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大学数学类课程中的思政路径探究

  2020-12-25    60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为了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德育教育,真正实现三全育人,本文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对大学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大学数学类课程具有自身开展思政教育的优势,可以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育人的格局。本文通过介绍一些改革措施有效地探索出一条适合大学数学类教学特点的“课程思政”新途径。

  • 关键词:
  • 大学数学
  • 大学数学类课程
  • 教学改革
  • 立德树人
  • 课程思政
  • 加入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我国高校教育事业迎来了蓬勃的发展。近年来,高校教育事业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发生着重大变革。“金课”等目标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打造成了高校教学改革的重头戏。而在这些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立德树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就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由那一刻起,党中央就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高校教师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陈宝生部长也强调了“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立德树人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由此确立,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全面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将立德树人的灵魂注入各类课程、各个专业的建设中,进行全面创新。


一、大学数学类课程思政的现状


大学数学类课程是所有高校面向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通修类课程,具有覆盖学生面广,学习时间连贯的特点,我们将大学数学类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上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总结如下:

(一)大学数学类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劣势

大学数学作为必修基础课,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能力。因此传统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就是“知识传授、分析讲解、例题解析”三部曲模式。再加上在大学数学类课程的教学中,基本概念、理论和运算方法的掌握有明确的要求,学生接受的教育重点集中在基本概念、理论和运算方法这一类的知识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很少在大学数学类课程中体现。加上大学老师一般有这样的思想:“数学是纯理科,跟思想政治这种文科没什么太大联系。并且大学开设了思想政治类的课程,学生的思政教育完全可以在这些课程上传授完成。再加上每个专业班级都会配上辅导员,大学生在辅导员的教育下也能很好地接受思政教育。”大学许多老师都认为,通过这些思政教育,大学生就应该可以完善自己的人格,建立理想信念,培养道德情操。由于这些思想的存在,大学老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己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吸收,失去了大学数学类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先机,阻碍了大学立德树人工作的全方位展开。

(二)大学数学类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优势

大学数学类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其实具有自身优势。首先,大学数学课程较多,如微积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等,课程对象人数多,是所有理工农医及经管类专业的通识必修课,因此教学受众面广。其次,大学数学类课程一般面对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开展,授课对象年龄较小,可以使得思政教育开展的尽可能早,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最后,大学数学类课程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是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所以相比其他科目,大学生更重视数学类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大学数学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大学数学类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教学中,基本依靠纯粹的思政类课来完成,但实际上这个还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目标,还需要其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来补足。而对于专业课程,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引领学生的思想、传播思政的理念。如果教师能够在专业课程中有效的融入思政教育,那将会比高校中显性的思政类课程获得更理想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因此专业课程的老师应该尽职地承担起自身的育人责任,充分地发挥所授课程的育人功能。

大学数学类课程有许多知识是由实际生活中提炼获得的,因此生活中的实际的案例可以与课堂上知识相结合,这种做法与单纯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如能将思政内容和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兼容并蓄,有机融合,则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大学数学类课程有很多,通过细致地挖掘,可以从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挖掘出诸多的思政元素,将这些思政元素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大学数学课堂中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起到这个引导者的作用,推动“思政教育走进课堂”,完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综上所述,大学数学的“课程思政”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三、大学数学类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教师思政教育,培养教师思政意识,提升教师思政能力

增加大学数学教师的教师思政意识、提升教师思政能力是课程思政的重中之重。大学数学教师在主导着课程思政的整个教学过程,因此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马克思曾说过:“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大学数学教师除了必须具备的渊博的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自身的思想政治能力。只有教师本人好好学习和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唯物辩证法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才能对教学内容产生政治上的敏感度,深入挖掘出本课程的思政内容,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熏陶,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思政水平,把价值观引导在知识传授之中。教师在课堂上用自身的个人魅力来感染学生,用敬业负责、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通过榜样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影响学生的言行和思想,让学生更愿意接受课堂上的专业和思政的教育,悄无声息地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

(二)设计教学内容,拓宽学习途径,提升学生思政水平

大学数学教学的传统三部曲模式让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几乎不会出现,致使本门课程只能完成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目标,而立德树人的目标只能沦为空谈,成为镜中月水中花的存在。而这样培养出现的学生,也只是空有理论而无思想,完全有违教学育人的目的。因此在大学数学的思政课堂中,教师要把“育人”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时合理地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确保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哲学思想能渗透到整个课堂教学中。

恩格斯说:“变数的数学,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微积分,本质上不外是辩证法是数学方面的运用。”可见微积分中就有很多思政的元素。极限理论是整个微积分的课程的基础,它贯穿微积分的始终。通过辩证法的思想可以这样来解释极限:“发展变化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会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这个界限称之为‘度’。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也就是说,变化着的事物在其变化过程逐步会趋近于一个稳定状态,数学上来说是指趋向于某一个“常量”。数学上将这个趋于一个常量的过程称为极限过程,这个“常量”称为极限值。但如果变化超出极限的位置,就会出现质的变化,也就是原来的事物消失了新的事物诞生了。这部分内容就体现出经历了量的积累,最终产生了质的变化的辩证法理论。由此可以劝诫同学:“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也可以勉励同学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做事,要有恒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再比如,概率统计的第一次课,教师介绍本门课程的起源、发展及其应用时,会介绍本门课程研究领域的先驱者——许宝騄教授。许教授是世界公认的多元统计分析的奠基人之一。他曾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并任教,但学有所成后就毅然回国,尽自己的努力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概率统计的教学和科研人才。通过这些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发展历史与辉煌成就,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加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更能让学生自发学习许教授献身祖国、献身科学的精神。类似种种,将思政元素渗透入大学数学的课程教学大纲中,可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育人”目标,达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三)转变学生观念,遵循参与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立德树人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大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情作为落实点,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学习心理、成长规律和价值取向,这样才能探索出将思政教育有效地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可靠路径。一直以来,学生对数学学习都存在着“唯成绩论”,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唯思政课论”,将数学课程的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区分开,这种观念是需要扭转的。大学数学老师要设计科学、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大纲,引导学生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主动将数学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学习有机结合,自觉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观念,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学习上的主动探索。

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这说明学生在学习中是占据主体地位的,大学数学老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附加的道德说教的课程思政模式。也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学生行为参与、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在大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切合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通过这些实际的案例有机融合思政元素,让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实现大学数学类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德育教育等方面的综合功能,保证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


四、结束语


大学数学类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科目,各门课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值得我们不断探索。思想道德、辩证唯物主义、时代精神、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都蕴含在大学数学类课程中,如能融入课堂,贯穿课程教学,必定能达到理想的立德树人的效果。

因此大学数学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走进课堂是极其必要的。想要在课堂上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将数学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显性地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隐性地接收德育教育,起到“协同效应”,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

[2]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3]王雅萍.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2):108-11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马昕.立德树人理念下大学数学类课程中的思政探索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4):59-61.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1305072);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KJB520020);南京审计大学教学研究中心暨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金课”建设项目(数理统计)(项目编号:南审教发【2019】28号);南京审计大学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项目编号:南审教发【2020】5号);南京审计大学2020年在线开放课程项目(数理统计)(项目编号:南审教发【2020】26号)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数学教育学报

期刊名称:数学教育学报

期刊人气:251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学会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9894

国内刊号:12-1194/G4

邮发代号:6-132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