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心力衰竭列表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疾病报告2021》,中国城镇居民的AMI从2003年的23.2万上升到2008年的62.33万,AMI的形势愈发严峻。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AMI的常见合并症,可能在入院时出现或在住院期间发生[1],其特征是心脏严重收缩或舒张功能损害[2]。
33
0
心力衰 竭(heartfailure,HF)是 指 心 脏 泵 血 功能失常性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再住院率高等特点。HF患者因血液中糖代谢速率减慢,2型糖尿病风险上升,住院患者中有40%均伴有2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会进一步引起代谢紊乱,加 剧心肌损害。研究 统 计 显 示,合 并2型 糖 尿 病 的 HF患者再住院率明显高于 HF患者。
41
心力衰竭通常是指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从而造成静脉系统血流淤积,动脉系统血流灌注不足,引起心脏循环障碍[1]。心力衰竭主要分为急性心力衰竭(AcuteHeartFailure,AHF)及慢性心力衰竭。AHF是短时间内心脏发生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剧恶化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急性左心室衰竭最为常见[2]。
51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病理生理过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助于临床进行早期诊断和管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在诊断和风险分层中的作用已得到证明,并可作为开始治疗的指南[1]。近年来,提出了更多可能优于NT-proBNP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20
肾性贫血是指由于多种肾脏病引起肾功能受损所致的贫血情况,患者临床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畏寒、食欲缺乏、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且随病程延长,可诱发心绞痛与心力衰竭,严重者直接危及生命。治疗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及叶酸,以此改善贫血情况,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目前,临床不再局限于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更要从患者的实际出发,对其行有效的护理、积极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至关重要,要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增强其业务素质,以保证护理质量。护士需准确掌握患者病情,根据其实际状况制定护理方案,并根据患者问题采取针对性护理。
22
心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活动受限、体液潴留等。在急性发作期,治疗以强心、利尿、扩血管为主,旨在强化心肌收缩力,排出体内过多的水钠潴留,扩张血管以减轻心脏负荷,并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常反复发作,且易进展为难治性心衰。
29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2 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已成为 21 世纪全球的健康问题。 近年来,T2DM 的患病率逐年上升,2021 年全球成人 T2DM患病率为 10.5%,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 11%,65 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 18.80%,给家庭及医疗 系 统 带 来 巨 大 的 经 济 负 担。
17
与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或导管相比,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具有良好的通畅性、更高的血流量、使用寿命长及较低的感染和狭窄发生率等优势,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1]。然而,AVF的建立可能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25
由于 众多的机械及化学因素,如压力负荷过大、细胞因子 和激素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激活等促进 LA 结构及功能变化,起初可代偿性维 持正常每搏输出量,但随着病程进展,LV 充盈受损, LV 舒张压升高,逐渐发展为舒张功能不全的老年心 力衰竭(HF)。
心血管系统在人体的正常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s,CVD)包括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尽管近几十年来CVD治疗的方案有所改善,但CVD仍然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世界经济论坛的统计数据显示,CVD导致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50%以上,预计到2030年,CVD将导致超过2220万人死亡。
19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类临床综合征;2022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HF学会HF管理指南明确指出,HF仍然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炎症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HF的发病及进展,亦可以成为HF的结局。
5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升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发现,我国高血压发生率为29.60%。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脏功能或结构出现异常,进一步出现射血功能障碍或心室充盈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HFpEF)是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早期阶段。
心房颤动(房颤)与心力衰竭(心衰)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疾病,房颤患者发生心衰的风险是无房颤患者的1~2倍,心衰患者发生房颤风险则是无心衰患者的2倍,两者互相促进,互为因果,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房颤导管消融技术的进展,导管消融已逐渐成为房颤节律控制的一线治疗手段。
心力衰竭是指机体心脏泵血功能在多种病因影响下出现异常,造成心输出量减少或不足而无法满足机体正常生理需求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在临床老年群体中多见。研究显示[1],该病在全球的患病率在1.0%~3.0%之间,国内标准患病率可达1.1%,高龄、家族遗传史、代谢性疾病、缺乏活动、不良习惯等均是导致机体患病的危险因素。
18
影响因子:0.203
影响因子:1.203
影响因子:0.233
影响因子:0.812
影响因子:2.255
影响因子:2.32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