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妊娠期糖尿病列表
妊娠期糖尿病 (GDM) 是指妊娠前血糖正常,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糖代谢异常, 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现阶段,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和生育政策的开放, GDM 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高。 相关数据显示, 2020 年我国 GDM 的发病率为 12. 8% ~16. 7%, 高于欧美国家。 GDM 的发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环境、 饮食及生活方式等。
40
0
妊娠期糖尿病 (GDM) 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为妊娠期间发生的糖耐量异常。 GDM 发病率约为1. 0% ~14. 0%,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GDM 孕妇出现巨大儿、 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高于正常孕妇, 且妊娠期持续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流产及胎儿生长发育受限等。
25
妊娠期糖尿病(GDM)主要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属于代谢紊乱性病变,危害较大,对妊娠结局有不良影响[1-2]。GDM发病后不仅影响母体健康,增加剖宫产、产伤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还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诱发巨大儿、新生儿呼吸困难综合征、胎儿窘迫等,甚至对儿童时期、成年后的健康造成危害[3-4]。
胰岛素可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患者血糖,保护胰岛细胞,减轻机体胰岛素抵抗,效果良好,但可能出现低血糖、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等现象[1]。维生素D可调节血糖代谢,有研究证实,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降低是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维生素D可参与胰岛素分泌调控,改善胰岛素抵抗[2]。
41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临床上多通过运动疗法及饮食疗法控制疾病,若血糖通过以上方法控制不达标时,需通过药物治疗来降低血糖[2]。门冬胰岛素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常用药物,而治疗中部分孕妇的胰岛素敏感度较低,导致临床上需加大门冬胰岛素用量,从而增加了用药风险[3]。
38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些年妊娠期糖尿病已成为一种高发性的妊娠期疾病,该种疾病不仅会对孕妇的健康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出现早产、新生儿窒息、流产和巨大儿等各种不良妊娠结局,使产妇和新生儿受到健康威胁[1]。
15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与妊娠期孕妇激素分泌改变、胎儿发育生长样关[1],是常见妊娠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血糖代谢紊乱。根据数据调查研究显示,全球GDM发病率逐年增加[2],中国GDM发病率已高达17%,并呈现持续升高趋势[3]。
GDM产妇出院后应对困难是指患者出院后所面临的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困难[4],从医院到家庭过渡的早期阶段,是产妇产后恢复和适应的关键时期,GDM产妇出院后同时面临新生儿的照护、产后恢复及自身疾病管理三方面问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未满足需求[5]。
10
研究[3]发现,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与妊娠期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激素水平的变化伴随着代谢水平的变化,而这可能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有研究[4-5]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合并妊娠的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显著高于甲状腺激素正常的孕妇。
13
研究[3]认为:GDM的发生与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原因为妊娠期间胎盘产生拮抗胰岛素的物质增多,孕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目前,GDM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胰岛素类药物来控制血糖,但若患者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则难以达到理想疗效[4]。二甲双胍是常见的降糖药物,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能显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用量,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5]。
26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常见疾病,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母亲 GDM 新生儿围生期低血糖率达 27%。因此,早期识别和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尤为重要。新生儿若长时间处于低血糖状态,会使大脑出现不可逆性损伤,对其日后的生长发育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及时进行干预。
8
随着孕前超重和肥胖女性数量的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也逐年递增[2]。多项研究显示,通过合理饮食控制与运动训练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改善不良母婴结局[3-4]。因此应加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孕期保健,在孕早期实施有效干预,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
4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高龄孕妇人数日益增多背景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GDM会对母婴健康产生较多的负面影响,如增加巨大胎儿、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风险,对胎儿以及孕产妇造成较大危害。研究显示,孕妇在孕早期随着受精卵的发育,孕妇体内发生了较多的生理变化。
2
妊娠期是女性特殊的生理时期,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例如体重增加、雌激素和孕酮的上涨、新陈代谢以及免疫系统的变化等[6]。孕激素的水平显著上升,可以影响菌群的组成和数目。而孕妇的新陈代谢、营养需求、口腔卫生习惯的改变和晨吐均会改变口腔、肠道环境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及组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改变,从二孩政策到三孩政策的开放,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人群也在不断壮大,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不孕不育已是全球第3大疾病,其发生率可高达16.7%,中国不孕症发生率为15%[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是治疗不孕症及辅助生殖的最有效手段,全世界已有800万试管婴儿诞生[4]。
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33
影响因子:0.393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2.777
影响因子:1.356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