思辨意识;倡导求真务实,启迪学生实验探究,培养具有高阶思维能力、实践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 关键词:
  • 价值诉求
  • 小学课堂
  • 情境创设
  • 综合实践活动
  • 课堂教学
  • 加入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更新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通过课堂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开拓科学思维,鼓励科学探究,树立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跨学科实践性课程,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更是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使命。然而,在当前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狭隘理解课程、学科核心价值不明显、活动指导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浅层化、用上网查资料替代实践体验、缺少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介入等弊端。笔者针对新时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价值诉求进行思考探索,并尝试提出其实现路径。


一、新时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价值诉求


新时代课程改革提倡要优化教学方式,强调以探究、启发、互动教学为主要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是综合性、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集为一体的课程,紧密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把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育学生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

结合新时代深化课程改革要求和学科特点,笔者认为在新时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以建构主义为依据,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辨析、实验、验证、解说、推广、创造等多元、深度学习,发展思维,培养理性思维、实验能力、应用意识、创造精神等,使综合实践活动育人功能得到彰显,落实立德树人,课堂焕发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新时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价值诉求。

1. 凸显综合性

坚持综合形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质,倡导多元路径实施,整合多种学科知识,结合多种经验体验,运用多种方法,联合多种能力以及融合多种教育价值,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融入社会、考察探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要综合多种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的使用,融合多种学科知识,集多种体验、多种能力培养,进行问题解决,从而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2. 突出实践性

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突出本质特征之一。“活动与体验”也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实施中学生以主动者的身份参与活动,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提出者、分析者、解决者和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因此,充分调动提炼、解释、分析、归纳、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注重学生多元化的实践性学习,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具有主体精神、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实践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激发创造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课堂中需要用教师的教学智慧启迪学生的新智慧。情境贯穿课堂始终,进行创造性的求知活动,激发求知欲,让学生用灵动的思维结出丰硕的果实。创造本就源于问题,课堂中应积极创造一种愉悦民主的学习环境,拓宽教育空间,努力激发学生设问、寻问、发问,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想法或成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 体现实验性

实验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养成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课堂中要凸显实验性,摒弃被动地接受外在知识的灌输,要引导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检验理论、假说的正确性。善于在学习中不盲从书本或权威;善于质疑批判,不断探究验证想法,对结论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善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让学生的智慧得以绽放。


二、新时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价值的实现路径


深化课程改革提倡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以点燃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突出其主体地位,促进其主动思考、积极发问、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新时代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的实践体验,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关注学生全人发展。下面笔者以小学四年级《早餐的学问》这一主题为例,试谈课堂价值的实现。

1. 强调多元融合:聚焦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旨归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课程突出综合形态,强调以综合方式实施,这就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多种研究方法、多种评价方式等,多种因素彼此融合、互相渗透,共同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赋予更多的空间。

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基于此,《早餐的学问》主题实施是促进学生智力与体力发展的呈现。为了提高学生科学合理搭配早餐的意识,树立健康生活观念,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早餐吃什么”和“我来设计营养餐”两个活动:“早餐吃什么”侧重考察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观察、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营养早餐相关知识,树立健康营养早餐意识,培养分析、质疑等高阶思维,开发智力,启迪智慧;“我来设计营养餐”属于设计制作,根据“创意物化”核心目标,学生进行营养早餐实施方案创意设计、动手制作,将方案付诸现实,并服务于他人,感受劳动所带来的愉悦感和价值感,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增进社会责任感。

《早餐的学问》主题涵盖人与自我、自然、社会等领域,涉及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整合数学、科学、美术、语文等学科知识,运用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体验等方式,把课内知识与校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经验相互连通,多种组织方式互相交融,打通了知识与个人、自然、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多形式、多层次启迪思维,触类旁通,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链接生活实际:关注学生深度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体验感受生活,提升适应社会生活能力。课堂教学要链接生活,把学生带入真实生活状态中,把知识和生活融合,通过判断、辨析、解说等方式,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提高洞察力和判断力,摒弃表层化,建构和把握知识所蕴含的方法、思想、思维以及价值旨趣[2]。关注学生深度参与,首先要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创设情境至关重要。《早餐的学问》主题中,首先,播放班上个别同学吃早餐的视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围绕“早餐是否合理健康”话题审视自我,因问题来源于真实生活,共鸣学生情感,激发探究欲望。

其次,要引导学生深入实践参与和价值创生。如组织学生进行早餐情况调查,依据结果绘制条形统计图、观察图表、统计数据、分析数据;针对调查结果进行思考“早餐吃什么才健康”,通过查阅资料、采访营养师、问卷调查、交流、讨论、辨析等方式,深入了解早餐搭配知识;当学生进行早餐食谱展示时,顺势挖掘自我原有早餐存在问题,结合搭配要求和种类进行自评和互评;设计实施方案时,引导他们考虑“制作方式、简单的制作步骤、注意事项、准备展示的方式”等基本要素;学生有了前期深度的学和思,就能提高后期亲手制作营养早餐的成功率,并推广经验成果。

教学中,不断链接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数据整理分析、思辨讨论、思考解决问题,让旧知在新知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实现知识技能跨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成为一个知识应用、建构和发现的丰富而开放的过程[3]。

3. 着意情境创设:唤醒学生思辨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尤其是创造精神的培养。所谓“创造”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学“问”态度与方式[4]。情境是学习活动中的一种条件或支撑,可以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融入、参与,获得发展。课堂上,要注重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强化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思辨能力和挑战权威的勇气。

首先,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形成合作对话、和谐共生的教学关系。学生间的自由争辩可以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其创造遇挫时,教师应鼓励其继续进行大胆尝试,通过点拔、暗示,予以指导和鼓励,使学生迎难而上。

其次,要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发展。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最能调动学生学思、答问的积极性。在展示营养早餐这一环节:(1)组内交流汇报,小组成员依照评价标准推荐一位同学上台参与“最佳营养师”比赛。(2)展示汇报形式多样:第一回合,各组厨艺展示;第二回合台上台下质疑答辩,形成激烈互动,相互质疑早餐的搭配和制作、营养等;第三回合,教师设疑: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创造意识。学生从倾听走向反思,对教师呈现的各类信息进行筛选和辨析,形成自身的知识认知架构,完成后续改进和继续创造。

4. 倡导求真务实:启迪学生实验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是生活性的课程,它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引导学生在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时不被传统、权威所束缚,敢于用事实去征服困难,敢于大胆实验、勇于探索,敢于检验真理。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探究、体验的机会,给学生尽量多的实验思考时间、展示空间,保护他们怀疑求真的态度,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在《早餐的学问》主题中,当学生针对“自己的早餐食谱是否营养,怎样的早餐才有营养”产生疑问时,教师应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成为“小营养设计师”的欲望,激励他们为自己配置一套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

通过集体交流,再次完善方案,在亲手制作中,渗透健康早餐的观念,验证方案。当学生对早餐的“量”不清楚,如“一杯牛奶大约有几克?”等问题,控制把握不准时,笔者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先猜想再验证,如感受一杯水250克,先用量杯量出250毫升,然后倒进碗里,观察碗里水的刻度位置,老师通过实物互换,让学生浅显地了解各种食物的“量”,增强判断力,为学生的自主设计作铺垫。学生在课堂实验拓展和改进中,掌握早餐做法,在实践活动中成为一个发现者和研究者。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生生活为核心,将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转化为活动主题,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以求真务实为旨归,在持续不断实验中,养成真理探究的态度,提升科学创新的精神。


三、结论


新时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构建,要有弃旧迎新的教学智慧,在课内外融合、师与生碰撞、做与思结合中逐步实现,从而培养具有高阶思维能力、实践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元祥.实践育人的价值基础[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9(10)∶卷首语.

[2]李松林,贺慧,张燕.深度学习设计模板与示例[M].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20:16.

[3]李臣之,纪海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规定性及校本建构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4):104-109.

[4]张楚廷.论创造与创造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05):18-21.


文章来源:黄丽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价值诉求及其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1(23):27-2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小学科学(教师版)

期刊名称:小学科学(教师版)

期刊人气:223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长春出版社

主办单位:长春出版社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4-6317

国内刊号:22-1388/G4

创刊时间:201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